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们对食品的感官要求逐渐增多,由此出现了许多如糖精一样能增加食物口感的甜味剂。但是对于使用糖精是否是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因素之一仍然存在争议。因此,对糖精安全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糖精;大鼠喂养试验;安全性
【分类号】:TS202.3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口感要求日益提升,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许多甜味剂应运而生并被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食品的生产中。
糖精即为其中的一种。在一般饮料、果冻、冰棍等食物中都能够见到它的踪迹。但是,对于糖精的安全性问题仍存在争议。糖精是美国最早列入“公认安全”(GRAS)的675种食品原料名单的其中之一。但是之后,在一项大鼠实验中发现糖精对大鼠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为此,美国FDA提议禁止使用糖精。本文在介绍糖精的用途及其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糖精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1 糖精的用途
糖精的用途十分广泛,跨越了多个行业,比如食品、饲料、日化、电镀行业。糖精钠作为甜味剂被应用到食品中,如糖果,凉果,饮料的制作过程中,都通过添加糖精钠来提升风味,增加甜味感。糖精不仅被应用在人类的食物中,还被应用于动物饲料中。猪与人一样,都更容易被具有甜味的食物吸引,从成本效益上考虑,糖精钠比其他甜味剂的价格便宜许多,所以,糖精钠在猪饲料中有相当大的应用。其他还有一部分日化产品,如牙膏、漱口水等等,这些产品大多还是用到糖精钠做为甜味剂,因为这些产品不会被人体摄入,不需要着重于安全问题。糖精钠还有一个重大的用途就是用于电镀行业。糖精钠作为光亮剂原料,加少量的糖精钠,可以提高电镀镍的光亮度和柔软性。几乎40%的糖精钠都被用到电镀行业中,是糖精钠应用量最大的行业。
2 糖精的危害
糖精化学名称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市场销售的商品糖精实际是易溶性的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钠盐,简称糖精钠。糖精钠的甜度约为蔗糖的450~550倍,因此,极少量的糖精便能有很重的甜味感。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这些原料都是石油化工产品,并且这些原料中许多都有发生爆炸的能力,摄入过量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糖精钠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给人带来甜味感以外,对人体并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人体摄入过量糖精钠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3 对糖精安全性研究的进展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糖精钠安全性问题就存在争议。美国科学院于1955年、1968年、1970年及1974年分别成立过专门委员会对糖精钠安全性进行大规模评估。虽大多数流行病学、毒理学及代谢研究都表明糖精钠不会致癌,但还是存在一些有关糖精钠致癌报道。[1-3]
Cohen(1955)等肯定糖精可能会导致大鼠膀胱癌发生,外推至人也有可能发生。但他不赞同糖精钠会引起大鼠及人患膀胱癌。毕竟糖精钠是由加工而成,并且具有许多特点,不能保证是否是由于加工过程和这些特点才会引起致癌,因此在致癌原因没有明确的前提下,并不能确定糖精钠是否会使人体致癌。[4]Sasaki(2002)等研究也显示,食品中添加糖精钠及糖精会导致胃肠道一些器官DNA损伤。[5]
JECFA于1987年和1988年对糖精进行审定,并在1993年再次研究该问题。最近研究显示,糖精致癌性可能不是糖精所引起,而是与钠离子及大鼠高蛋白尿有关,糖精阴离子可作为钠离子载体而导致尿液生理性质改变。[1-3]
4 总结
一方面,糖精作为甜味剂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事物口感方面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糖精仅仅是食品添加剂,并不是食品,并且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而且糖精的成分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质,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前人科学家做的许多大鼠喂养试验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糖精的危害。但是,首先,虽然大鼠在身体结构上与机体相似,但毕竟与人类身体结构存在差异,适用于大鼠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于人类。其次,科学家的这些试验中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因素造成大鼠病变的可能,所以实验的准确性有待商榷。最后,即使糖精具有使人体产生病变的危害,但是所有毒物都有其致死剂量,如果糖精的致死剂量远远大于我们在食物中摄取的剂量,那么相对来说,糖精即是无害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糖精安全性的研究,发现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证明糖精的毒性。或可以加大研发力度,研发出确定没有致病危险并可以在口感上代替糖精的甜味剂。
文献:
[1]李晓瑜.非营养型甜味剂的安全性研究进展及管理现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14(4):43-45
[2]齐峰,刑宇,孙伟.甜味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师,2005,117(6):46-47
[3]刘宁,沈明浩.食品毒理学[J].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Coben M.Cell proliferation in the bladder and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risk assessment[J].Toxicology,1995,102:149-159.
[5]Yu F Sasaki,et al. The comet assay with 8 mouse organs:results with 39 currently used food additives[J].Mutation Research,2002,519:103-119
关键词:糖精;大鼠喂养试验;安全性
【分类号】:TS202.3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口感要求日益提升,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许多甜味剂应运而生并被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食品的生产中。
糖精即为其中的一种。在一般饮料、果冻、冰棍等食物中都能够见到它的踪迹。但是,对于糖精的安全性问题仍存在争议。糖精是美国最早列入“公认安全”(GRAS)的675种食品原料名单的其中之一。但是之后,在一项大鼠实验中发现糖精对大鼠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为此,美国FDA提议禁止使用糖精。本文在介绍糖精的用途及其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糖精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1 糖精的用途
糖精的用途十分广泛,跨越了多个行业,比如食品、饲料、日化、电镀行业。糖精钠作为甜味剂被应用到食品中,如糖果,凉果,饮料的制作过程中,都通过添加糖精钠来提升风味,增加甜味感。糖精不仅被应用在人类的食物中,还被应用于动物饲料中。猪与人一样,都更容易被具有甜味的食物吸引,从成本效益上考虑,糖精钠比其他甜味剂的价格便宜许多,所以,糖精钠在猪饲料中有相当大的应用。其他还有一部分日化产品,如牙膏、漱口水等等,这些产品大多还是用到糖精钠做为甜味剂,因为这些产品不会被人体摄入,不需要着重于安全问题。糖精钠还有一个重大的用途就是用于电镀行业。糖精钠作为光亮剂原料,加少量的糖精钠,可以提高电镀镍的光亮度和柔软性。几乎40%的糖精钠都被用到电镀行业中,是糖精钠应用量最大的行业。
2 糖精的危害
糖精化学名称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市场销售的商品糖精实际是易溶性的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钠盐,简称糖精钠。糖精钠的甜度约为蔗糖的450~550倍,因此,极少量的糖精便能有很重的甜味感。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这些原料都是石油化工产品,并且这些原料中许多都有发生爆炸的能力,摄入过量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糖精钠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给人带来甜味感以外,对人体并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人体摄入过量糖精钠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3 对糖精安全性研究的进展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糖精钠安全性问题就存在争议。美国科学院于1955年、1968年、1970年及1974年分别成立过专门委员会对糖精钠安全性进行大规模评估。虽大多数流行病学、毒理学及代谢研究都表明糖精钠不会致癌,但还是存在一些有关糖精钠致癌报道。[1-3]
Cohen(1955)等肯定糖精可能会导致大鼠膀胱癌发生,外推至人也有可能发生。但他不赞同糖精钠会引起大鼠及人患膀胱癌。毕竟糖精钠是由加工而成,并且具有许多特点,不能保证是否是由于加工过程和这些特点才会引起致癌,因此在致癌原因没有明确的前提下,并不能确定糖精钠是否会使人体致癌。[4]Sasaki(2002)等研究也显示,食品中添加糖精钠及糖精会导致胃肠道一些器官DNA损伤。[5]
JECFA于1987年和1988年对糖精进行审定,并在1993年再次研究该问题。最近研究显示,糖精致癌性可能不是糖精所引起,而是与钠离子及大鼠高蛋白尿有关,糖精阴离子可作为钠离子载体而导致尿液生理性质改变。[1-3]
4 总结
一方面,糖精作为甜味剂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事物口感方面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糖精仅仅是食品添加剂,并不是食品,并且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而且糖精的成分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质,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前人科学家做的许多大鼠喂养试验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糖精的危害。但是,首先,虽然大鼠在身体结构上与机体相似,但毕竟与人类身体结构存在差异,适用于大鼠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于人类。其次,科学家的这些试验中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因素造成大鼠病变的可能,所以实验的准确性有待商榷。最后,即使糖精具有使人体产生病变的危害,但是所有毒物都有其致死剂量,如果糖精的致死剂量远远大于我们在食物中摄取的剂量,那么相对来说,糖精即是无害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糖精安全性的研究,发现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证明糖精的毒性。或可以加大研发力度,研发出确定没有致病危险并可以在口感上代替糖精的甜味剂。
文献:
[1]李晓瑜.非营养型甜味剂的安全性研究进展及管理现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14(4):43-45
[2]齐峰,刑宇,孙伟.甜味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师,2005,117(6):46-47
[3]刘宁,沈明浩.食品毒理学[J].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Coben M.Cell proliferation in the bladder and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risk assessment[J].Toxicology,1995,102:149-159.
[5]Yu F Sasaki,et al. The comet assay with 8 mouse organs:results with 39 currently used food additives[J].Mutation Research,2002,519:10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