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承志的散文集《谁是胜者》,展示了他勇于捍卫人类正义的热诚和敢于冷静自我审视的真挚。同时,呼唤雄强人格、关怀弱势群体也是此文集的闪光点所在。
[关键词]张承志;《谁是胜者》;自我审视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64-02
“我觉得窒息。我也没有可供表演的舞台和签证,佯做公正的诗人。我只有绝望,如同那迎着坦克掷出石块的巴勒斯坦少年。”当人类新世纪的蓝天被战争的阴云鲸吞时,张承志向世界掷出了一个中国作家激愤的呐喊。这呐喊是一种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界限,而为人类的大悲悯。悲悯的深层潜流着他对人性异化的愤懑,对雄强人格的召唤。这些悲悯与愤懑的酵母最终又酿出了张承志投向弱者的温热与朝向自我的冷静。换句话说,《谁是胜者》这本散文集结了张承志为正义、为人性、为弱者、为自我之情感的“火”与“冰”。
一、人类正义的呐喊
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受到形而上热情以及正义、真理的超然无私的原则感召时,斥责腐败、保卫弱者、反抗不完美或压迫的权威,这才是他们的本色。”真正的作家就应该是为人类正义呐喊的作家。
当21世纪的所谓“高科技战争”再次上演人类历史的丑剧时,张承志怒吼了:“我想让自己的文章也变成石块,掷向这无义的世界,并拯救自己的良心。” “真正的语言最终是不会泯灭的,它超出种族和宗教,诉说着人类对公正和大同的梦想。”从其散文集《投石的诉说》、《找到的眼神使你战栗》、《2003年3月25日的小报》等文中,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家为人类而悲悯的赤诚。他愤怒地质问“科学技术的进步,居然把人的正义变得小了”的时代,斥责“与强权为伍”,“佯做没有听见石块的呼救”的知识分子。张承志曾在早期作品《北方的河》后记中说:“我喜欢的形象是一个荷戟的战士。为寻求自由和真理,寻求表现和报答,寻求能够支撑自己的美好,寻求连我自己也弄不清是什么辉煌的终止;我提起笔来,如同切开了血管。”由此可见,为了正义、真理,他的文字里一直燃烧着血性的火焰,他热切地盼望“烈火中涅槃的凤凰会在和平中再生,以摧人肺腑的声音,唤醒死去的希望”。
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具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劣性积淀,近代又滋生出了麻木的“看客”劣根。因此,当不义的战火在地球的另一端燃起时,一些中国作家很自然就选择了沉默。而所谓文明世界的人们,也在握着自己的经济、政治算盘,肮脏地看杀。战争用幽蓝的火焰照见了人类自身的丑恶。“战争的灰烬,那看不到边际的废墟的灰烬怎能不敲打作家的心房呢?一个正直的作家,怎能不反对那些妄图让人类自身毁灭的人呢?”张承志的文章里涌流的正是一个正直作家为人类的大悲悯。
虽然,在无情的历史面前,作家即使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也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但正如饱受战争凌辱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的诗人马赫穆特·达尔维什所说:“历史既不美丽也不优雅,但我们的任务,就是作为人使历史更加人性化。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历史的,同时也是这牺牲者的产物。”无需过多地言说,任何有良知的读者都明白,为正义而激动的文字,其魅力是永存的。
二、雄强人格的召唤
为人类正义呐喊实质上与召唤雄强人格密切相关。有了雄强人格才会敢于为人类正义呐喊,才会敢于挺身反抗世间的不义。这也正是张承志散文能在90年代学者散文的汪洋中激励我们的原因。《谁是胜者》便秉承了他一贯的风格。
当徐锡麟、陈天华、秋瑾这些曾感动中国的名字正在被消费时代的中国逐渐淡忘时,张承志满怀深情地将他们的往事娓娓道来,他仍旧在不遗余力地召唤雄强人格。“他们的墨迹鲜血,无疑推动了破旧的巨船向着现代移动;但他们呼唤的灵魂却招之不来,一直到今天,看不到病态的气质已经更新。”《东埔无人踪》一文中这段话饱含张承志对当代中国人人格日趋侏儒化的悲愤。为了给当代人树立“人格坐标”,张承志的笔下还浮现了杨万里、王国维的身影,这不由使人想起他早期散文中对荆轲的热烈歌颂。正如张承志所言:“我要用我的篇章反复地为烈士传统招魂,为美的精神制造哪怕是微弱的回声。”陈天华等的雄强人格曾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重温他们的往事,汲取雄强的血液,无疑会强健我们酥软的骨头。
在张承志心中,鲁迅一直是他的精神导师。马丽蓉论及张承志的“敬鲁”情结时曾指出:“张承志的敬鲁是建立在彼此坚实的精神认同和心灵共鸣的基础上的由衷之举。”从《鲁迅路口》一文中,我们还能发现张承志对鲁迅精神和心境又有着独到而细微的体会。“我想他是在小说里悄悄地独祭,或隐藏或吐露一丝忏悔的心思。”以留日同乡的相互影响,探寻鲁迅先生心中的“道德自我归罪感”是这篇文章的新意所在。从历史的脉络俯瞰中国现当代文学,我们就会发现,鲁迅先生心中的“道德归罪感”不仅对张承志影响深刻,而且对几代中国作家乃至中国人人格构建的影响都极其深刻。
三、关怀弱者的温情
在当今文学创作中,一个普遍而严重的事实是,“农民、普通工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作家作品为他们的生活和利益进行书写”。显而易见,当今中国作家代表没有声音的人、没有代表的人、没有权势的人的写作已无几人。
由《寺里的学术》一文中,张承志一直警示自己:“在迈开脚走出去之前,要记着自己底下厚厚的地层,记着建立和保护自己与生活、与真实,与民众立场之间的这千金难买的关系。”《桃花面片》、《尺幅为伴》、《吊瓶子》等文中,涌动的就是他为下层回族民众书写的真情实感。张承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限于母族,他的笔下还生动着巴达玛、红乌珠儿等其他少数民族下层民众。可见,张承志用他的笔为当今社会里“没有声音的人”撑起了一方天空。
远离社会流行思潮,倾听弱势群体的“真声”,这在回族作家中早已有之。明朝的李贽“撇开当时盛行的伪古典摹习之风,评点、赞扬了流传在市井之间的各种小说、戏曲”。可以说,李贽对当时中国社会里弱势群体预先表达了关注。我们能够感到,张承志的思想里也闪烁着李贽的火星。比起一些标榜自己民间立场、企图从民间社会捞取“财富”、填充自己干瘪文字的作家,张承志的可贵更在于他能与弱者进行平等的精神对话。因而,他对弱者的关注让人倍觉温暖。
四、自我审视的冷静
“每当我想起——那些埋没的智者,底层的众生,理想的牺牲者,心情就平和了……只求在滔滔的洪水中,做一起思想自由的石头。”《序跋题墨》中的这段话是张承志在向读者袒露心扉,也是他在冷静中的自我审视。
张承志早期创作曾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但也因其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招来了不少批评。对此,在这本散文集中他有了清醒的自我认定:“我一直害怕自己成了一个晦涩的专来户。灰色、晦涩、难懂,都不是我本意的盼望,更不是好东西。无奈写来写去这样的形象还是多少形成了,应该说也多少有了这样的缺点毛病。”可以说,自审的冷静,为他一贯雄浑、磅礴的创作风格增添了新的美学品质。
从《幻视的橄榄树》一文我们还可以发现,张承志已能正视母族保守的一面。“我口干舌燥又十倍热情地,给他们讲全盛的科尔多瓦时代,讲穆斯林那时怎能么聪明地分配灌溉水,怎样实施了国家规模的橄榄树种植,可是,从一对对奇怪地瞪着我的眼睛里,我明白了,任你说破了天也不管用。对付他们,让他们俯首听言只有一招:请出《古兰经》”。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客观地看待母族的保守,这与他勇于冷静地自我审视也是密切相关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施莱格尔认为:“自我限制的价值和尊严,这对艺术家和常人一样,是最高级的最必要的东西。”可以说,敢于冷静自审是张承志创作越来越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完《谁是胜者》,凝神注目人类在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局部战争中飘摇的惟一家园,我的耳畔不禁响起海明威的话:“任何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也许,通过这段话,我们更能深味张承志的悲愤。没有伟大的道义感,就不可能有伟大的文学。勇于 “铁肩担道义”的张承志定会在他的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承志.谁是胜者[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3.
[2]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马丽蓉.近百年回族作家概论[J].北京:民族文学研究,2004,(4).
[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贺仲明.你为谁说话[A].评论[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
[7]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8]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苍狼.与魔鬼下棋[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关键词]张承志;《谁是胜者》;自我审视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64-02
“我觉得窒息。我也没有可供表演的舞台和签证,佯做公正的诗人。我只有绝望,如同那迎着坦克掷出石块的巴勒斯坦少年。”当人类新世纪的蓝天被战争的阴云鲸吞时,张承志向世界掷出了一个中国作家激愤的呐喊。这呐喊是一种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界限,而为人类的大悲悯。悲悯的深层潜流着他对人性异化的愤懑,对雄强人格的召唤。这些悲悯与愤懑的酵母最终又酿出了张承志投向弱者的温热与朝向自我的冷静。换句话说,《谁是胜者》这本散文集结了张承志为正义、为人性、为弱者、为自我之情感的“火”与“冰”。
一、人类正义的呐喊
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受到形而上热情以及正义、真理的超然无私的原则感召时,斥责腐败、保卫弱者、反抗不完美或压迫的权威,这才是他们的本色。”真正的作家就应该是为人类正义呐喊的作家。
当21世纪的所谓“高科技战争”再次上演人类历史的丑剧时,张承志怒吼了:“我想让自己的文章也变成石块,掷向这无义的世界,并拯救自己的良心。” “真正的语言最终是不会泯灭的,它超出种族和宗教,诉说着人类对公正和大同的梦想。”从其散文集《投石的诉说》、《找到的眼神使你战栗》、《2003年3月25日的小报》等文中,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家为人类而悲悯的赤诚。他愤怒地质问“科学技术的进步,居然把人的正义变得小了”的时代,斥责“与强权为伍”,“佯做没有听见石块的呼救”的知识分子。张承志曾在早期作品《北方的河》后记中说:“我喜欢的形象是一个荷戟的战士。为寻求自由和真理,寻求表现和报答,寻求能够支撑自己的美好,寻求连我自己也弄不清是什么辉煌的终止;我提起笔来,如同切开了血管。”由此可见,为了正义、真理,他的文字里一直燃烧着血性的火焰,他热切地盼望“烈火中涅槃的凤凰会在和平中再生,以摧人肺腑的声音,唤醒死去的希望”。
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具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劣性积淀,近代又滋生出了麻木的“看客”劣根。因此,当不义的战火在地球的另一端燃起时,一些中国作家很自然就选择了沉默。而所谓文明世界的人们,也在握着自己的经济、政治算盘,肮脏地看杀。战争用幽蓝的火焰照见了人类自身的丑恶。“战争的灰烬,那看不到边际的废墟的灰烬怎能不敲打作家的心房呢?一个正直的作家,怎能不反对那些妄图让人类自身毁灭的人呢?”张承志的文章里涌流的正是一个正直作家为人类的大悲悯。
虽然,在无情的历史面前,作家即使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也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但正如饱受战争凌辱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的诗人马赫穆特·达尔维什所说:“历史既不美丽也不优雅,但我们的任务,就是作为人使历史更加人性化。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历史的,同时也是这牺牲者的产物。”无需过多地言说,任何有良知的读者都明白,为正义而激动的文字,其魅力是永存的。
二、雄强人格的召唤
为人类正义呐喊实质上与召唤雄强人格密切相关。有了雄强人格才会敢于为人类正义呐喊,才会敢于挺身反抗世间的不义。这也正是张承志散文能在90年代学者散文的汪洋中激励我们的原因。《谁是胜者》便秉承了他一贯的风格。
当徐锡麟、陈天华、秋瑾这些曾感动中国的名字正在被消费时代的中国逐渐淡忘时,张承志满怀深情地将他们的往事娓娓道来,他仍旧在不遗余力地召唤雄强人格。“他们的墨迹鲜血,无疑推动了破旧的巨船向着现代移动;但他们呼唤的灵魂却招之不来,一直到今天,看不到病态的气质已经更新。”《东埔无人踪》一文中这段话饱含张承志对当代中国人人格日趋侏儒化的悲愤。为了给当代人树立“人格坐标”,张承志的笔下还浮现了杨万里、王国维的身影,这不由使人想起他早期散文中对荆轲的热烈歌颂。正如张承志所言:“我要用我的篇章反复地为烈士传统招魂,为美的精神制造哪怕是微弱的回声。”陈天华等的雄强人格曾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重温他们的往事,汲取雄强的血液,无疑会强健我们酥软的骨头。
在张承志心中,鲁迅一直是他的精神导师。马丽蓉论及张承志的“敬鲁”情结时曾指出:“张承志的敬鲁是建立在彼此坚实的精神认同和心灵共鸣的基础上的由衷之举。”从《鲁迅路口》一文中,我们还能发现张承志对鲁迅精神和心境又有着独到而细微的体会。“我想他是在小说里悄悄地独祭,或隐藏或吐露一丝忏悔的心思。”以留日同乡的相互影响,探寻鲁迅先生心中的“道德自我归罪感”是这篇文章的新意所在。从历史的脉络俯瞰中国现当代文学,我们就会发现,鲁迅先生心中的“道德归罪感”不仅对张承志影响深刻,而且对几代中国作家乃至中国人人格构建的影响都极其深刻。
三、关怀弱者的温情
在当今文学创作中,一个普遍而严重的事实是,“农民、普通工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作家作品为他们的生活和利益进行书写”。显而易见,当今中国作家代表没有声音的人、没有代表的人、没有权势的人的写作已无几人。
由《寺里的学术》一文中,张承志一直警示自己:“在迈开脚走出去之前,要记着自己底下厚厚的地层,记着建立和保护自己与生活、与真实,与民众立场之间的这千金难买的关系。”《桃花面片》、《尺幅为伴》、《吊瓶子》等文中,涌动的就是他为下层回族民众书写的真情实感。张承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限于母族,他的笔下还生动着巴达玛、红乌珠儿等其他少数民族下层民众。可见,张承志用他的笔为当今社会里“没有声音的人”撑起了一方天空。
远离社会流行思潮,倾听弱势群体的“真声”,这在回族作家中早已有之。明朝的李贽“撇开当时盛行的伪古典摹习之风,评点、赞扬了流传在市井之间的各种小说、戏曲”。可以说,李贽对当时中国社会里弱势群体预先表达了关注。我们能够感到,张承志的思想里也闪烁着李贽的火星。比起一些标榜自己民间立场、企图从民间社会捞取“财富”、填充自己干瘪文字的作家,张承志的可贵更在于他能与弱者进行平等的精神对话。因而,他对弱者的关注让人倍觉温暖。
四、自我审视的冷静
“每当我想起——那些埋没的智者,底层的众生,理想的牺牲者,心情就平和了……只求在滔滔的洪水中,做一起思想自由的石头。”《序跋题墨》中的这段话是张承志在向读者袒露心扉,也是他在冷静中的自我审视。
张承志早期创作曾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但也因其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招来了不少批评。对此,在这本散文集中他有了清醒的自我认定:“我一直害怕自己成了一个晦涩的专来户。灰色、晦涩、难懂,都不是我本意的盼望,更不是好东西。无奈写来写去这样的形象还是多少形成了,应该说也多少有了这样的缺点毛病。”可以说,自审的冷静,为他一贯雄浑、磅礴的创作风格增添了新的美学品质。
从《幻视的橄榄树》一文我们还可以发现,张承志已能正视母族保守的一面。“我口干舌燥又十倍热情地,给他们讲全盛的科尔多瓦时代,讲穆斯林那时怎能么聪明地分配灌溉水,怎样实施了国家规模的橄榄树种植,可是,从一对对奇怪地瞪着我的眼睛里,我明白了,任你说破了天也不管用。对付他们,让他们俯首听言只有一招:请出《古兰经》”。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客观地看待母族的保守,这与他勇于冷静地自我审视也是密切相关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施莱格尔认为:“自我限制的价值和尊严,这对艺术家和常人一样,是最高级的最必要的东西。”可以说,敢于冷静自审是张承志创作越来越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完《谁是胜者》,凝神注目人类在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局部战争中飘摇的惟一家园,我的耳畔不禁响起海明威的话:“任何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也许,通过这段话,我们更能深味张承志的悲愤。没有伟大的道义感,就不可能有伟大的文学。勇于 “铁肩担道义”的张承志定会在他的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承志.谁是胜者[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3.
[2]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马丽蓉.近百年回族作家概论[J].北京:民族文学研究,2004,(4).
[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贺仲明.你为谁说话[A].评论[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
[7]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8]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苍狼.与魔鬼下棋[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