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进入大班后,其语言、动作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幼儿语言、动作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老师,他打我”这样的“打人”投诉也大幅增加,给教育教学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全文系统分析了幼儿“打人”现象的本质和原因,并从“故意”和“无意识”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幼儿“打人”投诉。
关键词:‘打人’现象;处理
一、什么是幼儿“打人”行为
幼儿“打人”行为绝大多数属于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主要指身体伤害(打人)。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在幼儿园里,一个男孩子故意打一个女孩子,惹她哭,这是一种敌意的攻击;但如果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的攻击。如果这个幼儿多次发生攻击性行为形成某种习惯,这种攻击性就是习惯性攻击行为。当然,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或追逐打闹所造成身体伤害(打人)则不是攻击行为。
二、大班幼儿“打人”的原因
(一)故意“打人”
1、工具性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是最常见的,幼儿有多种多样的需要,精神的、物质的,这些需要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由于幼儿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对自己喜爱的玩具有强烈的独占欲望,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尤其是男孩。
2、敌意攻击性行为分为迁怒性、取乐性和报复性攻击性行
(1)迁怒性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时并不指向于直接刺激自己的对象,而是把怨恨、不满、怒气发泄到没有直接关系的另外的对象上,如幼儿受了老师批评而去攻击别的小朋友,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有的是受了这个小朋友的欺侮,他自知打不过,便去打骂另外的幼儿。
(2)取乐性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获得自己的愉悦。有的孩子喜欢故意惹事生非,以便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有的把同伴打哭后还嘲笑他“羞羞脸”,有的把同伴推倒,破坏同伴的建筑性游戏,满足自己的快感。
(3)报复性攻击性行为:报复性攻击性行为时对攻击自己的对象还以攻击性行为,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如自己的凳子、玩具被抢走,受到同伴的攻击,幼儿通常是以同样的方式报以还击。而且孩子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有理,为自己辩解,将责任推给攻击源,报复性攻击行为有的是为自己,也有的是“行侠仗义”为同伴打抱不平,讨回“公道”。
3、习惯性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园生活中以模仿性攻击性行为为主。心理学家班杜拉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儿童观察成人对塑料大玩偶一边大声臭骂,一边拳打脚踢。然后给孩子们玩这些大玩偶,发现儿童模仿成人的攻击性行为,对玩偶施行攻击。幼儿模仿性攻击性行为有两种情况,一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人物的攻击性行为,如武打擒拿动作等;二是模仿同伴的攻击行为,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特别是大中班的男孩子,表现更为突出。
(二)无敌意“打人”
无敌意“打人”又可以理解为无意识的“打人”是指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或游戏活动过程中肢体动作幅度过大碰撞到对方所造成身体伤害(打人)。在幼儿园“打人”投诉中是最多的是无意识的行为,这些条件反射下的自我保护和游戏活动中无意识的相互碰撞,在孩子的认知里就变成了“打人”行为。
三、如何处理“打人”投诉
(一)故意打人行为:
1、教育疏导
(1)与同伴友好交往。独生子女缺少与年龄相近的小伙伴相互关心、相互友爱、友好交往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并提醒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教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轮流、分享、互助、合作的交往技巧,共同游戏,并体验友好的同伴关系所带来的愉快和喜悦。
(2)正面教育,树立榜样。根据幼儿易于接受教育影响和好模仿的特点,要坚持正面教育,遵守“不准打人”的行为准则。多表扬、赞美无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并教育孩子以他们为榜样。利用童话、故事中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正面人物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只要有一丁点进步便及时肯定、认可,提出表扬和新的要求,帮助他们慢慢消除攻击性行为。
(3)教给幼儿语言表达的技艺。幼儿由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往往不能流畅地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是以动作代替语言,从而发生误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如本想与同伴交换玩具,却不会使用商量的语气和与语言,只好伸手去抢;想与同伴一起玩,却被误认为捣乱。所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交往技巧,可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培养控制能力,合理疏泄情绪。幼儿的迁怒性攻击性行为和报复性攻击性行为大都源于幼儿情绪的表达方式单一,控制能力较差,行为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几乎没有中间环节。幼儿的迁怒性攻击性行为和报复性攻击性行为几乎都是不假思索,一触即发,动作速度特别快。有的即使老师即使发现并制止,都有些“来不及”阻止的感受。要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就要叫幼儿学会思考行为的后果,要教给幼儿表达、调节情绪的技巧,用诉说、讲理、转移注意力、心理位移的方法合理疏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抑制和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厌恶矫正法:对习惯性攻击性行为可采用厌恶矫正法加以矫治抑制。即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他厌恶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每当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立即停止或取消目前或预期的他最喜欢的活动、最想得到的奖赏。如不让他玩警察的游戏角色,不能评大红花等等。厌恶矫正法要注意控制范围和程度,不能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二)无意识打人行为:
1、首先要安抚前来投诉的幼儿;其次,即要教育“打人”幼儿主动承认错误并向受伤的幼儿道歉,求得原谅,教育“被打”幼儿学会宽容,接着要提醒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保持距离,在游戏时既要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要注意不要动作过猛伤害到伙伴,也要对“打人”的幼儿进行安抚,因为幼儿无意识伤害到了别的小朋友,又被告状了,此时的心情肯定非常的难受和害怕;最后,让两个小伙伴互相拥抱,彼此和解。
2、教师要加强活动的组织,活动前和幼儿商讨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活动中加强观察和预想预测,减少不必要的肢体接触,将矛盾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活动后要组织总结讲评,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同时,要尽量避免开展有危险性的游戏。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
[2]邵瑞珍等:《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帼眉等:《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马灵环·浅谈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為·幼儿心理研究2008.6.23
关键词:‘打人’现象;处理
一、什么是幼儿“打人”行为
幼儿“打人”行为绝大多数属于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主要指身体伤害(打人)。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在幼儿园里,一个男孩子故意打一个女孩子,惹她哭,这是一种敌意的攻击;但如果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的攻击。如果这个幼儿多次发生攻击性行为形成某种习惯,这种攻击性就是习惯性攻击行为。当然,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或追逐打闹所造成身体伤害(打人)则不是攻击行为。
二、大班幼儿“打人”的原因
(一)故意“打人”
1、工具性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是最常见的,幼儿有多种多样的需要,精神的、物质的,这些需要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由于幼儿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对自己喜爱的玩具有强烈的独占欲望,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尤其是男孩。
2、敌意攻击性行为分为迁怒性、取乐性和报复性攻击性行
(1)迁怒性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时并不指向于直接刺激自己的对象,而是把怨恨、不满、怒气发泄到没有直接关系的另外的对象上,如幼儿受了老师批评而去攻击别的小朋友,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有的是受了这个小朋友的欺侮,他自知打不过,便去打骂另外的幼儿。
(2)取乐性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获得自己的愉悦。有的孩子喜欢故意惹事生非,以便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有的把同伴打哭后还嘲笑他“羞羞脸”,有的把同伴推倒,破坏同伴的建筑性游戏,满足自己的快感。
(3)报复性攻击性行为:报复性攻击性行为时对攻击自己的对象还以攻击性行为,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如自己的凳子、玩具被抢走,受到同伴的攻击,幼儿通常是以同样的方式报以还击。而且孩子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有理,为自己辩解,将责任推给攻击源,报复性攻击行为有的是为自己,也有的是“行侠仗义”为同伴打抱不平,讨回“公道”。
3、习惯性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园生活中以模仿性攻击性行为为主。心理学家班杜拉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儿童观察成人对塑料大玩偶一边大声臭骂,一边拳打脚踢。然后给孩子们玩这些大玩偶,发现儿童模仿成人的攻击性行为,对玩偶施行攻击。幼儿模仿性攻击性行为有两种情况,一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人物的攻击性行为,如武打擒拿动作等;二是模仿同伴的攻击行为,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特别是大中班的男孩子,表现更为突出。
(二)无敌意“打人”
无敌意“打人”又可以理解为无意识的“打人”是指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或游戏活动过程中肢体动作幅度过大碰撞到对方所造成身体伤害(打人)。在幼儿园“打人”投诉中是最多的是无意识的行为,这些条件反射下的自我保护和游戏活动中无意识的相互碰撞,在孩子的认知里就变成了“打人”行为。
三、如何处理“打人”投诉
(一)故意打人行为:
1、教育疏导
(1)与同伴友好交往。独生子女缺少与年龄相近的小伙伴相互关心、相互友爱、友好交往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并提醒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教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轮流、分享、互助、合作的交往技巧,共同游戏,并体验友好的同伴关系所带来的愉快和喜悦。
(2)正面教育,树立榜样。根据幼儿易于接受教育影响和好模仿的特点,要坚持正面教育,遵守“不准打人”的行为准则。多表扬、赞美无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并教育孩子以他们为榜样。利用童话、故事中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正面人物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只要有一丁点进步便及时肯定、认可,提出表扬和新的要求,帮助他们慢慢消除攻击性行为。
(3)教给幼儿语言表达的技艺。幼儿由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往往不能流畅地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是以动作代替语言,从而发生误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如本想与同伴交换玩具,却不会使用商量的语气和与语言,只好伸手去抢;想与同伴一起玩,却被误认为捣乱。所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交往技巧,可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培养控制能力,合理疏泄情绪。幼儿的迁怒性攻击性行为和报复性攻击性行为大都源于幼儿情绪的表达方式单一,控制能力较差,行为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几乎没有中间环节。幼儿的迁怒性攻击性行为和报复性攻击性行为几乎都是不假思索,一触即发,动作速度特别快。有的即使老师即使发现并制止,都有些“来不及”阻止的感受。要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就要叫幼儿学会思考行为的后果,要教给幼儿表达、调节情绪的技巧,用诉说、讲理、转移注意力、心理位移的方法合理疏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抑制和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厌恶矫正法:对习惯性攻击性行为可采用厌恶矫正法加以矫治抑制。即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他厌恶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每当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立即停止或取消目前或预期的他最喜欢的活动、最想得到的奖赏。如不让他玩警察的游戏角色,不能评大红花等等。厌恶矫正法要注意控制范围和程度,不能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二)无意识打人行为:
1、首先要安抚前来投诉的幼儿;其次,即要教育“打人”幼儿主动承认错误并向受伤的幼儿道歉,求得原谅,教育“被打”幼儿学会宽容,接着要提醒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保持距离,在游戏时既要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要注意不要动作过猛伤害到伙伴,也要对“打人”的幼儿进行安抚,因为幼儿无意识伤害到了别的小朋友,又被告状了,此时的心情肯定非常的难受和害怕;最后,让两个小伙伴互相拥抱,彼此和解。
2、教师要加强活动的组织,活动前和幼儿商讨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活动中加强观察和预想预测,减少不必要的肢体接触,将矛盾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活动后要组织总结讲评,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同时,要尽量避免开展有危险性的游戏。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
[2]邵瑞珍等:《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帼眉等:《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马灵环·浅谈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為·幼儿心理研究200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