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浅析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知识经济高度竞争的时代,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接受新理念,用新的思维方式指导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创新内涵的学科,知识比较抽象,数学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和传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创新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智力活动的过程,更需要创新情感的驱动,敢于大胆创新,不怕困难。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很多,如巧妙设计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形式等。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向信息交流的载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得到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小学生。教学语言的设计非常重要。重点教学语言既要简洁,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适量合理的练习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启发下,参与教学的某些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小学生获取知识是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年级越低感知越高,其思维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其具体程序是提供事实—操作、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根据小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如果每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适量合理的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1. 鼓励小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应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可以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及初步掌握独立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倡导学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获得全面正确的知识。例如,讲授几何认知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图形,通过看、摸、数、量的实践活动,充分感知,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各种形状特征等。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知识,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2. 鼓励小学生动口“演讲”
  动口,就是让学生去讲、去说,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例如一道数学题可能有几种解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积极发言,甚至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思考的方法直接讲给全班同学听。这种方法可以为一题多解开拓思路,发散思维,相互启发。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通过多向思维,甚至逆向思维逐渐学会了创新,加速了认知过程。通过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和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效果。
  3.适量、合理、生动的练习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努力创造生活情境,将“生动活泼”的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练习或者作业也同样需要“生动活泼”。现在,某些数学练习题是纯数学化的题目,题目的呈现方式乏味、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相反,有些优秀的小学数学题目新颖独特,有的还配以生动的图片,简单形象直观,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对题目的理解,同时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现实生活,达到正确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故事人物,创造一种融洽、宽松的教学情境,学生跃跃欲试,兴趣浓厚,消除了胆怯的心理,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过程,从而萌发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二、增加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韩愈在《师说》中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对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负一定责任。因此,教师要爱护学生,要把感情交流和心理交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学会对学生进行表扬而非批评,鼓励而非不屑,给予一次表现的机会,给予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都可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过程中,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极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才能。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留下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的平台。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块肥沃的土堆,只要拥有了这片土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得以萌发。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就要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善于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耐人寻味的故事、风趣幽默的谈话等创设一种和谐的情境。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来。
  总之,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規律,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最初阶段也是最关键阶段,这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学生未来表达能力与个人素质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都反映出一个相同的问题: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对于这种问题,学校要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改革,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活跃性,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游戏 小学语文 教学  小学语文游戏
期刊
【摘 要】我国的义务教育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均衡发展的新时期。我们有必要更深刻地认识均衡与发展的本质。我们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够从义务教育的现实现象中把握住理性的均衡,最后应用到推进义务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去,才能够在全面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中确切地把握均衡和发展,真正地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期刊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方略;  1.保持材料的新颖性  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面向社会现实生活,面向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用新穎的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去研究、思考。  2,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认识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设置的问题情境的主要功能往往停留在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已学的基本知识的水平上。这样的问题情境只能使学生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教科书中的知识,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交流,给课堂“生活”注入活水,将沉默的“数学文本”解读为生动的“生活文本”,学生才能在数学课堂上享受多彩的生活数学,从而产生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价值。  一、創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
期刊
一所学校固然需要大楼(育人环境),需要名校长,但更需要的是充满大爱的大师。只有名师荟萃,大爱润泽,才能培养出民族和祖国需要的接班人。因此,怎样成长为名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异常重要。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都只能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也都不可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直截了当地教给我们教育的智慧。那么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小学英语学习是中学英语学习的基础,但在藏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探讨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国家制定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特殊优惠政策,采用新时期的教学及评价方式,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藏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的特别关注,以此有效提高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水平和效率,促进藏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  
期刊
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规范,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而实现的。  强化“听”的训练  小学阶段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听话训练的绝大部分时间,因此教师要特别珍惜课堂教学中的听话训练。  激发听觉,从而引发学生思维。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
期刊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兴趣是对学习最好的激发,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灵活、敏捷。下面笔者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非常广泛地被应用,具有强大的解决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氛围之中。在英语教学法中,导入的作用是提供充分的英语感性材料,让学生完成良好的认知感知过程。学生对语言材料感知、理解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环节中與学生认知过程协调的效果。导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