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inle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社会生活资源的挖掘”“趣味游戏活动的组织”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资源;趣味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100-02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带给他们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使得他们能更加热情高涨的开展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为丰富的学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创设良好的情境将有助于学生们焕发语文学习热情、深化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进而实现更加高效、有效的掌握。恰当创设情境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身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也在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了优化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方法,以下仅对此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往往能带给观看者直观、形象之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创设教学情境往往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愉悦情感感受,这对于创设有效的语文教学情境来讲可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对此,我深有感触。例如,在教学《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则新闻文本内容时,我便没有仅仅局限于以口头讲解与描述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载机成功着陆的视频短片。在观看视频短片的过程中,学生们全都聚精会神,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错过了重要的历史性时刻,也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立体情境,他们仿若置身于当时那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亲眼目睹了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如此,他们更能感同身受般地理解歼-15舰载机着舰成功时人们的喜悦与自豪心情。这样一来,在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们的爱国之情与自豪之感得以自然而然的迸发,学到的不仅仅只是新闻体裁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良好的熏陶与感染,而这恰恰正是有效教学的目标所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之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益的价值得以充分凸显。
  2.借助社会生活资源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其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所学的语文更好地辅助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因此,从初中阶段学生们所熟悉的社会生活资源入手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一种亲切的教学情境,也不失为我们语文教师做好语文情境创设的有力突破方向。
  对此,我便会在自身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积极的尝试与实践,学生们反馈良好。例如,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们对其中所弥漫的浓浓的父子亲情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我特意引导学生认真回忆日常生活中与父亲相处时的点点滴滴。学生们都想到了生活中众多父亲为自己做的看似毫不起眼但其实蕴含着浓浓关爱之情的行为举动,像早起时的一句叮嘱“多穿点衣服”,做作业时的一句嘱咐“认真一点,不要马虎”,还有与他人相处时的劝导“要诚信,待人要真诚”……从这一件件小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由此进行迁移,其自然也便能更好地理解《背影》一文中作者以小见大通过描述父亲的背影阐述自身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的中心主旨。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文时,学生们都非常感慨其中皇帝愚蠢的行为,但是却很少有人会将皇帝的这种行为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如此,自然便使得他们很难真正意义上理解这一课文的主旨内涵。针对这一情况,我便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也有“自欺欺人”的做法。这样一来,就建立起了学生们同语文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学生们会反思、会思考,像一名学生就表示自己有时候在学习中会存在“自欺欺人”的情况,遇到不会的问题看到其他学生们没有人提问,自己便也不好意思提问了,从而不懂装懂,假装自己都学会了。学生的这一言论引起了其他众多学生们的共鸣,以此为基础,我又引导学生们“既然大家都知道皇帝的行为是自欺欺人的,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后果,那么我们自己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自欺欺人吗?遇到不会或者不理解的问题又该如何做呢?”这些问题使得学生们的思维朝着深入的方向发展与延伸,使得他们很好地理解了学习应当诚实,而不能自欺欺人。如此,《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文便具有了广阔的生活外延,有助于学生们将学习到的思想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从上述的探讨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借助社会生活资源创设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对于他们学好语文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3.借助趣味游戏活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们爱玩爱闹,性格活泼好动,为此,他们对课堂上所引入的趣味游戏格外感兴趣。在我看来,借助趣味游戏活动灵活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也是极为有效的情境方式之一,其能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在热情的推动下主动学习知识,很显然这将情境教学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
  例如,在某次的语文课上我便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诗词小达人”的游戏竞赛活动,即学生们要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将自己所知道并能熟练背诵的古诗词完整的叙述出来,背诵最多的学生便是本次趣味比赛游戏的获胜者。在这一趣味的游戏活动情境中,学生们的古诗词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与调动了起来,促使他们以更加饱满与热情的姿态积极投入到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借助趣味游戏活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进而促使学生们学好语文的目的轻松达成。
  比如,某次的作文课结束之后,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朗诵我写的作文”的趣味活动,即学生们要将自己所写的作文在大家面前进行朗诵。猛然听到这一消息,学生们都很开心,都认为这是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因此,他们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格外高涨;可是,随着这一趣味活动的进行不少学生们遇到了问题,由于写作之前没有认真写,他们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错别字,有读起来非常不通顺的句子,有读着有歧义的句子,还有自己在朗诵的过程中都难以理解的句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学生们的朗诵异常顺利,句子优美,文章思想也非常深刻,留给了大家非常深刻的印象。两相对比,在朗诵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学生既明确了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也发现了别人身上的优势与长处,从而能做到扬长避短,在日后的写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如此一来,在以朗诵为载体的语文情境中,学生们对写作的兴趣會更加高涨,而这势必有利于他们积极学习写作技巧,掌握写作规律,有利于他们最终写作素养及其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趣味化游戏活动之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进而提升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设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与上述我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在日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将立足所教学语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等实际情况,探索与总结更多的适合初中语文学科的情境创设方法,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能更有兴趣学习语文、更能高效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谢彩云.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8(06):56-56
  [2]熊国霞.音乐与语文的碰撞—我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01):76-77
  [3]易红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7(03):55-55
其他文献
介绍了基于MapGuide的测绘科技档案图形查询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其基本的功能,并阐述了数据组织,提出了系统软件设计的方案和系统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讨论了起算数据误差对平差值和平差值精度的影响,给出了计算各种影响值的公式和应用实例,并对实例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摘 要:在授课改革工作整体实施的条件下,该科授课的途径也必须体现出优化化和丰富化。大众化充当先进性新课程授课核心认知,符合授课进步与人才发展机制。故而,该科教育者应开发授课智慧,获取先进授课经验,寻求大众化授课认知与该科授课的先进融合点,从切入点着手实现科学认知在该科授课的运用,改善授课效率,推动该教育层次受教育者整体进步。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理念;受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G 633.95
摘 要:教师想要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就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水平。二者也是密不可分的。落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地讲解课本的知识,而是要尽全力去鼓励学生们,去除本身对教师的长期依赖性,学会扔掉拐棍前行。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目前还在不断地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其对于学生们的要求也逐渐在变化,要求学生从过去乖乖听话的状态,转变为努力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注重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自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在坚持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本文在阐述参与式
摘 要:新高考存在着物理选考人数相对较少的现象,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而高中物理教学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科学基础,肩负着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使命,其核心素养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問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
摘要:在初中阶段化学对于学生而言,属于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而要想更好的掌握化学就需要大量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学习。初中生可以利用大量的实验对化学现象实施进一步的观察与记录以及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对教材中的相关原理进行合理的验证。本文主要分析了化学教师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初中生的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分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化学;分组;实验
摘 要:现代教育中,家长都特别注意孩子的全方面发展。音乐不但可以陶冶幼儿的高尚情操,还会起到帮助幼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在近几年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理念过程中,教师通过在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从多方面加强幼儿的专注力,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与小学音乐衔接的教学核心。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幼儿;音乐学科;衔接教学   【中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小学教育得到较大程度地发展,这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创新,教学目的也要随之做出调整。小学数学课程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前后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这需要数学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在本文中首先对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期望能够为读者提
摘要:初中教育是中等教育的初始阶段,为高中学习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科目,例如,物理、化学等,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物理这个学科的印象都比较模糊,没有系统的认识。初中物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以及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而且没有小学的铺垫阶段,相对语数外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初中物理课程中有物理实验的要求,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也较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的科学实验,教师要利用好这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