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丝长,柳丝长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时,漫步长堤,每见杨柳依依,倒映湖面,碧波揉碎了那修长的身影,我便浮想联翩,家乡院落中的那棵柳树,母亲亲手做的那如柳丝般纤长的面条,便一一呈现在眼前。
  那年我正上高三,柳絮纷飞的时节,也正是高考复习最紧张的时候。每天拖着饥肠辘辘的身子回到家,扔下沉重的书包,便往柳树下的石桌旁一坐,等待着期盼已久的美食登场。母亲端上精心擀制的热气腾腾的面条,招呼着我慢点吃,这是高三生活的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雪白的面丝整齐地凸现出来,像刚出浴的美人;鲜美的汤头不见一丝浮油,只见葱花片片,翠绿欲滴;加之浓浓的浇头均匀地覆在中央,红椒、白面、青葱,相互映衬,令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呼啦呼啦地一股脑儿吃完,出一声热汗,一阵伴着柳絮气息的轻风拂过,不禁使人如处“轻风扶垂柳,淡月失梅花”的意境,美食、美景,一切尽在不言中。
  母亲做面,自有其独特的一套。她从不买现成的挂面,而是用自家的面粉擀制,擀得软硬适中之时,放入传统的轧面机中慢慢地抽出一根根细细的面丝,这样做出来的面丝滑爽、劲道、不易断。
  母亲煲汤更是格外细致。煲汤的器具是一口陈年的铁锅,按照农村的说法,铁锅烧制的菜肴有一股特殊的香气。面汤一般以骨头汤或者是鸡汤为宜,母亲煲汤,喜欢用大块排骨,有时也会掺进一些鸡骨。文火慢炖,小火慢熬,直到骨肉分离,香气扑鼻,沥去骨渣,汤奶白奶白的,几乎看不见一丝油星。母亲下面,从不用一滴水,都是用原汤作为底汤,这样的汤头才备感浓郁,不是开水加味精的那种寡而无味。
  面丝已备,高汤已沸,如何熬制一份浇头便成了点睛之笔。母亲虽然称不上什么“大厨”,但熬制的浇头兴许也可以称得上是“秘制”吧。母亲将剁碎的红椒放入滚油中煸炒爆香,待红椒微微变色,便放入蒜泥、姜末、肉末等,熬制片刻,便迅速起锅,浇于面丝之上,红红的爆椒肉酱,白白的面丝,相映成趣,让人欲罢不能。
  “柳条拆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阔别家乡已多年,但记忆中的美食依然无法淡忘。每每路过长堤,轻拂垂柳,心中便漾起思乡的波澜:何时才能再归故里,坐在院中的柳树下,尝一口母亲的面呢?
其他文献
幸福有好多种:爱与被爱、事业亨通、健康长寿……都是一种幸福。其中,令人最有幸福感的是:有人等你回家吃饭。年少时不大懂得珍惜,再加那时住宅电话也不普及更遑论手机,常常因为贪玩或其他原因,不回家吃饭,也没事人样不懂得打个传呼电话回家关照一声,害得父母家人将饭菜热了又热,在窗口望了又望!好容易将我盼回家,刚开口关心地询问几句,就不耐烦地嫌唆:“我难道连这点自由都没有啦?谁让你们等了?”现今,当年等我回家
期刊
认定现代社会是个“广告社会”,此言绝不为过,就连中学生的作文考试中也频频出现着一种全新的题型:让学生为某某商品写段广告或者针对某某广告做一番点评。  凭心而论,这种题型很有时代特色,既然现代社会是个广告社会,既然许多广告词中学生耳熟能详,既然广告策划是一种高智商活动,那么,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一下写广告或者点评广告,的确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分析水平,尤其是创意水平。  于是想起了多如牛毛的酒广
期刊
去表哥的养鸡场,看表哥养鸡。  鸡比人精神。满面红光,圆睁的双目,连眨都不眨一下,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表哥给鸡撒饲料,见我兴致蛮高的,招呼我来试试。  我在撒饲料时,有了发现。饲料被染得红红的,拌上了一种红色的颜料。干嘛?给鸡美容?  表哥笑着摇头否认,说这样可以让蛋黄的颜色变成红色,营养成分不变,但红色的蛋黄招人喜欢,这种鸡蛋到市场好卖,且能卖个好价钱。  可叹,鸡如此警惕,最终还是被人上下其手
期刊
饮食的话题在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往往不登大雅之堂。孔子虽然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仅仅是框定了人之本性,单纯满足口腹的饮食仍然被至圣先师冷落在“欲”字中挣扎。孔子讲究饮食,是在礼的规矩之下的即成模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对贵族席间礼仪的强制执行,更多的是对“食指动”者的约束,谈不上美食意味上的追求,遑论饮食艺术的创造。与孟子辩论的告子因为持“食色,性也” 的理论,更被贬为与禽兽相差不
期刊
城市生活中,我们在进行空间转换、位置移动的时候大多使用公交、地铁、汽车、电梯等工具,很少会单纯使用我们的双脚。说到走路,恐怕只有在上街购物的时候。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行走,是人类基本的运动,“是人类最好的补药”。不管科技怎么发达,生活怎样忙碌,都不要忘了行走。  喜欢到各处去行走,熟悉的,陌生的,大街上,幽径上。即便是每天经过的街道,用心走一遍,也总会有新的发现,比如路边的花儿开了,橱窗的风景变了
期刊
以103岁高龄谢世的银行家朱博泉老人曾如此对笔者说:“上世纪30年代以前,上海过圣诞节唯一够格开大派对的,就只有汇中饭店。”  为什么?因为八九十年前上海玩圣诞节的,就是外国人和高等华人。当时许多上海有钱人尽管家居豪宅,但宅邸不够洋派,特别不具备一个豪华的可供乐队演奏的大Ball Room(大舞厅),因此氛围不够,所以人们都热衷在豪华大饭店过圣诞。豪华之外,还要够身价。所谓身价,就是场地本身的渊源
期刊
小时候猜过这样一个谜语:“爹爹在水面摇风打扇,妈妈在泥中受苦受难。生个哥哥鼓眉凸眼,跟个妹妹十分好看。”谜底是:爹爹是荷叶,妈妈是莲藕,哥哥是莲蓬,妹妹是荷花。从那时起,便对莲藕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像面对妈妈那柔软而坚硬、细致而饱满的母爱一般的感情。  在公园的荷花湖前,我的视线总能穿透湖面抵达泥层中的莲藕 :一副含辛茹苦却乐在其中的样子,让我的心里温暖而潮湿,幸福而伤感。在菜场看到的莲藕,总是一
期刊
1541、辜鸿铭在武昌东湖某小店尝“老吊汤”,系用炭炉子上瓦罐,内煮排骨藕汤。他吃了极美,尤其是藕片,入口即化,大喜,连吃几罐,才知此罐又名“吊子”,即对老板说:“你店虽小,吸引人的却有二:一是吊子;二是藕,何不挂‘吊子藕汤’更贴切呢?”老板认同了,于是此汤成了武汉美馔之一。  1542、金焰和王人美选择1933年最后一天结婚。当天联华电影厂同事按照惯例拟举办辞岁同乐会,得知他俩于大三元饭店开了四
期刊
二战时期,一个意大利士兵即将开赴战场,爱他的妻子把家里所有能吃的饼干、酒、咖啡全做进了一个糕点里,那个糕点就叫提拉米苏。每当士兵在战场上吃到提拉米苏就会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爱的人……提拉米苏(Tiramisu),在意大利文里,有“带我走”(pick me up)的含义,带走的不只是美味,还有爱和幸福。    不止一次在路过西饼店时忍不住进去品尝提拉米苏,因为这实在是每一个女孩子几乎都无法抗拒的美
期刊
Selina通过电子邮件传给我一则新闻,说台湾有个患肺癌的男性病人,因为改变了饮食结构,5年后医生发现癌症病症居然消失了。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现代人谈癌色变,这则消息像救命稻草一样,被我抓住不放,传给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相信这些朋友会像我一样,广泛传播。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世人的重视,同时,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晕头转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