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在宋代诗话中的阐释与传播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话作为特殊的文学样式,崛起于宋代。宋人对《诗经》的阐释与传播大多回归到文学作品本身,从文本出发进行研究。针对《诗经》这一文本,笔者试图从权威性、趣味性、知识性来研究《诗经》在宋代诗话中的阐释与传播,这三点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我们也能从中看到《诗经》强大而深远的文学意义。
  关键词:宋代诗话;《诗经》;阐释与传播
  一、宋代诗话对《诗经》权威性的阐释与传播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的起点,得到广泛认同,笔者试图主要从“尊经”、“学经”的角度来研究宋人诗话对《诗经》权威性的阐释与传播。
  (一)尊经
  无论是在政治、历史还是文学方面,《诗经》都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典范,人们尊之为“经”。这种崇拜,让人无法想象,就好比现代的“宪法”一样,约束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最终成为道德规范。以至于到了经学时代,《诗经》更是被推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
  宋人这样认为:“三百篇,诗之祖也。世自盛入衰,风自正入变,雅颂息矣。风雅颂,经也;赋比兴,纬也。以三纬行三经之中,六义备焉。”这种对《诗经》的“诗之祖”的看法,两汉、唐代就有并把《诗经》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到了宋代,愈演愈烈。宋人认为古代的一切文学形式都是从《诗经》的体式演变而来:“一变为骚,再变为选,三变为五七字律。”这的确契合了我国古代诗体演变的过程,这种看法,也让我们看到宋人站在了“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来剖析《诗经》或者说“诗”这一体式的变化发展,并且从文学样式这一种“形式”的角度说明了《诗经》的强大的繁衍能力。如严羽认为:《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五言起于李陵苏武(或云枚乘)。七言起于汉武《柏梁》。四言起于汉楚王傅韦孟。六言起于汉司农谷永。三言起于晋夏侯湛。九言起于高贵乡公。可见,严羽也赞成《诗经》为诗之祖的说法,并认为后世的一切骚体、五言、律诗、杂体等诗体都是《诗》的变化形态,一切源于《诗》。另外,宋人还把《诗经》放到了历史发展的广阔领域中,看到了《诗经》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后世所有诗体的演变从未背离过《诗经》,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也依然信奉《诗经》的鼻祖地位。
  (二)学经
  宋人推崇《诗经》,以《诗经》为诗之鼻祖。既然宋人以诗为“尊”,就避免不了对《诗经》进行学习、应用、阐释、传播。宋人不断讨论诗经、学习诗经,他们对诗经的看法掺杂着宋人独特的审美的视角。朱熹认为:“《三百篇》,性情之本。”可见,朱熹要求学诗要以《诗经》为根本。在朱熹之前,另一理学大家程颐也说:“《二南》,人伦之本,王化之基,苟不为之,则无所自入。古之学者必‘兴于诗’。‘不学诗无以言’,故犹‘正墙面而立’。”这些言论都体现了宋人对《诗经》的学习态度:一以《诗经》为根本;二道出了不学《诗经》的危害——陷入“无以言”、“犹正墙而立”的境地。那么,在确立《诗经》为本的观点之后,对《诗经》该如何学习,便成为一个学术问题。最为具体的学习之法当为:“晦庵谓学诗者必本之三百篇。《诗》之为经,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学《诗》者当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德性显微之间,審之言行枢机之始。”朱熹的这段言论,可以归纳为宋人学诗的大纲,他的一切观点都是要学诗者要本着《诗经》的精神,以《诗》为本。当然,宋人对于学习《诗经》还有很多不同意见,如程颐认为学诗则要从《诗》之《大序》学起:问:“《诗》如何学?”曰:“只在《大序》中求。《诗》之《大序》,分明是圣人作此以教学者,后人往往不知是圣人作。又如张载则认为要学习《诗经》“温柔敦厚”的内在品质:则学者先须温柔,温柔则可以进于学,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盖其所益之多。此外,一些信奉禅宗的学者认为对《诗经》的学习应该赋予禅意。吕本中认为学诗应富有禅意“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能够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宋人不仅研究如何学诗,而且还开始用《诗经》的意蕴来评判后世诗人的诗作。杨时:“作诗不知《风》《雅》之意,不可以作诗。尚橘谏,唯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乃为有补,若谏而涉于毁谤,闻者怒之,何补之有?观苏东坡诗,只是巩诮朝廷,殊无温柔敦厚之气,以此人故得而罪之。”这则诗话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以《诗经》为准绳,评判后世诗歌的好坏,由此可见,宋人诗话中对《诗经》的态度是由尊诗到学诗再到以诗为标尺的地位转变,这些都可以看出《诗经》在宋代诗话中权威性的阐释与传播。
  二、宋代诗话对《诗经》趣味性的阐释与传播
  宋代诗人具有不囿于物的审美风味,对《诗经》的阐释与传播投入大量的个人主观情感色彩;他们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理趣,不断地探索人生哲理;他们在笔墨纸砚之间吟诗谈禅,陶醉其中。宋代诗人能以风味、理趣、玩味的态度来对待《诗经》这一文学作品。
  (一)不囿于物的审美风味
  如果说六朝诗是情志依附于感官经验,唐诗是心灵贯注于直觉形象,那么宋诗则是意念超越于外部世界,注重个人的主体意识。从欧阳修开始,宋人对《诗经》的阐释与传播投入了大量的个人主观情感色彩,开始挣脱“遵序废序”、经世致用、毛《传》郑《笔》的束缚,别开生面地开始了个体意识对《诗经》的行写。
  宋代是一个洒脱、不羁的时代,个性使然,很多人脱离政教说法的桎梏,开始了新的探讨。郑樵就重新定义了“风雅颂”:“风、雅、颂,诗之体也,赋兴比诗之言也。六义之序:一曰风,二曰雅,三曰颂。其后先次第,圣人初无加损也。三者之体,正如今人作诗,有律、有歌行是也。风者出于土风,大概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其意虽远,其言浅近,故谓之风。雅出于朝廷士大夫,其言纯厚典则,其体抑扬顿挫,非复小夫贱隶妇人女子能道者,故曰雅。颂者初无讽诵,惟以铺张动德而它其辞严,其声有节,不敢琐语褒言,以示有所尊,故曰颂。……”郑樵从作者、语言风格对“风”、“雅”、“颂”进行解释,这不仅表现出他对《诗经》的阐释,更体现出他个人主体意识的独立思考。宋人更富于诗情、人情的审美风味,还表现在他们对《诗经》中“男女”之情的重新看待。如王质在《君子于役》二章中认为:当是在郊之民,以役适远,而其妻于日暮之时,约鸡归栖,呼牛羊来下,故兴怀抱也。大率此时最难为别怀,妇人尤甚。王质只专注于夫妇之间相守、期盼、离别的细腻情感,这种独特的审美风味,使宋代诗话中的《诗经》研究更具生活情调。   (二)月印万川的理性趣味
  在诗话领域,宋人特别阐释了“理”这一重要概念,以“理”字作为创作的指南。“理趣”使宋人阐释《诗经》更深刻,也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理学”对《诗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诗经》一种“静观”的情感关照。邵雍认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诗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然后,闻其诗,听其音,则人之志情可知之矣。且情有七,其要在二,二谓身也时也。谓身则一身之休戚也,谓诗一时之否泰也。一身之休戚则不过贫富贵贱而已,一时之否泰则在夫兴废治乱者焉。是以仲尼删诗,十去其九,诸侯千有余国,风取十五。西周十有二王,雅取其六,盖垂训之道,善恶明著者存焉耳。近世诗人穷戚则职于怨,熟荣达则专于淫洗,身之休戚发于喜怒,时之否泰出于爱恶,殊不以天下大义而为言者,故其诗大率溺于情好也。”这大概就是说“溺于情”使得诗人“职于怨”、“专于淫浃”、“发于喜怒”,而后他又说“必欲废钟皷玉帛,则其如礼乐何,人谓风雅之道行于古,而不行于今,殆非通论牵于一身而为言者也。吁,独不念天下为善者少,而害善者多;造危者众,而持危者寡。”这些言论表明邵雍是以一种客观情绪在讲述,持着“理性”静观的眼光来对待《诗经》及后世诗人对诗歌态度的发展变化。
  宋初,孙复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评说后人对《诗经》的研究:“若以数子之说咸能尽于圣人之经,则数子之说不能尽于圣人之经者多矣。若以古今诸儒服道穷经皆不能出于数子之说,则古今诸儒服道穷经可出也数子之说者亦甚深矣!噫!……专守毛苌、郑康成之说于《诗》,吾未见其能尽于《诗》者也。”这是孙复的理性思考,他认为后世学者对《诗经》的解读,无论怎样都是不能穷尽其义的,不管后世的研究方法如何发展、研究角度如何变化,都是不可能给予《诗经》一个固定、永恒的意思,这样的态度也是“诗无达诂”引申罢。这种“理性”的态度与思考,让人们开始追求内在的修为,做到了“自然平和”,就是达到了一种境界。“自然平和”与《诗经》的“温柔敦厚”异曲同工,都体现了内心的平静。
  然而,宋人所谓的“理学”、“理性”、“理趣”,并不是单纯地说理,而是“理”与“情”的结合,虽然很多时候宋人理性思想束缚了人们对《诗经》的认识和评判,但我们不能忽略理学对《诗经》影响,正是因为“理”的存在,宋人才注意把《诗经》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看待其变化发展;也是由于“理”的存在,宋人才能以客体的角度看待《诗经》,进而融入个人的主体思想色彩,我们从这里便看到了《诗经》作为文学作品的理趣美。
  (三)游心翰墨的人文旨趣
  宋代,整个社会重文轻武的风气严重。因而,宋人的兴趣也从军中马上转向翰墨书斋。读书、读诗成为了宋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价值取向。一些士人开始评书题画、吟诗作对、谈禅论道等等。
  宋代禅宗极为发达,禅宗受到宋代文人追捧,这时,宋代诗人便转为对禅宗的研究。作为佛教本土化之后的禅宗,总是与宋诗话的语言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人参禅,把“诗”与“禅”结合到一处,经常“以禅喻诗”,苏拭、黄庭坚、吕本中、叶梦得等人是其重要代表。“禅”对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宋人论诗的话语中所带有的“禅”意味的词,魏庆之以“禅”的意味品评《诗经》的诗话:古诗之意,诗者,不可言语求而得,必将观其意焉。故其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而言其誇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堪也。意思是说我们要想了解《诗经》的内涵,不能只看句子本身,应更关注《诗经》的韵外之致,就如《诗经》的美刺之意,并不在于彰显其美好或者是恶劣,而是通过一些外物的描绘去表达赞美、讽刺之旨。这种阐释让人联系到文艺理论所谓的“意在言外”、“韵外之致”,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语言的妙处。可见,学习《诗经》需要诗人用“心”去参悟、体味,重在学习其内在意蕴。
  宋人这种鉴赏之兴味主要是靠诗人本身去“悟”、“禅”,领悟其中的精神文化内涵,真可谓书斋小世界,世界大书斋。
  三、宋代诗话对《诗经》知识性的阐释与传播
  宋人对《诗经》的字词、名物、本事等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对《诗经》“知识性”的阐释与传播。《诗经》经历了太多的版本、删减,最后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疑问。《诗经》内容丰富,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与阐释不同,为了更准确掌握《诗经》,尤其是知识性方面的信息,这就离不开我们从知识(如字词、名物、本事)角度对《诗经》进行阐释、传播。
  如这一段阙名所说:“帝听政暇,博览群书。一日,延英顾问宰臣:诗曰:鹿鸣,食野之苹。苹是何草?时宰相李任、杨嗣复、陈夷行相顾未对。枉曰:臣按《尔雅》,苹是籁萧。上曰:朕看《毛诗疏》,叶圆而花白,从生野中,似非籁萧。又一日,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真浩》言:安妃有研粟金跳脱,是臂饰。”这就是从名物的角度来传达一种知识性体认,问:“苹是何草?”接下来就引各种书籍中关于“苹”的介绍,作者援引了《尔雅》等书籍进行探讨,具有浓重的训诂学意味,我们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尔雅》《毛诗疏》《真浩》等,都是古代的辞典类书籍,从这里面进行索引、考察,使得作者的论说更加规范、确凿无误,增加了“苹是何草”这一讨论说服力。类似的还有王观国的对“荼”的阐述:《尔雅》曰:“荼,苦菜。”《谷风》诗曰:“谁谓荼苦,其甘如养。”《毛诗》皆训曰:“荼,苦菜也。”《良相》诗曰:“其镩斯赵,以铧荼蓼。荼赛朽止,黍稷茂止。”郑氏笑曰:“以田器耨去荼蓼也。”《出其东门》诗曰:“出其闉阁,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郑氏笑曰:“荼,茅莠也。”《周礼》掌荼掌聚荼以供丧事。郑氏注曰:“如茅务之色。”凡此荼字,亦读音徒,然皆茅蒡也,非苦菜也。《玉藻》曰:“天子措斑,诸侯荼。”此荼字音舒,乃矮玉也,亦通荼耳。《考工记》,弓人为弓,研木必荼。此荼字亦音舒,义亦与舒同。《尔雅》曰:“禀夸,荼。”郭琪注曰:“芳也。”《音义》曰:“荼,食遮反。”按字书曰:“芳,苹华也。其别名为票萼,方言不同耳。”……宋人对“荼”字研究得很深入,有八个人他们对此作过探讨,或援引各类辞书,或从生活中猎取信息,将“荼”阐释得淋滴尽致,从而丰富“荼”的知识。《诗经》中的《谷风》《出其东门》《七月》《鸦号鸟》《绵》《桑柔》《良相》七篇出现了“荼”字,而这七篇更多的也是说那时劳动者的生活非常艰苦,受尽压迫,“如火如荼”四字就体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这样,“荼”就不仅仅是“茶”这样简单的字面义了,宋人们的探讨与思考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荼”字的深层义。当然历史上也不乏一些人对“荼”的其他理解,如认为《出其东门》中的“荼”字就不是“茶”,而是“茅莠”。总之,这些对“荼”的认识与思考增加了我们对《诗经》的知识储备。
  《赵惠诗话》主要讲为什么“七月流火”为《七月》的开篇。如:幽《七月》诗何以始于七月?“七月流火”为一篇之始者,此诗大抵终始惟言衣与食两事而已,故一岁之中,独于三阴之三月,暑退将寒之时而言衣褐;于建寅之正月,农事将兴而言修田器。凡衣食之谋,各因其时而言,且皆预为之备也。赵惠从衣食的角度展开,先言农事,再言女工之事,七月是由最热开始转冷,所以古人们必然引发对衣食的考虑,虽然“七月流火”,但随着四季的更替,接下来天气就要凉下来,所以首三章都以“七月流火”开头。在我们现在看来,更多的是从“强调”的角度来说“七月流火”四字的重复,反复强调,加深印象。可是赵惠则看到了作者从“七月”入手,而不是“八月”、“九月”等其他月份,通过他的分析与判断得出非“七月”不可。可见赵惠的解读十分有理据,向人们传达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知识。
  宋人诗话中对《诗经》字词、名物、本事进行的探讨,其实质是一种知识性的阐释与传播。
  四、结语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的起点,得到广泛认同,笔者试图主要从“尊经”、“学经”的角度来研究宋人诗话对《诗经》权威性的阐释与传播。宋代诗人具有不囿于物的审美风味,对《诗经》的阐释与传播投入大量的个人主观情感色彩;他们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理趣,不断地探索人生哲理;他们在笔墨纸砚之间吟诗谈禅,陶醉其中。宋代诗人能以风味、理趣、玩味的态度来对待《诗经》这一文学作品。最后,宋人诗话中对《诗经》字词、名物、本事进行的探讨,其实质是一种知识性的阐释与传播。
  作者简介:
  唐兰妹(1990.7~ ),女,湖南省永州人,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学人类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以细腻的笔法、悲悯的情怀,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讲述了王琦瑶的一生,呈现了上海这所大都市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历史变迁。本文着重探讨其中描写都市女性的内容,以都市女性的日常生活史来作为表现城市的载体。  关键词:都市;女性;日常生活  一、繁华与女性风采  以穆时英、刘呐鸥为代表的“ 新感觉派”侧重于挖掘和表现上海“ 摩登”性,在他们的笔下,已经发达了的
期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后世的很多爱情诗,浮艳而做作,在文学价值上远远不及《诗经》。  《诗经》作为民族青春时代情感生活的真实记录,给我们展示了先民们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了上古时代那纯正健康的爱情故事。这些诗歌作为人类
期刊
苏轼,北宋初人,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书法家、诗人和词人。他的词较之于其诗表现了更大的艺术独创性,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内容,开辟了豪放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鼻祖。  苏轼一生坎坷不平,历尽磨难,造就了苏轼旷达超脱的博大胸襟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苏轼词风格形成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明张綖:“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清王士禎加
期刊
摘 要: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媒介。影响力传播是社交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对社交网络的影响力传播展开分析与挖掘研究有利于信息扩散、商品营销、广告投放、以及舆情管控等应用的实施。然而,随着社交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各种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同用户对信息传播受益者的重要性具有差异性等因素的存在,现有研究仍难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社交网络; 影响力传播; 传播模型; 影
期刊
摘 要:新乡拥有厚重的文化,其内涵丰富,牧野文化、龙山文化和英雄文化是新乡市的文化特色。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有助于推动新乡市文化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内涵;文化服务业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没有文化底蕴、缺乏文化个性,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硬件设施建设,而且注重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
期刊
路边野花灿烂开放,栉风沐雨,别样滋润,令人心中充满美的感触,感觉花朵对自己也很满足,辛劳一生,只为短暂的芬芳。而对于花朵的败落,或许少有人目睹其过程,但它并不因此而不傲然开放,因为它对自己的美负责,也许耀眼过后,他们会香消玉殒,零落成泥碾作尘,但留给世界的却是永恒的娇艳。  拜访过古茶园的游客,不仅领略了它的初晴美景,触动内心的还有那位老和尚的一丝不苟和默默辛勤。僧人的精神里,我感觉包含了三层含意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中越来越多。很多中国文化在发展期间,也已经成为日本生活的主要方式,中国与日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端午节是两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变,两国在端午节文化上具有一些相同和不同,所以,在本文中根据现代社会在文化交流和实现文化发展意义方向上,对两国的端午节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中国;日本;端午节  引言:中国与日本在文化交流
期刊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首先开创了德性主义的人性理论模式,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这不仅对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对我国当今的德育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分析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思想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代德育教育状况再思考。  关键词:美德即知识;德育;思考  苏格拉底是希腊雅典人,西方哲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美德即知识”这一思想是他一生最为关注伦理道德问题的成果
期刊
摘 要:作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云南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行业管理差 ,开发资金不足,环境管理差的问题。可以通过旅游交通优先发展,加大旅游开发区资源保护力度,做强大型旅游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中小旅游企业更好的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云南旅游;现状;问题;策略  一、云南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省以独特的高原风光,热带、亚热带的边疆风物和多彩多姿的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