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生活的意义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尔读到一篇题为《西西弗的神话》的哲学散文,作者是法国文学家、哲学家加缪。西西弗因为泄露天神的秘密而被宙斯惩罚。他每天要将一块巨石,从平地推往山顶。几经艰难,当石头到达山巅时,转瞬便不受控制地滚回山脚,于是只好重头来过。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阅读的目光就此驻足:踏上教师岗位转眼就将二十年,二十年来,我不断接收新的班级,于是点点滴滴,从“平地”做起,好不容易推至山巅——教至毕业,孩子们梳理着渐渐丰满的羽翼,展翅便飞走了。无论你曾经多么悉心呵护,转眼便不见踪影或了无痕迹。周而复始!我难道也是西西弗!
  如果西西弗根本没有自我意识,不懂得反思他这样的生活到底有何意义,而以为一切皆理所当然,那么推石本身,并没所谓荒不荒谬。但问题是,西西弗有意识。意识使故事平添了悲剧的色彩,而清明的心智更使西西弗平添了内心的痛苦。作为教师,我有自我意识,我在乎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我的教育生活,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如何反省自己的教育人生从而追寻教育生活的意义呢?
  西西弗的问题,多少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一旦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某种程度上都是推石上山的过程。但陷入其中,也就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怪圈,一切价值意义均无从谈起。因此,要谈教育生活的意义,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生本无意义,人只是宇宙万物中渺小的一份子,但人最强大的一面是有自我意识。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可以作自我选择和主宰!意义是人赋予的,只要人令自己相信一己的生活有意义,意义问题便可以解决。
  如何选择和主宰自我的教育生活呢?
  首先,要学会接纳教育生活的不完美。教育诸多的不完美常常为我们诟病:教育制度的滞后和板结、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教育公平的缺失、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脱节、教育质量观的狭隘……如果具体细枝末节到教师一线的教育生活,那么教育教学的管理、绩效的考核、对师生的具体评价等诸多不如人意都让我们产生迷茫感甚至窒息感。太多的不完美使得教育成为时代针砭的对象。但是,世界上有纯粹的完美吗?世界有光明黑暗,人性有善恶美丑,正因为我们置身于“不完美”,才使得完美成为人性永远的追求。中国的教育之所以呈现这样的面貌,是因为任何一个教育体制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教育是社会的产物。当然,学会接纳教育生活的不完美并非指一味地被动承受。教育能让民众去任意针砭和诟病,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和思辨的目光去审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摆出探索者的姿态,为推动我们的教育走向完美而不懈追求。教育生活的大环境也许有太多的无奈,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教育生活的自由裁量权,你有足够的自由DIY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教育生活,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教育生活、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其次,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30岁的加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台湾学者在《哲学与人生》一书中说,“如果不把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想清楚,那么活在世界上只是过一天算一天。用这种态度面对生命是不认真的,因此加缪透过西西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教育生活是教师的生命样态。作为教师,最充满活力、最充满希望的人生阶段与教育生活紧紧相拥。柏拉图说,“我们该如何活?”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我们每个人只可以活一次,每一刻过去便不再回头,如果我们真的关心自己,就必须不断追问!教育生活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如何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柬埔寨的哥沙纳达法师。红色高棉统治后期,为了“告别革命”“他双手胸前合十,瘦小的身影在柬埔寨中部雨林的羊肠小道深一脚浅一脚俯首前行。行走时必须时时留意脚下,地雷甚至埋在小路边。湿气模糊了眼睛,汗水令头顶更加光亮。黄色的袈裟被拉起以免和灌木丛纠缠,下面露出结实的鞋袜。身后诵经之声随鼓点起伏,引领两三百名僧俗步行穿越柬埔寨,只为祈求和平……弹壳从行众头上呼啸而过,炮火四处开花。一些人死去了。怯懦之人逃回了家,法师一意孤行,穿行于冲突地区。”为了倡导和平,阻止战争,他认真修行,以法师的方式认真修行!人们说,“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僧侣们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里都长出莲花。”
  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就是先问自己需要怎样的教育。你热爱怎样的教育,你就拥有了怎样的教育,你怎样做,你就是实现了怎样的教育。每个教师都可以是美好教育生活的种子。以教师的身份认真对待教育,我们的脚下也能“步步莲花”!
  最后,积极从教育生活中寻找幸福。有人说,你看佛,自己便是佛。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生活中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缺少沉潜其中的感受。用心感受,教育生活处处会让人心生幸福的涟漪!我们面对的永远是充满阳光气息的天真无邪的孩子,正如音乐家刘欢所说,他不愿放弃大学教师身份是因为他面对的永远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们永远跟活力、希望、未来为伴,这是永远的幸福。孩子们是一棵棵拔节的小树,用心聆听,时时能有耕耘者收获般的喜悦:一个语出惊人的答案,一篇妙趣横生的习作,一次精彩童趣的活动……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开始学着如何学习、运动、生活,开始尝试读书、思考、判断,开始懂得尊重、责任、协作,点点滴滴都是我们和孩子携手共进的脚印。而孩子们对我们无条件的信任和爱更是让我们内心的幸福无限充盈、涨溢:路上一声甜甜的问候,附耳的一句悄悄话,日记中倾吐的一个小秘密……但逢教师节或妇女节,你会发现,之前的几天教室里就开始紧张兴奋和忙碌起来!一切尽在酝酿之中!于是当你踏进教室,讲台上多了鲜花,黑板上是稚气可爱的祝福语,这个递上几颗幸运星,那个送上一张精心制作的卡片,什么也没有的,下课后会侧过身子凑上来亲昵地送上一句问候……
  这就是我们赋予教育生活选择和主宰后的意义,我们所追寻的教育生活的意义!正如文章的结尾:“我让西西弗留在山脚。人总会一再发现他的重负。但西西弗揭示了更崇高的真诚,这真诚举起了巨石而否定了神祇。他也下结论说一切都很好。此后,这没有主宰的宇宙,在他看来,即非有益的,也不是徒劳的。这石头的每一颗原子,夜色弥漫中的每一片矿石,它的本身就形成一个世界。向山顶奋斗的本身,已足以使人心充实。人们必须想象西西弗是快乐的。”
  (唐小丽,无锡市惠山区前洲中心小学,214000)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背景】  在新上岗教师培训会中,一位青年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不同年级教材中有不同的课文。三年级的课文如果放在二年级,或者四年级,还能教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选文组成的。选文选编于不同的年级,自然有其相对科学的依据。然而,正因为选编的依据只是相对科学的,所以,同一篇课文在不同年段教,或许真有可能。  2013年12月18日,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举行了“同一篇课文不同年段教”的教
一、修订后课标的主要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早在1997年便率先在各学科中使用课程标准,取代了之前一直采用的教学大纲。作为德育课程的准则和规范,《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在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实验稿(以下简称“原实验课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新课标在原有基础上与时俱进,更加科学合理,我个人学习体会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总体设计
《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里程碑。请问,这次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修订工作组: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指导,突出地理课程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公民方面的独特价值,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
摘要:在“国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程应具有“五性”:专业基础课程的名称与内涵的一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岗位需求的适应性、课程组织形式的职业性、课程理论的适度性与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竞赛的差异性。专业基础课程的“五性”可通过实证方法论证。  关键词:“国示范”;专业基础课程;“五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15-0
无论是同一现场的“同课异构”,还是跨越时空的“十年一课”,都是力图通过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实施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理论上讲,教学没有固定模式,而是存在多种姿态和不同形态。但同时,教学又必须遵循着它固有的原理,追求着共同的价值。这种原理和价值是一切教育的根基与灵魂,对任何教育教学行为的考量只有回到这些“原点”来思考,我们才能正确判断,并清楚地看到前行的路。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教的是数学,面对的是儿
邱玉林大师,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理事会成员,工艺美术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特聘教师,邱玉林大师工作室负责人。  约访邱玉林大师很顺利,他很爽快地一口应承,就像当初答应做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校聘大师一样爽快。访谈那天是阴天,江南的冬天因为潮湿、阴冷,令人备感季节的萧索。然而,走进邱大师的彩陶艺术世界,如入山阴道上,只觉得一时山花烂漫,目迷五色;一时临水拈花,心在禅外。坐定,在袅袅的茶香里,
“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似乎成了中美教育比较的一种概念性定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高等教育比不上美国,但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教育比美国质量更高。长期以来,这种认识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界自我陶醉的主题词。  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回味与美国校长同行的交流,反复回看我在美国校园拍摄的众多照片,有一种悚然之感。长期以来,我们道听途说,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运行情况,更没有清晰认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与
摘要:教师流动是均衡教师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乡之间师资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流动教师与流入学校在常规管理、教学考评、关系归属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冲突,两者的融合仍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流入学校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教师素养、制定合理政策等途径,促使教师自觉、有效地流动,以便进一步发挥流动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流动教师;学校管理;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
李如密 刘 伦  课堂教学移情艺术初探  夏 慧 齐 军  课堂教学关注艺术的文化意蕴及运用策略  陆丽瑾 共同体:苏州市姑苏区教育“抱团发展”  的实践路径  李建成 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  吕建国 扶持成长,奠基成功:基于生命本色的教  育意蕴探寻  王声平 现代西方教学效能的研究范式与发展趋势  曾文婕 谢立清 区艳冰  班级特色建设:问题与对策  曹玉兰 翁静娟  多维互动,让每个幼儿获得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绘画表达方式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梅兰竹菊、花鸟鱼虫作为创作题材,学生的学习也是以临摹和跟画为主,这样学生完成的作品内容不仅千篇一律,还跨越了学生的年龄界线,表现偏成人化,不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这样陈旧的教法既约束了学生的自由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会让学生认为水墨画比较难学,甚至有距离感,从而没有了兴趣,将对后面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水墨画课程教学在小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