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想象,让文字变成精美的画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想象创造的艺术境界。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再优美的诗句也只是抽象概念,不能生成精美的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毫无阅读乐趣,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让抽象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让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比如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学生的想象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学生回答说:“积雪”“似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生长在江南的学生大多对槐树很陌生,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借助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再如《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让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的裙子组合起来,想象月下荷塘的景象: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舞姿翩翩,曼妙轻盈……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精美的文字就还原成精美的画面了!
二、巧点拨,引领想象
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和学生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甚至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似乎平淡无味,简直可有可无。如果激活了想象,架设桥梁,那么学生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启发学生:作者是古文大家,绝对不可能有赘余的语言留在文章中,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妻子转述诸小妹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我点拨:“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人文历史,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倾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学生们于是恍然大悟。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解放思维,“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插上双翅,“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作者单位:427100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
一、激活想象,让文字变成精美的画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想象创造的艺术境界。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再优美的诗句也只是抽象概念,不能生成精美的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毫无阅读乐趣,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让抽象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让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比如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学生的想象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学生回答说:“积雪”“似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生长在江南的学生大多对槐树很陌生,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借助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再如《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让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的裙子组合起来,想象月下荷塘的景象: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舞姿翩翩,曼妙轻盈……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精美的文字就还原成精美的画面了!
二、巧点拨,引领想象
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和学生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甚至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似乎平淡无味,简直可有可无。如果激活了想象,架设桥梁,那么学生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启发学生:作者是古文大家,绝对不可能有赘余的语言留在文章中,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妻子转述诸小妹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我点拨:“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人文历史,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倾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学生们于是恍然大悟。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解放思维,“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插上双翅,“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作者单位:427100湖南省桑植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