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实验稿相比,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减弱了评价具有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等功能的一般性陈述,特别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能力;对于评价方式和方法的描述更加具体、可操作。这就需要我们开发既适合小学生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各种评价工具,推动课程评价的发展。
近三年来,我们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中,就“我的健康成长”纸笔测试和非纸笔评价的工具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细化课标要求,分解评价目标
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的“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评价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方法”,细化为“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评价的目标和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评价的实施和反馈”,重新梳理了各条目下的子目,使内容更加清晰。这明确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结果进行评价,而非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联系小学生生活与思想实际,结合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围绕“我的健康成长”内容标准,分解制订了更具体化的评价标准(见下表)。
表格中的内容标准从各个角度体现了2011版课程标准对“我的健康成长”的要求。由于“我的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只有8个条目,在品德与社会整个课程设置中的分量和比例相对较小,只占52个条目总数的15.4﹪;而且课程内容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较多;目标表述的行为动词大多是“了解、知道、理解和体会”等,缺乏操作性和外显性。这导致在课堂教学,尤其在课程评价中存在比较大的模糊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也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设计、实施和达成。我们设计的评价标准按照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方法、知识)进行表述,既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确定教学目标,也便于在教学评价中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化,进而更好地落实这些目标。
二、评价工具建构的尝试
我们在评价工具的建构中注重评价的导向功能,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质量。在设计评价方案时,我们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评价特点,准确体现“我的健康成长”内容目标,综合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方法、知识三维课程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形式。
【评价工具1】选择题(4分)
解决下图“滑滑梯”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最关键的是( )
A.个人增强安全意识 B.父母加强安全教育
C.学校增加娱乐设施 D.社区改善活动条件
【答案】ABC
【评分说明】学生凡是选A给4分,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D 给0分。
【命题思路】此题对应课程内容中的“6.体会生命来自不易,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题目以发生在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以生动形象的漫画形式,考察小学生在许多自主性生活中,应懂得主动避免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首要负责人是自己而非他人,避免在什么情况下都相信他人、依赖他人,从而树立生命第一的自我保护意识。
【评价工具2】简答题(5分)
在玩具店上里,你和你要好的同学看到一件设计精美的小魔方,但是两人身上都没有带钱。这时,你的同学请求你配合他偷偷地“拿”走这个小魔方,你会怎么办?
【答案要点】学生要能回答“立即严厉拒绝并警告,根本不予理睬,并在回家后对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还要把此事报告老师和家长”等等。
【评分说明】根据学生的回答,“迫不得已配合行动”给0分,“犹犹豫豫地拒绝配合”给1分,“立即严厉拒绝并警告”给2分,“根本不予理睬”给3分,“回家后对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给4分,“还要把此事报告老师和家长” 给5分。
【命题思路】此题对应“我的健康成长”课程标准内容中的“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高)”。试题考查目标的综合性强,将学生置于具体的学习生活情景现场,要求其在短时间内作出行为反应。重点考查学生上述表格“能力和方法”中“总结自尊、自爱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情景设计非常富于挑战性,通过学生的具体行为反应,教师可以透视其内心世界,评判学生在自我负责、分辨是非等生命教育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答案设计在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根据模拟情景的理性要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层次性和区分度。
【评价工具3】评价量表
周末下午,家住和平小区八楼的小李同学独自在家。正在客厅看动画片的小李注意到有刺鼻的浓烟从门缝进来,就赶紧跑到阳台查看情况,发现三楼着火了…… 请回答:
(1)报火警电话时,重点要讲清楚什么?(8分)(2)消防队员到来之前,小李应该怎么办?(6分)
【答案要点】
【评分说明】(1)快速找到电话,拨打119求助(2分),准确报出失火地点(2分)和火势大小(2分);说明居住地附近的交通情况(2分)。(2)消防员来救火之前,呆在家中,等待救援,迅速用泡湿的毛巾或棉被等堵住门缝(2分),并想办法关紧窗户(2分);到阳台挥舞鲜艳的衣服并大声呼救(2分)。
【命题思路】本题对应“我的健康成长”课程内容中的“6.……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述表格“能力和方法”中“以设置情境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本题以一个突发情境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答案设计中,尝试将SOLO分类法应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中,以量表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该评价量表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从理性的角度为学生定位,让学生清醒地知道自己当下的认知水平;二是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不让他们茫然地等待别人主观随意的评判;三是给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台阶和可以随时自我评判、矫正的尺规。教师在使用这一量表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水平,目的在于发展,在于脱离E级的向上发展,而不在于刻意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A级水平。这样,评价量表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学生也才能根据量表进行初步反思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以上实践研究我们发现,纯粹的纸笔评价无法实现品德与社会学科评价的全部要求,非纸笔测试的评价工具则基本能够弥补这种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抛弃和否定纸笔考试形式。这也带给我们许多领悟和启示: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找到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切入口,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自我教育,学会关心他人生命,逐渐懂得提升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评价过程和结果分析能让教师更深入地把握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郭家海.发展性评价量表在写作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与教学,2009(1).
[2]毛义涛.基于教学质量监测的思想品德学科评价方式探新[J].中小学德育,2014(6).
[3]李坤崇.教学评估:多种评价工具的设计及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近三年来,我们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中,就“我的健康成长”纸笔测试和非纸笔评价的工具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细化课标要求,分解评价目标
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的“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评价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方法”,细化为“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评价的目标和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评价的实施和反馈”,重新梳理了各条目下的子目,使内容更加清晰。这明确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说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结果进行评价,而非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联系小学生生活与思想实际,结合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围绕“我的健康成长”内容标准,分解制订了更具体化的评价标准(见下表)。
表格中的内容标准从各个角度体现了2011版课程标准对“我的健康成长”的要求。由于“我的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只有8个条目,在品德与社会整个课程设置中的分量和比例相对较小,只占52个条目总数的15.4﹪;而且课程内容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较多;目标表述的行为动词大多是“了解、知道、理解和体会”等,缺乏操作性和外显性。这导致在课堂教学,尤其在课程评价中存在比较大的模糊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也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设计、实施和达成。我们设计的评价标准按照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方法、知识)进行表述,既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确定教学目标,也便于在教学评价中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化,进而更好地落实这些目标。
二、评价工具建构的尝试
我们在评价工具的建构中注重评价的导向功能,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质量。在设计评价方案时,我们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评价特点,准确体现“我的健康成长”内容目标,综合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方法、知识三维课程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形式。
【评价工具1】选择题(4分)
解决下图“滑滑梯”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最关键的是( )
A.个人增强安全意识 B.父母加强安全教育
C.学校增加娱乐设施 D.社区改善活动条件
【答案】ABC
【评分说明】学生凡是选A给4分,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D 给0分。
【命题思路】此题对应课程内容中的“6.体会生命来自不易,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题目以发生在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以生动形象的漫画形式,考察小学生在许多自主性生活中,应懂得主动避免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首要负责人是自己而非他人,避免在什么情况下都相信他人、依赖他人,从而树立生命第一的自我保护意识。
【评价工具2】简答题(5分)
在玩具店上里,你和你要好的同学看到一件设计精美的小魔方,但是两人身上都没有带钱。这时,你的同学请求你配合他偷偷地“拿”走这个小魔方,你会怎么办?
【答案要点】学生要能回答“立即严厉拒绝并警告,根本不予理睬,并在回家后对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还要把此事报告老师和家长”等等。
【评分说明】根据学生的回答,“迫不得已配合行动”给0分,“犹犹豫豫地拒绝配合”给1分,“立即严厉拒绝并警告”给2分,“根本不予理睬”给3分,“回家后对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给4分,“还要把此事报告老师和家长” 给5分。
【命题思路】此题对应“我的健康成长”课程标准内容中的“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高)”。试题考查目标的综合性强,将学生置于具体的学习生活情景现场,要求其在短时间内作出行为反应。重点考查学生上述表格“能力和方法”中“总结自尊、自爱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情景设计非常富于挑战性,通过学生的具体行为反应,教师可以透视其内心世界,评判学生在自我负责、分辨是非等生命教育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答案设计在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根据模拟情景的理性要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层次性和区分度。
【评价工具3】评价量表
周末下午,家住和平小区八楼的小李同学独自在家。正在客厅看动画片的小李注意到有刺鼻的浓烟从门缝进来,就赶紧跑到阳台查看情况,发现三楼着火了…… 请回答:
(1)报火警电话时,重点要讲清楚什么?(8分)(2)消防队员到来之前,小李应该怎么办?(6分)
【答案要点】
【评分说明】(1)快速找到电话,拨打119求助(2分),准确报出失火地点(2分)和火势大小(2分);说明居住地附近的交通情况(2分)。(2)消防员来救火之前,呆在家中,等待救援,迅速用泡湿的毛巾或棉被等堵住门缝(2分),并想办法关紧窗户(2分);到阳台挥舞鲜艳的衣服并大声呼救(2分)。
【命题思路】本题对应“我的健康成长”课程内容中的“6.……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述表格“能力和方法”中“以设置情境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本题以一个突发情境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答案设计中,尝试将SOLO分类法应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中,以量表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该评价量表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从理性的角度为学生定位,让学生清醒地知道自己当下的认知水平;二是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不让他们茫然地等待别人主观随意的评判;三是给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台阶和可以随时自我评判、矫正的尺规。教师在使用这一量表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水平,目的在于发展,在于脱离E级的向上发展,而不在于刻意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A级水平。这样,评价量表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学生也才能根据量表进行初步反思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以上实践研究我们发现,纯粹的纸笔评价无法实现品德与社会学科评价的全部要求,非纸笔测试的评价工具则基本能够弥补这种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抛弃和否定纸笔考试形式。这也带给我们许多领悟和启示: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找到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切入口,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自我教育,学会关心他人生命,逐渐懂得提升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评价过程和结果分析能让教师更深入地把握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郭家海.发展性评价量表在写作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与教学,2009(1).
[2]毛义涛.基于教学质量监测的思想品德学科评价方式探新[J].中小学德育,2014(6).
[3]李坤崇.教学评估:多种评价工具的设计及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