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北京区县发展路线图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北京“两会”已胜利闭幕。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领下,北京各区县如何“稳中求进”,如何“双轮驱动”,如何践行“北京精神”,如何實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如何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依据北京“两会”期间各区县负责人的发言,以及十六区县党代会精神,本刊综合编辑“十二五”期间以及2012年北京各区县发展战略路线,重点介绍各区县经济产业规划情况,以飨读者。
  东城: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
  今后五年,东城区将在更高起点、以更高标准全面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夯實“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发展基础,站在新起点、實现新跨越。该区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是:到2016年,将东城区建设成文化魅力更加彰显、经济實力更加雄厚、城市运行更加高效、城市品位更加凸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国际知名中心城区”,全面构建起“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基本框架。
  ◆以文化创新为驱动實现特色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實力。东城区将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模式,按照“整体保护、依法保护”的要求,坚持“保护风貌、疏解人口、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四位一体总体思路和“四个百分之百”的原则,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集中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进一步推进王府井、前门、东二环、南锣鼓巷剧场群建设;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天坛演艺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
  ◆以优化升级为主线實现集约发展,进一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东城区将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旧城内有机更新与旧城外集约利用相结合、地上地下空间联动发展相结合。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以文化经济为特色、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经济高端发展格局。按照“二四三”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建设“北京高端服务业重要集聚区”。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推进“两带五区”建设和发展。坚持品牌升级、南北融合战略,推动王府井大街与银街、金宝街、崇外大街、祈年大街等区域联动发展,进一步拓展东二环商务区发展空间,推动东直门外、北京站等地区楼宇资源的业态优化调整,加快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集约化、差异化发展,稳步推进和平里商务新区、永外现代商贸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
  朝阳:再创核心竞争力,建设“新四区”
  今后五年,朝阳区将突出核心功能、突出文化驱动、突出发展惠民,再创核心竞争力、承载环境和文化文明新优势,加快建设“转变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世界城市试验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促进社会和谐模范区”,推动科学发展,實现民生幸福。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集群,构建现代服务业主导、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配套产业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實施功能区带动发展战略。“CBD功能区”要高效完成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东扩,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试验区、国际金融主聚集区、国际化高端商务区。“电子城功能区”要突出科技创新、高端产业、低碳生态特色,拓展空间、提升功能。“奥运功能区”要以国家文化体育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建成品牌文化体育活动和高端会展活动聚集区。“温榆河功能区”要加快重大项目规划布局,打造生态绿色休闲区。“定福庄功能区”要推进CBD一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建设,提升国际信息传媒中心和枢纽功能。“垡头功能区”要加强政策对接,完善功能布局,建设环渤海总部商务区。“金盏金融服务园区、大望京科技商务创新区、东坝国际商贸中心”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核心功能。加快建设“十大发展基地”,實现“五轴三带”产业布局,促进功能区之间以及功能区所在街乡之间的规划衔接,形成多点支撑、产业联通、协同发展的格局。
  ◆加快城多一体化步伐。农村地区是朝阳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所在。要以农村城市化为主要方向,加大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壮大商务服务、文化创意、商贸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新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和绿色休闲特色产业,把农村地区建设成为高端商务拓展区、新兴产业承载区和绿色休闲引领区。
  ◆加快文化创新。在文化产业、市场监管、金融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机制。建设国家文化创新发展试验区。以CBD一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支撑,推进通惠国际广告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和高端化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产品与品牌产权保护,打造中国国际信息传媒中心、文化展示交流中心、版权投资交易中心。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提高城市品质。将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管理之中。突出城市的国际化品位,把国际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功能,把先进的国际文化发展理念、成果和经验转化为城市发展特色,努力建设一流的国际化社区、涉外服务体系和国际语言环境,彰显城市的国际化特质。
  西城:以活力、魅力、和谐引领未来
  今后五年,西城区将大力實施“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发展战略,全面夯實党的执政基础,以更高的标准创造城市美好生活,努力建设“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其一,巩固扩大金融产业核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其二,构建结构合理、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三,营造区域发展良好环境,着力完善政策、创新服务手段,为企业搭建优质的发展平台。
  ◆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围绕首都“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目标,着力促进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推动西城区向文化强区迈进。其一,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塑造城市精神结合起来,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二,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實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与金融、科技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其三,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努力探索形成符合首都发展要求、具有西城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模式。
  ◆大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效能。立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统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不断优化城 市布局、拓展城市功能、完善服务管理,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管理高效、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区。
  海淀:建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今后五年,海淀区将把“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率先形成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新格局、率先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作为抓手,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大力推进中关村及周边区域发展。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着力引进和聚集一批战略科学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积极推动中关村科学城资源优化整合、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把未来的北部地区建成公共服务设施一流、交通环境便捷、群众充分就业、居民生活富裕的生态科技新区。通过股权投资、政府采购、示范工程和重大工程应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工程等政策,培育和扶持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专、特、精、新”中小企业,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
  ◆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改造。统筹规划改造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各种原因遗留的城中村、边角地等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的地区。统筹推进农民就业、社保、转居和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破解历史遗留问题。
  ◆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做强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确立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實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西山文化创意大道、中央新影动漫文化城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影视、数字出版、数字演艺和工业设计等重点产业,巩固壮大动漫、互联网创意等产业集群。发挥区域高校和文化研究机构的综合优势,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研发高地。坚持“扶优、扶大、扶原创”的原则,推动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一批有广阔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做强做大。
  ◆建设“智慧海淀”。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人本化的理念,构建以综合性、交互式“智慧海淀”信息平台为中枢,集生活服务、人口管理、医疗健康、特殊对象服务、舆情收集引导、安全防护和应急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管理网络体系,促进服务管理方式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从分散向协同转变、从人为管理向科技手段支撑管理转变。
  丰台:成为加速崛起的首都经济强区
  今后五年,丰台区将努力建设成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空间、實践“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名片。
  建设经济繁荣的新丰台的具体要求是:“一轴两带四区”建设显著推进,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丰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金融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左右,发展方式實现根本转变。综合经济實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80亿元以上,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居前列,成为加速崛起的首都经济强区。
  ◆大力推进现代商务区建设。倾力将丽泽金融商务区打造成为引领区域高端发展的排头兵,将包括大红门地区在内的南中轴地区打造成为延展人文历史、引领时尚创新的首都高端商务中心区。
  ◆全面完成科技园区开发建设。着力打造科技企业总部办公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孵化基地。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集群。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五环路以内农村地区要全面完成城市化。五环路以外的农村要走出一条融民居风貌保护、田园生活体验、户外休闲健身、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发展道路。
  ◆将永定河生态文化新区建设成为节能环保、生态宜居、滨水休闲的首都文化旅游休闲新高地。成功举办园博会和种子大会,建成集会议展览、创意设计、文化演艺、旅游观光、商贸商务为一体的首都商务会展、休闲旅游品牌基地。
  ◆加快推动河西地区建设。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发展资源,提高河西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和谐的发展之路。
  2012年,丰台区将以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幸福”新丰台为总目标,进一步加快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增强丰台科技园区综合實力,推动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园博会、世界种子大会筹备力度,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落實城南行动计划,推进重大项目實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六大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石景山:打造“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
  今后五年,石景山区将紧紧把握更加突出文化引领、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更加突出民生优先、更加突出绿色发展的原则,以CRD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實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构建、重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转型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为目标,坚持“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工作主基调,把握由传统工业石景山区向绿色生态石景山区转型的总方向,深入實施CRD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實步伐,加快建设发展强劲、创新活跃、生态宜居、人文和谐的现代化首都新城区。
  ◆在深化全面转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實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园区建设为重要载体,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打造具有先行先试效应的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精做优二产、做大做强三产,着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涵盖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商务服务、现代金融、旅游休闲等五大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一轴、一带、一核、一园、多支点”的总体空间布局,积极发挥长安街西延线综合发展轴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沟通东西、联动南北、辐射全区的带动作用,促进高端资源和高端产业集聚。全力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建设,使其成为引领首都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核心区。加快完善中关村石景山园的产业载体与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将其打造成为石景山区的科技创新高地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
  ◆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繁荣文化事业,高标准建设好石景山文化中心、CRD新剧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完善街道社区文化设施,加大公共设施免费开放程度,多渠道开展为基层送文化活动。深入實施文化品牌塑造工程,打造一批体现区域特色的文化精 品。深入實施文物保护开发工程,充分挖掘京西文化内涵,开发利用永定河文化、禅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振兴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石景山区将全力推进中国动漫游戏城建设,着力打造以影视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媒体为特色产业的“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加快推进西山汇新媒体基地、华录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新首钢工业遗产文化创意区的规划建设,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产业,着力打造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
  门头淘:生态优势转化发展优势
  未来五年,门头沟区将努力建设成为首都国际高端山地旅游文化度假区,打造最具特色的多元体验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形成生态支撑发展、文化引领发展、产业带动发展的新优势。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符合功能定位要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体现高端高效集约的发展思路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向,围绕“一带两线四点多组团”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点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努力在加速转型中壮大经济實力;坚持生态环境立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生态服务价值,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优化地区发展环境,注重科学招商、选商,健全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机制,打造快速服务企业的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大力营造法治、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着力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综合實力强、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企业入区投资。
  ◆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建设现代化滨水山城。坚持高标准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水平管理城市,充分考虑人口规模、环境承载、功能划分等因素,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设计门头沟新城,加快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水系景观和园林绿化体系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日常维护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用一流旅游城市的标准打造现代化滨水山城。
  ◆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城多一体化新格局。按照城乡一体化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深度整合生态、文化资源,借助大企业龙头带动优势,充分发挥重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特色旅游项目组团建设,推动山区全域景区化,打造山区百里画廊。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加快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研究农村城市化完成后集体资产的处置模式,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推进文化繁荣,實现文化引领发展。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打造太平鼓、古幡乐等具有地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聚集高端文化人才,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对接社会资本,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培育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實现从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旅游强区的跨越。
  房山:走在城市发展新区前列
  未来五年,房山区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一区一城”新房山的任务目标,力争走在首都城市发展新区前列。
  ◆做大做强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坚持以重点功能区为依托,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加快建设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和中核北京科技园建设,真正實现业城互动、一体发展。要着力推动二产转型升级。坚持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扩大总量,不断提升二产规模和竞争力。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着力引进一批航母企业和旗舰项目;要做优做精建筑、建材、房地产三大传统产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大力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始终把营造更为开放、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环境,作为打造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的重要前提。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统筹城乡高水平、跨越式发展。高标准建设世界城市示范区长阳半岛,全力推动中央休闲购物区(CSD)建设,把长阳半岛建成首都的一颗璀璨明珠。统筹推进城市群落均衡协调发展。统筹推进良乡、燕房两个新城组团、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和红酒产业基地建设,巩固“大项目带动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成果,大力提升窦店、长沟、河北等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水平,加速全区城市化进程。着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创新城市运营管理模式,切實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大力推进数字房山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优化路网结构,畅通城市交通。大力推进农村转型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山区转型发展。加快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新兴替代产业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2到6条重点沟域。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强人口综合调控。要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要全力做好山区人口搬迁工作。
  ◆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全面繁荣文化事业。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培育特色文化,大力支持文艺创作,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抓好云居寺文化景区、华嬉数字文化产业功能区、周口店世界文化传承示范区、西周燕都大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跨越。
  2012年,房山区将全力以赴推进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建设。房山将坚持深化与大企业合作,全面加快长安汽车北京基地、北车轨道交通产业园、中核北京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使房山成为首都发展實体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坚持业城融合发展,大力提升房山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全区新型城市化步伐;坚持城乡一体化,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打造文化强区;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顺义:全力打造世界空港城
  未来五年,顺义区将全力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
  ◆以临空经济区建设为中心,加快打造首都经济新的增长极。顺义区将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建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发展临空服务业,发展壮大临空经济。深入挖掘天竺综保区政策、功能平台优势,提升临空经济区整体功能和运行质量。
  ◆坚持高端方向,优化产业结构。顺义区将做大做强航空枢纽服务业,着重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离岸金融和功能性总部金融;积极发展国际会展业,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突出发展现代制造业,培育壮大航空、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地理信 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深化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发展。顺义区将依托项目聚集高端要素,严格控制项目引进关口。促进新成果入区转化,借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发展的机遇,形成“研发创新在中关村、转化和产业化在顺义”跨区域产业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
  ◆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城多一体化。立足“一港、两河、三区、四镇”的城镇空间格局,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统筹城乡发展。
  ◆科学定位,构建相对独立的城市体系。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协调、衔接、融合,注重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和先导作用,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配套和科学运营,将顺义建成北京东北部中心城市。瞄准高端,實现完备现代的城市功能。加快中心城区和空港区建设,适时启动河东新区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双轮驱动,深化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顺义区将以重点镇建设为依托,坚持“规划、设施、产业、环境”先行。增强统筹发展能力,辐射和带动周边镇村发展,不断提升城乡发展活力。彰显特色,营造舒适靓丽的生态环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實施、建管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抓好河东新区和四个重点镇水系规划、休闲公园建设和农村社区公园绿地建设,打造体现“绿色国际港”特色的城乡面貌。
  ◆推动文化产业大区建设,提升文化的支撑功能。實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积极打造全国会展服务中心、北京工业设计服务中心、北京时尚体育休闲中心和全国出版印刷产业基地。
  昌平: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
  未来5年,昌平区将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区域发展方针,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實力、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
  ◆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创造高端引领的竞争优势。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发展方向,建立低端产业退出机制,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央企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未来科技城研发成果就地转化,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技术为重点,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集群,奋力抢占国际技术、产业、人才制高点,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實力和竞争力。
  ◆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构筑创新创业载体,高标准推进未来科技城建设,确保實现2015年全面建成的目标,加快科技商务区开发建设步伐,打造独具生态魅力和智慧活力的世界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促进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示范区昌平园、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等重点产业功能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實生产力转化,积极引进高水平研究机构,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建设。汇聚创新创业人才,扎實推进全市人才工作试点区建设,充分依托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沙河大学城等重点功能区,大力引进培养国际国内顶尖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泛汇聚优秀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支自主创新能力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宏大人才队伍。
  ◆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坚持大力度拆违、大规模拆迁、大组团建设,加快整合空间资源,完善“两轴两带、三城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善“六纵八横十一联络”的路网布局,确保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按计划建成运行。加快建设“数字昌平”,广泛采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凝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树立文化立区的发展理念,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梳理昌平历史文脉,弘扬城市创新精神,完善“一心五团多支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加快推进明十三陵历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汤泉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功能区、昌平新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京北数码港等创意新区建设,增强区域发展软實力。
  2012年,昌平将进一步打造“两轴两带、三城多点”空间布局。全力推进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国家工程创新基地等重点功能区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吸引国内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研发服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高端商务等集聚发展。系统實施名师名校、名医名医院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立属地负责的人口调控机制,强化“以产引人、以业控人、以房管人”,推动东小口地区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提高村庄社区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
  通州:新城建设彰显五大特色
  未来五年,通州新城建设将突出“首都新区、历史名镇、北方水城”特色,建设“魅力、實力、活力、和谐、幸福”新城,打造首都科学发展示范区,實现综合经济實力、城市建设管理、文化发展、城乡一体化、人民幸福指数在全市“五个走在前列”。
  ◆以“一核五区”建设为示范推进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全力打造魅力新城。进一步深化规划体系,形成“一核五区、三带四组团”的发展格局,不断完善新城的城市结构与功能。突出生态、低碳、环保、节能发展新理念,促进新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高质量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以水为脉,制定区域水系规划,加快北运河、通惠河等河道生态建设。以绿为韵,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沿河、沿路、城市公园、街道小区、农村的绿化美化,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生态绿地、湿地,吸收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元素,打造“北方水城”特色景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州大力发展与现代化国际新城相适应的高端产业,使新城有城更有业,壮大新城的综合经济實力,全力打造實力新城。坚持“提升一产二产、集聚做强三产、加快产业融合、突出发展高端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三中心、一基地”。深化“一核五区”产业功能定位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目录和支持政策,合理引导投资方向,努力营造最优的准入环境。坚持产业园区带动战略,努力打造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园区。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利用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有序推进新城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事业建设,打造活力新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将抓好“一核五区”特别是文化创意 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使其成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承载地,吸引更多高端文化要素集聚通州,切實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新城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作用。塑造新城人文形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城文明风尚,为新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弘扬“北京精神”,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努力营造城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局面,全力打造和谐新城。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社区化。推进土地一级开发和安置楼建设,到2016年基本完成符合条件村的旧村改造,促进镇域内经济和人口向中心区聚集,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完善长效管护运行机制。推进农业融合发展、高效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筹办好第18届国际食用菌大会,构建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培育首都新市民。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使更多农民成为有资产、有住房、有社保、有工作的首都新市民。
  未来的通州新城将是一座集聚国际国内现代城市理念,荟萃当今最新科技成果,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魅力之城;将是一座新兴产业集聚,高端业态凸显,综合竞争力更强的實力之城;将是一座运河文化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的活力之城;将是一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达,农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更加均等,城乡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和谐之城;将是一座基础设施发达,服务体系完备,交通信息便捷,民生保障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幸福之城。
  2012年,通州将狠抓“一核五区”建设进度,實现核心区全部地块上市,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主要地块上市。着力提升新城承载能力,高质量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大力提高新城管理水平。加快构筑高端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进新城功能区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创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社区化,尤其是加快新城规划范围内农村城市化进程。通过多施惠民之策,多行惠民之举,更好满足民生需求,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大兴: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后五年,大兴区将坚持跨越发展,创新驱动、民生为本、绿色保障,高水平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大力推动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谐新大兴。
  到“十二五”末,實现大兴新区“五个倍增”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领先”,即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倍以上,占全市比重10%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倍,达到2万美元;工业总产值增长2倍,占全市比重40%左右;区域税收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增长1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节能降耗水平、光伏等新能源利用水平、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国领先。
  ◆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兴区将围绕做大做强首都實体经济,坚持高端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融合发展的互补优势,加快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高水平推动“一区六园”建设,引导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十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循环发展,确立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先优势。坚持做大总量和提高质量并重,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全面實施科技强区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大“北京创造”品牌培育力度,率先形成创新驱动格局。
  ◆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兴区将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實现城乡互促共进、共同繁荣和健康有序发展。按照“三城、三带、一轴、多点、网络化”的空间结构,统筹推进新城、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和新航城,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国际化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把更多精力放在教育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增收能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树立依法有序发展意识等方面;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强化农民的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带动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创新机制,以工业大院升级改造为突破口,在全市率先探索建设产业升级、农民就业、人口调控、环境改善的新型城乡结合部地区。
  ◆加快发展先进特色文化。大兴区将坚持文化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實施思想道德引领、文化精品、文化名家、人才培训、文化创意孵化、文化惠民六大工程。深入挖掘京畿文化、首邑文化、苑囿文化等传统文化,展示大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快打造低碳绿色家园。落實“一轴、两带、三环、多园、多廊”绿地空间布局,综合提升园林绿化的生态、产业、安全、文化、服务五大功能。
  ◆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大兴区将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培育国际功能。规划建设国际水准的科技、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高端休闲场所和国际化居住区建设,促进适宜国际投资和产业发展的政务、商务、社会和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性组织,加强与国际会展机构的合作。
  ◆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大兴区将深入推动行政、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继续完善行政区和功能区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提升政务效率。探索投融资机制创新,强化产业金融服务,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上市发展。完善重大项目管理体系和产业促进政策。创新和完善城市管理机制。
  2012年是北京南部新区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之年。大兴将坚持高端引领、统筹联动、以人为本、文化兴区、低碳绿色、改革创新,为建设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新区打下坚實基础。在产业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快拓展“一区六园”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北京创造”品牌,率先形成创新驱动格局。依托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和新航城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加大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项目的投入,营造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力践行北京精神,實现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新区文化软實力。
  平谷:努力建设首都生态强区
  未来五年,平谷区将立足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战略目标,大力實施“一区三化五谷”发展战略,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努力建设首都生态强区。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力争2016年實现“三个翻番”、“三个高于”、“三个领先”。“三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 值、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较2011年翻一番;“三个高于”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生态涵养发展区平均水平、城市化率高于60%、财政民生支出比重高于70%,“三个领先”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林木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民生幸福指数保持生态涵养发展区领先水平。
  ◆建设“生态绿谷”,着力打造高标准宜居生态环境。精心打造一流生态环境。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区。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加快新城组团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實施大都市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战略。促进高端生态旅游业发展。加快构建“三山一湖”高端旅游发展格局。开发和提升中国乐谷旅游功能。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探索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区、示范乡镇和京郊旅游品牌创建活动,推进十八弯沟域经济建设。
  ◆建设“京津商谷”,着力提升商贸物流发展水平。全力推进马坊物流基地建设。力争建成集货物中转、分拨、配送、保税仓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海陆联运基地。切實加强与津冀联动,将平谷国际陆港建设成为北京重要的出海通道。加快建设高端商业区。建成集商业购物、高档酒店、商务办公、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设施为一身的商业综合体。着力建设专业交易市场集群和便民服务设施。积极筹建中国乐器展示与交易中心、观赏石大市场、大桃集散交易中心,推进高档家具、高档建材、大宗粮油等各类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
  ◆建设“绿能新谷”,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以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及应用示范为主体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积极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和福田汽车综合产业园建设。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兴谷开发区和马坊工业园区功能。努力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发展“小巨人”企业。
  ◆建设“中国乐谷”,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标准建设“中国乐谷”。力争其建成国内外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承载区和示范区,成为首都文化的新地标。积极推进影视基地建设。推动影视制作企业集聚,规划建设集影视制作、旅游度假、新媒体产业基地为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基地。促进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整合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奇石、书画、民俗工艺等特色产业,综合发展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业态。
  ◆建设“幸福平谷”,着力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落實“十八个免费”、“十八个全覆盖”、“十八个百分百”等惠民利民政策,努力實现“十二有”即“生有优生优育、学有优良教育、劳有就业岗位、吃有安全食品、住有宜居环境、行有便捷交通、娱有健康文化、购有满意服务、病有保障医疗、困有救助关爱、老有良好保障、逝有安宁空间”目标。
  怀柔:全力打造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
  未来五年,作为本市重点打造的四个产业新区之一,怀柔区将积极推进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等重要园区建设,全力打造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
  ◆加快落實产业布局。南部经济核心区重点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发挥新城板块、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等产业组团优势,大力发展会议会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商贸物流、金融服务、高新技术、现代制造等产业。中西部旅游与特色农业经济区要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围绕长城文化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发,促进农游产业融合,提升山前暖区资源的市场价值。北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与生态农业经济区要坚持涵养为本、富民为先的原则,建设综合绿色农产品生态产业区。
  ◆增强区域经济實力。培育1-2个具有较强综合實力的区属国有企业,增强区属国有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提升经济外向型程度,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欢迎区外资本走进来,實现双赢发展。持续壮大都市型工业规模,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力,狠抓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综合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5%以上,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支持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生物制药等都市型工业向高端环节发展,實现资源配给、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联动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服务等产业,引导科研创新成果實现就地产业化。以建设高端旅游休闲区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提高接待档次和人均消费水平,促进大众、高端两个旅游市场同步发展。加快推动新城地区与雁栖湖周边酒店、宾馆升级改造,促进会议服务和会展产业向国际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加快形成新的城市体系。全力以赴推进新城核心区和东部新区建设,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促进影视基地板块、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板块、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板块以及新城核心区由南至北形成以东部为重心的新城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老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探索管理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群众关心的城区景观美化、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和市政设施建设,力争五年内在山前地区构筑起由中心区、东部新区和庙城组团、雁栖组团组成的“两城区+两组团”的城市格局。
  ◆提升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和特色镇发展,加强城区与重点镇、重点镇与特色镇的联系,提高南部平原区对北部山区、西部两沟的辐射作用,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平原地区要全面加快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经营模式的改造,打造南部平原及浅山区的农业公园休闲观光圈;西、北部山区要继续坚持沟域经济发展思路,探索新的业态和经营方式。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拍摄制作、体验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条,提高“中国影都”品牌影响力。积极发展文化演艺产业,加快建设著名艺术家集聚基地、原创艺术品展示交易基地和原创艺术人才交流培训基地,积极引进原创艺术产业龙头企业。推进影视文化、原创艺术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统筹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2012年,怀柔将加快落實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整体推进区域内的影视文化、科技研发、休闲会展、汽车制造、金融服务等五大产业功能区建设。狠抓城中村改造、111国道二期、核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的城市体系建设。
  密云:迈向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今后五年,密云县将全面實现“经济建设走在全市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前列,社会建设走在全市郊区前列,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奋斗目标;把密云建设成为以绿色为特征、以国际为水准、以高端重大项目为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经济开发区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非水源保护区中的产业园区和农民就业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密云示范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提升密云工业现代化水平。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密云生态商务区(密云总部基地),作为县域总部经济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与城市核心区功能互补的高端生态商务产业,着力引进绿色环保、健康医疗、休闲旅游、创意设计、金融保险等世界500强和具有成长性的创新型国内知名企业总部、商务会所,打造首都绿色健康休闲产业总部基地。县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企业总部+标杆工厂”型总部经济,扩大经济总量。
  ◆落實“绿色国际休闲之都”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密云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绿色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在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管理体制、环境建设、低碳环保、产业富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切實发挥引导示范作用。注重引进高端重大休闲旅游项目,以中青旅古北水镇、港中旅房车营地、华润生态乐活城等高端重大项目为龙头,带动全县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升级和旅游硬件设施及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按照“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理念,培育发展一批特色民俗村和民俗户,提升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
  ◆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精品农业,继续扩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规模,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大力培育“绿色、有机、营养、健康”的密云农业整体品牌,提高密云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2012年,密云县将大力培育与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产业、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业、绿色食品加工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等。大力推进密云生态商务区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商业。重点打造和推进中青旅古北水镇等高端重大休闲旅游项目。
  延庆:全面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
  今后五年,延庆县将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从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深入實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坚持高端一流标准,着力打造“县景合一”的国际旅游休闲名区,全面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绿色北京示范区,开创延庆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實力。紧紧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坚持走高端绿色产业发展之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以旅游休闲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聚焦新能源环保产业,努力做强二产,以有机循环为方向,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實现延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打造生态宜居新城。科学统筹新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新城,着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宜居和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
  ◆精心营造生态环境,着力建设秀美妫川。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按照建设“县景合一”国际旅游休闲名区的要求,高标准實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优美宜人的县域景观。深入推进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科学管理经营环境,努力使生态环境始终保持一流水平。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积极引进高端企业和高端创意人才。深入挖掘延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策划包装和积极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区建设,带动延庆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依托延庆文化资源,开发多种文化产品,丰富繁荣文化市场。完善投融资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2012年,延庆县将以打造“县景合一”的国际旅游休闲名区为重要抓手,努力在四个方面做出示范:以筹办世界葡萄大会、申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和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大工作为牵动,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作示范;围绕建设野鸭湖湿地公园等重点产业功能区,精心打造大尺度生态景观,在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示范;切實做好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和北京循环经济试点县建设,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行方面作示范继续推出一批涉及居民养老、就业、民生等方面的办實事工程,全面實施城乡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在绿色发展成果共享方面作示范。
其他文献
用友“移动商街”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营销服务平台,主要通过短信和手机互联网促成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交易,现阶段致力于通过汇聚数百万企业进驻平台,并以海量的商业信息和生活消费信息吸引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访问,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全程式的高效精准移动营销服务。  用友“移动商街”的背景  用友“移动商街”的企业背景  “移动商街”隶属于北京伟库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伟库”),起初是一款移
期刊
编者按:  2012年,首都北京进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承接2011年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开启世界城市建设的美好未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践行“北京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首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政府工作报告明
期刊
摘 要:文章旨在通过对北京市某产业技术体系下属的八个创新团队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从系统性、权威性、可行性、规范性四个方面构建创新团队制度的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创新团队制度的科学性做出客观评价,并对创新团队的制度建设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制定创新团队制度建设工作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设定制度建设的愿景和中长期目标和年度目标,构建创新团队制度框架,用于指导各团队制度建设工作
期刊
正确处理好城乡发展中的人口迁徙问题,這是解决好城乡一体化中其他问题、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成为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变动的一个主要趋势。由于大量廉价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它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将农村的人力资源带到了城市。农村社会分裂的推力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引力是主要原因。然而,城乡体制的分割、聚集制度、教育
期刊
摘 要:智慧产业越来越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文章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分析智慧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体关注时代发展趋势、中央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撑和经济发展基础等机遇,分析智慧产业发展面临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升级和产业体系优化等挑战,最后提出智慧产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城市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城市智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城市治理;智慧产业;产业结构
期刊
摘 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当前“三农”问题面临的瓶颈,并根据我国土地资源情况提出农田与地下仓储空间集约化利用的方案,为解决“三农”问题、打造更好的农业环境献计献策。  关键词:农田;地下仓储;集约型综合体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ottleneck period of “three rural issues” in China nowadays,and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以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科技“三评”)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评价被上升到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言,科技评价制度就是风向标和指挥棒。如何树立正确的科技评价风向标和用好科技评价指挥棒,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实施。文章结合“三评”改革的探索实践开展科技“三评”改革研究,在深入研究分析科技“三评”改革的现状、存在问
期刊
摘 要:文章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及相关的产品技术法规,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喂养和游泳实验、血液生化分析,研究芦笋汁辅助降血脂、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之保健功效作用和生理学机制;定期监测芦笋汁中目标功效成分的含量,研究芦笋汁的稳定性和保持期限,为研发系列芦笋保健产品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芦笋;保健功效;功能食品  Abstract:Based on the Technic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高校创设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自身的优势、弱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开展分析,总结出高校创设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建议,提出高校创设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策略和建设模式,助力肇庆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促进城市文明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设型;体育特色小镇;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SWOT Analysis on the Constr
期刊
摘 要:文章重点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探讨城市形态更新路径,从文化、科技相关概念的历史演化角度明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素、产业、空间三个层面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城市形态更新的机制,通过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剖析美国硅谷、英国伦敦、德国慕尼黑三地文化与科技融合推进城市发展的经验,最终从树立文化形象、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区域品牌三个层面提出对北京借助文化与科技融合升级城市形态的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