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节因婆婆被沪上小姑接走,所以亲友们来得少,难得我们清闲了一会。此时忽然记起已有多年没去看望姑父了,算算他也七十多岁了,且孤身一人,便打点着前去探望。
  姑姑早年就去世了,她与姑父是同班同学两人解放初期就参加了工作,育有两子。姑姑走后姑父一人拉扯两儿当爹又当妈很不容易。文革前姑父是市委宣传部干部,才貌双全。写得一手好字又口才过人,当时小有名气。可是世事难料,文革中后期他被辗转调到几个单位。退休时所在企业不景气,原是市里有名的大企业,几易领导后效益却年年下滑,四、五十年工龄的姑父现在每月只有五百元工资,厂子早已瘫痪多年,他的工资还是从社保拿的,厂里退休干部都是如此待遇,没退的职工还拿不到。
  在厂门口一间旧平房里找到了姑父,他戴一顶褪了色的单帽,一身旧中山装,看上去苍老了许多。见到我们他高兴异常、欣喜万分:“唉唷——你们还没忘了老姑父呀……”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孤身一人的晚年生活,我不由地问他为什么不回市里跟儿子住,我知道表弟是很孝顺的。他说儿子早就劝他去了但他不去。“那里熟人多,都是我那时的老同事,现在也都退下来了,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随口问近况、工资什么的,我都不如人,跟谁见面几句话一聊就比人家差一大截子……你不知那样我有自卑感、失落感,时间长了会不舒服不愉快、不平衡的……”我完全明白了,我也下岗5年了,去年办了正退。他的想法、心境我都有。
  “在这里都是下岗职工,大家都一样,不论散步、打牌、聊天,在一起不存在落差,我也没有精神压力。”姑父说,“隔壁一同厂的年轻人天天都过来看看我,只要看我正常就放心的走了,他还没找到正经活干。”“两个儿子每周也都来看我,你说这不是很好吗?我一不怨天二不忧人,各人都有自己的小天地,何不自娱自乐呢……”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如果成天在怨天忧人中度过那留给自己的好心情好口子还能有多少?人的内心都有其脆弱,但也有向上的一面,要生存就要学会面对现实自我安慰,才可善待自己善待生活也善待了生命……
其他文献
年龄一如时间,没有办法经历两次,所以,会有人追忆似水年华……追忆?或许只是因为当时的惘然……  据说,18岁是灰姑娘的水晶鞋,穿上,就可以告别幼稚,告别青涩……  据说,18岁是白雪公主后母的魔镜,照着它,所有的最美都是镶着金边的……  据说,18岁是想起时,睡美人的纺锤刺着手指的轻轻的疼,睡去,只是为了想再次拥有……  我还可以写下更多关于18岁的并不高明的形容,就像当初念高中时写的作文。我说是
期刊
接近巴黎,最直观的莫过于是依靠电影了。巴黎本是法国电影艺术的中心,也是新浪潮运动的据点,更是无数导演镜头下风花雪月的开始。巴黎的历史在电影的镜头下,尽现眼前,从古典宫廷到法国大革命,从二次世界大战到巴黎学潮。电影纪录着历史,重述着历史,同时也构建着历史。  法国影帝德帕迪约主演的《大鼻子情圣》想必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电影,说到巴黎的历史,不能不提这部作品。《大鼻子情圣》是国人初次接触的法国影片之一,
期刊
在巴黎人那里,法国人永远只分两种。那就是巴黎人和外省人。  巴黎人也是给大家宠的,谁让全世界都趋之若骛地一口一个“巴黎香水”,“巴黎时装”,“巴黎时尚”呢。  ——林迭:巴黎是法国的象征  街道是一种神秘而有生命的东西。历史把生命一点点灌注进去。这使我想起前不久在报纸上读到,人们在讨论上海浦东新建的“世纪大道”,是否已经超越了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相信巴黎人看到任何一条修建得无论怎么壮丽的大道,
期刊
谁是超级模特儿?很多人都知道:她们过着奢华的生活,乘坐豪华的私人飞机周游世界,参加香槟飘香的社交聚会:她们都有琳达·伊万杰利斯塔“少于10000美元我不起床”的情绪。如今她们的要价很可能已经超出这个数字好几倍。最叫人羡慕不已的,是超级模特儿赚大钱仅凭她们天生的运气:她们天生就比我们其他人美丽。    她喜欢媒体接近自己,又提防着与媒体过分接近    但是,再仔细观察一下。先说这个23岁的苏菲·戴尔
期刊
自由是浑然的,诚信也是一体的。只有经济自由,没有政治自由,就不会有真正的经济自由。只抓经济的诚信,不讲政治的诚信,也不可能有彻底的经济领域的诚信  论诚信的文字汗牛充栋,论自由的更多,汗马充栋。把这两个说不尽、写不完的话题扯挂在一起,就更是一个无底深潭,凭你有多么高超的潜水技艺,都难以触摸到这潭之涯之底。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把两者牵在一起说。诚信现象是怎样出现的?诚信危机是怎样发生的?诚信的范围
期刊
提起朱家角,人们都知道它是江南水乡,文化古镇;殊不知,它还是个号称“三泾(枫泾、泗泾、朱泾)不如一角”的商业繁荣大镇。营造这“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繁华气氛的,不仅是乡镇数万民众,更离不开那些卓有财势的名门望族们的支撑。说起朱家角名门望族,屈指可数的就是蔡氏、马氏、王氏、陆氏、仲氏、吴氏等多家;而其中财大气壮、于繁荣古镇经济最有影响的,莫过于此间首富蔡氏名门了。据知,蔡氏家族乃江浙沪地区一乡之望,于
期刊
“市政厅外之吻”这张影响深远的照片,摄于1950年,是法国摄影师罗贝尔·杜瓦诺(1912~1994)为《生活》杂志所作的报道的一部分。  杜瓦诺那时就知道,他不能冒险使用现实中恋人接吻的形象,完成这一任务的唯一方法是使用模特儿并以非常“巴黎化”的场景作为背景,把他们置于今人感兴趣的环境中。  杜瓦诺带着年轻模特儿们去巴黎的各种地方拍照:市政厅附近的里沃利大街、协和广场、歌剧院地铁站的台阶上、圣拉扎
期刊
加布里艾莉·夏奈尔,一位言语辛辣、思维敏捷、极其傲慢又具有妙不可言之魅力的热情女子,终其一生都是一个将时装当作其讲坛的崇尚自由的人。通过由她统治着的巴黎高级女子时装业这一媒介,她以傲慢的自信向数百万人传递她的思想观点,几乎达60年。  作为法国社交圈的宠儿、公爵和花花公子们的好友、富人和名人的红粉知己,她不喜欢虚与委蛇,不拘约束,也不会自欺欺人。    她曾说过:“根本没有时间干毫无新意、单调机械
期刊
李厚的画室与鲁迅故居在一条弄堂里,后门对着前门。  知道鲁迅的人很多,知道李厚的人很少。  这里是李厚父亲传下来的房子。李厚念旧,也喜欢这里的气息。在这里画画,他心静。每天他都会从不远处一栋高楼上的新居所下来,骑着自行车来到这里,坐坐,画画,有时也会会朋友。  这个白发像火焰一样舞动的老人,像个孩子似地喜欢和人交往,喜欢和人说话,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往,该如何与人说话。  好几年前,我在一个画
期刊
你怎么变得这么小市民了。于晓在我搬迁新家告诉他我不会擦两户人家共用的铁门时给了我这么一句。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早听说上海人的小气与精明,学校里已经领教过了三块五块一毛两毛厘得清清爽爽的室友们,可不想一毕业搬出来就被人欺负。擦一次就有第二次,干脆大家一块儿享受油光光脏兮兮的铁门吧,我心说。  于晓周末偶尔来我这里做饭,和隔壁邻居倒也叔叔阿姨叫得亲热,还教导我要和邻居搞好关系。我孤僻惯了的性格通常是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