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它的特点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思维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教师的首要责任与作用在于一个“导”字,学生主要通过训练达到训练目标,教师以教材和学生的思维现状为凭借,充分挖掘思维的内容,积极创设思维训练的情境,巧妙点拨,突出思维训练的发生过程。
   思维能力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能起的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认识到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实质,才能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地对思维科学进行学习,了解思维规律和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和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训练方法,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安排教学,真正把思维训练融会贯通于语文教学之中,把思维训练落实到语文教学中。
  一、在形象思维的训练方面。
  (1)从仿写到创新。结合近几年中考热门的仿写题型,经常利用课堂、练习、考试等机会,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属于模拟思维活动,是对某种现成的事物或现象进行仿效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仿拟构思、仿拟语言甚至仿拟写作技巧,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联想、想象思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文章中运用的各种联想与想象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奥妙,并通过如补写、续写、扩写、在课堂上用语言表达或在四人小组中向同学表达以及情景再现等方式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性联想与想象的训练。如在《海燕》的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三的“想象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要求学生先写,然后四人小组交换阅读,推选每个小组最好的一篇,由组员之一进行朗诵。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中海燕心理的理解,并在写作与朗诵中对同种心理进行联想与想象,尤其在最后的朗诵环节,部分学生能在朗诵的同时通过联想与想象创造出了一个暴风雨即将来临的世界,替海燕说出了撼动人心的宣言。
  (3)情感的培育。语文学科的形象思维具有审美性质,而这一性质突出地表现在它的情感性上。所以在形象思维训练中不仅要注意对各种认知因素的训练,而且应该重视对情感的培育。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文学作品中,无不反映着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內心丰富的、深厚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语文课就是要通过这一篇篇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使其人格和个性得到完美、和谐的发展,达到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因此在课堂中,我总是努力通过语言、语调、表情、动作以及诸多多媒体手段创造意境、渲染气氛,尽量生动地再现作品的形象和情感。而且我常常要求自己在把这一切传达给学生之前,自己一定要先被作品、情感所打动,因为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在课堂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教育。当我遇到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作品时,常常选择从唤起学生近似情感体验人手的共鸣型导入,这样更容易唤起他们走入作品体会作品的主动性。
  二、在抽象思维的训练方面
  抽象思维是获得语文知识的必要条件,是沟通教与学的工具,教师要借助抽象思维沟通教与学的信息渠道,达到师生相互交流的目的,学生也只有掌握了抽象思维的规律,才能提纲挈领,抓住要点,把握实质。那么怎样通过课堂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呢?很多人觉得抽象思维的训练主要是通过议论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系统化等抽象思维能力。但我认为抽象思维训练应该也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而不能仅仅依靠议论文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的总结段意、归纳中心等练习,以及每一个单元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小结、每一次知识点的归纳概括,每一次课堂上的比较教学,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的好办法。
  三、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面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表现,它寓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中。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训练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所以,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注意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课堂的民主意识,爱护他们充满好奇心的天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在他们提出问题后一定予以鼓励和耐心的解答,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并进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大力表扬那些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向老师提出不同见解和质疑的同学,以求形成一种积极思维、勇敢提问的课堂氛围。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辨证统一,所以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我也十分注重抓好这两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发散思维的训练,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我常常利用话题作文中话题的开放性,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以及逆向思维等方式开拓写作思路,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所以,学习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不仅是作为一个高素质公民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
期刊
摘要:以《曹操煮酒论英雄》为例,讲解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并提出在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前准备;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体验;研究性教学要充分尊重文本。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主要讲述了曹操青梅煮酒
期刊
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注学生的真正需求,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以此作为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重要一环——英语教学应切实关注学生发展需求。  一、科学的教学观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了解、关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共性需要,是教师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学生调研的方式切实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据此制订合理的教学目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时常面临这样的困惑: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他们或天真活泼,或文静优雅,或激情飞扬,或沉稳干练。可为什么在他们的作文里却很难找到“文如其人”的感觉呢?毋庸讳言,我们语文教师恐怕难辞其咎。事实上,在现行“中考”“高考”一考定乾坤的学生评价体制束缚下,在学校、社会、家长功利心态的驱使下,我们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扼杀学生作文个性的“刽子手”。  写作活动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本文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思考与探讨。主要从教育观念的改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和学生评价体系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之处: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时间,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
期刊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片面强调作文的应试技巧而忽视其中的审美教育,从而使作文教学带上了某种功利色彩。本文试着从几个方面说明如何做到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及其意义。   中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它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许多老师仅仅看到的是作文的可观分值,忽视它本来应该具有的审美意义。于是在一些个人观念的驱使下片面强调作文
期刊
摘要: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探究欲望,促进自主学习。 教师设置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结合学习的目标。可以设置故事性情境、探索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实验性情境等,利用情境解决化学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探究欲望,促进自主学习
期刊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但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快教学视野,还能在教学中深化德育和美育,激发写作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目的。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如果只是靠教师一张嘴干巴巴地讲,在教具的使用上,
期刊
摘要: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理难学,原因何在?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
期刊
摘要: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应首先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其次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然后让学生从个性化阅读中品味作品文化的意蕴,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前言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