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落在山东半岛的蓬莱阁,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蓬莱阁以“八仙过海”传说故事著称,但其中的天后宫也因其历史悠久、规模雄伟而名闻遐迩。
山东半岛的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享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盛誉的蓬莱阁建于山顶,下临大海,殿阁凌空,云烟缭绕。远远望去,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话中的仙宫。
蓬莱阁古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部分组成,整个建筑群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十分协调壮观。坐落其中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著名妈祖宫庙之一,它作为蓬莱阁这一古老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但香火一直绵延不绝,兴旺依然。
天后宫位于蓬莱阁的“丹崖仙境”牌楼后正中,额曰“显灵”,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结构是四进院落,南北朝向,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门、钟鼓楼、戏楼、前殿、垂花门、东西庑、正殿东西耳房、后殿。天后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北方人称她是海神娘娘。在她的家乡福建莆田一带,人们亲昵地称她为“妈祖”,因此许多地方奉祀她的宫庙叫“妈祖宫”。
据历史记载,蓬莱阁天后宫始建于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庙额为“灵祥”。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因遇路风“八舟溺七”后获妈祖庇护,唯路允迪坐舟有惊无险。路允迪奏明圣上,扩建成四十八间规模。道光十六年(1826年)毁于火灾。第二年重修,把原来“灵祥”改为“显灵”,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之一。
蓬莱阁天后宫与其他地方的天后宫设计大同小异,过正门,就是钟鼓楼。钟鼓楼虽然不大,但很别致。在钟楼北侧通道间立有三块很有价值的碑记,即《坤爻石记》《八松石亭记》和《重修白云宫、海神庙、天后宫、蓬莱阁记》,记述了蓬莱阁的沧桑。
一进院落除了钟鼓楼外,还有大戏楼,为木石结构的二层楼阁建筑,坐南朝北,面对天后宫前殿。一层有南北通道,二层半部为戏台,半部为演员活动处。戏楼上一副对联“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的长联是对戏楼的真实写照。传统上,这戏台是庙会演戏的地方,戏台面对天后宫是要演戏给妈祖看的意思。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天后宫庙会,都在戏台上演俚俗戏剧,已形成了特定的民俗。
过了戏台,就是蓬莱阁天后宫的前殿。前殿位于一进院落北端,也称“马殿”,宽11米多,进深6米多门上额题“天后宫”,还有对联“佑一方潮平岸阔,护环海风正帆悬”。内供嘉应嘉佑两护神。穿过前殿,进入二、三进院落之间的垂花门。这垂花门是其他天后宫比较少见的。垂花门为单脊双出檐开山木结构建筑。垂花门两边各有倒垂贴金花蕊,造型古朴别致。在封建社会,垂花门是一显贵的象征,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踏入垂花门就是天后宫三进院落。天后宫正殿坐落在这里。正殿宽16米多,进深14米多,前明廊立柱4根,两两相对,额题“道德神仙”,明廊两边墙壁分别镶嵌《重修天后宫记》和《重修天后宫碑记》刻石,殿内有八支金色柱子,其中有四根是铁力木。这铁力木质地坚硬,经久不裂,使天后宫正殿坚固无比。正殿中央1米台上为三面大小水纹木格神龛,内供奉3米多高的天后雕塑像。左右两边各立二侍女。殿内两侧皆为高台,塑有8尊神像,分别为四海龙王、传达天帝旨意的文官、手持万法归宗的文官、传达天后旨意的文官、掌管文印的文官。
这天后宫中龙王为妈祖站班,说来有趣,龙王宫供奉的东海龙王敖广本是当地民众最信奉的海神,可到了明清两代,天后宫却逐渐取代其为大海主神地位,香火最兴旺。原来,那东海龙王不食人间烟火,秉性不可捉摸,且面容冷峻,威严通人,渔民们渐渐“敬而远之”。天后妈祖系由民间女子羽化成仙,具备慈爱善良、勇敢侠义之美德,渔民们倍感平易亲切,难怪天后宫会后来居上。
如此,已构成蓬莱阁天后宫与其他地方妈祖宫庙不同的特色——妈祖两旁的陪神竟是四海龙王。当地民众说,这是因为妈祖是天后,四海龙王理应听命于“天”,自然得居其下侍奉。再者,妈祖慈爱祥和,最受人拥戴,是可约束差使凶神恶煞的四海龙王,令其为民做好事。在妈祖故乡莆田,有《天妃降龙》的剧本,是当地人们为歌颂天妃所演的地方戏剧,说的是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
妈祖正殿因香火旺盛,在道光年间被火烧殆尽,重建时在后照壁上刻写“乌龙压镇”,把火灾镇住。
天后宫最后边的一座建筑物——后殿,也是妈祖寝殿,建有东西耳房,形制小巧,用料考究。檐下两端采用砖雕,亦图亦文,图文并茂。砖雕的文字联结而成为五言绝句一首:“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云山千里目,海岛四时秋。”后殿底层宽13米多,进深7米多,额题:“福赐丹崖”,意为妈祖能福佑丹崖。更令人称绝的是后殿前院存有一块草书繁体“寿”字,为五代道人陈抟老祖遗墨,道骨仙风,遒劲飘逸;而这个“寿”字竟由“富”、“费”、“林”三个字巧妙组成,寓意“植好林木,富足长寿。”殿内用雕花板隔二为三,刻雕各种故事:“喜鹊登枝”、“松鹤迎年”、“福满四方”等。二楼为妈祖梳妆楼,宽13米多,进深5米多,摆设各种卧具。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天后宫最隆重庆典佳节。这一天是妈祖元宵及天后诞辰,蓬莱天后宫均有盛大庙会,热闹非常。当地民众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进香祈愿,周围村庄则纷纷组织戏班、歌舞队等,会聚天后宫戏楼、广场,争先献演戏剧、大秧歌等。宫内外香烟缭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商贩们则在周围摆起长街,各色特产、小吃等目不暇接,古老的习俗代代延续自今。
山东半岛的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享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盛誉的蓬莱阁建于山顶,下临大海,殿阁凌空,云烟缭绕。远远望去,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话中的仙宫。
蓬莱阁古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部分组成,整个建筑群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十分协调壮观。坐落其中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著名妈祖宫庙之一,它作为蓬莱阁这一古老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但香火一直绵延不绝,兴旺依然。
天后宫位于蓬莱阁的“丹崖仙境”牌楼后正中,额曰“显灵”,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结构是四进院落,南北朝向,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门、钟鼓楼、戏楼、前殿、垂花门、东西庑、正殿东西耳房、后殿。天后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北方人称她是海神娘娘。在她的家乡福建莆田一带,人们亲昵地称她为“妈祖”,因此许多地方奉祀她的宫庙叫“妈祖宫”。
据历史记载,蓬莱阁天后宫始建于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庙额为“灵祥”。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因遇路风“八舟溺七”后获妈祖庇护,唯路允迪坐舟有惊无险。路允迪奏明圣上,扩建成四十八间规模。道光十六年(1826年)毁于火灾。第二年重修,把原来“灵祥”改为“显灵”,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之一。
蓬莱阁天后宫与其他地方的天后宫设计大同小异,过正门,就是钟鼓楼。钟鼓楼虽然不大,但很别致。在钟楼北侧通道间立有三块很有价值的碑记,即《坤爻石记》《八松石亭记》和《重修白云宫、海神庙、天后宫、蓬莱阁记》,记述了蓬莱阁的沧桑。
一进院落除了钟鼓楼外,还有大戏楼,为木石结构的二层楼阁建筑,坐南朝北,面对天后宫前殿。一层有南北通道,二层半部为戏台,半部为演员活动处。戏楼上一副对联“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的长联是对戏楼的真实写照。传统上,这戏台是庙会演戏的地方,戏台面对天后宫是要演戏给妈祖看的意思。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天后宫庙会,都在戏台上演俚俗戏剧,已形成了特定的民俗。
过了戏台,就是蓬莱阁天后宫的前殿。前殿位于一进院落北端,也称“马殿”,宽11米多,进深6米多门上额题“天后宫”,还有对联“佑一方潮平岸阔,护环海风正帆悬”。内供嘉应嘉佑两护神。穿过前殿,进入二、三进院落之间的垂花门。这垂花门是其他天后宫比较少见的。垂花门为单脊双出檐开山木结构建筑。垂花门两边各有倒垂贴金花蕊,造型古朴别致。在封建社会,垂花门是一显贵的象征,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踏入垂花门就是天后宫三进院落。天后宫正殿坐落在这里。正殿宽16米多,进深14米多,前明廊立柱4根,两两相对,额题“道德神仙”,明廊两边墙壁分别镶嵌《重修天后宫记》和《重修天后宫碑记》刻石,殿内有八支金色柱子,其中有四根是铁力木。这铁力木质地坚硬,经久不裂,使天后宫正殿坚固无比。正殿中央1米台上为三面大小水纹木格神龛,内供奉3米多高的天后雕塑像。左右两边各立二侍女。殿内两侧皆为高台,塑有8尊神像,分别为四海龙王、传达天帝旨意的文官、手持万法归宗的文官、传达天后旨意的文官、掌管文印的文官。
这天后宫中龙王为妈祖站班,说来有趣,龙王宫供奉的东海龙王敖广本是当地民众最信奉的海神,可到了明清两代,天后宫却逐渐取代其为大海主神地位,香火最兴旺。原来,那东海龙王不食人间烟火,秉性不可捉摸,且面容冷峻,威严通人,渔民们渐渐“敬而远之”。天后妈祖系由民间女子羽化成仙,具备慈爱善良、勇敢侠义之美德,渔民们倍感平易亲切,难怪天后宫会后来居上。
如此,已构成蓬莱阁天后宫与其他地方妈祖宫庙不同的特色——妈祖两旁的陪神竟是四海龙王。当地民众说,这是因为妈祖是天后,四海龙王理应听命于“天”,自然得居其下侍奉。再者,妈祖慈爱祥和,最受人拥戴,是可约束差使凶神恶煞的四海龙王,令其为民做好事。在妈祖故乡莆田,有《天妃降龙》的剧本,是当地人们为歌颂天妃所演的地方戏剧,说的是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
妈祖正殿因香火旺盛,在道光年间被火烧殆尽,重建时在后照壁上刻写“乌龙压镇”,把火灾镇住。
天后宫最后边的一座建筑物——后殿,也是妈祖寝殿,建有东西耳房,形制小巧,用料考究。檐下两端采用砖雕,亦图亦文,图文并茂。砖雕的文字联结而成为五言绝句一首:“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云山千里目,海岛四时秋。”后殿底层宽13米多,进深7米多,额题:“福赐丹崖”,意为妈祖能福佑丹崖。更令人称绝的是后殿前院存有一块草书繁体“寿”字,为五代道人陈抟老祖遗墨,道骨仙风,遒劲飘逸;而这个“寿”字竟由“富”、“费”、“林”三个字巧妙组成,寓意“植好林木,富足长寿。”殿内用雕花板隔二为三,刻雕各种故事:“喜鹊登枝”、“松鹤迎年”、“福满四方”等。二楼为妈祖梳妆楼,宽13米多,进深5米多,摆设各种卧具。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天后宫最隆重庆典佳节。这一天是妈祖元宵及天后诞辰,蓬莱天后宫均有盛大庙会,热闹非常。当地民众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进香祈愿,周围村庄则纷纷组织戏班、歌舞队等,会聚天后宫戏楼、广场,争先献演戏剧、大秧歌等。宫内外香烟缭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商贩们则在周围摆起长街,各色特产、小吃等目不暇接,古老的习俗代代延续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