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的不断丰富,实验室污染环境的现状触目惊心。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以南京师范大学的实验室污染状况为例,针对目前实验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污染处理的背景,提出了進一步加强高校实验室环境保护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防治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治污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工矿企业等排污大户,而对高校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关注较少。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已达2263所,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求,高校新建和扩建了许多新型实验室,其中有些还需用到有毒的生物化学试剂、有害气体、放射物质等。如果不采取预防与治理措施,不仅会损害师生、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社对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1-4]为此,对我校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和环卫工人采用实地考察和访谈法对其实验室废弃物的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高校实验室污染的特点及主要污染物
(一)实验室污染的特点
实验室污染通常都存在三个特点:间歇性、复杂性、对人的作用强烈。
(二)实验室污染物类型及其危害
1.“三废”
实验室三废主要是指废气、废水、固体废物。
2.噪声
实验室的噪声主要来源是机械传动设备和仪器设备。噪声的危害首先是听觉的损害。其次,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还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3.放射性物质以及微生物病菌
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一些使用射线的仪器、装置、医疗设备等。主要危害在于血液损伤、神经损伤及消化系统的损害等,严重的可致癌。此外,还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剂畸变。因此放射性物质危害期长、危险性大。[5]
生物实验室大都要用到细菌。有害有毒的细菌对人体可直接造成伤害,进入人体可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造成死亡。
二、高校实验室污染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缺乏实验室环保意识
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环保意识十分薄弱,实验过程中随意倾倒废液、随手丢弃杂物、直接排放废气等违规操作现象以及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这无形中造成和加重了实验室的污染和环境负担。[6]
(二) 实验室布局不合理,治污设施不完善
由于基础设施的缺少,将实验室与老师办公室、学生休息室安排在一起,往往实验室废气经换气扇等排出,不仅影响就近老师学生的健康,而且造成环境的重复污染。实验室普遍采用通风橱和换气扇来减轻室内污染,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也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
(三) 缺乏对实验室的监管
有些实验室缺乏科学的管理,在药品的管理以及实验过程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如一次性采购过多的实验药品,致使实验室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过期试剂和废弃物,实验室管理部门对这些试剂和废弃物的管理既没有提出要求,也不为处理这些东西提供支持。
(四)高校对环保与安全不够重视
高校普遍存在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忽视实验环境与安全,重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与更新,忽视对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必备设施的配置等现象。
(五)缺乏对学生的环保与安全培训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保与安全培训教育,从教学内容和时数上较弱,从考核形式和要求上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统一规范,环保与安全、消防、自救等知识相对软弱,有的学生没有甚至不了解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是当前大学缺发“素质教育”方面非常欠缺的一个重要环节。[7]
三、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一)增强责任意识,健全管理制度
大多数高校很少有独立健全的实验室污染管理制度。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人员培训制度、上岗许可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以作为法律法规的补充。只有制定了健全且严格的管理制度,规定了污染治理的职责范围、内容、过程和实施细则,实验室污染的治理工作才能规范化,才能避免对环境严重的污染。[8]
(二)倡导“绿实验学”理念,鼓励开展相关研究
高校实验室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现象,其实都是使用者环保意识薄弱,缺乏自我约束力造成的。因此,学校应积极倡导“绿色实验”理念,在学校实验教改基金和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的立项过程中,从实验室建设、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流程优化、实验试剂种类和用量控制、实验产出物回收循环使用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支持师生们开展“绿色实验”相关研究工作,以期从源头有效地控制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合理产出。[9]
(三)加强对实验室“三废”的治理
一般废气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对于实验室固体废物,无毒杂物可集中收集,倒入指定地点;对于有毒废渣,应分类放置在收集容器中,定期交由相应单位处置。
(五)增加环保经费投入,完善设施
高校应增加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相关环保设备应及时到位,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各高校最好能拨专款设立“实验室环保基金”,也可采取多渠道集资,可从教育事业费、科研费、计划外收入等各种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治污。对废物无害化处理,不同的废物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且需要不同的处理设施。[10]
四、结语
高校实验室环保工作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原则,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积极治理老污染源,同时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治污手段,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积极回收和利用,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使学校教学、科研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并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EB /OL]. 2005.
[2]吴伟军,刘海飞.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142-144.
[3]李秀珍,李勤,王征等.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制度与校园安全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197- 198,204.
[4]关于制定《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的建议》[EB /OL].(2009-06-09).[2010- 05- 24].
[5]关路贵,刘淑萍,尹云.高等学校实验室环保安全工作探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6,9,23(9):130-133.
[6]江玉萍.试论实验室的污染和防治措施[J].实验室科学,2006,(4):93-96.
[7]张百珍.高校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科协论坛,2009,2(下):122.
[8]王玉清,薛琳娜.高校实验室污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417-420.
[9]乔薇,陈慧珍,叶艳媚等.构建新校区绿色化学实验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87- 189.
[10]舒麒麟.实验室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
【关键词】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防治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治污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工矿企业等排污大户,而对高校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关注较少。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已达2263所,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求,高校新建和扩建了许多新型实验室,其中有些还需用到有毒的生物化学试剂、有害气体、放射物质等。如果不采取预防与治理措施,不仅会损害师生、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社对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1-4]为此,对我校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和环卫工人采用实地考察和访谈法对其实验室废弃物的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高校实验室污染的特点及主要污染物
(一)实验室污染的特点
实验室污染通常都存在三个特点:间歇性、复杂性、对人的作用强烈。
(二)实验室污染物类型及其危害
1.“三废”
实验室三废主要是指废气、废水、固体废物。
2.噪声
实验室的噪声主要来源是机械传动设备和仪器设备。噪声的危害首先是听觉的损害。其次,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还会使人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3.放射性物质以及微生物病菌
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一些使用射线的仪器、装置、医疗设备等。主要危害在于血液损伤、神经损伤及消化系统的损害等,严重的可致癌。此外,还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剂畸变。因此放射性物质危害期长、危险性大。[5]
生物实验室大都要用到细菌。有害有毒的细菌对人体可直接造成伤害,进入人体可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造成死亡。
二、高校实验室污染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缺乏实验室环保意识
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环保意识十分薄弱,实验过程中随意倾倒废液、随手丢弃杂物、直接排放废气等违规操作现象以及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这无形中造成和加重了实验室的污染和环境负担。[6]
(二) 实验室布局不合理,治污设施不完善
由于基础设施的缺少,将实验室与老师办公室、学生休息室安排在一起,往往实验室废气经换气扇等排出,不仅影响就近老师学生的健康,而且造成环境的重复污染。实验室普遍采用通风橱和换气扇来减轻室内污染,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也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
(三) 缺乏对实验室的监管
有些实验室缺乏科学的管理,在药品的管理以及实验过程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如一次性采购过多的实验药品,致使实验室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过期试剂和废弃物,实验室管理部门对这些试剂和废弃物的管理既没有提出要求,也不为处理这些东西提供支持。
(四)高校对环保与安全不够重视
高校普遍存在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忽视实验环境与安全,重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与更新,忽视对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必备设施的配置等现象。
(五)缺乏对学生的环保与安全培训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保与安全培训教育,从教学内容和时数上较弱,从考核形式和要求上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统一规范,环保与安全、消防、自救等知识相对软弱,有的学生没有甚至不了解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是当前大学缺发“素质教育”方面非常欠缺的一个重要环节。[7]
三、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一)增强责任意识,健全管理制度
大多数高校很少有独立健全的实验室污染管理制度。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人员培训制度、上岗许可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以作为法律法规的补充。只有制定了健全且严格的管理制度,规定了污染治理的职责范围、内容、过程和实施细则,实验室污染的治理工作才能规范化,才能避免对环境严重的污染。[8]
(二)倡导“绿实验学”理念,鼓励开展相关研究
高校实验室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现象,其实都是使用者环保意识薄弱,缺乏自我约束力造成的。因此,学校应积极倡导“绿色实验”理念,在学校实验教改基金和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的立项过程中,从实验室建设、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流程优化、实验试剂种类和用量控制、实验产出物回收循环使用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支持师生们开展“绿色实验”相关研究工作,以期从源头有效地控制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合理产出。[9]
(三)加强对实验室“三废”的治理
一般废气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对于实验室固体废物,无毒杂物可集中收集,倒入指定地点;对于有毒废渣,应分类放置在收集容器中,定期交由相应单位处置。
(五)增加环保经费投入,完善设施
高校应增加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相关环保设备应及时到位,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各高校最好能拨专款设立“实验室环保基金”,也可采取多渠道集资,可从教育事业费、科研费、计划外收入等各种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治污。对废物无害化处理,不同的废物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且需要不同的处理设施。[10]
四、结语
高校实验室环保工作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原则,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积极治理老污染源,同时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治污手段,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积极回收和利用,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使学校教学、科研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并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EB /OL]. 2005.
[2]吴伟军,刘海飞.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142-144.
[3]李秀珍,李勤,王征等.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制度与校园安全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197- 198,204.
[4]关于制定《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的建议》[EB /OL].(2009-06-09).[2010- 05- 24].
[5]关路贵,刘淑萍,尹云.高等学校实验室环保安全工作探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6,9,23(9):130-133.
[6]江玉萍.试论实验室的污染和防治措施[J].实验室科学,2006,(4):93-96.
[7]张百珍.高校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科协论坛,2009,2(下):122.
[8]王玉清,薛琳娜.高校实验室污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417-420.
[9]乔薇,陈慧珍,叶艳媚等.构建新校区绿色化学实验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87- 189.
[10]舒麒麟.实验室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