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碰撞之城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ywi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时济南东门外护城河

  古人城居“因天材,就地利”,山东济南凭借泉与水的优势,很早就成为古人的定居点。
  2003年至2011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围绕大明湖先后进行了六次大型考古发掘工作,专家根据出土古建筑木桩窥见先人智慧——合理分析建筑区域地理环境,于建筑地基中碇入木桩,以防土层含水量大而导致沉陷。2007年,济南趵突泉北路6号古城墙遗址发掘发现,为解决排水问题,古人在城墙外壁最下端距离底部墙石以下1.4米处,创造性地用鹅卵石铺成散水斜坡,以高效排水。
  不论是依水位而变化的木桩,还是古城墙排水系统,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妙法,也是这座城市与水相交融的成果,足见先人的建筑智慧,展现了城与水的完美结合。

泉水护城


  济南的护城河是全世界唯一由泉水汇成的护城河,其挖掘年代可追溯到汉代。济南城墙原为土墙,明代时在土墙外加上砖石包砌,成为砖石城墙。改建后,城墙周长达到了12里48丈。而城墙外面就是护城河,“绕城一周,池阔五丈,水深三尺”。护城河水由娥英水、泺水等汇聚而成,也就是主要由趵突泉、黑虎泉及其周邊众多名泉之水汇聚而成。
  在古代,济南护城河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战争发生时的战略防御。除此外,还有运输、排涝、观赏等多种功能。这条河与旧时的济南人极为亲近,他们依河而居,在这条河里挑水、濯衣、洗菜,还于此戏水、乘凉。可以说,这条护城河就是旧时济南人家里的自然水源,与生活息息相关。

堪比江南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100多年前,《老残游记》这样描写济南的风貌。
  黑虎泉在济南名泉中最亲民,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以及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中都有记载。在护城河东南角南岸崖壁上面,旧时有黑虎庙。庙下崖壁上有一个洞穴,这里面就是黑虎泉的泉源。洞里面的水很深,在洞口就能感到一丝丝的寒气。现在的洞口是1949年以后改建时用奇石堆砌而成的。而在民国时,这处洞口还是用整齐的青石修砌的拱形券口。泉水从洞内经地下流到北侧泉池池壁上三个虎头,自虎头倾泄喷出。旺水期,虎头喷出的水柱和虎口一样粗,池中的水深且清澈见底,壮观且好看。


旧时济南北城门与护城河


旧时的黑虎泉


大明湖历下亭岛畔景色

  在黑虎泉的西北方向不远处有一处官府大院,珍珠泉就在这里。这个大院在古代时是山东最高官员的府邸,也做过行政部门的办公用地。大院中古意盈盈,古建筑透出庄严之感,而庭院泉池古树又显露出幽雅秀美。珍珠泉旧时照片存留不多,从现存旧照中可见,其泉池广阔,为济南诸泉之最。只是“珍珠”上冒之景以当时的技术难以拍摄,所以今日所见大都为泉池及周边庭院之景而已。

水上生活


  济南号称有七十二泉,那么这些泉水又流到哪里去了呢?这就得说到大明湖了,因为大明湖就是世界上罕见的由泉水汇成的城内湖。
  在唐代,大明湖的景色就已经名扬天下。到了宋代,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任齐州(即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主持修建了济南城墙的北水门,从这里调节大明湖水位。从此,大明湖水位能够保持基本恒定,不至水淹内城。其后,大明湖上又修建了曾堤,湖边修建了亭、台、桥等,大明湖也就渐渐具有了人文气息。曾巩还给大明湖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这处城内湖已是济南人避暑休闲之首选。
  明代重修城墙后,大明湖依然被圈在城内,也基本保持了原始的形貌,占据了古城内约四分之一的面积。到了清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一名句传颂华夏,遂成描述济南的绝句。
  回到上面的问题,就是大明湖水的来源。济南城内多泉,所以大明湖的水就是由很多泉水汇流而成的,主要就是珍珠泉、王府池子、芙蓉泉等水源,所以有“众泉汇流”的说法。古代济南曾有八景之说,其中“鹊华烟雨”“佛山倒影”“汇波晚照”“明湖秋月”都在大明湖或其周边,所以足见这处泉水湖的景致有多么佳妙了。从清末至上世纪40年代的历史照片上,可以看到大明湖秀美中颇含野趣的景色,亦可见其一直为游览之胜地。
  旧时大明湖中遍布私人湖田,所以湖里阡陌交横。因此,旧时湖上游船只好在湖田中曲折行进。湖田的主人是湖民,他们大都居住于湖岸之上,以在湖田内种植莲藕、蒲菜、养鱼,或者撑船为生,所得仅能维持一家温饱而已。虽然生活清苦,但这些湖民乘船采莲蓬、采藕、载客等场景,却是旧时大明湖上一道生动的水上生活画卷。


大明湖上采莲蓬的湖民
其他文献
摘自小藏君日记  2022年是启功先生诞辰110周年。在世人的想像中,很多才华横溢的大家,通常性格要么有着自己的﹃孤僻古怪﹄,要么道骨仙风、难以企及。但说来也怪,这一点上,我所认为的启功先生,却永远是那个幽默的、笑眯眯的﹃老头儿﹄,低调得如邻家爷爷般的形象。  不显山不露水,流淌在他作品中的是为人处世的通透,时间好像就停留在那里,没有离开。  前不久,笔者拜访民俗钱币收藏家陆昕,在观花赏泉之际,有
期刊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325号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上海历博)的展厅中,有一台“1895年英商道白生制清花机”,为上海地区重要工业文化遗产。据介绍,这台清花机由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注:上海历博前身)吴贵芳前辈等经手征集。  1972年1 2月5日,国营上海第二十二棉纺织厂将1933年三新纱厂旧址照片共计24张捐赠给上海历史博物馆前身。其中就有“北厂清花间”照片及文字记录:“开棉连尘笼机二部,自动
期刊
雨有很多性格,或温柔、或果敢、或无畏。  它的任何一面,似乎都能让人有一种美的感受。但,它也會带给人们不适甚至灾难。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它,怎样治理它,甚至怎样与它共存?  我们不妨也看看旧时的人,是怎样接招儿的,是怎样引导、利用它为人类所用的。
期刊
南宋李迪《风雨牧归图》(局部)  123.7厘米×102.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风雨将作时,二牧童赶牛回家的情景,是一幅具有风俗性质的小景山水画。走在前面的牧童用手扶住斗笠,身子微微伏在牛背上,吃力地前行着。而后面的那位牧童的斗笠被风吹掉,他想跳下牛背去捡回来。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局部)  143厘米×81.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桥上冒雨赶路的农夫,一个个显示出匆忙急
期刊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大学时期笔者曾在南京求学,习惯了每年的雨水季节,以至于到现在想寻找一种闲适的感觉还是需要有细雨的衬托。  农历七月,笔者差旅安徽,这里的雨并不像江南那么延绵不绝,倒有一些皖南山中阴晴不定的脾性,有时清晨淅淅沥沥,有时突来半日瓢泼,也有下午下了一阵傍晚却掩不住的斜阳夕晴。  雨水与茶本无关,采茶、做茶恰恰是要避开雨水的。明代罗凛在《茶解》中云:“雨中采摘,则茶不香
期刊
原始房屋囱上的防水凸棱。  为了防风阻雨,从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开动脑筋,为居室设计一些装置以作抵挡之用。窗牖是房屋建筑上所开的孔洞。窗由“囱”演变而来,本意为房顶的孔洞,牖则是指墙上所开之孔。但是在词义演变过程中,这两个字均指墙上所开的孔洞。在早期建筑中,人类为了达到防雨的目的,在窗牖的设计上采取了许多措施。护囱引流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为了达到排烟通风的目的,原始人在半地穴式房屋顶部坡面处开
期刊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然后才是沟渠暗排。  中国传统建筑中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其在单座建筑中占有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设为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则设有翘起的飞檐。  瓦是从西周开始出现,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瓦是用
期刊
明 文征明《东林避暑图》卷31.8厘米×108厘米此卷明显可见文征明对“元四大家”中倪瓒、吴镇的取法,将倪瓒细笔疏皴的山石和吴镇粗笔浓墨的树木相结合,卷后有文氏为钱同爱书诗三首等跋文,展示了其诗、文、书、画的全才。此作曾由美国著名藏家顾洛阜收藏。  自古以来,总有两种选择盘桓在中国历代文人心头——“仕”与“隐”。关于这一矛盾,文学、艺术中也有丰富的情感抒发和浪漫想象。对于隐士形象和隐逸生活的追逐,
期刊
上海,地处江南,因水而生,水系发达。其面朝东海,又是长江的出海口。这里最早设立的市镇青龙镇,就因占据“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的地理优势,成为海上贸易商贩的聚集之地。然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加之多年来过量抽取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黄浦江贯穿上海,周边还有长江口、杭州湾,加上上海市区的地面齐平,防洪挡潮只能依靠防汛墙、堤坝和海塘。如遇台风影响、长江流域泄洪或大暴雨,上海就有可能出现城
期刊
宋代以前书画作品多无名款、钤印,而鉴赏者大多从作品风格、材料等因素断定其年代、作者。如宋代绘画多将无名款作品定于某一名家之手,严谨者在作者名前加“传”字。而多数则直接将某一作品归于某人名下,如《淳化阁帖》卷六、七、八多为王羲之伪作,《古诗四帖》归之于张旭也颇有不谐之处,而后世者往往以其为真,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景福殿赋》亦如是。  此赋原无名款,因卷末有宋代曾肇的跋文,谓其为孙过庭书,故一般称为“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