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尔读到一篇题为《西西弗的神话》的哲学散文,作者是法国文学家、哲学家加缪。西西弗因为泄露天神的秘密而被宙斯惩罚。他每天要将一块巨石,从平地推往山顶。几经艰难,当石头到达山巅时,转瞬便不受控制地滚回山脚,于是只好重头来过。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阅读的目光就此驻足:踏上教师岗位转眼就将二十年,二十年来,我不断接收新的班级,于是点点滴滴,从“平地”做起,好不容易推至山巅——教至毕业,孩子们梳理着渐渐丰满的羽翼,展翅便飞走了。无论你曾经多么悉心呵护,转眼便不见踪影或了无痕迹。周而复始!我难道也是西西弗!
如果西西弗根本没有自我意识,不懂得反思他这样的生活到底有何意义,而以为一切皆理所当然,那么推石本身,并没所谓荒不荒谬。但问题是,西西弗有意识。意识使故事平添了悲剧的色彩,而清明的心智更使西西弗平添了内心的痛苦。作为教师,我有自我意识,我在乎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我的教育生活,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如何反省自己的教育人生从而追寻教育生活的意义呢?
西西弗的问题,多少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一旦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某种程度上都是推石上山的过程。但陷入其中,也就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怪圈,一切价值意义均无从谈起。因此,要谈教育生活的意义,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生本无意义,人只是宇宙万物中渺小的一份子,但人最强大的一面是有自我意识。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可以作自我选择和主宰!意义是人赋予的,只要人令自己相信一己的生活有意义,意义问题便可以解决。
如何选择和主宰自我的教育生活呢?
首先,要学会接纳教育生活的不完美。教育诸多的不完美常常为我们诟病:教育制度的滞后和板结、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教育公平的缺失、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脱节、教育质量观的狭隘……如果具体细枝末节到教师一线的教育生活,那么教育教学的管理、绩效的考核、对师生的具体评价等诸多不如人意都让我们产生迷茫感甚至窒息感。太多的不完美使得教育成为时代针砭的对象。但是,世界上有纯粹的完美吗?世界有光明黑暗,人性有善恶美丑,正因为我们置身于“不完美”,才使得完美成为人性永远的追求。中国的教育之所以呈现这样的面貌,是因为任何一个教育体制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教育是社会的产物。当然,学会接纳教育生活的不完美并非指一味地被动承受。教育能让民众去任意针砭和诟病,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和思辨的目光去审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摆出探索者的姿态,为推动我们的教育走向完美而不懈追求。教育生活的大环境也许有太多的无奈,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教育生活的自由裁量权,你有足够的自由DIY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教育生活,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教育生活、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其次,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30岁的加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台湾学者在《哲学与人生》一书中说,“如果不把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想清楚,那么活在世界上只是过一天算一天。用这种态度面对生命是不认真的,因此加缪透过西西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教育生活是教师的生命样态。作为教师,最充满活力、最充满希望的人生阶段与教育生活紧紧相拥。柏拉图说,“我们该如何活?”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我们每个人只可以活一次,每一刻过去便不再回头,如果我们真的关心自己,就必须不断追问!教育生活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如何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柬埔寨的哥沙纳达法师。红色高棉统治后期,为了“告别革命”“他双手胸前合十,瘦小的身影在柬埔寨中部雨林的羊肠小道深一脚浅一脚俯首前行。行走时必须时时留意脚下,地雷甚至埋在小路边。湿气模糊了眼睛,汗水令头顶更加光亮。黄色的袈裟被拉起以免和灌木丛纠缠,下面露出结实的鞋袜。身后诵经之声随鼓点起伏,引领两三百名僧俗步行穿越柬埔寨,只为祈求和平……弹壳从行众头上呼啸而过,炮火四处开花。一些人死去了。怯懦之人逃回了家,法师一意孤行,穿行于冲突地区。”为了倡导和平,阻止战争,他认真修行,以法师的方式认真修行!人们说,“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僧侣们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里都长出莲花。”
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就是先问自己需要怎样的教育。你热爱怎样的教育,你就拥有了怎样的教育,你怎样做,你就是实现了怎样的教育。每个教师都可以是美好教育生活的种子。以教师的身份认真对待教育,我们的脚下也能“步步莲花”!
最后,积极从教育生活中寻找幸福。有人说,你看佛,自己便是佛。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生活中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缺少沉潜其中的感受。用心感受,教育生活处处会让人心生幸福的涟漪!我们面对的永远是充满阳光气息的天真无邪的孩子,正如音乐家刘欢所说,他不愿放弃大学教师身份是因为他面对的永远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们永远跟活力、希望、未来为伴,这是永远的幸福。孩子们是一棵棵拔节的小树,用心聆听,时时能有耕耘者收获般的喜悦:一个语出惊人的答案,一篇妙趣横生的习作,一次精彩童趣的活动……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开始学着如何学习、运动、生活,开始尝试读书、思考、判断,开始懂得尊重、责任、协作,点点滴滴都是我们和孩子携手共进的脚印。而孩子们对我们无条件的信任和爱更是让我们内心的幸福无限充盈、涨溢:路上一声甜甜的问候,附耳的一句悄悄话,日记中倾吐的一个小秘密……但逢教师节或妇女节,你会发现,之前的几天教室里就开始紧张兴奋和忙碌起来!一切尽在酝酿之中!于是当你踏进教室,讲台上多了鲜花,黑板上是稚气可爱的祝福语,这个递上几颗幸运星,那个送上一张精心制作的卡片,什么也没有的,下课后会侧过身子凑上来亲昵地送上一句问候……
这就是我们赋予教育生活选择和主宰后的意义,我们所追寻的教育生活的意义!正如文章的结尾:“我让西西弗留在山脚。人总会一再发现他的重负。但西西弗揭示了更崇高的真诚,这真诚举起了巨石而否定了神祇。他也下结论说一切都很好。此后,这没有主宰的宇宙,在他看来,即非有益的,也不是徒劳的。这石头的每一颗原子,夜色弥漫中的每一片矿石,它的本身就形成一个世界。向山顶奋斗的本身,已足以使人心充实。人们必须想象西西弗是快乐的。”
(唐小丽,无锡市惠山区前洲中心小学,214000)
责任编辑:赵赟
如果西西弗根本没有自我意识,不懂得反思他这样的生活到底有何意义,而以为一切皆理所当然,那么推石本身,并没所谓荒不荒谬。但问题是,西西弗有意识。意识使故事平添了悲剧的色彩,而清明的心智更使西西弗平添了内心的痛苦。作为教师,我有自我意识,我在乎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我的教育生活,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如何反省自己的教育人生从而追寻教育生活的意义呢?
西西弗的问题,多少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一旦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某种程度上都是推石上山的过程。但陷入其中,也就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怪圈,一切价值意义均无从谈起。因此,要谈教育生活的意义,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生本无意义,人只是宇宙万物中渺小的一份子,但人最强大的一面是有自我意识。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可以作自我选择和主宰!意义是人赋予的,只要人令自己相信一己的生活有意义,意义问题便可以解决。
如何选择和主宰自我的教育生活呢?
首先,要学会接纳教育生活的不完美。教育诸多的不完美常常为我们诟病:教育制度的滞后和板结、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教育公平的缺失、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脱节、教育质量观的狭隘……如果具体细枝末节到教师一线的教育生活,那么教育教学的管理、绩效的考核、对师生的具体评价等诸多不如人意都让我们产生迷茫感甚至窒息感。太多的不完美使得教育成为时代针砭的对象。但是,世界上有纯粹的完美吗?世界有光明黑暗,人性有善恶美丑,正因为我们置身于“不完美”,才使得完美成为人性永远的追求。中国的教育之所以呈现这样的面貌,是因为任何一个教育体制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教育是社会的产物。当然,学会接纳教育生活的不完美并非指一味地被动承受。教育能让民众去任意针砭和诟病,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和思辨的目光去审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摆出探索者的姿态,为推动我们的教育走向完美而不懈追求。教育生活的大环境也许有太多的无奈,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教育生活的自由裁量权,你有足够的自由DIY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教育生活,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教育生活、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其次,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30岁的加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台湾学者在《哲学与人生》一书中说,“如果不把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想清楚,那么活在世界上只是过一天算一天。用这种态度面对生命是不认真的,因此加缪透过西西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教育生活是教师的生命样态。作为教师,最充满活力、最充满希望的人生阶段与教育生活紧紧相拥。柏拉图说,“我们该如何活?”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我们每个人只可以活一次,每一刻过去便不再回头,如果我们真的关心自己,就必须不断追问!教育生活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如何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柬埔寨的哥沙纳达法师。红色高棉统治后期,为了“告别革命”“他双手胸前合十,瘦小的身影在柬埔寨中部雨林的羊肠小道深一脚浅一脚俯首前行。行走时必须时时留意脚下,地雷甚至埋在小路边。湿气模糊了眼睛,汗水令头顶更加光亮。黄色的袈裟被拉起以免和灌木丛纠缠,下面露出结实的鞋袜。身后诵经之声随鼓点起伏,引领两三百名僧俗步行穿越柬埔寨,只为祈求和平……弹壳从行众头上呼啸而过,炮火四处开花。一些人死去了。怯懦之人逃回了家,法师一意孤行,穿行于冲突地区。”为了倡导和平,阻止战争,他认真修行,以法师的方式认真修行!人们说,“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僧侣们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里都长出莲花。”
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就是先问自己需要怎样的教育。你热爱怎样的教育,你就拥有了怎样的教育,你怎样做,你就是实现了怎样的教育。每个教师都可以是美好教育生活的种子。以教师的身份认真对待教育,我们的脚下也能“步步莲花”!
最后,积极从教育生活中寻找幸福。有人说,你看佛,自己便是佛。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生活中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缺少沉潜其中的感受。用心感受,教育生活处处会让人心生幸福的涟漪!我们面对的永远是充满阳光气息的天真无邪的孩子,正如音乐家刘欢所说,他不愿放弃大学教师身份是因为他面对的永远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们永远跟活力、希望、未来为伴,这是永远的幸福。孩子们是一棵棵拔节的小树,用心聆听,时时能有耕耘者收获般的喜悦:一个语出惊人的答案,一篇妙趣横生的习作,一次精彩童趣的活动……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开始学着如何学习、运动、生活,开始尝试读书、思考、判断,开始懂得尊重、责任、协作,点点滴滴都是我们和孩子携手共进的脚印。而孩子们对我们无条件的信任和爱更是让我们内心的幸福无限充盈、涨溢:路上一声甜甜的问候,附耳的一句悄悄话,日记中倾吐的一个小秘密……但逢教师节或妇女节,你会发现,之前的几天教室里就开始紧张兴奋和忙碌起来!一切尽在酝酿之中!于是当你踏进教室,讲台上多了鲜花,黑板上是稚气可爱的祝福语,这个递上几颗幸运星,那个送上一张精心制作的卡片,什么也没有的,下课后会侧过身子凑上来亲昵地送上一句问候……
这就是我们赋予教育生活选择和主宰后的意义,我们所追寻的教育生活的意义!正如文章的结尾:“我让西西弗留在山脚。人总会一再发现他的重负。但西西弗揭示了更崇高的真诚,这真诚举起了巨石而否定了神祇。他也下结论说一切都很好。此后,这没有主宰的宇宙,在他看来,即非有益的,也不是徒劳的。这石头的每一颗原子,夜色弥漫中的每一片矿石,它的本身就形成一个世界。向山顶奋斗的本身,已足以使人心充实。人们必须想象西西弗是快乐的。”
(唐小丽,无锡市惠山区前洲中心小学,2140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