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哮喘的“三原则”和“三误区”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慢性炎症使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各种刺激因素时,易发生支气管收缩、黏液栓形成和炎症加重等,使气道阻塞、气流受阻,进而出现典型的哮喘症状,即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在夜间和清晨多发。
  防治哮喘“三原则”
  1.控制气道炎症是关键 研究表明,对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尽早长期使用抗炎药物、控制气道炎症对哮喘症状的控制大有帮助,能减少其发作频率,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同时联合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达到更好的抗炎效果。
  2.坚持个体化治疗方案 哮喘的治疗需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切不可自行用药。尤需引起重视的是:一旦开始用药,不应擅自减药或停药,病情加重或好转都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并定期复诊。这一过程较为漫长,患者需要密切耐心地配合医生。
  3.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哮喘的防治需要“内修外防”,即使用抗炎药的同时,应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症状的危险因素,如室内尘埃或螨诱发的哮喘,应保持室内清洁,勤晒被褥,常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不宜在室内饲养猫、狗等小动物;加强营养,避免精神刺激、感冒和过度疲劳等。
  治疗哮喘“三误区”
  1.不愿接受长期规律治疗 哮喘与过敏性体质密切相关,过敏体质一旦形成无法改变,故哮喘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无法被控制。现代医学认为,通过规律、科学的长期治疗,80%以上的哮喘患者都能实现病情的“完全控制”,工作和生活不受任何限制。有些患者不愿接受长期治疗,甚至病急乱投医,听信一些只为牟取暴利而无科学依据的偏方、秘方。这些偏方、秘方往往含有大量的糖皮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短期使用的确有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很多,非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易加重病情,无异于“饮鸠止渴”。
  2.不愿接受吸入药物治疗 与口服给药相比,吸入给药作用直接、起效快、用量少、副作用少,是哮喘治疗的一大特色,但我国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率仍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人们可能普遍认为吸入治疗花费较高。实际上,一些研究显示,吸入糖皮质激素通过加强了哮喘控制、降低了住院率,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甚至比非吸入治疗更省钱。试想:每天用一顿快餐的花费,把哮喘的预防功课做到位,能避免一次急性发作带来的身心损耗和几倍于平时用药的经济损失,何乐而不为呢?另一方面,吸入治疗方法繁琐,患者较难掌握。很多时候,患者拿到吸入药物后,不知如何使用,或使用方法不对,得不到应有疗效,久而久之,便丧失信心。因此,患者在正式使用吸入药物前,应反复询问医师,学会正确用法。
  3.不愿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有些患者担心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不愿接受此类药物治疗。事实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与口服和静脉激素不同,局部抗炎作用强、使用剂量少,极少发生肥胖、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全身副作用。千万患者、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应用已证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药物,甚至儿童和孕妇均可使用。故哮喘患者可打消顾虑,放心使用。
  专家简介
  陶晓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疾病诊治及支气管镜技术。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下午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老张退休以后,每天都与老朋友在公园聊天。近几天,老张胃口不好,脸色也不好,但仍坚持去公园锻炼。这天,他才快速走了一圈,就觉得心慌出汗,胸口不舒服,老朋友见状,赶紧掏出自己的“救命药”硝酸甘油,给他含了2片。没多一会,老张觉得心慌更重,挣扎着站起来,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大家急忙把老张送到医院,在急诊室里,医生发现老张血压非常低,验血发现老张严重贫血,医生很严肃的说:“贫血怎么还敢吃硝酸
专家简介  陈莉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兼正畸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口腔正畸学博士,哈佛大学牙学院博士后,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市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  医疗专长:儿童正畸综合治疗,成人正畸,青少年严重牙、颌面畸形的早期矫治,以及各种疑难病例的正畸、修复联合美学治疗。  专家门诊:周二全天、周四上午
读者给大众医学杂志的邮件:  我50多岁,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自从进入更年期之后,妻子就不愿意过性生活了。但我还是一直有这方面的想法。另外,妻子平时脾气也不好,经常发生争吵。我看了一些资料,有的说可以找中医调理一下,有的干脆说有“催情药”卖,给妻子偷着服用就可以了。现在网上的知识挺乱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请问专家,更年期妻子不愿意过性生活正常吗?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吗?    不少更年期(医学上称围绝经
八九年前,我刚到外地工作,有次因天气突然降温不小心病倒。前往医院挂号时,走近诊室一看,大吃一惊,只有“人满为患”四个字可以形容当时的场景。看着密密麻麻候诊的人,说实在的,我有些着急。无奈之际,又听到医生与就诊患者之间的沟通语言不是普通话,我心头一紧。初来乍到的我,还不熟悉当地方言,怎么办?  当时也算急中生智吧,我赶紧从衣袋里拿出纸和笔,将自己的生病经过和感受“1、2、3、4、5……”逐一罗列。等
你知道正常人一天之中会不知不觉蒸发多少汗水吗?600~700毫升。而在高温天或进行剧烈运动时流出的汗液量更多,每小时可达1升,甚至更多。正因如此,不少人都喜欢待在有空调的室内而不喜欢出汗的感觉。其实,夏日里,打开汗孔才是有益于健康也更舒爽的方式。  出汗是人体保持正常体温的一种散热方式。如果汗腺不能正常分泌汗液,人体就因不能发挥汗液的散热作用而发热,还可能造成心、脑、肝、肾及神经系统受损,所以出汗
输血,输的是“全血”吗?  全血是指未经分离、加工的血液,包含所有的血液成分。很多人认为,输血就是输全血,其实不然。由于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在4℃条件下只对红细胞有保护作用,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护作用,也就是说,血液一旦离开人体血液循环,就会发生“保存损害”:血小板需要在22℃振荡条件下保存,4℃静置保存有害;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后者在4℃
目前,眼底病已成为中国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眼疾。在中国,因眼底病造成视力损伤及致盲人数已超过千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20%。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是夺走老年人视力的主要“杀手”。  关注眼睛发出的危险信号  很多老年患者之所以未能及时发现自己罹患的眼病,主要是因为眼底病大都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不痛不痒。要早期发现眼底病,必须关注眼睛发出的“信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典型的由全身疾病
生活实例   高先生是位不孕不育症患者。为了让妻子怀孕,他平时都完全禁欲,只等到妻子排卵期到了,才与妻子同房。本来,希望这样能提高怀孕的概率。但结果半年下来,妻子还是未能受孕。高先生为此非常苦恼,感觉性生活成了一种压力,妻子也有同感,夫妻俩还为此经常争吵。后来,高先生来到我这里求助。我要求他放松心情,性生活方面不要过于“严格”,可以更加随心一点。我告诉他:一般间隔3~4天就可性生活,不要过多考虑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女性的生育年龄逐渐推迟,这本不是什么特别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在临床上有一些年轻女性在被确诊为乳腺癌时,尚未完成生育计划。这意味着,这些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在面临乳腺癌带来的沉重打击同时,还将面临“生”还是“不生”孩子等问题的困扰。  治疗后生育:不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  患了乳腺癌后生育孩子,是否会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这是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最为关心和担心的
年过四十 更易出现性欲低下  研究发现,性欲和性唤起衰退是40岁左右女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也是女性衰老的开始。这是因为在生理上,健康女性(指不患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应用药物抑制剂等女性)在35岁尤其是40岁以后,雌性激素、孕酮等性荷尔蒙分泌(女性荷尔蒙能使阴道润滑,引起月经,具有生殖力)开始下降,会降低生殖器官的神经感知敏感度,加快性高潮峰值减退和高潮消退,降低女性的情绪稳定性和精力,从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