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昆明市坚持政府主导,结构调整为重点,在项目建设、师资补充、办园模式和保教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资源总量逐步扩大,保教质量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缓解了“入公办幼儿园难、入民办幼儿园贵”的问题。
2011年,昆明市启动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增加投入、公民办并举、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从2014年起,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6年,新建幼儿园81所,改扩建幼儿园144所,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5%,户籍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5%;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省一级示范幼儿园达150所”的目标。
截至2015年底,昆明全市共有幼儿园1 162所,在园幼儿20.74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97.57%。其中:公办305所,在园幼儿6.43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1.00%,教职工0.56万人;民办857所,在园幼儿14.31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9.00%,教职工1.67万人;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52所,占民办幼儿园总数的29.4%,在园幼儿4.84万人,占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的33.82%。全市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共11.27万人,占比达54.34%。全市有省一级示范幼儿园150所,其中省级一等示范幼儿园25所。
一、创新机制,扩大资源总量
1.制定行动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制定了《昆明市学前教育增量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11—2013年)》《昆明市实施“春风化雨行动”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昆明市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的有关规定(试行)》《昆明市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昆明市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管理办法》《关于调整昆明市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通知》《昆明市教育局关于继续开展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学前教育工作的通知》《昆明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发展学前教育,从区域规划、资金使用、收费标准等方面保障学前教育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机制。同时,市政府还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编办、规划、国土、住建、人社、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项目实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加大项目立项,确保项目进笼子、资金进盘子。共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5亿多元。
二是设立市级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市本级财政每年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3 000万元),重点用于农村公办或公建民营幼儿园的建设和补助。2015年,昆明市结合实际,调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的数额和补助范围,做到根据实际需求列支,上不封顶。主要用于对公办幼儿园建设、设施设备、提升办园水平等项目进行补助。对基建类项目,新建公办幼儿园由市级统筹上级资金,根据建筑面积进行补助,每平方米补助1 650元(八度地区为1 550元);改建公办幼儿园,每平方米补助800元。设施设备补助,重点补助农村公办幼儿园,每个班最高可补助10万元;办园水平补助,晋升或创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每个幼儿园给予20万元补助,对开展对口帮扶的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和市级《指南》实验园每年给予5万元补助。仅2015年,就投入市级专项资金4 000余万元。同时,市级财政还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 300万元),截至2015年,共安排1 515万元用于民办幼儿园的奖励和补助。
三是县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如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石林县、禄劝县和呈贡区均设立了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五华区设立600万元,西山区和官渡分别设立300万元,呈贡区设立200万元,石林县、禄劝县设立100万元。
四是探索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模式。市直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816元/年,呈贡区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按665元/生/年进行补助,西山区对农村幼儿补助保教费100元/生/月。
3.加强项目管理,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成了以市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抽调精干人员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好项目库建设,项目审定,资金申报、项目管理等日常工作。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月报告制度,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在每月25日前将各自实施的学前教育项目进度上报,项目管理办公室每月在局务会通报项目进度,同时按要求上报省教育厅。对项目推进缓慢的县区教育局实行约谈。
三是积极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实行“挂牌作战”,将2016年要完成的38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的立项、初步、审图、招标、基础施工等项目进度要求一一上墙,进行督办,用任务倒逼工作进度,实行周报。同时,将该项工作作为对县区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创新建设模式。昆明市以晋宁县为试点,探索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建设模式:乡镇负责提供土地和项目建设,县级负责规划设计,市级负责申报项目、补充特岗教师和资金补助,省级负责补助资金,做到了项目的土地、资金、教师三大要素均有着落,有效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一批建设规范、师资达标的较高质量幼儿园在偏远乡镇涌现,成为偏远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该建设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4.加大扶持力度,扩大普惠占比。一是政府回购,举办公办。昆明市通过政府回购民办幼儿园,举办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如昆明市政府回购白龙潭小区幼儿园、滇池星城小区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举办为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学位1 440个。呈贡区回购雨花毓秀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270个。 二是加大扶持,增加普惠。从2015年起,昆明市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目前,经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含安宁和嵩明)共计252所,在园幼儿数48 375人。市、县两级政府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对在园幼儿按照1 000元/生/年进行补助;同时,利用政府产权举办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享受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
5.实施剥班建园,完善教育体系。采取增设附属幼儿园或建立独立幼儿园的形式,建立完整的三年学前教育,将在小学举办的学前班全部剥离,由学前一年变为学前三年。通过“剥班建园”,使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昆明市通过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实施项目建设和管理,多渠道扩大了资源总量。2015年与2010年相比,幼儿园数从828所增加到1 162所,净增334所,增幅为40.33%,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市130个乡镇街道幼儿园全覆盖;在园幼儿从15.25万人增加到20.74万人,净增5.49万人,增幅为36%。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从3.68万人增加到了6.43万人,净增2.75万人,增幅为74.7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5.06万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11.49万人,占比达55.40%。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76.28%增加到97.57%,净增21.29个百分点,增幅为27.91%。
二、深化改革,提高保教质量
1.创新办园模式,扩大优质覆盖。制定了《昆明市名校融校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采取“名园加民园,名园办分园,名园带弱园”等办园模式,成功领办了一批“四高”幼儿园(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和高质量)。通过名园融园,将先进管理理念、保教理念和师资队伍引入新园,缩短了优质资源的成长周期,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了幼教的跨越式发展。如:省委金牛幼儿园领办了南亚幼儿园,省政府圆通幼儿园领办了金江园和金安园;昆明市三幼领办了荷塘月色、耀龙康城和畅园3所分园。
2.创新帮扶模式,强化辐射引领。市级开展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县区和民办幼儿园(签订帮扶协议);县区内开展一级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帮扶工作的开展,构建了“城市对农村、公办对民办、乡镇对农村” 的立体帮扶格局,形成了“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实现了“城乡联动、资源共享、整体发展”的新局面。如:五华区江滨幼儿园对口帮扶晋宁县,3所幼儿园创建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
3.以晋级升等为抓手,提升办园水平。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评建结合,重在过程”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园开展等级创建工作,并对创建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的幼儿园给予奖励。通过等级创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2010—2015年,全市省一级示范幼儿园由93所增加到150所,净增57所,增幅为61.29%,占全省总数(353)的42.49%;其中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由11所增加到25所,净增14所,增幅为127.27%,占全省总数(64所)的39.06%。
4.创新补充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创新培养机制。2014年,市政府与昆明学院签订了《免费师范生招生协议书》,委托昆明学院连续3年每年招收培养包含学前教育专业在内的100名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学校(园)任教。2016年,又将面对两区两县(东川区、倘甸区、寻甸县、禄劝县)增加100个名额。
二是创新补充渠道。在实施国家特岗教师计划基础上,从2012年起,昆明市结合实际,将市级特岗教师延伸到学前教育。截至2014年,全市共招收440名幼儿特岗教师到农村公办幼儿园任教,2015年,学前教育纳入中央特岗。同时,部分县区安排公办编制用于招聘幼儿教师。例如,晋宁县为配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仅2014年就招收50余名教师。禄劝县2016年在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以前,50余名教师配备已全部到位,并借助昆明市与北京朝阳区开展教育对口帮扶的平台,将50余名教师在任职前全部送到北京参加培训,有效缓解了幼儿园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是建立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昆明市每两年进行一次幼儿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建立了5个学前教育的名师工作室和1个名园长培训基地。
5.深入落实《指南》,提升保教水平。以昆明市被列为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和省级《指南》实验区的契机,成立了市级实验园和实验县区,以科研引领专业发展,围绕幼儿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探索符合实际、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一日活动有效组织体系,形成有效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的教学策略,形成家园共育有效模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2014年教育部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云南全省共有5个研究成果获奖,昆明市占4个,其中,3个是幼儿园的研究成果。
2011年,昆明市启动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增加投入、公民办并举、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从2014年起,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6年,新建幼儿园81所,改扩建幼儿园144所,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5%,户籍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5%;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省一级示范幼儿园达150所”的目标。
截至2015年底,昆明全市共有幼儿园1 162所,在园幼儿20.74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97.57%。其中:公办305所,在园幼儿6.43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1.00%,教职工0.56万人;民办857所,在园幼儿14.31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9.00%,教职工1.67万人;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52所,占民办幼儿园总数的29.4%,在园幼儿4.84万人,占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的33.82%。全市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共11.27万人,占比达54.34%。全市有省一级示范幼儿园150所,其中省级一等示范幼儿园25所。
一、创新机制,扩大资源总量
1.制定行动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制定了《昆明市学前教育增量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11—2013年)》《昆明市实施“春风化雨行动”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昆明市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的有关规定(试行)》《昆明市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昆明市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管理办法》《关于调整昆明市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通知》《昆明市教育局关于继续开展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学前教育工作的通知》《昆明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发展学前教育,从区域规划、资金使用、收费标准等方面保障学前教育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机制。同时,市政府还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编办、规划、国土、住建、人社、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全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项目实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加大项目立项,确保项目进笼子、资金进盘子。共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5亿多元。
二是设立市级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市本级财政每年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3 000万元),重点用于农村公办或公建民营幼儿园的建设和补助。2015年,昆明市结合实际,调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的数额和补助范围,做到根据实际需求列支,上不封顶。主要用于对公办幼儿园建设、设施设备、提升办园水平等项目进行补助。对基建类项目,新建公办幼儿园由市级统筹上级资金,根据建筑面积进行补助,每平方米补助1 650元(八度地区为1 550元);改建公办幼儿园,每平方米补助800元。设施设备补助,重点补助农村公办幼儿园,每个班最高可补助10万元;办园水平补助,晋升或创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每个幼儿园给予20万元补助,对开展对口帮扶的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和市级《指南》实验园每年给予5万元补助。仅2015年,就投入市级专项资金4 000余万元。同时,市级财政还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 300万元),截至2015年,共安排1 515万元用于民办幼儿园的奖励和补助。
三是县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如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石林县、禄劝县和呈贡区均设立了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五华区设立600万元,西山区和官渡分别设立300万元,呈贡区设立200万元,石林县、禄劝县设立100万元。
四是探索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模式。市直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816元/年,呈贡区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按665元/生/年进行补助,西山区对农村幼儿补助保教费100元/生/月。
3.加强项目管理,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成了以市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抽调精干人员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好项目库建设,项目审定,资金申报、项目管理等日常工作。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月报告制度,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在每月25日前将各自实施的学前教育项目进度上报,项目管理办公室每月在局务会通报项目进度,同时按要求上报省教育厅。对项目推进缓慢的县区教育局实行约谈。
三是积极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实行“挂牌作战”,将2016年要完成的38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的立项、初步、审图、招标、基础施工等项目进度要求一一上墙,进行督办,用任务倒逼工作进度,实行周报。同时,将该项工作作为对县区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创新建设模式。昆明市以晋宁县为试点,探索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建设模式:乡镇负责提供土地和项目建设,县级负责规划设计,市级负责申报项目、补充特岗教师和资金补助,省级负责补助资金,做到了项目的土地、资金、教师三大要素均有着落,有效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一批建设规范、师资达标的较高质量幼儿园在偏远乡镇涌现,成为偏远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该建设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4.加大扶持力度,扩大普惠占比。一是政府回购,举办公办。昆明市通过政府回购民办幼儿园,举办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如昆明市政府回购白龙潭小区幼儿园、滇池星城小区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举办为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学位1 440个。呈贡区回购雨花毓秀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270个。 二是加大扶持,增加普惠。从2015年起,昆明市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目前,经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含安宁和嵩明)共计252所,在园幼儿数48 375人。市、县两级政府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对在园幼儿按照1 000元/生/年进行补助;同时,利用政府产权举办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享受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
5.实施剥班建园,完善教育体系。采取增设附属幼儿园或建立独立幼儿园的形式,建立完整的三年学前教育,将在小学举办的学前班全部剥离,由学前一年变为学前三年。通过“剥班建园”,使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昆明市通过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实施项目建设和管理,多渠道扩大了资源总量。2015年与2010年相比,幼儿园数从828所增加到1 162所,净增334所,增幅为40.33%,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市130个乡镇街道幼儿园全覆盖;在园幼儿从15.25万人增加到20.74万人,净增5.49万人,增幅为36%。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从3.68万人增加到了6.43万人,净增2.75万人,增幅为74.7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5.06万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11.49万人,占比达55.40%。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76.28%增加到97.57%,净增21.29个百分点,增幅为27.91%。
二、深化改革,提高保教质量
1.创新办园模式,扩大优质覆盖。制定了《昆明市名校融校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采取“名园加民园,名园办分园,名园带弱园”等办园模式,成功领办了一批“四高”幼儿园(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和高质量)。通过名园融园,将先进管理理念、保教理念和师资队伍引入新园,缩短了优质资源的成长周期,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了幼教的跨越式发展。如:省委金牛幼儿园领办了南亚幼儿园,省政府圆通幼儿园领办了金江园和金安园;昆明市三幼领办了荷塘月色、耀龙康城和畅园3所分园。
2.创新帮扶模式,强化辐射引领。市级开展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县区和民办幼儿园(签订帮扶协议);县区内开展一级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帮扶工作的开展,构建了“城市对农村、公办对民办、乡镇对农村” 的立体帮扶格局,形成了“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实现了“城乡联动、资源共享、整体发展”的新局面。如:五华区江滨幼儿园对口帮扶晋宁县,3所幼儿园创建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
3.以晋级升等为抓手,提升办园水平。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评建结合,重在过程”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园开展等级创建工作,并对创建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的幼儿园给予奖励。通过等级创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2010—2015年,全市省一级示范幼儿园由93所增加到150所,净增57所,增幅为61.29%,占全省总数(353)的42.49%;其中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由11所增加到25所,净增14所,增幅为127.27%,占全省总数(64所)的39.06%。
4.创新补充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创新培养机制。2014年,市政府与昆明学院签订了《免费师范生招生协议书》,委托昆明学院连续3年每年招收培养包含学前教育专业在内的100名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学校(园)任教。2016年,又将面对两区两县(东川区、倘甸区、寻甸县、禄劝县)增加100个名额。
二是创新补充渠道。在实施国家特岗教师计划基础上,从2012年起,昆明市结合实际,将市级特岗教师延伸到学前教育。截至2014年,全市共招收440名幼儿特岗教师到农村公办幼儿园任教,2015年,学前教育纳入中央特岗。同时,部分县区安排公办编制用于招聘幼儿教师。例如,晋宁县为配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仅2014年就招收50余名教师。禄劝县2016年在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以前,50余名教师配备已全部到位,并借助昆明市与北京朝阳区开展教育对口帮扶的平台,将50余名教师在任职前全部送到北京参加培训,有效缓解了幼儿园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是建立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昆明市每两年进行一次幼儿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建立了5个学前教育的名师工作室和1个名园长培训基地。
5.深入落实《指南》,提升保教水平。以昆明市被列为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和省级《指南》实验区的契机,成立了市级实验园和实验县区,以科研引领专业发展,围绕幼儿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探索符合实际、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一日活动有效组织体系,形成有效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的教学策略,形成家园共育有效模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2014年教育部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云南全省共有5个研究成果获奖,昆明市占4个,其中,3个是幼儿园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