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共生:人与自然的生态图景

来源 :中国生态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花香里,有游鱼跃动,有鸭群嬉戏,还有层层叠叠的梯田……你眼前的既是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也是千百年前民众最自然的生活场景
  我国稻作农业发达,历史悠久,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淡水养鱼的国家。稻田养鱼就是智慧的先民们在长期劳作中总结出的一项传统技术。它最早出现于汉朝,若从有稻田养鱼文献记载的三国时期算起,至今也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其原理和特色就在于凭借人工手段,构筑一个稻鱼共生的完美生态结构——鱼吃稻田里的部分害虫和杂草,既减轻了虫害和草害,又可减投鱼饵;鱼粪可肥田,鱼在田中来回游动翻动泥土又能促进肥料分解,既起到松土的作用,又利于水稻分叶和根系的发育。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而且还可以达到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效果。
  在浙江青田、云南红河州和贵州从江侗乡这三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试点,都可以看到稻鱼共生的生态图景,将这一传统完好地保持、传承。
  鱼跃稻田中
  浙南山区的青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早在宋朝稻田养鱼就比较普遍,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青田县志》中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于稻田及圩池养之”的记载,是有关青田田鱼养殖的最早文字记录。
  在青田县方山乡的龙现村,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完好的保存和生动的呈现。
  掩映在浙南群山深处的龙现村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里稻田养鱼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发现溪鱼可以随水在稻田中自由生长。于是逐渐摸清了它们的脾性,加以巧妙驯化,天长日久,渐渐促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
  每逢阳春三月,生长了3年以上的田鱼便开始准备产卵了。这时,家家户户争相备好新鲜的柳杉枝,将它们放在自家水田中。晴暖的日光下,雄鱼与雌鱼开始了不知疲倦的嬉游、追逐。静候几日,村民便可捞回柳杉枝,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洒水,拍枝,如此往复。一个月多后,恰好就到了水稻插秧的芒种时节,农民就可以把1~2厘米长的鱼苗放到稻田里。到了9月份水稻成熟时,农民拿起拦水的栅栏等水流干,这时,一条条肥美的田鱼就在水稻田底扭动了,最后,抓鱼割秧两不误。
  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是稻鱼双收。在田里,水稻可为鱼类提供遮阴和有机物质,而鱼类又通过搅动增氧,吞食害虫,以及排泄粪便肥田,促进水稻生长。田鱼为一种变种的鲤鱼,有四种颜色。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已成为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地特产。为了养鱼,龙现村稻田几乎不施农药,化肥也是能少用就少用。
  古老、简单而实用的传统技术不仅传承不衰,其生态价值也在愈发受到重视。自从1982年开始,科技人员开始通过研究把稻田养鱼和水稻隆起法栽培相结合,实现稻、萍、鱼共生,田面种稻,水面养萍,水里养鱼,畦沟和鱼沟鱼塘连成一体,增大了田间养鱼水体容量,获得了稻鱼双丰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自古以来,对田鱼的喜爱也渗透到了当地的文化之中,人们养鱼、吃鱼也敬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鱼文化”。除了田里,村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水塘中也都养着田鱼,既可食用,也可观赏。最大的田鱼足有成人的一臂长。过年时,村里人都会扎制美观灵巧的鱼灯,跳上一曲自创的鱼灯舞。连姑娘出嫁时,两雌一雄一组的田鱼也是不可或缺的嫁妆。就连外出求学、打工的游子背囊中,也总塞满了父母姐妹亲手烹制、晒好的鱼干。
  2005年,龙现村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试点,并于2009年正式启动,其自然、生态与文化价值愈发凸显,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是动力十足。近年来,青田村里将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以“游真山真水,品农家野味”为主题,发展集赏鱼、钓鱼、吃农家菜、住农家房为一体的农家乐生态游,田鱼的养殖大户们也纷纷发展了参与性较强的休闲旅游项目,游客亲眼目睹了田间放养鱼苗的生动场面,体验到了抓鱼、烧鱼、鱼干烘制等原汁原味的生产劳作环节。
  鱼戏梯田间
  哈尼族是中国南方从事山地梯田稻作的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南部红河、玉溪、普洱和西双版纳等地。相传,其先民从遥远的“努玛阿美”向南迁徙进入哀牢山区后,便开始开垦梯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山地梯田稻作文化,成为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典范,层层梯田绵延不绝,可谓研究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哈尼梯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海拔1400米~2000米,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类型,具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开始了垦梯田、种水稻的劳作,用勤劳的双手将这里打造出“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的特殊地貌景观。
  由于村寨都建在气候相对温和、宜于人居的半山腰,村寨上方是茂密的森林,有利于水源涵养,山泉、溪涧常年有水,保障了人畜用水和梯田灌溉。山林中的动植物又可为人们提供肉食和蔬菜。这种森林——溪流——村寨——梯田“四度共构”的结构,体现了生态景观合理、功能完备、价值多样、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复合农业特征,开创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高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依托自然条件,哈尼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代代继承并精心营造着这座天然粮仓,并且采用“稻田养鱼”的方法,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稻田养鱼的经验几乎与梯田的开垦同步,在记录哈尼民族发展历程的古歌中也在吟唱这样的传统。
  一段表现嫁女习俗的唱段中就有这样的歌词:“最上头的三丘田,要留下来做秧田……中间的三丘田,是留下来养鱼的田,养鱼的田分给你,客人来了拿不出鱼招待。”由这段哥哥对要出嫁的妹妹讲的话可知,哈尼人的稻田养鱼具有普遍性。在二月份祭寨的时候,哈尼人有喝贺生酒的习俗。生了女儿的家庭要由母亲亲手到自家田坝里抓鱼,用来孝敬村寨的长辈、老人。在敬奉鲜鱼、享受美酒之时,年轻的爸爸还要对老人们解释说:“这满碗的鱼虾,是我能干的女人在田坝里捞回来的,不是从积水塘里抓来的!”
  在哈尼的稻作生产体系中,养鸭放鸭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哈尼族村寨,小孩一般在六七岁时就要从事在田坝或水沟中放鸭的劳动。田间放鸭可以说是哈尼人人生的必要经历,在这样一个亦玩亦劳动的成长阶段中,他们对土地的感情也愈发深厚。   田间的农业生物种类非常多,除了人工放养的鲤鱼、鲢鱼、鲫鱼等, 还有天然生长螺蛳、黄鳝、泥鳅、虾、江鳅、石蚌、蟹等水生动物和浮萍、莲藕等水生植物。 田埂上,往往种植黄豆,还有天然生长的水芹菜、车前草、鱼腥草等野生草本植物点缀其间,多样性的生物结构及其自我调节的功能保证了梯田在不施用除草剂下抑制杂草的生长。
  虽然稻田养鱼历史悠久,但传统的养殖方式较为粗放,“人放天养”,单产量很低,只能做到自给自足,没有形成商品生产。2000年至今,元阳县承担了“稻田养鱼工程”和冬水田养鱼示范项目,促进了稻田养鱼生产的快速发展。2010年,哈尼梯田稻作系统成功申遗,成为我国第二个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梯田总面积已达82万亩、级数最多达3700多级。
  现在,来到红河州的游客会发现,阳光下,梯田的色彩变幻与寨、林、云海交相辉映,耳畔是田间细流的水声,而在层层梯田间游弋多姿的鱼儿,则为这一壮阔的景观增添了鲜活与灵气。
  稻鱼鸭和谐共生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分布着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在从江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在清澈的都柳江畔,有侗族人民常年聚居。每年谷雨前后,热闹的田间到处可见侗乡人忙碌的身影。他们将温室里培育的长约3厘米秧苗移栽到稻田里,一个月之后,秧苗又被分到其他的稻田里栽培,而此时鱼苗也就跟着放了进去,等鱼苗长到两三寸时,人们再放入一群群雏鸭——这就是当地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稻鱼鸭复合系统。
  从江农民稻田养鱼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鱼苗是自繁、自养、自留种。《黎平府志》载:“鲤为鱼王,无大小背旁鳞三十又六……清明节从佳。鲤生卵附水草上,取出别盆浅水中,置于树下漏下阳曝之,三五日即出子谓之鱼花。在肥田者一年内可重四五两。”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培育,终于保留下适合从江环境条件的稻田鲤鱼品种。
  从江少数民族村寨的稻田距离寨子远近不同,根据不同的地势和气候条件,种植的稻种和放养的频率密度错落有别。秋收时的粮食收割总是由远而近,鱼的收获也由少而多。远处的田鱼收获后,大的带回食用或出售,小的放入最近的坝田里或寨子中的鱼塘里养起来作为“老口”。鱼塘的鱼不直接食用,主要就是作为选育鱼种和“老口鱼”。
  除了养鱼之外,侗族农民还素有利用稻田养鸭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稻鱼鸭多元共生的立体生态农业系统。
  养鸭受到农户田块集中程度和大小等因素的制约。在栽插的秧苗彻底返青之后,把清晨空腹不喂的小鸭用笼子装运到田埂上,任其自由入田活动,觅食虫子和杂草。什么时候、在哪块田中放养多大的鸭子主要是根据田中鱼的大小和田水的深浅而定,以鸭子的大小和放养数量不构成对鱼的生存威胁为基本原则。鸭子可吃掉秧苗上部的虫子和一些较大的杂草,防治虫害的同时又能除草。当地人称稻田中的鸭子为“钻秧鸭”,还流传着一种叫“破鸭头”的文化习俗。每到需要薅草、割田埂草的时节,当地农户就要择吉日良辰宰杀“钻秧鸭”中的领头鸭或第一只,以敬奉禾苗对鸭子的“养育之恩”,并预祝秋收时节稻鱼丰收。
  稻、鱼、鸭和谐共生,构成了一个效益极高的资源循环利用、自成体系的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多重价值。水稻和鱼鸭混养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病虫草害,增加了土壤肥力,还具有隐形水库的作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侗乡的每一块传统稻田都是多种生物并存的乐园:螺、蚌、虾、泥鳅、黄鳝等野生动物和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共同生息,数十种生物围绕稻鱼鸭形成一个更大的食物链网络,呈现出了繁盛的生物多样性景象。
  稻鱼鸭复合系统不仅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所需要的食品,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1年将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其他文献
以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从而促进民生和解决“三农”问题,是海南省打造旅游境区的最终目标  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海南在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港的同时,以其宜人的热带气候,一流的生态环境,美丽的海岛形态,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越的地理区位,特色的地方文化,适宜的人口密度,优惠的特区政策为建设旅游境区创造了良好条件。  而旅游资源脉络具有相对完整性,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具有统
期刊
为了避免景区过分拥挤和超载,很多国家和景区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个“黄金周”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被“堵”在景区里,爆“堵”的经历让游客真正感受到了“黄金粥”的存在。再不治理,明年您还敢出行吗?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旅游业发达国家和一些知名景点在景区治“堵”方面有哪些妙招吧。  预约参观调节客流  为预防景区人满为患,很多国外的景点会采取提前预约参观的方式来控制人流量,有的景区甚至采取实名制预约,之所以
期刊
“忙而不乱,井然有序”。黄山风景区以超去年40%的客流和零事故的成绩安然度过这喧嚣于尘上的非常时期  一部分人的悠闲假期,却使得另一部人陷入紧张迎战中。  10月2日,著名的黄山风景区。  从凌晨2点50分开始,到下午6点,慈云阁票务经理王海鹰处于高度紧张和忙碌中。在他这里,当天一共售出18790张门票,连同另外两个售票点云谷寺和松谷庵,黄山此日共接待游客57750人,创下了单日游客接待量的历史新
期刊
告别景区门口的长队,省下昂贵的门票,自由自在地穿街走巷、爬山涉水,也许这样的无景点旅游方式会让你收获更多……  随团旅游时间无法自己掌握,自驾游又太消耗精力,于是有些游客开始逐渐舍弃出游逛景点的传统思维,而是选定一个出游目的地,在当地悠闲地住上几天,喝喝茶,吃吃饭,和当地人闲侃,体验当地民风。“无景点旅游”已悄然走进游客视线。  在休闲中求快乐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区旅游相对应的,到非旅游景区
期刊
翻开中国历史,名城无不依山而建、傍泽而生。从都江堰、宏村、赣州等这些承载千百年的用水治水理念和文化的历史古城中,无不折射出我们先辈尊重和善用水与水环境、体现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精髓。  正是这些理念,让我们的城市得以发展,文明得以延续。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忽视了水与水环境的价值。城市河湖水面萎缩、河道水质污染,水环境恶化,人水之间变得不再那么和谐, 而“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不管我准备得如何七零八落,出发了就是准备好了,所有来得及与来不及的,都将在出发时一切就位  一趟悬念迭起的滇藏骑行,出发起因却是不值一提的“情殇”,正如书中所说,人要跑到多远才能忘掉心中忘不掉的人啊。而当开始准备旅程时,他才明白这将是一场心灵与身体的双重历险,作者谢旺霖是一个来自台湾的24岁的年轻人,获得林怀民的云门舞集的流浪者计划邀请,踏上生死未卜的滇藏之旅。这趟旅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而是
期刊
一位俄罗斯远东的游客来到鄱阳湖,看到了“飞起不见云和月,落下不见湖边草”的鄱阳湖珍禽候鸟后,惊奇地高呼:“我看到我家乡的鸟了”。  每到入秋,鄱阳湖湖光潋滟,万鸟翻飞。白鹤、天鹅和鸿雁等几十万只候鸟从遥远的北方飞行数千公里南下鄱阳湖越冬。翌年四月北归,飞回西伯利亚。  候鸟千里迢迢,情何以归?鄱阳县副县长胡凌锋道出了其中原由,“鸟类只喜欢生态资源好的地方;有人打鸟,鸟就不会再来。”鄱阳湖荟萃了水、
期刊
如今,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为我国线上旅游发展提供了深阔的蓝海。就中期发展动态来看,随着网民数量的剧增以及移动客户端的日渐普及,社交媒体正逐步成为网络营销的主流渠道之一。作为网络营销主要产业版块的旅游业,旅游目的地的微博建设也正以燎原之势发展。  2009年新浪微博一经推出,便迅速抢占了发展先机,现在其注册用户已突破了5亿。2010年腾讯微博携6亿用户的雄厚身家,开始强势介入微博领域,取得了与新浪并
期刊
一吨碳,一片林,中国碳汇基金会在碳汇推广与实践的道路上,走得志气豪迈。但在国人对碳汇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它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有些事情关乎现在,有些事情关乎未来。  对李怒云而言,研究“碳汇”与摸索“林业碳汇”之路,是她十年如一日认定的一项关乎现在与未来的伟大事业。  当联合国气候变化德班大会正式成立绿色气候基金,还在考虑如何运行时,作为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的李怒云,操作中国首个绿色气候基金已
期刊
在动物界中,候鸟迁徙非常常见。  候鸟随季节变化进行有方向、有规律的长距离迁居活动,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则到南方越冬。在繁殖地,他们被称为“夏候鸟”,在越冬地,他们被称为“冬候鸟”,在迁飞途中被称为“旅鸟”。他们凭着对地球气候变化的敏感随时准备出发,为了找到更适宜的居住地,宁愿承受着生命周期中风险最高的迁徙行为。受体能、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迁徙的道路往往也是鸟类承受自然界考验、优胜劣汰的生死之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