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抽象的数学符号使得大部分高中生难以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加之,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数学教师的知识灌输只会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无法使其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既然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那么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自然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最大价值。而且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已提出生活教育理念,这也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如何借助生活化教学手段来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中数学;生活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其课程基本理念设置中明确地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里所提出的数学应用意识不再是应试教育背景下所提出的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应付考试,而是真正地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落实到实处,用来解决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这一理念同样可以作为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这就需要广大的数学教师从教学活动入手,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利用生活化的手段来组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中探究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在多样的生活教学手段下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以此实现学与用的结合。下面,我将从实现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上进行详细论述。
  一、 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材和教参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载体。教材和教参中所包含的生活内容是有限的,纵观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内容,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有些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轨的。在新课改下,教师作为课程的开拓者,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数学内容纳入其中,以此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在讲授“不等式”这一内容之前,我会先为学生呈现一道极具生活性质的小问题:学校打算用长30 m的篱笆围出一个小花园,如何设计才能使这个小花园的面积最大呢?这个最大的面积是多少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定值,而长和宽的长度是不定的,此时需要学生弄清楚长和宽是多少的时候,篱笆的面积才是最大的。在题目中,已知篱笆的周长是30 m,那么其长和宽的和则为15 m,根据这个条件,学生可以借助已学过的知识将该问题转化为求最值的问题,即已知x y=15,试求xy的最大值是多少。如此在问题的转化下,学生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趁此机会,我会将本节课所要学习到的不等式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顺其自然地在学生新知探究欲望高涨的情况下进入新知讲授环节,教学效果自然比开门见山直接讲授新知要好。
  二、 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是组织一堂课的关键部分。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的知识灌输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利用贴近其生活实际的案例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组织“向量”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当学生掌握了向量的基本概念、性质等内容之后,我在开始的时候常常会问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有关向量的问题,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时候,他们对该问题常常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到底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向量有关,甚至有时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下是难以有效实现课堂预设的。对此,在当下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会直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与向量有关的现象来引导学生将建立向量与生活的联系。比如,在生活中两个人一起提书包的时候,当两个书包带的夹角越小的时候,提起来会觉得很轻松;当两个书包带的夹角越大的时候,提起来就会觉得书包很重。提书包所用的力与我们所学到的向量有关,在生活画面的引导下,我会让学生将该画面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借助所学到的向量问题来探究当书包带的夹角是多少的时候,提书包用的力最小。如此,教学过程生活化,不仅可以借助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生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三、 教学活动生活化
  这里的教学活动生活化主要是指在开放性的人文环境下,将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大舞台,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参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实现教学活动生活化,我一般会创设极具生活性质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活动。在此需要注意一点,教师在此所提出的问题是极具开放性的,只要将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即可,而学生则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自主地探究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发散思维。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为了降低数学的抽象性,可以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采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等借助生活中的数学来生动地呈现数学知识,并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验的作用下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宋旭华.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程鹏飞,蔺霄.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4.
  作者简介:
  吴梁,山西省阳泉市,阳泉市郊区职业高级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教学难点之一,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使学生在应用题计算中能够形成灵活的解题思路,掌握正确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一、 巧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解题步骤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师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好动好玩的小学生来说,相对其他科目是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的科目。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分析,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并不是强制教学,而是通过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学习兴趣  一、 引言  针对小学生的性格及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基本教学素质,也是实现教学质量提
摘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增进互动,转变单一性的评价主体。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评价主体的个性化。挖掘潜能,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增进互动,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 因材施教,注重评价主体的个性
摘 要:計算能力是《新课标》要求基本数学学习能力之一。计算能力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也是综合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中学数学很多问题解决,都离不开计算。因此从长远来看,学生如果具有了较强的计算能力,就相当于具有学习数学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兴趣
摘 要: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为此,小学生从进入数学学习开始,要重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教育学会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受到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形成的,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因此,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数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十分难理解,教师在课程中也会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数学教育中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积极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水平进入飞速提高阶段,国家加大对教育与科技的研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教育者使用阶梯循环教学方法,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温习以前学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阶梯循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对我们教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不断地提高自己。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能力  有粉笔、黑板、课本这三样东西就可以上好一堂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我们需要学习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运用多种手段做好教学。以前带完一届学生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