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语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做到自然渗透;在对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自然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经常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小学生能够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课堂渗透
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我们更应该重视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常抓不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性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和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根据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通过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和道德教育的内容,让两者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的提升。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来实施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道德觉悟。因此,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渗透道德教育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开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语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的优势,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内涵,都能够帮助学生在为人处事、道德思想方面得到一定的启发,受到一定的引导和鼓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一篇课文的基本特点,要让每一篇课文中所承载的思想价值观念都能够被教师准确地提炼出来,并且采用提问等方式,适度地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通過简单的文字,告诉小学生深刻的道理,让小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要避而远之。这些或是深刻或是浅显的道理,通过语文的学习,就能够让学生铭记于心。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充足,语文学习中恰好可以增加他们很多间接的人生经验,提高他们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课文是主要的依托,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简单地说,教已经被证明毫无效果,并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引导启发才是正确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在小学语文的整个学习中,语文教师都会起到领导者的作用,在教师认真的教学设计和准备之下,道德教育就可以有机地结合到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做到自然渗透。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道德教育是自然渗透其中的,这样才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充分地备课,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领会每一篇文章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深意,所要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从道德层面,让学生认识正确的善恶美丑标准,让学生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科学家、文学家的具体内容,这些人都为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心怀天下,胸中有大爱,所以,才成就了一番事业,才得以名垂青史。因此,要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能够认识到小我和大我的关系,能够将自我价值的体现和祖国未来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为了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准备一些补充材料的时候,要采取比较生动的方式,如通过视频、图片等,可以更有说服力,让学生能够受到更多的直观的影响,避免抽象的文字给他们的理解带来困难。就连最简单的生字教学,其实也是最基础的。在学习每一个汉字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自然渗透道德教育。比如,汉字的整体结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包含着和谐之美。通过教师的解读,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和谐之美的存在,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谐之美。而且要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揭示出来,让学生受到最基本的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辨别社会现象和善恶美丑。
三、在对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自然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经过充分地引导,让小学生表现出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看法,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阐述自己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了解,能够通过一定的生活事件让自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领会表现出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深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在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积极的引导与耐心的传授,让学生在写作以及其他形式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道德教育。教师对于学生习作内容的批改,也要注意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要对学生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偏差思想进行及时的干预,从而能够引导他们在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路上走得更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小学生能够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正确理解道德思想的内涵,自觉加强道德行为约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加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教育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课堂渗透
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我们更应该重视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常抓不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性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和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根据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通过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和道德教育的内容,让两者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的提升。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来实施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道德觉悟。因此,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渗透道德教育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开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语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的优势,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内涵,都能够帮助学生在为人处事、道德思想方面得到一定的启发,受到一定的引导和鼓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一篇课文的基本特点,要让每一篇课文中所承载的思想价值观念都能够被教师准确地提炼出来,并且采用提问等方式,适度地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通過简单的文字,告诉小学生深刻的道理,让小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要避而远之。这些或是深刻或是浅显的道理,通过语文的学习,就能够让学生铭记于心。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充足,语文学习中恰好可以增加他们很多间接的人生经验,提高他们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课文是主要的依托,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简单地说,教已经被证明毫无效果,并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引导启发才是正确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在小学语文的整个学习中,语文教师都会起到领导者的作用,在教师认真的教学设计和准备之下,道德教育就可以有机地结合到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做到自然渗透。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道德教育是自然渗透其中的,这样才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充分地备课,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领会每一篇文章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深意,所要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从道德层面,让学生认识正确的善恶美丑标准,让学生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科学家、文学家的具体内容,这些人都为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心怀天下,胸中有大爱,所以,才成就了一番事业,才得以名垂青史。因此,要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能够认识到小我和大我的关系,能够将自我价值的体现和祖国未来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为了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准备一些补充材料的时候,要采取比较生动的方式,如通过视频、图片等,可以更有说服力,让学生能够受到更多的直观的影响,避免抽象的文字给他们的理解带来困难。就连最简单的生字教学,其实也是最基础的。在学习每一个汉字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自然渗透道德教育。比如,汉字的整体结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包含着和谐之美。通过教师的解读,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和谐之美的存在,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谐之美。而且要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揭示出来,让学生受到最基本的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辨别社会现象和善恶美丑。
三、在对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自然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经过充分地引导,让小学生表现出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看法,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阐述自己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了解,能够通过一定的生活事件让自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领会表现出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深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在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积极的引导与耐心的传授,让学生在写作以及其他形式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道德教育。教师对于学生习作内容的批改,也要注意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要对学生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偏差思想进行及时的干预,从而能够引导他们在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路上走得更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小学生能够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正确理解道德思想的内涵,自觉加强道德行为约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加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