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这里所说的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在平时的解题教学时对于一些经典的题目,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可拓展性,所以极具教学开发价值,通过对它们的探究能使学生达到深化认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正如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近年来,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三一年的复习迎考中,笔者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并不太喜欢使用课本中的例、习题及概念定义的探究,而往往是从一些教辅资料中转引例题或干脆使用高考题。与其交流得知他们普遍认为教材中的例、习题及定义概念过于简单,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训练没有多大帮助。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纵观近几年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数学试卷,每年试题中总有部分试题直接来源于教材例习题的改编及概念定理的等价变形,有些试题甚至就是教材的原题。这种做法对新课改起 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材的使用,注重挖掘教材的内涵。“用教材教,减少对课外资料的依赖,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一观点应当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基本共识。所以我们带领学生进行高三复习时,不妨先找准“出发点”——立足课本,再努力尝试占领“制高点”——决胜高考。下面笔者
结合复习椭圆的定义谈谈高中数学复习中如何实现上述想法,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因此数学知识其有类比和统一的特征,由于数学知识的这种内在联系特征,使得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处理问题回归教材,将相似知识、题目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对比探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获得发现的体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也可避免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主体地位出现严重的“虚化或缺失”,教师要紧扣课本,源于教材运用从特殊到一般和类比探究的思想方法,这种探究过程正印证了著名数学家波利亚的一句话:“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总还会有些事情可以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观察以后,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而且无论如何总可以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
总之,我们只有从课本题及定理定义的演练出发,善于归纳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触类旁通为我们在复习选题时提供依据,在高考复习中只有以教材为本以主干知识为核心,以课本题的拓展性、多解性、归一性、开放性和辨析性等特点做好复习工作,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才能真正提高高三数学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施刚良.源于通径归于斜率——对“源于通径,归于通径”一文的进一步探究 [J]. 数学通讯,2013(11).
[2] 王伟波.返璞归真 彰显思维——谈高三一轮复习例题教学的有效预设[J].数学通讯,2012(6).
结合复习椭圆的定义谈谈高中数学复习中如何实现上述想法,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因此数学知识其有类比和统一的特征,由于数学知识的这种内在联系特征,使得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处理问题回归教材,将相似知识、题目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对比探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获得发现的体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也可避免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主体地位出现严重的“虚化或缺失”,教师要紧扣课本,源于教材运用从特殊到一般和类比探究的思想方法,这种探究过程正印证了著名数学家波利亚的一句话:“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总还会有些事情可以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观察以后,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而且无论如何总可以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
总之,我们只有从课本题及定理定义的演练出发,善于归纳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触类旁通为我们在复习选题时提供依据,在高考复习中只有以教材为本以主干知识为核心,以课本题的拓展性、多解性、归一性、开放性和辨析性等特点做好复习工作,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才能真正提高高三数学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施刚良.源于通径归于斜率——对“源于通径,归于通径”一文的进一步探究 [J]. 数学通讯,2013(11).
[2] 王伟波.返璞归真 彰显思维——谈高三一轮复习例题教学的有效预设[J].数学通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