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形诸于语言文字。本文从留心观察,丰富积累;放宽要求,激发兴趣等两个方面,阐述了初中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自主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71-1
写作是个人情感和灵性的外化,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形式。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优劣。因此,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呢?
一、留心观察,丰富积累
初中生生活阅历浅,常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下笔无言的窘状。即使绞尽脑汁“挤牙膏”般勉强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枯燥乏味、言之无物。其原因在于没有生活积累,对生活缺乏必要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感官从生活实践和广泛阅读中获取信息,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自然就喜欢作文了。
1.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到实践中去感受生活。其一,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和无穷的魅力。观赏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感受朝晖夕阳,寒来暑往;倾听鸟语虫鸣,林涛风吼;体验大地的深沉,蓝天的辽远;赞美靑松的挺拔,白雪的无暇。其二,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工厂,游览名胜,走进田间地头,访问各界人士。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充实的内心感受,自然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2.广泛阅读,汲取营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如果说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那么,广泛的阅读则是学生汲取写作营养的重要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词汇,获取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让学生愉快地畅游于书海,在精彩的内容和曲折的情节中找到乐趣。其次是通过影视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益智类节目等,以达到陶冶心灵、启迪思想、丰富情感的目的。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阅读,引导他们从课内外阅读中摘录材料,写读书笔记,诵读妙词佳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3.教给方法,学会积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首先,要求学生准备好摘录本,指导学生一边进行课外阅读,一边随时摘抄妙词佳句,及时写下读书心得。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现象,抓住细微的“小事”,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动脑思考,写成日记。经常练笔写日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感悟能力的培养也是指导写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段,积累国内外的优秀诗文,积累各类文学文化知识等,并且经常组织学生交流,不定期地对学生积累的内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积累、掌握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摘抄、背诵,学生的语感明显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4.培养习惯,循序渐进。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法,是练笔的最好途径,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必经之路。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看得的,可写听得的,也可写想到的。总而言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运用好日记这一文本,还需要老师积极地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及记叙描写的能力。既要学生做到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训练要求还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放宽要求,激发兴趣
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感到耗时多、费力大,而收效却甚微。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学生在体裁、形式、结构、命题、字数的框框下,没了灵气,缺少了自信和激情。面对这样的困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习作要求与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氛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在写作的原野上任意驰骋,写肺腑之言,抒真情实感。如写作《我的老师》一文,传统的写作要求是寫一篇记叙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老师的优秀品质,抒发对老师的敬爱和赞美。这种步调一致的习作要求很可能会导致千篇一律的结果,学生的独到见解和个性化思维受到了束缚。因此,我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取“同一题目、多种体裁”的方法,学生可以把《我的老师》写成诗歌、散文、小说。这样,学生的写作立意自由,有褒有贬。结果,在开放习作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起来,一篇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个性张扬的作品脱颖而出。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教给学生学会汲取营养的方法,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写作的兴趣,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提高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参考文献]
[1]吕永忠.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尝试.辽宁师范大学,2006.
[2]俞俊.初中生自主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2).
关键词:作文教学;自主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71-1
写作是个人情感和灵性的外化,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形式。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优劣。因此,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呢?
一、留心观察,丰富积累
初中生生活阅历浅,常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下笔无言的窘状。即使绞尽脑汁“挤牙膏”般勉强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枯燥乏味、言之无物。其原因在于没有生活积累,对生活缺乏必要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感官从生活实践和广泛阅读中获取信息,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自然就喜欢作文了。
1.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到实践中去感受生活。其一,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和无穷的魅力。观赏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感受朝晖夕阳,寒来暑往;倾听鸟语虫鸣,林涛风吼;体验大地的深沉,蓝天的辽远;赞美靑松的挺拔,白雪的无暇。其二,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工厂,游览名胜,走进田间地头,访问各界人士。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充实的内心感受,自然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2.广泛阅读,汲取营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如果说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那么,广泛的阅读则是学生汲取写作营养的重要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词汇,获取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让学生愉快地畅游于书海,在精彩的内容和曲折的情节中找到乐趣。其次是通过影视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益智类节目等,以达到陶冶心灵、启迪思想、丰富情感的目的。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阅读,引导他们从课内外阅读中摘录材料,写读书笔记,诵读妙词佳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3.教给方法,学会积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首先,要求学生准备好摘录本,指导学生一边进行课外阅读,一边随时摘抄妙词佳句,及时写下读书心得。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现象,抓住细微的“小事”,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动脑思考,写成日记。经常练笔写日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感悟能力的培养也是指导写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段,积累国内外的优秀诗文,积累各类文学文化知识等,并且经常组织学生交流,不定期地对学生积累的内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积累、掌握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摘抄、背诵,学生的语感明显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4.培养习惯,循序渐进。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法,是练笔的最好途径,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必经之路。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看得的,可写听得的,也可写想到的。总而言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运用好日记这一文本,还需要老师积极地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及记叙描写的能力。既要学生做到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训练要求还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放宽要求,激发兴趣
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感到耗时多、费力大,而收效却甚微。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学生在体裁、形式、结构、命题、字数的框框下,没了灵气,缺少了自信和激情。面对这样的困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习作要求与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氛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在写作的原野上任意驰骋,写肺腑之言,抒真情实感。如写作《我的老师》一文,传统的写作要求是寫一篇记叙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老师的优秀品质,抒发对老师的敬爱和赞美。这种步调一致的习作要求很可能会导致千篇一律的结果,学生的独到见解和个性化思维受到了束缚。因此,我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取“同一题目、多种体裁”的方法,学生可以把《我的老师》写成诗歌、散文、小说。这样,学生的写作立意自由,有褒有贬。结果,在开放习作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起来,一篇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个性张扬的作品脱颖而出。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教给学生学会汲取营养的方法,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写作的兴趣,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提高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参考文献]
[1]吕永忠.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尝试.辽宁师范大学,2006.
[2]俞俊.初中生自主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