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v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魄今魂,浙江与我同行
  浙江一考生
  刘亮程说过:“故乡一如我古旧而崭新的血液。”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处,站在人生的新起点,我想说:古魄今魂,浙江与我同行。
  历史文化是她的根。回溯她的前世,从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到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浙江滋养了务实爱民的官文化。从张宗子的《西湖七月半》到徐霞客的《雁荡游记》,浙江孕育了知行合一的民文化。淡雅的山脉,给我们“池塘生香草,园柳变鸣禽”的自然平和;澎湃的海浪,又给我们“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浙江是古老的,承载着智慧的教训和丰厚的底蕴。
  创新发展是她的叶。仍记得G20峰会时湖面上的歌舞,仍记得水乡乌镇闪耀的科技之光。当第一家互联网法院诞生,当西湖大学赢来阵阵叫好,这片古老的土地以崭新的面貌唱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想法,绘制成了一个个创意小镇的地图。与时俱进的浙江,承担起了时代的重任。
  加缪曾说过:“人人身上都有一种感觉,或是一支回忆之篇,或是荒诞的设想。不是想回到过去,就是想时光飞逝。”站在这个玄妙的时间点,我贪婪地汲取历史的养料,又期盼地构想未来的蓝图。我是浙江树上结的青涩的浙江果,而我反省自我,我将站在当下,与浙江同行。
  我们,是浙江的魂。
  携那古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思想的瞭望者,永远在曙光的方向。
  因为古魄今魂,我更注重當下。五四运动时,朱自清先生寄居温州,便悟出了“刹那主义”,往者不可谏,来者难望见,最重要的是把握人生的这一刹那,让这一刹那绽放出光彩。“刹那主义”,是浙江的主义,又是我们的主义,只有在这片务实而上进的土地,才有可能孕育出这样的思想。
  我将带着浙江的魂,走向四方。正如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里唱的那样,“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走向海角天涯”。让浙江氛围萦绕整个土地,是青年的责任,亦是浙江母亲对我们的期许。
  曾经,我与浙江同行,她伴我走过十八年岁月。而现在,浙江与我同行,我带她走向不朽的明天。
  点评
  得分:59
  这是一篇切合题意的作文,文章从浙江文化落笔,阐述浙江精神的“根”与“叶”,这里的“根”是浙江精神的源,这里的“叶”是浙江精神的“发展”。“根”与“叶”形象地解释了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的关系,也贴切地揭示了浙江文化发展的流变。文章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里,而是继续往前推进阐述浙江精神怎样与时俱进,“带着浙江的魂,走向四方”,进一步地表达了站在时代新起点上的浙江学子对浙江精神的高度理解与认识。除了内容外,文章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作者比较准确地使用了随感式散文这种文体,文章有感而发,紧扣话题,就事论事,就事说理,在丰富灵活的语言表达中,集中而紧凑地表达了自己对浙江精神的体验和思考。
  浙江育我,我促浙江
  浙江一考生
  卡尔维诺曾言:我们都是历史中的人。而在历史的潮流中,我们更应担负历史授予的使命,给予这个时代一个崭新的未来。
  在这片东南沿海的大地上,浙江以它厚重的思想底蕴孕育我们,凭它开拓的精神激励我们,因此我认为浙江育我,我也力促浙江。
  那么,这对于我们浙江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指引,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给予浙江新的动力呢?
  浙江,一个创新与科技的代名词,沿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开放的商业市场,而马云缔造的阿里巴巴集团,更是引领着中国这一代崭新的消费潮流。马云当时对互联网敏锐的嗅觉与毅然决然的决定,不仅仅代表了那时浙江人的勇气,更是传递着独特的创新理念与开拓拼搏精神。《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曾说:看到看不见的地方才叫眼光。正因为独具特色的眼光,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浙江才因它们而繁华,先进而耀眼。G20开幕式的成功演出,更是代表着我们对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包容与追求。
  但不仅仅是现代文明的卓越,我们浙江更有着传统文化的滋养,杭州西湖、鲁迅故居、朱自清故居这些因深厚文化底蕴衬托出的旅游胜地,更是我们对于文化对于过去的尊敬与追求,这些文化因我们而流传,但我们因文化而愈发饱满。余秋雨认为文化无墙,浙江也使我们与这些光辉灿烂的历史不再隔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思想孕育了我们,成就了浙江独有的文气,这是时代独有的捍卫,是浙江对于历史的尊敬。
  古往今来,浙江都是一个进步与历史的共同体,拥有向前看的视野,更保有对前人文化的敬仰。
  然而我们在展望美好未来、回忆伟大成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那些惨痛的记忆。二十世纪温州的假皮革事件,已经成为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的记忆,人们被利益迷惑,被名利趋向一致。这是人们无法触碰、无法回忆的过去,因屈辱而无法面对与正视。但现如今的奥康、红蜻蜓等集团,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印象。时代在变,我们也在改变,正因为有了不足的过去,未来也将更加美好。
  由此看来,作为新时代的新的我们,也应将齐白石说的微妙置于心间,立足于当下,汲取于过去,贡献于未来。我们应以我们的学识促浙江以更好的发展,正视已有的不足,坦然接受得到的赞美,尽心创造属于这一代人的新的浙江。此时我站在人生的新的起点,为浙江的未来努力开拓前行,推开过去的门,迎接新的光辉之路。我为浙江人,我为浙江谋。
  浙江育我,我促浙江。愿你我的存在能为浙江的当下赢得更好的未来。
  点评
  得分:58
  文章紧扣题意,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浙江精神与我们的关系来论述“浙江精神”,论述中用具体说理的方法,层层深入地展开。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并不是在文中空洞地说理,而是运用思辨的方式,不断地将思维推向深入。这种思辨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揭示产生浙江品质的文化根源和历史根源,从小处着手,表达宏观的思考;二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不仅仅看到“浙江精神”的正能量一面,也能从另一面看到历史上与浙江精神相背离的一面,这种思辨是辩证思维的具体体现,它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推动思辨的深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文章浓厚的思辨色彩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写作智慧和思考的睿智。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浙江一考生
  当G20峰会在西子湖畔联通传统与现代的心跳,当宁波港的自动运输系统融通世界经济的进程,当乌镇互联网大会触摸信息的脉搏……身为浙江学子,我们无一例外地感受到时代的召唤,从内心油然而生的是“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的喜悦和担当。
  浙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孕育文人大家的宝地,两千五百年的岁月涤荡,有一些不朽的精神始终流淌在浙江人血脉的江河中。
  先秦大禹治水是实干与担当,春秋范蠡治世是果敢与创新,更有北宋理学家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思想熠熠生辉。正是在实干、担当与创新的浙江文化的滋养中,代代浙江人得以腾蛟起凤,书写传奇。
  今天的浙江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砥砺前行。阿里巴巴之父马云便是千万浙江人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也是实干、担当与创新精神的体现。二十世纪末,当大多数中国人还未明了互联网为何物、有何用之时,马云早已嗅到了其中的意义,看到了它给人们带来的便捷与利益。于是纵使碰壁连连,马云仍坚持真抓实干,从细微处积蓄力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评价马云“英语说得比我都好”,虽是戏言,却也是见出了马云在锐意进取中付出的努力。正是这样的精神,才成就了如今的电商传奇。近年来,浙江人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脱贫攻坚的全面實现,“五水共治”的成功范例,G20峰会的顺利召开,无一不彰显着浙江力量。
  于是,身为浙江人的青年一代,更应感叹时代的进步,明白自己肩上的重量。
  反观当下的青年群像,不难发现有两种背离时代使命的表现。其一便是以“葛优躺”为象征的“丧文化”,这种传达着颓废、悲观与绝望色彩的青年亚文化,是青年集体焦虑和自我放弃、自我否定的悲哀。人们将自己囿于所谓“阶级固化”“少我一个也没什么”等等言论的樊笼中,遗失了实干、创新等等宝贵的品质。其二是那些时兴只问私利与小确幸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一个人只有把自身的价值与时代相联系,才能绽放更耀眼的光辉。
  浙江学子,应摒弃以上错误的选择,应如古人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独善其身固然是一种孤高自守,但在时代的召唤下,愿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愿所有浙江青年,都能有生逢其时的骄傲,也要有重任在肩的担当。毕竟,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实现自身的价值,就是为民族振兴、世界进步而助力!
  点评
  得分:57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是对浙江文化、浙江精神的体验与思考。这一部分用了充分的事例,从不同的时空角度来阐述浙江的历史文化,体现由历史上的浙江文化到现如今的浙江精神的流变过程,让读者比较充分地感受到了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之间的联系。后半部分作者的笔锋一转,“反观”当下与浙江精神不相符的一面,在对比中强调“浙江学子”对浙江精神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与责任。文章思路清晰,结构自然,内容丰富,语言流畅自然。尤其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在思辨中凸显了作者的严密思维,使文章的立意胜人一筹。
其他文献
[一 任务解说]  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小说家笔下的故事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创作故事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而要努力在“怎么讲”上多用些心思。叙述要引人入胜,一要找到一个好的立足点,即叙述视角;二要写出情节的曲折起伏;三要具有富有张力的内在情感和思想内蕴。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叙述视角中求新颖  小说要引人入胜,就要找一个适合的叙述身份和位置,即
期刊
【原题展示】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萧伯纳说: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  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还是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
期刊
天气继续暖和,太阳光催开了那些桑拳头上的小手指儿模样的嫩叶,现在都有小小的手掌那么大了。老通宝他们那村庄四周围的桑林似乎发长得更好,远望去像一片绿锦平铺在密密层层灰白色矮矮的篱笆上。“希望”在老通宝和一般农民们的心里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强大。蚕事的动员令也在各方面发动了。藏在柴房里一年之久的养蚕用具都拿出来洗刷修补。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旁边,蠕动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工作着,嚷着,笑着。  这些女人和孩子
期刊
不是明天,就是后天,我要离开这间房子了。算来也住了六个多月。平时我对它毫无感情,现在要离此而去,忽然又依恋起来;记得有一句旧词:“过后思量总可怜!”这一间小小屋子,与我共同分担了多少痴嗔悲欢,——我的生活史中永久不能褪色的一页!  昨夜梦回,我还不知道今天发生的事,还没有想到明后天就得离开;可是听见雨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加上同院那位军官的三夫人唱京戏的二胡的哀弦,我忽然有一种又是酸溜溜又是辛辣的痛
期刊
一口气读完《解忧杂货店》,我才感受到这本没有罪案没有侦探、被称为“非东野”小说的独特魅力。如果说读《白夜行》是在黑暗中行走,只能以微弱的星光来照亮自己的旅程的話,那么《解忧杂货店》便仿若是在初春晴好的午后,明媚的阳光能给予人延伸到心底的淡淡温暖。  故事的开头,三个行窃后四处逃跑的无业青年,无意间在躲藏的杂货店中收到了来自过去的信件。原来,这是一家多年前为人们解忧排难的杂货店。店主浪矢爷爷满怀热忱
期刊
自由是规则的核心,规则之内才有真正的自由。规则和自由,本是同源体,相反更相生。  毋庸置疑,规则当然需要遵守。《吕氏春秋》有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只有遵守规则,才能拥有良好的秩序。拥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而以追求自由之名、破坏规则得到的自由,则是没有规则约束没有秩序的自由,它必将消散。一如《美丽新世界》中那个娱乐至死的社会,人们疯狂地追求快乐,高呼
期刊
哪怕我忘了所有的老师,也忘不掉她。  她实在是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偏矮的个子,一头浓密的黄发,洗完还能蓬起来。满脸老年斑和皱纹,笑的时候完全符合“完美微笑曲线”,却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暖意,只觉“毛骨悚然”。  初次见面,我倒觉得她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奶奶,可不出一个礼拜,这个感觉就被彻底颠覆了。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不得不承认,她的确满腹经纶,以至于她上课讲的东西,多半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听不
期刊
一  郭橐驼,这个名字就能引发人的思考,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常的名字。橐驼,就是骆驼,为什么一个人会取这样的名字?读了课文后,我们知道原来这是一种形象的称呼。从称号的性质和来源看,郭橐驼身体患有残疾,行走时驼背,无法直起身子,和骆驼的外形相似,同乡的人称他为“驼”。因此,他最初的称呼应该叫“郭驼子”。  这是一个带有嘲弄和侮辱性质的外号,以郭橐驼的身体残疾为取笑对象。而拥有这样外号的人往往是处于社会底
期刊
旷野梧桐是居于桐乡的一群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一个社团,成员皆“草根”,平日多散居,不谈名与利,唯求一相知。我已非青年,却还单恋着文学;我自非梧桐,却一直生长于旷野。于是,我像找到了归属一样,加入了组织,并积极参加了这一次活动。  这是旷野梧桐的第十一次活动,在我,则是第一次。今日小满。  九点半左右,平日散居于旷野的十三个成员,相聚于龙翔街道杨园村文化礼堂。在曹浪平的主持介绍下,大家先相认,然
期刊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独树一帜。其《永州八记》历来为人称道,作为八记之篇首,《始得西山宴游记》历来解读者众多,但名篇的魅力恰恰在于常解常新。上乘的记游散文,重点不在于描写游览的过程和风景,而在其中的人生况味。笔者试着从“味道”的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以期品出个中真味,兼窥记游散文的写作奥秘。  一、解“风情”:解读作者的情感内涵  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柳宗元的真意也不在于游玩,而在于借宴游来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