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风情孕育出的诗意文字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78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湘西风情 语言特色 《边城》 沈从文
  【引言】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入选于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文章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特有风土人情。本文主要从《边城》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修辞手法,灵活多变的词类活用两方面来阐释《边城》独特的语言特色,体现出《边城》的独特之处。
  何为语言艺术特色?如果把词汇比作是语句的枝干,那么语言艺术特色则是点缀枝干的绿叶与鲜花。缺少了词汇的构筑,语句将如墙上芦苇一般空洞无力;缺少了语言艺术特色的光彩而空有词汇堆砌,语句就如同森林中的一棵小树,与周围树木相似而无法鹤立鸡群。唯有词汇的构筑与语言艺术特色相结合,才能让读者产生“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慨。
  沈从文先生在《边城》题记中写道:“对于农人和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热爱。”同时他还提到过:“我的前半生活在湘西,后半生活在对湘西风情的美好回忆中。”由此可以看出,沈从文先生深深爱着湘西人民,爱着湘西的大好河山,同时也爱着湘西的淳朴风情。沈从文对于湘西的爱,我们可以从《边城》的语言艺术特色中窥探到一角。

一.具有地域特色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常在作者需要提高句子表达效果时被作者使用。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大多具有湘西的地域特色。如以下比喻句: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沈从文先生在选取喻体时,并不如我们常人形容美女子时的“貌美如花”,而是另辟蹊径,选取了山头黄麂这个喻体。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湘西位于广阔的东南丘陵中,而黄麂多栖息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可得知黄麂应为湘西人民的常见物种。此处避免选取静态的“花”而选取了动态的“鹿”,一是能体现几分生气,有灵巧之感,二是通过这样的喻体,使得湘西自然风光与湘西人物合二为一,更加表明了湘西人民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侧面写出了湘西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为沈从文“桃源”式的湘西世界增添了不少光彩,使讀者亲切感受到自然的灵动和来源于生命的呼唤。本句极具特色的比喻,正体现了《边城》语言特色的冰山一角。与此同时还有如下的排比句:
  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本句中,借用了湘西的一句俗语,体现了湘西少数民族淳朴的爱情观,在使得文章富有音韵美的同时,又为湘西的“桃源”式风景增添了五彩斑斓的一笔。
  除了富有诗意的修辞手法,灵活多变的词类运用也为湘西风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更加体现出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风情。

二.灵活多变的词类活用


  在文章中,词类的灵活变换运用常常会使得语言灵越而富有诗情画意。有人形容《边城》的词类活用是“力求质朴自然的同时又极富于灵活多变”。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点,可以先来欣赏如下的例句:
  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责。
  “成长”原本为不及物动词,只是表示某种状态,而此处沈从文先生直接用“成长”接了宾语“她”,将“成长”活用为了及物动词,本句比起“翠翠随着时间而成长”,更加突出了时间的作用,强调了翠翠的成长离不开时间的磨砺与锤炼,也正是因为时间,使得翠翠变得通情达理,也正是成长这个词语的运用,使得句子富有动态美学。
  同样为词语的灵活搭配,《边城》中还有如下的经典例句:
  得了肉,把钱交过手时,自己先数一次,又嘱咐屠户再数,屠户却照例不理他,把一手钱哗地向长竹筒口丢去,他于是简直妩媚地微笑着走了。
  本句中,妩媚通常形容女子姿容美好,可爱,妖娆多姿,此处沈从文却将该富有女性化特色的词语与老船夫相搭配,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老船夫的面部神态,从而更加生动地表现出老船夫的重义轻利,进一步表现了湘西的淳朴民风民俗民情。
  《边城》就是这样一幅蕴含湘西风情的画卷,它那极具地域风情的修辞手法和灵活多变的词类运用,将这具有湘西风土人情的田园小说推上了更高的文学地位。正如李建吾先生称赞的一般:“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也难怪后人会为其赋诗曰:“边城春色碧罗裙,小翠歌声处处闻;我论文章尊五四,至今心折沈从文!”
  【参考文献】
  【1】沈从文 《边城纪念版》【M】 武汉出版社
  【2】史青 《淳朴清新,自然恬淡——谈<边城>的语言艺术风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
  【3】辛锦兰 刘莉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语言特色解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16卷第17期
  【4】宋阜森 谢玉兴 《<边城>语言艺术特色管窥》【J】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 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
其他文献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2,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3,缚草为船,载糗舆粻4,牛繫轭下5,引帆上樯6。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7,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8,携朋挈俦9,去故就新,驾尘彍风10,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11,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欻嚘嘤12,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
期刊
云使  巴黎是从罗马开始的。  在挪威买奥斯陆飞法兰克福机票时,卡里余额不足,慢了一步,低价票瞬间从鼠标下滑脱。还好,东方不亮西方亮,一通数字大挪移后,抢到了罗马飞巴黎的廉价机票,51欧,心情大爽。  价钱好,舒适和便利就不得不打折扣了。机场在罗马郊区,小而偏,起飞时间又太早,可是没关系,谁要咱买了这么便宜的机票呢。我和女儿提前一晚在附近住下,又预订了第二天一早的出租车,待睡眼惺忪到了机场,被航班
期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踏上丝绸之路,沿途绿意渐浓,大地好像由衷地释放出热量来,蓬勃地欢迎夏季,展开草原这青绿的帐幔,直蔓延到天际。从近处的平坦草原和蜿蜒其间的干涸河道望去,一碧千里,平地和小丘连绵相间,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成群的牦牛和藏绵羊坡上坡下散落一地,在无垠的草原里都化为一个个小白点,或疏或密地缀在这绿色的缎带上。直到遥远的地平线,绿意消歇,取代之的是天空的浅蓝和淡泊。天
期刊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俱为女子,我却原本并不喜欢翠翠。  十三、四岁时第一次读《边城》,就不喜欢这个与自己差不多同龄的女子。十五岁时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触目皆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活脱脱就是一个自然之子,有着原始的善良和纯真的可爱,应惹来无数爱怜。  可那时的我却不喜欢,觉得这个
期刊
生于尘埃者,死于尘埃。人们悬空而行,就像飞扬的尘土,只有风知道他们的形状,只有风将他们送走。一辈不解一辈,一代割裂一代。可总有一些微妙的承续,只言片语,雪泥鸿爪,让人惊觉:原来另有一种生存,激越而平和,谦卑而骄傲。  外公姓刘,不知祖籍何处、父母名讳,只有一个姊妹,嫁给一位学者,婚后随丈夫去往北方,再也不曾相见。高中毕业后,外公就在乡间教书,妻子是商人之女,执掌家务,凡事妥当。两人先后有了二子四女
期刊
小时候,上学要经过一座石拱桥。桥极为普通,没有石狮坐卧,只有青草与流水作伴;桥栏杆上也没有腾龙舞凤,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青苔与沧桑。  每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坐上爷爷的自行车过桥。靠在爷爷的背上,听风从我耳邊吹过,看路旁的景色从我眼前闪过,好幸福啊!爷爷就像我的专属司机,不论严寒酷暑,从不罢工。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忘了戴手套,一会儿手就冻僵了。爷爷问我冷不冷?我张开冻得直打哆嗦的牙齿,半天才蹦出一个
期刊
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也不再坐江山,平常人还消说!  ——《边城》  《边城》以一曲哀转的爱情悲曲作结,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场爱情悲剧,它更展示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湘西文化所做出的反抗,坚守与出走。  每一个人物,每一场风景都是一个抽象的文化符号。  《边城》的开头便极力渲染边城的与世隔绝,自然引出对翠翠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
期刊
我是一个平庸的人,生于这凡尘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喜欢,也没有那么多的厌恶,就好像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说的:“我爱热闹,也爱冷清;爱群居,也爱独处”。我爱美食,也爱睡觉;爱下雨天里四处撒欢,也爱艳阳天里商场避暑。若非要我说出自己厌恶的事物,那便是满脸笑容之下虚伪的人心。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心机”。我思考着花花世界里令人困惑的人心,也冷眼旁观着人们的勾心斗角。我愿其他人能如我一样,没有复杂的观念,没
期刊
时光缝隙  夏日的波涛如期而至,层层叠叠的浪花打在斑驳的石阶上,旧时的光阴在老街的缝隙间弥漫开,随着此起彼伏的水击声在心中翻滚。这是一种意象般的情绪,也是一种发生着的真实。  每每站在沱江边上,回望滋润我生长的这座百年古镇,我的思绪常常被江水裹挟。她是我生命扎在泥土里的根,承载着人生的血脉、成长的疼痛、回忆的乡愁、生活的愿景。越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往泥土里扎得越深。在我耳边,仿佛浪打堤岸之声,是呱呱
期刊
黄土高原,沟壑万千,沟壑间的道道长梁,被祖辈们用脚夯实,以路的身份坚守,既承载着熙来攘往追利之人,也承载着质朴精神,亘古不变。天上,一轮红日高挂,看不到炊烟袅袅升起,只有携沙的风恣意呼啸,无情地灌入衣袖。  路上,正有一队行人,衣已褪色,虽破不旧。步伐缓慢却坚定有力,双眸紧闭,眼窝深陷——是盲人。  他们是盲人说书队,在生命的苦旅中挣扎却带笑。  说书时,他们最爱倚在墙上。身后有墙,心下有底。双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