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连志是当代写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年轻代表画家,并且颇具潜质和发展前景。在当今众多的优秀青年人物画好手中,连志属于形式风格特征较为鲜明的个例。他善于结构粗犷厚重的宏大叙事式画面和甚至比例大于其本人真身的人物画创作,作品极富张力,充溢着某种北方人才有的强悍狂野之气和趋于沉静内敛的宗教气息。他的画面结构饱满厚重,具有外延出画幅的压迫感、令人窒息感和视觉冲击力。他笔下的作品中刻意夸张了的人物形象和憨拙的造型组合,强化了作者的主观创作命题,进而形成了他特有的视觉语言和图式处理手法。他理智地过滤去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丰富的情感色彩,代之以方斫滞重的笔墨所构成的单纯质朴的感情色彩,通过浓重背景来反衬符号化的人物造型,使画面产生某种灵异的直观效果,增强了怍品蕴含的现代感和潜意识。
连志平时言语不多,但我知道他是一个作深功的人。18岁于吉林敦化入伍的他,与军营结缘并成为军旅画家的一员。军旅画家在我看来较多有个性,同时区别其他类型的画家而有责任、有使命感,那是一种群体而强大的力量聚合。军营充满诱惑和驱动力,军旅画家首先在其行,自觉、自尊、自豪。多年的军旅生活,使连志变得感情内敛、性格硬朗,他把视角全方位地投入到军营,把更多的精力和情感注入他情有独钟的绘画。连志的经历以及他对部队生活的深入洞察,使他理解的奉献精神区别他人,从而又使他的军事绘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绘画的创意便由此不断触发,进而形成视觉图形。调入沈阳军区任创作员后,他作为专业画家,经常走边防、上哨卡、下海岛,用手中的画笔讴歌时代军人的风采。连志创作了少的军事题材系列佳作,如作品《美人蕉》《绿林》《海训》等,都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当代军人的训练生活,反映出部队生活中极具特色的瞬间和细节,这其中也连带映射出他的从军经历和自身写照。从《绿林》的浓荫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密林里的潮湿和神秘。《海训》中令人震惊的视觉角度和钢筋水泥般的肢体架构形式,在平凡的军旅训练中发掘出新颖与神奇。《锋时代·预备》(2012)是连志近期的一幅大型军事题材创作,集中体现了他在当代现实军事题材创作中的美学追求和艺术个性语言。连志的军事题材人物画创作已成为当代军旅题材中国画艺术中一个独具特色和不可替代的鲜明个体,为新世纪军旅题材美术创作做出了他的独特贡献。
作品“天堂系列”折射出连志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命运的挑战。连志的创作经历,表现出他不安分的思索和善于深思深研。他试图以悲悯的情怀感悟众生,去寻求灵魂的慰藉。一次有缘的机会,使连志踏上了雪域高原。藏地之行,蓝天白云,冰峰雪山,霞光幻影。这是—方神灵净土,在这没有被污染的世界里,连志被深深感染了,他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走向神山圣水之境,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涤。一身酥油的味道,脸色赭红带墨。闪耀着思想的灵光犹如盛开的雪莲漫盈天边。这就产生了《天堂·神灵》《天堂·行走》《天堂·收获》《天堂·少女》《天堂·远望》等一系列作品,神差鬼使地让他的创作又进入到了另外一个境地。
“天堂系列”的创作是原生态的,同时也带回了他藏地之行的人生态度,那山、那水、那云、那人,正是连志自身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一种深层的灵魂沟通与对话。切肤之痛才有切肤之爱,所以他的画面凝重而深远,地平线不是更高远了吗?彩云不是更贴近身边了吗?羊群也一如悠悠的白云。画面有一种神秘而令人窒息的深沉感,但是你能听到牧歌的悠扬,传达出的是神圣,是感动,是温暖。
连志生于山东沂水的农村,成长于长白山的大山沟里,从小生长在北方的大山深处,以丛林为伴,与土地为生,在山魂水魄里游荡,在厚厚的黑土地上成长,北方的黑土是他深深扎入童年记忆的梦乡,以至于后来给予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那山、那人、那狗,一群羊几头牛,南山北山,秋去冬来,春花烂漫,乡土是不变的永恒、乡情是不变的血液。连志真诚、豪放、洒脱的性格也就因此形成,进而丰满。画土地是他—直以来的夙愿,前前后后六年之久的准备,耗时两年多,巨幅力作《土地》问世。期间的劳作甘苦自知,稍有倦意他便打起背包回家乡走上一趟,那里的温暖和亲切为他补充能源力量。木炭条一筐草纸半壁,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到北川去执行过一次抗震救灾任务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画室里度过。不论窗外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连志一直心无杂物,他一直与那片乡土的亲人拉呱着生活,拉呱着酒香和今年的收成、明年的光景。在<土地》里连志描绘了.近百个农民形象,这些本来极为普通的人物在他的笔下,象征厚土塬上的一道墙,迎面耸立的人物显得高大伟岸,脸庞上洋溢着坚韧和乐观的情绪。
《初雪》《霜降》《大草车》《姊妹》《家园》等“北方系列作品”传递出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情感因素,画面平实祥和,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连志的北方系列创作,源于他是农民的儿子’是大地的后人,源于他对自己出生地一往情深的挚爱,对生命的敬畏与崇拜。阳光雨露滋润了他的成长,高天厚土铸就了他的气质。在淳朴的大地怀抱中成长起来的画家对故土有其独特的眷恋。由于从小生长在大山深处,于丛林间长大,自幼喜欢观察丛林里的各种植被,有时会在一棵树旁蹲上整整一天,那是一种自由纯真的乐天。从小喜欢大自然的画家对家乡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常常从生活的细微处萌发灵感,这批作品都是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而又平淡的场景,但连志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在他的眼里,那就是创作的根脉,在他的笔下这些素材生灵活现,传递着乡土的气息,令人着迷,如痴如醉;可爱的地方,饱含了真实和谐的情感,连语言表达都显得素雅平静。
连志的“风景写生”系列作品具有原创意味,不论是长白山以北还是彩云之南,都具有鲜明的绘画语言和图式。唯美首先是来自于那片土地的特征与连志内心的渴求,融合图式与语言有时与现实难以发生联系,在画家那里只有感动和灵魂的深切接触,才有可能生发出绚丽的画作。材料会产生障碍,水墨与色彩是国画家一直需要攻研的课题。连志生活在现场,他毫无犹豫,写生痛快淋漓,完全放弃了自己,或许也放弃了物与我的主客体身份,甚至连技巧在他那里也变得不重要了。绚丽与素朴构成了他高华心象之美的两维,潜藏着一种耐人回昧的审美精神。连志的风景写生不是空泛的唯美的客观,他的自我也并非是我画我山的浅白叙述。在他的写生作品中,全景构图上特意留下的一角蓝天这一形式被普遍运用,使前景对后景产生掩映的互补作用,从而达到前后的空间效果。《临江北山》中的房屋墨色简洁厚重,形成画作的中心:《白山秋霁》同样是把大白菜推至眼前,后景即依前景参差布置,以追求特异的视觉效果。《秋冥》《长白大雪》《雪乡》三幅作品都留下大半部天空,像被冲去了一切尘污,露出了气朗清明的精神。由于骨子里流着山东人的血液,连志酷爱孔孟之道,他的风景写生一直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彩云之南写生中,他通过手中的画笔再一次把这种追求提升了一个层次。
作为连志的老师,看到连志今日的变化,我深感欣慰。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希望连志能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保持清净的头脑,以一个行者的精神去探寻,以一个修者的执著去诉求,专心平生之爱,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连志平时言语不多,但我知道他是一个作深功的人。18岁于吉林敦化入伍的他,与军营结缘并成为军旅画家的一员。军旅画家在我看来较多有个性,同时区别其他类型的画家而有责任、有使命感,那是一种群体而强大的力量聚合。军营充满诱惑和驱动力,军旅画家首先在其行,自觉、自尊、自豪。多年的军旅生活,使连志变得感情内敛、性格硬朗,他把视角全方位地投入到军营,把更多的精力和情感注入他情有独钟的绘画。连志的经历以及他对部队生活的深入洞察,使他理解的奉献精神区别他人,从而又使他的军事绘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绘画的创意便由此不断触发,进而形成视觉图形。调入沈阳军区任创作员后,他作为专业画家,经常走边防、上哨卡、下海岛,用手中的画笔讴歌时代军人的风采。连志创作了少的军事题材系列佳作,如作品《美人蕉》《绿林》《海训》等,都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当代军人的训练生活,反映出部队生活中极具特色的瞬间和细节,这其中也连带映射出他的从军经历和自身写照。从《绿林》的浓荫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密林里的潮湿和神秘。《海训》中令人震惊的视觉角度和钢筋水泥般的肢体架构形式,在平凡的军旅训练中发掘出新颖与神奇。《锋时代·预备》(2012)是连志近期的一幅大型军事题材创作,集中体现了他在当代现实军事题材创作中的美学追求和艺术个性语言。连志的军事题材人物画创作已成为当代军旅题材中国画艺术中一个独具特色和不可替代的鲜明个体,为新世纪军旅题材美术创作做出了他的独特贡献。
作品“天堂系列”折射出连志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命运的挑战。连志的创作经历,表现出他不安分的思索和善于深思深研。他试图以悲悯的情怀感悟众生,去寻求灵魂的慰藉。一次有缘的机会,使连志踏上了雪域高原。藏地之行,蓝天白云,冰峰雪山,霞光幻影。这是—方神灵净土,在这没有被污染的世界里,连志被深深感染了,他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走向神山圣水之境,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涤。一身酥油的味道,脸色赭红带墨。闪耀着思想的灵光犹如盛开的雪莲漫盈天边。这就产生了《天堂·神灵》《天堂·行走》《天堂·收获》《天堂·少女》《天堂·远望》等一系列作品,神差鬼使地让他的创作又进入到了另外一个境地。
“天堂系列”的创作是原生态的,同时也带回了他藏地之行的人生态度,那山、那水、那云、那人,正是连志自身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一种深层的灵魂沟通与对话。切肤之痛才有切肤之爱,所以他的画面凝重而深远,地平线不是更高远了吗?彩云不是更贴近身边了吗?羊群也一如悠悠的白云。画面有一种神秘而令人窒息的深沉感,但是你能听到牧歌的悠扬,传达出的是神圣,是感动,是温暖。
连志生于山东沂水的农村,成长于长白山的大山沟里,从小生长在北方的大山深处,以丛林为伴,与土地为生,在山魂水魄里游荡,在厚厚的黑土地上成长,北方的黑土是他深深扎入童年记忆的梦乡,以至于后来给予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那山、那人、那狗,一群羊几头牛,南山北山,秋去冬来,春花烂漫,乡土是不变的永恒、乡情是不变的血液。连志真诚、豪放、洒脱的性格也就因此形成,进而丰满。画土地是他—直以来的夙愿,前前后后六年之久的准备,耗时两年多,巨幅力作《土地》问世。期间的劳作甘苦自知,稍有倦意他便打起背包回家乡走上一趟,那里的温暖和亲切为他补充能源力量。木炭条一筐草纸半壁,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到北川去执行过一次抗震救灾任务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画室里度过。不论窗外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连志一直心无杂物,他一直与那片乡土的亲人拉呱着生活,拉呱着酒香和今年的收成、明年的光景。在<土地》里连志描绘了.近百个农民形象,这些本来极为普通的人物在他的笔下,象征厚土塬上的一道墙,迎面耸立的人物显得高大伟岸,脸庞上洋溢着坚韧和乐观的情绪。
《初雪》《霜降》《大草车》《姊妹》《家园》等“北方系列作品”传递出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情感因素,画面平实祥和,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连志的北方系列创作,源于他是农民的儿子’是大地的后人,源于他对自己出生地一往情深的挚爱,对生命的敬畏与崇拜。阳光雨露滋润了他的成长,高天厚土铸就了他的气质。在淳朴的大地怀抱中成长起来的画家对故土有其独特的眷恋。由于从小生长在大山深处,于丛林间长大,自幼喜欢观察丛林里的各种植被,有时会在一棵树旁蹲上整整一天,那是一种自由纯真的乐天。从小喜欢大自然的画家对家乡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常常从生活的细微处萌发灵感,这批作品都是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而又平淡的场景,但连志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在他的眼里,那就是创作的根脉,在他的笔下这些素材生灵活现,传递着乡土的气息,令人着迷,如痴如醉;可爱的地方,饱含了真实和谐的情感,连语言表达都显得素雅平静。
连志的“风景写生”系列作品具有原创意味,不论是长白山以北还是彩云之南,都具有鲜明的绘画语言和图式。唯美首先是来自于那片土地的特征与连志内心的渴求,融合图式与语言有时与现实难以发生联系,在画家那里只有感动和灵魂的深切接触,才有可能生发出绚丽的画作。材料会产生障碍,水墨与色彩是国画家一直需要攻研的课题。连志生活在现场,他毫无犹豫,写生痛快淋漓,完全放弃了自己,或许也放弃了物与我的主客体身份,甚至连技巧在他那里也变得不重要了。绚丽与素朴构成了他高华心象之美的两维,潜藏着一种耐人回昧的审美精神。连志的风景写生不是空泛的唯美的客观,他的自我也并非是我画我山的浅白叙述。在他的写生作品中,全景构图上特意留下的一角蓝天这一形式被普遍运用,使前景对后景产生掩映的互补作用,从而达到前后的空间效果。《临江北山》中的房屋墨色简洁厚重,形成画作的中心:《白山秋霁》同样是把大白菜推至眼前,后景即依前景参差布置,以追求特异的视觉效果。《秋冥》《长白大雪》《雪乡》三幅作品都留下大半部天空,像被冲去了一切尘污,露出了气朗清明的精神。由于骨子里流着山东人的血液,连志酷爱孔孟之道,他的风景写生一直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彩云之南写生中,他通过手中的画笔再一次把这种追求提升了一个层次。
作为连志的老师,看到连志今日的变化,我深感欣慰。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希望连志能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保持清净的头脑,以一个行者的精神去探寻,以一个修者的执著去诉求,专心平生之爱,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