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滉《五牛图》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 韩滉     《五牛图》(局部)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周恩来总理收到一封香港来信,信中說名画《五牛图》现身香港,画的主家要作价十万港元出手,希望国家能出面收回这幅国宝。周总理马上给文化文物部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要不惜代价购回此画。专家们立即赴港鉴定该画,确系韩滉真迹,几经交涉,终于以六万港币的价格成功收购。刚回故宫时,《五牛图》已是伤痕累累,千疮百孔,残破不堪。经故宫专家们几年的辛勤细致的修复,《五牛图》终于以崭新的面目(修旧如旧)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韩滉(723—787)字太冲,京兆长安人。和其父韩休均是唐代名相。滉以荫入仕,唐德宗时做浙东观察使,适逢泾原兵变,韩滉训练士卒,严阵以待,保全了大唐东南富庶之地,为长安输运粟米布帛,深为朝廷所倚重。后官至宰相,封晋国公。卒,赠太傅,谥忠肃。滉自幼聪慧,在文艺方面是样样精通。通音律,善鼓琴,在公干之余喜丹青书画。滉以为书画乃非急务,所以隐自收纳,密不示人。当时,韩幹以画马著称,韩滉以画牛闻名,人称之为“牛马二韩”,以为佳话。《五牛图》,麻纸本,设色,纵20.8公分,横139.8公分,无印款。是韩滉唯一的传世之作,五头牛或立、或行、或昂头、或俯首,形态各异;或悠闲、或稳健、或嶙峋,或回首,神态迥异栩栩如生。五头牛虽没有拉车耕地,只是在散步休憩,但也会令人感觉到牛注重实际、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负重前行的“人格”品行魅力。
  《五牛图》画卷上无名款,后有赵孟頫、孔克标、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元明清十四家题记。《清河书画舫》、《郁氏书画题跋记》、《六研斋笔记》、《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篇》等书均有著录。《五牛图》先后被宋元明清各代名家皇室所收藏,明代几易其主后在清兵入主中原的战事中失散,至乾隆皇帝时又被收入宫廷。八国联军洗劫清廷时《五牛图》随之被掠,音讯全无,直至新中国后回归祖国。《五牛图》虽经历坎坷,其身份传承却也清晰明确。
其他文献
时光缝隙  夏日的波涛如期而至,层层叠叠的浪花打在斑驳的石阶上,旧时的光阴在老街的缝隙间弥漫开,随着此起彼伏的水击声在心中翻滚。这是一种意象般的情绪,也是一种发生着的真实。  每每站在沱江边上,回望滋润我生长的这座百年古镇,我的思绪常常被江水裹挟。她是我生命扎在泥土里的根,承载着人生的血脉、成长的疼痛、回忆的乡愁、生活的愿景。越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往泥土里扎得越深。在我耳边,仿佛浪打堤岸之声,是呱呱
期刊
黄土高原,沟壑万千,沟壑间的道道长梁,被祖辈们用脚夯实,以路的身份坚守,既承载着熙来攘往追利之人,也承载着质朴精神,亘古不变。天上,一轮红日高挂,看不到炊烟袅袅升起,只有携沙的风恣意呼啸,无情地灌入衣袖。  路上,正有一队行人,衣已褪色,虽破不旧。步伐缓慢却坚定有力,双眸紧闭,眼窝深陷——是盲人。  他们是盲人说书队,在生命的苦旅中挣扎却带笑。  说书时,他们最爱倚在墙上。身后有墙,心下有底。双手
期刊
【关键词】湘西风情 语言特色 《边城》 沈从文  【引言】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入选于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文章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特有风土人情。本文主要从《边城》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修辞手法,灵活多变的词类活用两方面来阐释《边城》独特的语言特色,体现出《边城》的独特之处。  何为语言艺术特
期刊
舅舅是一名县城医院的医生,去年凭着本事坐到了主治医师的位置。  寒假回老家的时候,外婆眼睛里都放着光带着笑,邻居阿婆阿婶们只要来串门,外婆的第一句话准是:“儿子现在有出息喽,都当上主治医师了。”邻居们眼睛眨巴两三下:“哎呀,这可不得了哇!工资不少呢!以后呀,你就等着享福!”外婆闻声笑得更灿烂。  又有邻居来了,外婆笑眯眯地继续说着,可是那个人点了根烟说:“高兴啥嘛,要给国家纳税的,工资越高纳的税越
期刊
夜里我总会想为什么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在老家,哪怕是过年,村里人都在干活,他们一年到头都扛着锄头,不是从家到地里,就是从地里回家。就连我也是,小学就在家对面的洼子地里上学,大学就得离家千里。奶奶说:“人的路越走越多,也越走越远,就像流着的河水一样。”  我读书的城市位于西北内陆,降雨量少,一年四季都是干干的,树叶没有墨绿色,花儿也没有大红大紫。在这座城市除了贯穿整个城市的黄河和一些人工沟渠外,很少能
期刊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后期,漓江出版社为当代作家出版自选散文集,一本是汪曾祺的,一本是我的。《自在独行》中精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散文。从那以后,我的散文就写的很少了。一是由于当年有人说我的散文比小说写得好,我不服气,所以从此以后不再写散文,专攻小说领域;二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流行长篇小说,中间余秋雨先生因《文化苦旅》红火了一些年,再后来长篇小说依旧是主流;三是现在没有那么多精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华夏大地上有着不计其数的壮丽山河,若是我的足迹能编织成一张网,那捕捉到的便是与祖国的美好时光。醉·清雅西湖  我曾拜访过仲夏的西湖,也有幸见识到苏子瞻学士所言“大珠小珠乱入船”之情景。那时,我正在苏堤上漫步,堤下清冽的湖水挟走了暑气,偶有一叶小舟划去,尾部将镜面般的湖漾起千层涟漪。岸旁的荷花开得正盛,如果说腊梅有敢于在寒冬绽放的毅力,那这夏荷能在
期刊
“沙沙沙、沙沙沙”。一阵扫地声将我吵醒,翻开闹钟,时间为六点整,唉,我一声抱怨,离起床时间还有半小时呢,现在也睡不下了,只好难受地起床,去寻找这声音的来源。  简单洗漱后,顺着晨光,也聆听着声响,走近一条街道,远远地看见对面一块蓝布在随风飘扬。走近了,是一位穿着蓝色衣衫的老人在打扫街道,只见他动作舒缓,打扫井井有条,过了会儿,他停了下来,双手叉着腰,可能是他累了,又或许是他看见我了吧?这时我才仔细
期刊
甘宏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说起这个洋芋蛋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是生活必需品,是碟中菜,桌上餐,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在中国,光是它做出的菜就有30多道之多,尽管质地依然万变不离其宗,但样子却千奇百样,其色泽形状足以诱发中国的、世界的一家老小亲睐它,迷恋它。  马铃薯的名气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丰富多彩,最早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后引进,距现在约有8000年的历史,据说在5种名字的基础上根据它种植
期刊
张同武  “搅团”几乎是陕西独有的一种小吃。因为原料的粗简和制作的疲累,多见于农家饭桌。近年来被当做忆苦思甜的道具一样引进城中餐馆,曾经的农家大众食物慢慢有了小众的推广。  “搅团”的原料是玉米粉。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在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包括陕西在内的十余省,现在已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陕西广种玉米,尤其是前四十年左右,“以粮为纲”,收了麦子种玉米,收了玉米种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