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分层教学则体现了教育的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方面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它强调个体差异,多层评价,让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在依据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层施教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不同成绩做不同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 激发兴趣 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47
  细细数来,我在教师这个岗位品尝了教学中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俱足,当然有收获也有遗憾。“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位学生掉队”,是我做教师一直秉承的原则,但是总有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最终让我留下遗憾。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地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便是“以学生为本,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堂学习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
  一、对学生合理分层,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的研究学生的智力水平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把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组是由课堂内容掌握扎实,有创新能力的孩子组成。乙组是那些成绩较好,课堂反应比较快的,丙组则是成绩差反应比较慢的。当然学生分层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是弹性和自主的,而且随着学生的进步可以调换组别。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像这样分组更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一)教学目标分层
  在依据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降低差生的学习难度,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是综合目标,那些是拓展性目标。要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时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丙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甲组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堂教学分层
  全面激发学习兴趣,重点是分层施教。每堂课先用几分钟检测本课的预备知识和基础知识,以便判断学情,查漏补缺,使全体学生都进入状态。然后,教师分层设问,分层次提问、答疑,使多层次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接着分层练习,教师重点分类指导,进行综合训练,使各层次学生学得灵活、主动、各有所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三)效果评价层次化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被肯定,教学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要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同时产生一种前进的动力。为此,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不同成绩做不同的评价。对于能够达到要求的学生,应积极创造条件,使之掌握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在更高一层面上产生新的需要,并用更高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要求他们;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我们一方面要认同,承认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这是人的认识差异和学习情感差异的必然结果;同时要激励他们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制定改进计划,早日达到相应的标准。
  三、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在教学中体现了它独有的优势,教学效果明显
  (一)分层教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尤其是年级越高,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明显的不同。有的是主动地充满兴趣的学,而有的却是被动的,学习对他来简直是受罪,更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单一的评价把学生和成功远远隔开,而带给他们自己的只有批评和埋怨。长期下来,他们便慢慢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就是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保持住,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这个目的能够在分层教学中实现。
  (二)分层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自从使用分层教学以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以前教学时,班级人数很多,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很大,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部分同学慢慢的和老师疏远,学习的热情也不够高。现在教师正视了学生们的差异,也尊重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师生关系融洽,这样也就节省了教师在管理上投入的时间。
  (三)效果显著,学生的成绩提高了
  分层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满足了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目的在于运用这种手段和工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學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
  总之,分层教学的使用,使教师转变了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弥补了教师的遗憾,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相信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力争取得教学的新突破。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巧妙引导,精心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把握好教学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设出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正>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形势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建设要靠弘扬人的创新精神、建立终身教育
【摘要】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不具备时,如何求解?本文提供了“对构函数”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均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对勾函数”的性质及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均值不等式a+b2≥ab(a>0,b>0,当且仅当a=b时取“=”)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求相关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通常情况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用中需要注意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验证.“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
"知识树"是一种用"树"的结构来表述、总结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和梳理知识的方法.初中数学教学引入"知识树"这一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
【摘要】 什么样的课堂效果才是好的?这是很多老师都在询问或追求的. 作为在实践中的一线教师,学生没有兴趣的课堂不存在高效课堂,要看这堂课中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是否活跃,老师目中是否有“人”. 也就是说,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老师目中有“人”并关注“人”的教育的课堂,即“活起来”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实践经验告诉我,要学会借助外力. 下面就谈谈我的几个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兴趣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兴趣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特别是小学阶段,更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学习具备浓厚兴趣,才能积极探索、敏锐观察,并牢固记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辅助学习,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