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城居“因天材,就地利”,山东济南凭借泉与水的优势,很早就成为古人的定居点。
2003年至2011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围绕大明湖先后进行了六次大型考古发掘工作,专家根据出土古建筑木桩窥见先人智慧——合理分析建筑区域地理环境,于建筑地基中碇入木桩,以防土层含水量大而导致沉陷。2007年,济南趵突泉北路6号古城墙遗址发掘发现,为解决排水问题,古人在城墙外壁最下端距离底部墙石以下1.4米处,创造性地用鹅卵石铺成散水斜坡,以高效排水。
不论是依水位而变化的木桩,还是古城墙排水系统,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妙法,也是这座城市与水相交融的成果,足见先人的建筑智慧,展现了城与水的完美结合。
泉水护城
济南的护城河是全世界唯一由泉水汇成的护城河,其挖掘年代可追溯到汉代。济南城墙原为土墙,明代时在土墙外加上砖石包砌,成为砖石城墙。改建后,城墙周长达到了12里48丈。而城墙外面就是护城河,“绕城一周,池阔五丈,水深三尺”。护城河水由娥英水、泺水等汇聚而成,也就是主要由趵突泉、黑虎泉及其周邊众多名泉之水汇聚而成。
在古代,济南护城河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战争发生时的战略防御。除此外,还有运输、排涝、观赏等多种功能。这条河与旧时的济南人极为亲近,他们依河而居,在这条河里挑水、濯衣、洗菜,还于此戏水、乘凉。可以说,这条护城河就是旧时济南人家里的自然水源,与生活息息相关。
堪比江南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100多年前,《老残游记》这样描写济南的风貌。
黑虎泉在济南名泉中最亲民,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以及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中都有记载。在护城河东南角南岸崖壁上面,旧时有黑虎庙。庙下崖壁上有一个洞穴,这里面就是黑虎泉的泉源。洞里面的水很深,在洞口就能感到一丝丝的寒气。现在的洞口是1949年以后改建时用奇石堆砌而成的。而在民国时,这处洞口还是用整齐的青石修砌的拱形券口。泉水从洞内经地下流到北侧泉池池壁上三个虎头,自虎头倾泄喷出。旺水期,虎头喷出的水柱和虎口一样粗,池中的水深且清澈见底,壮观且好看。
在黑虎泉的西北方向不远处有一处官府大院,珍珠泉就在这里。这个大院在古代时是山东最高官员的府邸,也做过行政部门的办公用地。大院中古意盈盈,古建筑透出庄严之感,而庭院泉池古树又显露出幽雅秀美。珍珠泉旧时照片存留不多,从现存旧照中可见,其泉池广阔,为济南诸泉之最。只是“珍珠”上冒之景以当时的技术难以拍摄,所以今日所见大都为泉池及周边庭院之景而已。
水上生活
济南号称有七十二泉,那么这些泉水又流到哪里去了呢?这就得说到大明湖了,因为大明湖就是世界上罕见的由泉水汇成的城内湖。
在唐代,大明湖的景色就已经名扬天下。到了宋代,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任齐州(即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主持修建了济南城墙的北水门,从这里调节大明湖水位。从此,大明湖水位能够保持基本恒定,不至水淹内城。其后,大明湖上又修建了曾堤,湖边修建了亭、台、桥等,大明湖也就渐渐具有了人文气息。曾巩还给大明湖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这处城内湖已是济南人避暑休闲之首选。
明代重修城墙后,大明湖依然被圈在城内,也基本保持了原始的形貌,占据了古城内约四分之一的面积。到了清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一名句传颂华夏,遂成描述济南的绝句。
回到上面的问题,就是大明湖水的来源。济南城内多泉,所以大明湖的水就是由很多泉水汇流而成的,主要就是珍珠泉、王府池子、芙蓉泉等水源,所以有“众泉汇流”的说法。古代济南曾有八景之说,其中“鹊华烟雨”“佛山倒影”“汇波晚照”“明湖秋月”都在大明湖或其周边,所以足见这处泉水湖的景致有多么佳妙了。从清末至上世纪40年代的历史照片上,可以看到大明湖秀美中颇含野趣的景色,亦可见其一直为游览之胜地。
旧时大明湖中遍布私人湖田,所以湖里阡陌交横。因此,旧时湖上游船只好在湖田中曲折行进。湖田的主人是湖民,他们大都居住于湖岸之上,以在湖田内种植莲藕、蒲菜、养鱼,或者撑船为生,所得仅能维持一家温饱而已。虽然生活清苦,但这些湖民乘船采莲蓬、采藕、载客等场景,却是旧时大明湖上一道生动的水上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