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室外装饰中,建筑幕墙以其靓丽的色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无法避免在应用中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本文从建筑工程幕墙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简要论述了建筑工程幕墙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工程;幕墙施工;存在问题;建议
一、建筑幕墙的发展及应用
从20世纪初期,建筑幕墙在建筑的局部得到应用,存在较小的使用规模。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建筑技术有了改进,逐渐将玻璃幕墙的重大技术问题得到改善,并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到70年代,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质量出现显著提升,在玻璃幕墙施工中运用结构胶对玻璃实施安装的技术逐渐形成,进一步加快了隐框玻璃幕墙的发展速度。20世纪80年代,玻璃生产工艺和二次加工工艺出现加大改善,有效的将玻璃幕墙的应用得以推动,逐渐形成热通道幕墙、点支式幕墙、单层索网玻璃幕墙以及光电幕墙等多种幕墙形式。
建筑幕墙发展至今,不仅包括玻璃形式的幕墙面,而且还有不锈钢板、铝板、花岗石板、搪瓷板以及其他人造板材等幕墙面。其形成标志着建筑外装饰面板施工向新阶段的迈进。采用幕墙形式的装饰版面对建筑外饰面进行安装时,能够在任何建筑、部位、高度以及构造形式中得以应用,因此将传统的无法在高层建筑中对饰面板进行使用的问题得到限制,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幕墙标志。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在各类建筑物的各个领域中以高强、轻质的建筑幕墙得到快速应用。例如:写字楼、商业建筑、文化设施、体育场馆、交通枢纽以及会展中心的外维护结构中及西宁应用。其次,由于建筑幕墙存在显著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城市配套设施中被大量使用,例如:过街天桥、报厅、车站、通廊甚至城雕等。
二、建筑幕墙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设计方面
(1)不合理的设计,节点对必要的视图存在缺少。一般一些工程在设计时,都是通过一遍修改、一遍设计并进行施工的方法,造成一些施工图纸无法在施工中得到应用,在设计图纸中的工程专业细节出现模糊不清,导致施工人员无法结合图纸设计进行施工操作。
(2)一些工程设计上对相关幕墙性能检测要求出现缺乏,导致工程所提供的形式试验报告和工程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试验报告的期限超出等问题存在。有的在安装时即进行检测;测试样件和施工现场的安装出现不符等问题。由于未能提供幕墙合格的试验报告,因此无法将幕墙判定为合格产品。
(3)存在较大的埋件偏差,当进行调整时,预埋件调整处理设计文件出现不规范化。有的对转接板进行补焊,有的运用膨胀螺栓或化学粘着锚固件。
(4)竖向型材的连接处应对铆钉连接进行设计,有的工程采用2个铝合金拉柳钉连接的方法,而根据标准要求应采用超过2个螺栓或螺钉实施固定。
(5)钢转接件的厚度不足,通常情况下要求底板厚度应超过8mm,而转接板厚度应超过6mm。
2.材料方面
(1)入库时要求对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证。现阶段对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未能及时进行提供,造成严重滞后,使得检验人员无法对材料的合格性进行判断。
(2)一些工程的结构胶未能将其粘结力、相容性等试验报告进行提供即对其进行入场。甚至出现未对工程结构胶实施试验,先采用打胶后再进行试验,但稍后提供的试验报告中,却要求先进行打底漆再实施注胶,该类工程实际上是未能对打底漆进行操作即进行注胶,导致粘结力降低,从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出现。
(3)对施工现场运用的螺栓、五金件、电焊条等辅助材料未能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出现未能通过入库检验及入库手续的办理即投入使用,所以出现未能对质量进行记录。特别是对于受力螺栓及电焊条,最容易出现不全的入库检验记录,导致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4)根据标准要求,应运用热浸镀锌的方法对金属材料及零附件钢筋进行处理。实际施工中,出现部分工程钢型材、刚转接件都未进行热镀锌,有的运用冷镀锌或采用防锈漆实施涂刷。
3.工程施工安装方面
(1)预埋件中村咋的问题主要包括:
①一些工程没有对预埋件实施埋设,或运用膨胀螺栓或化学剂对锚栓进行粘着时,未能通过计算或拉拔力试验。
②不准确的预埋件位置,需要对部分预埋件实施调整及加固。
③在对平板预埋件及西宁运用时,受力钢筋类型、数量、直径以及长度未能与规范要求相符,导致预埋件埋设出现不牢固现象。
(2)连接转接件中存在的问题
①在大部分图纸上未能对焊缝的高度及长度进行表明,造成现场施工及检验缺乏相应依据。
②螺栓与立柱中心出现较多偏离,应对转接板高度方向尺寸进行加大,促使螺栓与立柱中心相接近。
③与螺母断面相比,螺钉尾部相对较低,使螺纹旋入长度不足。
(3)幕墙防水密封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要求应将密封胶的厚度控制在超过3.5mm,且小于4.5mm。表面达到平整且光滑的状态。当存在较薄的密封胶厚度时,对密封质量及防雨水渗漏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但也避免密封胶台后,当出现太厚时,密封胶受到太大拉力会有拉断现象发生,造成防渗漏及密封出现失效。由于一些工程未能对密封胶的厚度进行有效控制,造成密封胶厚度出现不均匀,且存在鼓泡现象发生。工程单位为了提升工程进度,运用夜间施工的方法,无法对密封胶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三、建筑幕墙工程质量提升的建议
1.对建筑幕墙相关标准及知识的学习进行加强,在工程设计、安装及加工中应将其标准及规范得到贯彻落实。上述问题的形成通常都是由于未能有效的将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理解及贯彻。因此在施工中,应加强技术、供应、质量及管理人员的学习,促使相关专业规范要求得到人人掌握。
2.对设计、组装、加工及安装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加强,促使工程设计质量及设计深度得到提升,对工艺基础及现场技术工作进行加强,进一步落实设计图纸的预期目的。
3.提升全體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质量意识,构建安全质量的宗旨。由于建筑工程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对企业的发展及生存有所关联,因此应完善人人关心质量、质量分为营造、质量落实的方法,促使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实现工程质量标准的发展。
4.对幕墙施工材料加工及安装的监督考核及质量检查工作进行加强。质检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坚守工作岗位,结合图纸、工艺及标准实施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应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中进行参与,特别是施工材料质量保证及记录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结语
总之,建筑幕墙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及大型公共类型建筑中已经广泛得到应用,其具备良好的结构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的特点都能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模式相结合。要求建筑幕墙不仅达到隔热隔声、而且还应有安全的结构,要求人们节能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在节能环保方面形成了长远的发展,促使建筑幕墙的发展速度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万洪. 浅谈现代建筑幕墙施工技术关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8).
[2] 芦玉民,张程义. 浅谈建筑幕墙施工质量的控制问题提几点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0).
[3] 钟乐天,杨光琪. 谈谈建筑幕墙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4).
[4] 廖嘉琳. 建筑幕墙:科技缔造城市风采——专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黄圻[J]. 城市住宅. 2008(10).
【关键词】建筑工程;幕墙施工;存在问题;建议
一、建筑幕墙的发展及应用
从20世纪初期,建筑幕墙在建筑的局部得到应用,存在较小的使用规模。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建筑技术有了改进,逐渐将玻璃幕墙的重大技术问题得到改善,并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到70年代,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质量出现显著提升,在玻璃幕墙施工中运用结构胶对玻璃实施安装的技术逐渐形成,进一步加快了隐框玻璃幕墙的发展速度。20世纪80年代,玻璃生产工艺和二次加工工艺出现加大改善,有效的将玻璃幕墙的应用得以推动,逐渐形成热通道幕墙、点支式幕墙、单层索网玻璃幕墙以及光电幕墙等多种幕墙形式。
建筑幕墙发展至今,不仅包括玻璃形式的幕墙面,而且还有不锈钢板、铝板、花岗石板、搪瓷板以及其他人造板材等幕墙面。其形成标志着建筑外装饰面板施工向新阶段的迈进。采用幕墙形式的装饰版面对建筑外饰面进行安装时,能够在任何建筑、部位、高度以及构造形式中得以应用,因此将传统的无法在高层建筑中对饰面板进行使用的问题得到限制,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幕墙标志。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在各类建筑物的各个领域中以高强、轻质的建筑幕墙得到快速应用。例如:写字楼、商业建筑、文化设施、体育场馆、交通枢纽以及会展中心的外维护结构中及西宁应用。其次,由于建筑幕墙存在显著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城市配套设施中被大量使用,例如:过街天桥、报厅、车站、通廊甚至城雕等。
二、建筑幕墙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设计方面
(1)不合理的设计,节点对必要的视图存在缺少。一般一些工程在设计时,都是通过一遍修改、一遍设计并进行施工的方法,造成一些施工图纸无法在施工中得到应用,在设计图纸中的工程专业细节出现模糊不清,导致施工人员无法结合图纸设计进行施工操作。
(2)一些工程设计上对相关幕墙性能检测要求出现缺乏,导致工程所提供的形式试验报告和工程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试验报告的期限超出等问题存在。有的在安装时即进行检测;测试样件和施工现场的安装出现不符等问题。由于未能提供幕墙合格的试验报告,因此无法将幕墙判定为合格产品。
(3)存在较大的埋件偏差,当进行调整时,预埋件调整处理设计文件出现不规范化。有的对转接板进行补焊,有的运用膨胀螺栓或化学粘着锚固件。
(4)竖向型材的连接处应对铆钉连接进行设计,有的工程采用2个铝合金拉柳钉连接的方法,而根据标准要求应采用超过2个螺栓或螺钉实施固定。
(5)钢转接件的厚度不足,通常情况下要求底板厚度应超过8mm,而转接板厚度应超过6mm。
2.材料方面
(1)入库时要求对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证。现阶段对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未能及时进行提供,造成严重滞后,使得检验人员无法对材料的合格性进行判断。
(2)一些工程的结构胶未能将其粘结力、相容性等试验报告进行提供即对其进行入场。甚至出现未对工程结构胶实施试验,先采用打胶后再进行试验,但稍后提供的试验报告中,却要求先进行打底漆再实施注胶,该类工程实际上是未能对打底漆进行操作即进行注胶,导致粘结力降低,从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出现。
(3)对施工现场运用的螺栓、五金件、电焊条等辅助材料未能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出现未能通过入库检验及入库手续的办理即投入使用,所以出现未能对质量进行记录。特别是对于受力螺栓及电焊条,最容易出现不全的入库检验记录,导致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4)根据标准要求,应运用热浸镀锌的方法对金属材料及零附件钢筋进行处理。实际施工中,出现部分工程钢型材、刚转接件都未进行热镀锌,有的运用冷镀锌或采用防锈漆实施涂刷。
3.工程施工安装方面
(1)预埋件中村咋的问题主要包括:
①一些工程没有对预埋件实施埋设,或运用膨胀螺栓或化学剂对锚栓进行粘着时,未能通过计算或拉拔力试验。
②不准确的预埋件位置,需要对部分预埋件实施调整及加固。
③在对平板预埋件及西宁运用时,受力钢筋类型、数量、直径以及长度未能与规范要求相符,导致预埋件埋设出现不牢固现象。
(2)连接转接件中存在的问题
①在大部分图纸上未能对焊缝的高度及长度进行表明,造成现场施工及检验缺乏相应依据。
②螺栓与立柱中心出现较多偏离,应对转接板高度方向尺寸进行加大,促使螺栓与立柱中心相接近。
③与螺母断面相比,螺钉尾部相对较低,使螺纹旋入长度不足。
(3)幕墙防水密封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要求应将密封胶的厚度控制在超过3.5mm,且小于4.5mm。表面达到平整且光滑的状态。当存在较薄的密封胶厚度时,对密封质量及防雨水渗漏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但也避免密封胶台后,当出现太厚时,密封胶受到太大拉力会有拉断现象发生,造成防渗漏及密封出现失效。由于一些工程未能对密封胶的厚度进行有效控制,造成密封胶厚度出现不均匀,且存在鼓泡现象发生。工程单位为了提升工程进度,运用夜间施工的方法,无法对密封胶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三、建筑幕墙工程质量提升的建议
1.对建筑幕墙相关标准及知识的学习进行加强,在工程设计、安装及加工中应将其标准及规范得到贯彻落实。上述问题的形成通常都是由于未能有效的将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理解及贯彻。因此在施工中,应加强技术、供应、质量及管理人员的学习,促使相关专业规范要求得到人人掌握。
2.对设计、组装、加工及安装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加强,促使工程设计质量及设计深度得到提升,对工艺基础及现场技术工作进行加强,进一步落实设计图纸的预期目的。
3.提升全體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质量意识,构建安全质量的宗旨。由于建筑工程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对企业的发展及生存有所关联,因此应完善人人关心质量、质量分为营造、质量落实的方法,促使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实现工程质量标准的发展。
4.对幕墙施工材料加工及安装的监督考核及质量检查工作进行加强。质检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坚守工作岗位,结合图纸、工艺及标准实施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应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中进行参与,特别是施工材料质量保证及记录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结语
总之,建筑幕墙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及大型公共类型建筑中已经广泛得到应用,其具备良好的结构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的特点都能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模式相结合。要求建筑幕墙不仅达到隔热隔声、而且还应有安全的结构,要求人们节能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在节能环保方面形成了长远的发展,促使建筑幕墙的发展速度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万洪. 浅谈现代建筑幕墙施工技术关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8).
[2] 芦玉民,张程义. 浅谈建筑幕墙施工质量的控制问题提几点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0).
[3] 钟乐天,杨光琪. 谈谈建筑幕墙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4).
[4] 廖嘉琳. 建筑幕墙:科技缔造城市风采——专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黄圻[J]. 城市住宅.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