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中窥见万般釉色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烧造茶盏的窑口众多,北方有定窑、邢窑、耀州窑、怀仁窑……南方有官窑、龙泉窑、吉州窑、建窑……各窑口主烧的瓷器,青瓷、白瓷、黑瓷不尽相同。黑瓷中以建窑最具代表性,同时建窑也是当时烧造茶盏最为专业的窑口。
  建窑,又称建州窑。现今遗址位于福建省北部建阳市水吉镇一帶。建窑是采用龙窑烧造瓷器的窑口,龙窑顺应山势而建,长为几十米乃至上百米,其中大路后门山更是发现有长达127米的龙窑窑址。龙窑一次可烧造多达数万只的茶盏,在历史文献中甚至有一窑烧盏十万只的记载。但纵使一次同窑烧造如此多的茶盏,往往因为窑内位置的不同、气氛和温度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导致难有两只完全相同的茶盏,可谓“一窑千变”。


宋 建窑乌金釉描银 穹究堂藏




宋 建窑乌金釉(盏心) 穹究堂藏

黑:茶色分明


  自然造化往往出人意料,使得建盏釉色令人琢磨不透。但在建窑的发展历史中,随着窑工经验的增加,对窑炉的掌握,对胎土釉水的了解,使得建盏形成几类较为明确的釉色划分。作为建窑中最为上乘的釉色,乌金釉因其深邃纯净,才使得它能承载着、彰显着这许多不同的釉色。这与宋人所追捧的老庄思想中所提及的“无为之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宋朝盛行点茶法,茶叶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等等工序制成茶团,再碾碎成沫注热水用茶筅击拂,最后茶汤成白色。《大观茶论》记有:“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茶汤上白色的茶沫好似聚结的云气霜雪。唯以建盏铁胎黑釉最能反衬出茶汤的白色。如蔡襄在《茶录》中所说的那样:


宋 建窑兔毫盏 穹究堂藏


宋 建窑兔毫局部 穹究堂藏


宋 建窑乌金釉蓝兔毫 穹究堂藏




宋 建窑灰被釉 穹究堂藏

  “茶色白,宜黑盏。”
  建盏中以黑釉盏为主,而黑釉中又以乌金釉最为上乘。乌金釉乌黑如漆,润泽如玉,幽玄深邃。在现有的完整器与标本中,出现乌金釉的茶盏其底胎都是灰铁胎,胎质细腻坚硬,可见首先得经过严格的胎土淘洗才会施以乌金釉;其次只有足够的炉火温度才会烧造呈现出乌金釉的釉面。在数十米至上百米的龙窑中,不同的区域温度也不尽相同,需要高温才能烧造出来的乌金釉必须是放置在龙窑中位置最好的区域。光是烧造环节,就足见乌金釉在建盏釉色中的地位。

变:意外之美


  而在乌金釉的基础上,又会衍生出银毫、油滴、曜变、鹧鸪斑等不同的纹理,甚至茶绿釉、灰被釉等不同的釉色。
  相比普通黑釉,乌金釉的釉层杂质更少,色泽更为深邃,也唯有在这样的釉色中更能形成银毫、油滴。乌黑底釉上泛出的条条银丝像兔子纤细毫毛,又或者带有金属光泽的斑点像漂在水面上的点点油滴。人们还会在已经烧成的乌金釉表面描绘纹理,再入窑二次低温烧造,所绘纹理既有兔毫纹、柳树荷花等图案,亦有“福山寿海”等文字;还有在施乌金釉的同时再施白釉点斑烧成的鹧鸪斑,甚至包括现在广受关注的曜变天目,其底釉也是乌金釉。
  在温度不定的窑炉内,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施以乌金釉的茶盏呈现出其他釉色。有一部分乌金釉建盏的口沿或者胎釉结合处会呈现出茶绿釉釉色,而在一部分茶绿釉建盏的盏心或滴珠的釉面则呈现出乌金釉釉色。可见茶绿釉与乌金釉本是相同釉水;另外在灰被釉中,有一部分釉面玻化程度高,胎体为灰黑色铁胎,可见其也是在乌金釉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建盏中釉色多种多样,若以细微差别划分,则门类数不胜数,故而建盏釉色的划分秉承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在乌金釉体系之外,还有柿红釉、白釉,包括出现在黑釉或者酱色釉上的黄兔毫、红兔毫等不同釉色。
  入窑千万盏,盏盏不相同。哪怕能工巧匠使尽浑身解数,不论两只盏拉坯修足施釉、窑内放置的位置等等是多么接近,最后也不可能烧出两只一模一样的茶盏。如此人工尽力99%,而最后1%的那把火依然会使得茶盏呈现出意料之外的釉色。也许恰恰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然造化,才会使得崇尚自然的宋人如此喜爱建盏。


宋 建窑鹧鸪斑 穹究堂藏


宋 建窑钵形鹧鸪斑盏 穹究堂藏




宋 建窑乌金釉油滴盏 穹究堂藏
其他文献
雨有很多性格,或温柔、或果敢、或无畏。  它的任何一面,似乎都能让人有一种美的感受。但,它也會带给人们不适甚至灾难。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它,怎样治理它,甚至怎样与它共存?  我们不妨也看看旧时的人,是怎样接招儿的,是怎样引导、利用它为人类所用的。
期刊
南宋李迪《风雨牧归图》(局部)  123.7厘米×102.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风雨将作时,二牧童赶牛回家的情景,是一幅具有风俗性质的小景山水画。走在前面的牧童用手扶住斗笠,身子微微伏在牛背上,吃力地前行着。而后面的那位牧童的斗笠被风吹掉,他想跳下牛背去捡回来。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局部)  143厘米×81.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桥上冒雨赶路的农夫,一个个显示出匆忙急
期刊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大学时期笔者曾在南京求学,习惯了每年的雨水季节,以至于到现在想寻找一种闲适的感觉还是需要有细雨的衬托。  农历七月,笔者差旅安徽,这里的雨并不像江南那么延绵不绝,倒有一些皖南山中阴晴不定的脾性,有时清晨淅淅沥沥,有时突来半日瓢泼,也有下午下了一阵傍晚却掩不住的斜阳夕晴。  雨水与茶本无关,采茶、做茶恰恰是要避开雨水的。明代罗凛在《茶解》中云:“雨中采摘,则茶不香
期刊
原始房屋囱上的防水凸棱。  为了防风阻雨,从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开动脑筋,为居室设计一些装置以作抵挡之用。窗牖是房屋建筑上所开的孔洞。窗由“囱”演变而来,本意为房顶的孔洞,牖则是指墙上所开之孔。但是在词义演变过程中,这两个字均指墙上所开的孔洞。在早期建筑中,人类为了达到防雨的目的,在窗牖的设计上采取了许多措施。护囱引流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为了达到排烟通风的目的,原始人在半地穴式房屋顶部坡面处开
期刊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然后才是沟渠暗排。  中国传统建筑中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其在单座建筑中占有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设为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则设有翘起的飞檐。  瓦是从西周开始出现,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瓦是用
期刊
明 文征明《东林避暑图》卷31.8厘米×108厘米此卷明显可见文征明对“元四大家”中倪瓒、吴镇的取法,将倪瓒细笔疏皴的山石和吴镇粗笔浓墨的树木相结合,卷后有文氏为钱同爱书诗三首等跋文,展示了其诗、文、书、画的全才。此作曾由美国著名藏家顾洛阜收藏。  自古以来,总有两种选择盘桓在中国历代文人心头——“仕”与“隐”。关于这一矛盾,文学、艺术中也有丰富的情感抒发和浪漫想象。对于隐士形象和隐逸生活的追逐,
期刊
上海,地处江南,因水而生,水系发达。其面朝东海,又是长江的出海口。这里最早设立的市镇青龙镇,就因占据“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的地理优势,成为海上贸易商贩的聚集之地。然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加之多年来过量抽取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黄浦江贯穿上海,周边还有长江口、杭州湾,加上上海市区的地面齐平,防洪挡潮只能依靠防汛墙、堤坝和海塘。如遇台风影响、长江流域泄洪或大暴雨,上海就有可能出现城
期刊
宋代以前书画作品多无名款、钤印,而鉴赏者大多从作品风格、材料等因素断定其年代、作者。如宋代绘画多将无名款作品定于某一名家之手,严谨者在作者名前加“传”字。而多数则直接将某一作品归于某人名下,如《淳化阁帖》卷六、七、八多为王羲之伪作,《古诗四帖》归之于张旭也颇有不谐之处,而后世者往往以其为真,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景福殿赋》亦如是。  此赋原无名款,因卷末有宋代曾肇的跋文,谓其为孙过庭书,故一般称为“孙
期刊
旧时济南东门外护城河  古人城居“因天材,就地利”,山东济南凭借泉与水的优势,很早就成为古人的定居点。  2003年至2011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围绕大明湖先后进行了六次大型考古发掘工作,专家根据出土古建筑木桩窥见先人智慧——合理分析建筑区域地理环境,于建筑地基中碇入木桩,以防土层含水量大而导致沉陷。2007年,济南趵突泉北路6号古城墙遗址发掘发现,为解决排水问题,古人在城墙外壁最下端距离底部墙石
期刊
夏斌,1951年5月生,硕士学位,1969年至1977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 当教师,1978年到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先后任干事、金融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中国证监会交易部主任兼信息部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发表大量金融研究论文,并多次获奖,出版著作十余部,1991年被评为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