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退休”16年后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记者习惯等到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再给一个总结,那么恐怕他要再等上默多克20年。很有可能直到他退休的时候,默多克仍然在指挥筹备着另一次收购。
  眼看默多克在76岁的时候还计划以50亿美元的慷慨出价收购《华尔街日报》等一系列著名商业新闻媒体的出版者道琼斯集团,全世界的媒体都坐不住了。《时代》周刊决定以他为封面,而标题就叫《鲁珀特·默多克说话了!》——他的名字,本身就是销量。而您看到的旁边这张照片,就是特约摄影记者TomStoddart为《时代》周刊拍摄的一组照片中的一张。
  
  6月22日,一个周五凌晨,墙上时钟的时针即将指向5。默多克,76岁的新闻集团的主席已经端坐在办公室,准备完成他这一段时间以来梦寐以求的计划。他用一种轻柔的爆破音和坐在办公桌另一头的投资银行经理说话。默多克的领带和夹克都松垮垮的,他银色的头发稀薄、干燥地套在头皮上。他们正在讨论以5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道琼斯集团以及它皇冠上的明珠——《华尔街日报》。
  这就是默多克最近和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切的地方。实际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除了和邓文迪的“茶杯风波”,默多克,这个我们印象中的“传统传媒大亨”仍然驻扎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FOX有线电视频道为我们带来的发生在福克斯监狱的《越狱》,比如《反恐24小时》,比如《穿Prada的女魔头》,比如星空卫士和Myspace.com。
  即便他照旧以上世纪大亨的方式活着,过时的,守旧的,乘坐737在这个星球上移动,翻看报纸,他也在这个夏天当了回最激进最有战斗力的商人,他的身边没有一点点夕阳。
  默多克经常说,自己还有22年可活,他以母亲为目标。他的母亲今年98岁,在22岁的时候生了他。
  据说当默多克听到英国女王的母亲伊丽莎白皇太后在102岁去世的消息时,略有沉吟,说:“哦,有点儿年轻(Anearlydeath)!”
  
  你是如此操心
  按照中国的掌纹之说,如果邓文迪翻过默多克的手瞧一瞧,没准儿会看见密密麻麻的纹路。在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认定默多克是一个粗俗、好色、贪心、血腥、算计的暴发户、赌棍、商人的时候,纯以工作动机的角度来看,默多克的所作所为就显得很单纯了——他就是一个操心的人,连他的晚退休大概都和成就感与控制欲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因为即便他退了休,也会操心同样多的事情,所以不如自己做。
  早在33岁创建澳大利亚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时起,你就可以经常在澳大利亚各地的印刷机前看见他亲自动手操作的身影。当时报社的总部设在首都堪培拉,印刷则是在悉尼、墨尔本和珀斯三地完成。每天,默多克都是亲自开车把字模从堪培拉运往机场。
  而现在,即使默多克长子都无心恋战,退出新闻集团,默多克仍然像个澳大利亚拓荒者一样,每天5点半起床,喝点儿胡萝卜汁,游一会儿泳,7点一到就准时开始工作,直到晚上9点。他的助手随时可能接到他的电话:我是默多克。默多克有6名完全听命于他的助手,尽管如此,他还忍不住事事过目,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打电话到他的报社去,和编辑“聊聊”选题。不过,眼下默多克的这种操心正成为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人们担心默多克的参与会影响《华尔街日报》百年来的气质和独立性。
  就在收购消息被宣布的一个多星期左右的时间里,美国媒体排山倒海地提及了默多克涉足报刊新闻业务的诸多旧事。曾经为他工作过的编辑纷纷在报上披露,作为一家跨国媒体公司的董事长和CEO,默多克喜欢给总编提供新闻选题,抱怨新闻报道角度,甚至以热爱核查版面安排、更改标题和提供闲言碎语而著称。默多克也在近期的采访中承认,他的确每天都与《纽约邮报》的总编“交流商讨”。
  默多克坚信发展事业的唯一办法是自己亲自管理,尤其在他收购了很多不良资产、经过整顿转手获利之后,你很难有证据向他表明,这样行不通。即便早已脱离一线多年,但是你大可以问问默多克《时代》周刊30岁的男性读者数量下跌了多少,你会发现,没有问题,他完全可以告诉你。
  如果你愿意上网搜一下,还能发现,这个患前列腺癌7年、为了支持环保每天走路上班的老人每年会写多少小专栏,以及发表多少大演讲!这些通篇关于媒体观察的文章气韵贯通,排比纵横,气势天然,把这种“倾诉欲”和给编辑打的电话联系起来,只能说,他和《华尔街日报》的老板风格不一样,默多克不只是一个分红的股东,而是明显太偏爱报纸罢了。
  犹记得50多年前的一天,22岁的默多克站在英国《每日快报》总编爱德华·皮克林面前,准备开始他的新闻生涯,这位彬彬有礼的牛津大学毕业生对皮克林说:“我什么都想学。”尽管皮克林做梦都想不到,这位助理编辑日后会成为享誉世界的传媒大王,但在短短的实习期内他就已经发现,这个对什么都有兴趣的、乐于操心的年轻人天生就是办报纸的材料。就是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讲上,默多克再次重申了自己“什么都想学”的意愿——这个来自报纸传统世界的“数字移民”要向“数字土著”靠拢!“今天我并非是一个专家的身份带着所有答案到来,我只是一个寻找答案的人。”76岁的时候,默多克仍然不放弃。
  
  FOX的主人FOX
  1985年,54岁的默多克加入了美国国籍,同年收购了二十世纪FOX公司50%的股份。这是他一个崭新的起点,电视和电影成为了他的关注目标,而同时,默多克身上“FOX”般敏捷与取巧的气质也越来越明显。
  实际任何一个高曝光人士,到了45岁之后,你基本上听不到他们说什么独家的“真心话”。尽管佐以他们的表情、肢体语言和气场,他们的言论“听似”充满激动和闪光,但是一旦你准备落实成文字,就会发现,这些狡猾的家伙!尤其是默多克。
  很多年来,基本上没有记者可以采访到他,他对记者最大的恩惠莫过于对某个人公开自己的部分行程单,让对方可以去某些公开场合进行拦截和观察。甚至连侧面采访都很难,默多克的所有在职员工都谨慎地回避着就他的名字发表“高谈阔论”。甚至竞争公司都不敢公开发表对于他的言论,除非记者承诺抹去公司姓名。为数不多敢于发表言论的,是多年来默多克的竞争对手,维亚康姆的雷石东,在默多克以半路杀出来的5.8亿美元入主全球社区网站的榜样MySpace.com,破坏了雷石东的通盘计划后,雷石东称默多克的胜利是一种“羞耻”,可是他也奈何不了,不久之后,维亚康姆当时的CEOTomFreston就被开除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讲这次收购。默多克以高出对手3000万美元的价格提出收购,这个价格高出所有市场预期,但是一年之后,MySpace.com的会员从2000万急增至近两个亿,Google花了9亿美元在上面做广告,这瞬间让默多克的出价显得不那么“离谱”了。“Internetvisionary”,有人这么称呼默多克,他自己也很喜欢这种说法,不过默多克还是愿意佯装得客气一点儿,他说:“我就是运气外加一点点儿的身手敏捷而已。”
  不过这般出手阔绰,是默多克一贯的风格,“我喜欢竞争,以及竞争中突然发力。”不管是1950年代在澳大利亚树立家业,还是1960年代挺进英国,抑或1970年代打入美国,他都通过高投入提高了行业的门槛,扼制对手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新业务能够迅速起飞。即便现在收购道琼斯集团会花掉新闻集团近70%的现金储备,尽管道琼斯原本的股票价值至多只有36美元,出价每股60美元的报价比道琼斯公司六年来的股价最高值还要高,默多克还是用这个他用了一辈子的办法吓退了“不长进”的对手。
  但是要真正产生收益,还要靠眼光。1980年代在英国创立天空电视时,默多克就将大量金钱投入到这个新的卫星电视运营商上,还免费给用户赠送接收装置,熬过了数年的巨大亏损后,现在的天空电视平均每月能给新闻集团贡献9000万美元的利润。这个青年时期运作过博彩业的人知道没有金币的铺垫,老虎机不会吐出金子来,但是更知道,何时投进更少的金币,获得最多的金子。
  在默多克位于曼哈顿中心的新闻集团总部第八层的办公室里,有一堵镶有6个无声平面电视的监控墙,其中的5个无时无刻不滚动播放着属于新闻集团的11个不同的频道,还有一个,目前完完全全的空白。在超过常人退休年龄26岁之后,默多克的下一个目标就在那里,留给了他最最钟爱的FOX商业新闻电视频道。
  
  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613000小时。童年和青少年以及接受教育占去201000个小时,剩下的412000个小时有1/3花在了睡觉和休息中,于是只剩下了275000小时。而我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去度假,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和家人一起度过,所以用来工作的时间最多也只有20万个小时,而这有限的时间我又不得不浪费在无休止的会议中。我想我至少浪费了大半生,而有效的工作时间也就只有10万个小时。这个数字很令我沮丧。如果我的健康允许的话,我可以乐观地期待还有175000个小时可以挥霍,这其中应该至少有7万个小时可以高效率地工作。
  ——70岁生日时,默多克对自己一生的评价
  
  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父亲是著名的记者,母亲是温柔的演员。从父亲处继承来的两份当地小报开始,默多克几乎算是赤手空拳地打造出了美国第三大媒体公司新闻集团。他拥有《泰晤士报》《太阳报》《纽约邮报》等175家报纸、二十世纪FOX电影公司以及一系列电视台,卫星电视覆盖欧亚。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哈珀·科林斯出版社,以及包括Myspace.com在内的一系列蓄势待发的网络平台。
其他文献
提到传统的日本公司,你脑中会搜索哪些key words?“忠诚”、“年工序列”、“终身制”……但是,年轻的Epson希望可以打破这些传统。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希望用更新、更国际化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忠诚并非坏事。但是,传统日本企业的“忠诚”、“年工序列”、“终身制”等工作理念难免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并且这也容易磨灭员工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在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愿意将公司视为自己职业生涯
期刊
在纽约地方法律放宽对电话亭上广告发布的限制后 ,Schaps抓住机会准确进入。他与那些独立的电话公司展开合作 , 通过资助其电话亭硬件设备换取对方许可其在电话亭上发布广告。这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哈佛商学院著名的创新管理专家克里斯滕森教授认为 , 只有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 , 才有可能成为颠覆行业竞争态势、形成自身优势的行业领跑者。这也正是 Schaps 所做的。    也许世界上的出租车
期刊
我们正在进入若干年前的预言家们所描绘的未来 : 由于新一代人的出现、知识型员工、信息流通的变化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 , 组织和人的关系正发生变化。组织突然发现自己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员工在这里工作、社交、生活、学习、长大 , 甚至变老……不管你的组织是汉迪的“三叶草”还是“联邦式”模型 , 或者是德鲁克描写的“交响乐队”——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 , 你需要知道你所依托的这个组织 , 正在追赶怎样
期刊
作为一个已经3天没有上班、在家写稿的记者 , 我终于做到了《13 罗汉》中那种境界 :See you when I see! 我刚刚用 MSN 和若干同事说完话 , 我说的是 : 这两天怎么样 , 是周五开会吧 , 没问题 , 周五见。而如果我打算不响应他们的召唤 ,他们除了想办法让我接手机 , 否则谁也不知道我在哪儿 ! 正是See you when I see!  See you when I
期刊
还在靠听广播获得最新流行音乐资讯 ? 落伍了 ! 还只敢买著名歌手的 CD 专辑而对新人的唱片不敢下手 ? 落伍了 ! 还在攒钱买一个炫炫的 iPod 来下载 MP3? 落伍了 ! 当你还沉迷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和销售手段时 , 早有一批新人类 , 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让你接触到更多更新鲜的音乐。    音乐VS汽车  Jeri Yoshizu/丰田塞恩促销经理/ 加州 , 托兰斯    Jeri Yo
期刊
当爱好“遭遇”工作    在我小时候 ,“爱好”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简直可以和早恋画等号 , 因为爱好会占用学习的一部分时间 , 我妈看见我画画一定会说 , 如果你把这些时间放在学习上 , 你的学习就会有多么多么的好 , 而这样威逼利诱的结果是——我考了一个跟美术有关的专业。包括到现在 , 美术的氛围所带来的灵感在工作上帮了我很多。  爱好对工作和学习来说 , 究竟是洪水猛兽还是灵丹妙药 ? 别人怎
期刊
《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  作者:Chip Heath、Dan Heath  出版时间:2007 年 1 月    Mark Twain 曾经说过 :“真相永远追不上谎言的脚步。”他通过观察发现 , 很多人容易去相信那些本来不值得信任的事情 , 比如都市传奇、阴谋理论以及涉及公共健康的伪造信息同时 , 有些有头有脸
期刊
西奥多 · 采丁  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创始人 , 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 , 被誉为“20 世纪影响世界的 40个思想家之一”, 一生致力于探索人类的交流、体验、情感与渴望。    巨人的肩膀是一定要站的 !    多少年了 , 我一直沉浸在一个自己制造的思维定势中 : 历史与文学的分野很大程度上在于前者为王侯将相列传 , 是宏观领域的 ; 后者以普通人为关注对象 , 偏于微观。如果你要了解康
期刊
李倩玲  生长在台湾的李倩玲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传播专业硕士毕业后,就加入中国台湾智威汤逊任媒介策划。从1990 年 8 月 1 日到今天,她一直在WPP 集团各个分公司工作。从媒体购买策划专员到副总经理、总经理,直至成为包括传立、迈势、灵立、尚扬、宝林五家公司在内的群邑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李倩玲每天都在告诉自己 :“运气总有一天会过去,我一直要准备应对更大的变化。”    前段时间,偶然和朋
期刊
他要在 23 天时间里 , 造访 11 个国家的12个城市。基本的生活节奏就是,早晨醒来坐飞机并于中午 12 点到达一个城市 , 然后进行面试到深夜 ; 第二天早晨 5 点时 , 再开始一个新的国家的新的旅程。  作为拥有 126 年历史的沃顿商学院的全球招生总监 , 托马斯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每年 , 他都要从全世界各地招聘 800 多名企业精英管理者。“我喜欢被关注 , 这样就可以让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