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17日,在紫金山下、秦淮河畔悦尚宾馆一号会议室,在抚顺市教育学院组织下的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共130余人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之旅。六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参加了三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即:“专家讲座”、“参观学校、听课交流”、“文化教育考察”等,每一项活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感谢各位领导能给与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培训中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与之交流沟通,让自己在教师这条成长之路上走的更快,更加稳健!
培训的前三天,我们集中聆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喻平教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重构与教学转型》、杭州师范大学的周俊副教授的《教育案例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马黎老师的《马黎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思考》、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严必友老师为我们学员做了题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亚平老师的《教育论文写作》、南京市天正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王久红《学科教学智慧的理解和发展》,六位专家的讲座我们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于润物无声中以启迪、明智。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喻平教授的讲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重构与教学转型》,让我茅塞顿开。喻平教授的讲座围绕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重构、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评价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四个方面,向我们倾情讲解了他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把握,并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做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奉上一场视听盛宴。
对于 “核心素养”一词,我第一次接触是在2014年抚顺市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考試中,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还是新生事物,从此也开始了对它的关注。在我们学校的大教研活动中我还曾找到了一些相关的理论文章和组内成员一起学习过。目前《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明确界定了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思品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作为思品学科的教师,我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对素质教育的否定,而是素质教育的再发展。身为一线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关键,善于更新观念,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实践与创新,让核心素养真正成为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实践的关键在于考试评价的改革和教学转型。一线教师左右不了考试,但可以从平时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设计做起,围绕“知识与技能”开展教学,就是“知识理解”的教学,要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实现由“知识理解”向“知识迁移”进而向“知识创新”提升,我们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喻平教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想在我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采用以下途径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1.课前:态度引领
课前让学生自主研修、自我教育,是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在课前自学中,发动学生自主研修,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人生态度引领,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学生认同感得以升华。
2.课堂:灵动思维
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也是促使学生思维灵动飞扬的大平台。思维灵动的课堂集中体现三个要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二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充满着教学过程的创造和生成;三是充满教学智慧。
3.课后:拓展迁移
拓展迁移是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我在新授课结束前2分钟,通常结合生活情境明理导行,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社会实践任务,引导他们升华道德境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当然,社会实践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把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去。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以上是我的初步设想,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与改进。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真正用心研究和实践,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不畏荆棘丛生,勇敢前行。
培训的前三天,我们集中聆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喻平教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重构与教学转型》、杭州师范大学的周俊副教授的《教育案例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马黎老师的《马黎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思考》、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严必友老师为我们学员做了题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亚平老师的《教育论文写作》、南京市天正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王久红《学科教学智慧的理解和发展》,六位专家的讲座我们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于润物无声中以启迪、明智。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喻平教授的讲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重构与教学转型》,让我茅塞顿开。喻平教授的讲座围绕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重构、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评价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四个方面,向我们倾情讲解了他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把握,并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做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奉上一场视听盛宴。
对于 “核心素养”一词,我第一次接触是在2014年抚顺市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考試中,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还是新生事物,从此也开始了对它的关注。在我们学校的大教研活动中我还曾找到了一些相关的理论文章和组内成员一起学习过。目前《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明确界定了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思品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作为思品学科的教师,我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对素质教育的否定,而是素质教育的再发展。身为一线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关键,善于更新观念,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实践与创新,让核心素养真正成为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实践的关键在于考试评价的改革和教学转型。一线教师左右不了考试,但可以从平时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设计做起,围绕“知识与技能”开展教学,就是“知识理解”的教学,要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实现由“知识理解”向“知识迁移”进而向“知识创新”提升,我们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喻平教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想在我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采用以下途径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1.课前:态度引领
课前让学生自主研修、自我教育,是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在课前自学中,发动学生自主研修,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人生态度引领,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学生认同感得以升华。
2.课堂:灵动思维
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也是促使学生思维灵动飞扬的大平台。思维灵动的课堂集中体现三个要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二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充满着教学过程的创造和生成;三是充满教学智慧。
3.课后:拓展迁移
拓展迁移是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我在新授课结束前2分钟,通常结合生活情境明理导行,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社会实践任务,引导他们升华道德境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当然,社会实践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把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去。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以上是我的初步设想,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与改进。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真正用心研究和实践,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不畏荆棘丛生,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