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冰:你从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起步,创作史已有30多年,由于写诗与生活的关系,诗歌在你的生活中占有了什么样的位置?或说在你的生存经历中,生活与诗歌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方文竹:诗歌与生活既有相互让位,也有相互通融的方面。写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说,写诗本身构成了生活,却不是生活本身。而生活尤其是人的生活不会是直线式的单向势态,诗歌写作插在生活的夹缝里,是随着生活的腾挪而运转的,生活在断裂、停顿和拐弯,诗歌写作会无动于衷吗?间歇即停顿,是暂时的中断,是休憩,是与生活的相互呼吸与应答、补充、调整,只有通过间歇,生活才会张开吸纳和消化诗歌的神秘的胃。比如九十年代伊始考研的几年里,由于繁重的功课准备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暂时离开了诗歌写作,但是,诗歌的魔镜总是映照出生活的虚空,尽管看起来生活有了装得满满的征兆,但是,缺少一种精神内在的引领,而不是通过考研谋取所谓的世俗“前途”(读书人的出路似乎只有通过读书)。因此,进人大读研以后我成了一位“不务正业”的学生,读哲学专业却疯狂地写诗,不过我只是偷偷地写,后来还是被同学们发现了,他们感到好奇和羡慕,好像在诗歌在枯燥的哲学概念中注入了一股鲜活的人文琼浆,正值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时代,诗歌对于搞哲学的人来说,无异于一场春天的音乐会,融化掉一些人生的硬块。
在单位和社会上交往,我往往隐藏写诗的身份,当然,写诗的“身份”本身却颇为可疑,只是诗歌本身缺少一种对抗的力量,诗歌使用起来的第一个消费对象是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严格的读者,否则,你不会干这个行当(你看你看,我又错用了针对诗歌的“行当”这个词)。诗歌与生活的若即若离是一种正常的配置关系,这当中既有诗歌的智慧,也有生活的智慧。我不赞成一个诗人因为诗歌写作的词语定向而扰乱了生活的坐标,生活总会是一时向着左边,一时向着右边。当然,不是说生活非得给诗歌让步不可,而是说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维持诗歌写作主体的身体气息。身体气息的通畅是对世界、人生和语言的供氧,或说,身体是诗歌写作的资源库。
乐冰:我注意到元、源、原在近年的话语潮中频繁出现,好像它们之间有着某种一致性,如果用它们来袁达诗歌面目是否恰当呢?当然,这里的面目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表述,即现象就是本质,在胡塞尔的本质还原中,心灵一现象一本质就是一个东西,都可以直观到。因此作为现象的面目和本质统一起来了。
中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从面部看出一个人的内脏,另一方面,内部必定有着它的显象,从而形成了内外统一。
方文竹:这里我不想对到“元、源、原”进行一番学究式的语源学谱系考察,只是集中式将它们表述为根在性反而省事些,而且误差很小。对于诗歌文本来说,根在性是一种潜在价值,但是,它的目的是要变成显价值即文本实现,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是诗人个人的梦呓。
何为诗歌面目?其实这并非一个难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诗歌传统,是传统就会有告知,有解答。这个传统告诉我们,伟大的诗歌脱离不了宇宙感、历史性和人生感的高度。这就是中国诗歌的根在性。那么,西方诗歌的根在性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神性,如《浮士德》《荒原》等等,尼采本质上是一位哲学诗人。
各个诗人有各个诗人的诗歌面目。具体到我个人,诗歌就是存在的显象,是一个心灵留宿的空间。同时,作为一位汉语诗人,诗人逃避不了家园的宿命。我不同意将家园无限拔高的主流态度,诗歌无论向内还是向外拓展,都必须突破家园的囿限,家园内还有家园,家园外还有家园,诗歌终归是一种无限延展和提升的艺术。世界上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心灵,比心灵更广阔的是诗歌,因为诗歌是心灵的相加、相乘、相融,文本上的心灵产生了异化,诗歌总是比心灵更多。
不少诗人和批评家对我说:写了这么多年,语言关过了。那么,还有一些什么“关”和“非关”呢?“语言关过了”就等于可以“得意忘言”(庄子)了吗?这里我将语言理解为技巧。似乎技巧是一种手艺如木匠裁缝泥瓦匠等。非也!技巧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经验,一种时间的对阵,同样属于诗歌面目。思想通过技巧实现或增殖是常识。在大师那里,以语言暴力或技巧对抗社会是常有的事。对于我来说,技巧是一辈子达不到的远景。你的技巧到家了,你的思想也就到家了,语言本身有一种建构的力量,同样,技巧本身也有一种建构的力量。技巧是更高的思想。因为,思想性强的优秀作品看不出有什么技巧,人们就以为技巧不重要了,其实高度技巧的融入便化为无,即大技巧,只有极少数杰出者才能做到。
看不出技巧的作品便易于进入,当然也有进去难以出来的现象,这说明作品的艺术水准极高,内质与显象达到了统一。
乐冰:作品的内质包括诗人个人的情志,还有社会内容、宇宙观、历史观等,它与语言媒介构成作品的层次,好的作品总会具有多层次。有人说,中国诗歌缺少神性,也就缺少了最深层次,从而影响了中国诗歌的顶级质量即“大诗歌”的产生,同时与西方诗歌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你以为如何?
方文竹:诗歌写作有着它的文化背景,中西诗歌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按照流行观点,西方有宗教,中国则没有,纵使有,也只是伪宗教、准宗教如儒教、道教等。我认为,宗教无非体现了一种偏向和执着,是一种态度,将一种态度进行到底就是深度,就是高度。因此,有无宗教并不是能否产生顶级诗歌的绝对条件。在态度方面,中国诗歌毫不逊色,屈原、陶渊明、杜甫等大诗人就有很强的态度。
中西都有确立宗教式态度的壮举,因此都有出現大诗人的可能。中国有“美育代宗教”说,西方也有“模仿的无神论”或“人文主义的宗教”,那是在尼采宣布“上帝之死”之后,主张用大写的“人”或“理性”取代上帝的位置,作为上帝的替代或补充。
乐冰:你还是多说说二十一世纪汉语诗歌吧。
方文竹:“汉语诗歌”中的“汉语”,好!汉语诗歌是一种宿命,逃避不了她的地理、历史、文化和自身传统。至于说到我们的时代是否出现大诗歌和大师,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量,是一个变数。这是因为处于转型期的当代社会浅态度太多,难以确认和把握其中一个有价值的态度。“挺住便意味着一切!”这也是对当代诗人的严峻考验,既有个人生活方式,也有精神资源的取向问题等。 乐冰:作为百年承续,目前汉语诗歌看起来繁荣,但仍处于摸索阶段,纷争不少,甚至有人怀疑艺术进化论。你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能够找到理路吗?
方文竹:我认为目前有两大突出的问题制约着汉语诗歌的发展。
一是中西认识上的偏差。上世纪国门打开,一时西风劲吹,异域的养料为我所用,似乎不言“西”便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作家。后来,有人提出“中华性”,新左派有了一定的市场,日久便转向,这似乎是一个社会风尚,学术界也不例外,“回归”是一个不约而同的美学态度,几乎在几年间便试仿尽了西方百年的手法。诗歌近年的“母语”波飞浪涌,看起来一边倒,你若反对便遭到攻击,说穿了就是:西方“函授生”走上了歧途,母语是发展汉语诗歌的唯一正道。说到底,担心“诗歌普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投影。流着中国血液的中国诗人不可能“西化”写诗。这里,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清楚:这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吗?我问一下:你的西学西诗學好了吗?可以说,大多在路上,或半途而废。其实,西方诗歌一下子是很难学到家的。我感到困惑的是:学了西方诗歌或学了西方诗歌的一点皮毛就成了西方诗人了吗?既然说,中土是根,那么再怎么学西方,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的。中本西用。这一点不必担心!想一想吧,现代著名诗人哪一位没有受到西诗的艺术熏陶?西方诗歌艺术同样博大精深,现今,我们学得还远远不够!西方诗歌的丰富养料为什么不能为我所用呢?
二是诗歌中的伪抒情、虚假的写作泛滥成灾。不少诗歌所写的内容高大上,但究其写作者人品较差。当然,诗品与人品关系的争论史有多见,评判两者理应分开。常言:“靠作品说话”,当然没有错,但是,诗格最终还是决定于人格、拚的是人格一一道德、情怀、境界。在一点上,目前的很多诗人多让人失望,很多人热衷于获奖、活动和事件、进入文学史等(似乎体制也在刺激这些,如一些地区为了发展文化旅游,将诗歌当作工具利用起来),名利之门出出进进,患得患失,将写诗当作生意,一心想赚、捞实惠等。这种人当然能够成为“诗人”甚至成为“著名诗人”(事实上如今“著名诗人”满天飞),但终究离诗歌的本性还是隔了一层。更有甚者,利己之徒或缺乏生存之痛却悲悯人类、承担人类的命运。在今天,很多庄重、严肃的主题却成为了诗歌消费或消费诗歌。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诗歌成了一门纯粹的技艺,诗人成为工匠,从而阻断了一个诗歌时代能够产生大诗歌和大诗人的可能。
乐冰:没这么严重吧。我和朋友们都对目前的诗歌持乐观的态度。
方文竹:但愿如此。这恐怕跟一个人的立场和视角有关。作为一个三十多年的习作者,一心想着汉语诗歌的合目的性,这里我借用韦伯的社会学概念“理想类型”,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目标,只能靠近,过程最美。在“理想类型”的比照下当然会容易暴露出问题,但是,中国诗歌特别需要这种提醒、敲打、磨砺和补缺。她要榨尽中国诗人的智慧和艰辛,考验中国诗人的耐力。一个“百岁老人”还不成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是一位永葆青春的老人、年轻的老人。
乐冰:说到学习西方和诗歌资源问题,让我想到近年涌现一批知识诗人,指学历高的诗人,你也是九十年代的人大哲学硕士,诗人与学者之间能够平衡吗?
方文竹:写诗与诗人的身份无关,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写诗。当年在北京时,有人对哲学研究生写诗这一现象感到好奇,其实这很正常呀。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有知识背景,虽然宋人严羽有“不涉理路”之说,席勒也有哲学与诗的拉锯,尼采是一位糟糕的诗人,等,但是若处理得好,会产生更佳的效果。理路更多的是一种内力,有了它的支撑会更强大起来。前些日子,我看到一位诗人提出好的诗人同时还是批评家。自觉写作、理性写作往往有一种引导的作用,这也是成就一位大诗人的前提条件。
乐冰:你是多文体写作者并一直爱好广泛的学术,诗歌在其中占有了什么位置?
方文竹:中心位置。毫不犹豫,也并非在诗言诗。“互文性”综合类写作并非众语喧哗,其它文体只是诗歌的放大和变形,同时,诗歌从其它文体中提纯。
方文竹:诗歌与生活既有相互让位,也有相互通融的方面。写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说,写诗本身构成了生活,却不是生活本身。而生活尤其是人的生活不会是直线式的单向势态,诗歌写作插在生活的夹缝里,是随着生活的腾挪而运转的,生活在断裂、停顿和拐弯,诗歌写作会无动于衷吗?间歇即停顿,是暂时的中断,是休憩,是与生活的相互呼吸与应答、补充、调整,只有通过间歇,生活才会张开吸纳和消化诗歌的神秘的胃。比如九十年代伊始考研的几年里,由于繁重的功课准备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暂时离开了诗歌写作,但是,诗歌的魔镜总是映照出生活的虚空,尽管看起来生活有了装得满满的征兆,但是,缺少一种精神内在的引领,而不是通过考研谋取所谓的世俗“前途”(读书人的出路似乎只有通过读书)。因此,进人大读研以后我成了一位“不务正业”的学生,读哲学专业却疯狂地写诗,不过我只是偷偷地写,后来还是被同学们发现了,他们感到好奇和羡慕,好像在诗歌在枯燥的哲学概念中注入了一股鲜活的人文琼浆,正值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时代,诗歌对于搞哲学的人来说,无异于一场春天的音乐会,融化掉一些人生的硬块。
在单位和社会上交往,我往往隐藏写诗的身份,当然,写诗的“身份”本身却颇为可疑,只是诗歌本身缺少一种对抗的力量,诗歌使用起来的第一个消费对象是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严格的读者,否则,你不会干这个行当(你看你看,我又错用了针对诗歌的“行当”这个词)。诗歌与生活的若即若离是一种正常的配置关系,这当中既有诗歌的智慧,也有生活的智慧。我不赞成一个诗人因为诗歌写作的词语定向而扰乱了生活的坐标,生活总会是一时向着左边,一时向着右边。当然,不是说生活非得给诗歌让步不可,而是说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维持诗歌写作主体的身体气息。身体气息的通畅是对世界、人生和语言的供氧,或说,身体是诗歌写作的资源库。
乐冰:我注意到元、源、原在近年的话语潮中频繁出现,好像它们之间有着某种一致性,如果用它们来袁达诗歌面目是否恰当呢?当然,这里的面目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表述,即现象就是本质,在胡塞尔的本质还原中,心灵一现象一本质就是一个东西,都可以直观到。因此作为现象的面目和本质统一起来了。
中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从面部看出一个人的内脏,另一方面,内部必定有着它的显象,从而形成了内外统一。
方文竹:这里我不想对到“元、源、原”进行一番学究式的语源学谱系考察,只是集中式将它们表述为根在性反而省事些,而且误差很小。对于诗歌文本来说,根在性是一种潜在价值,但是,它的目的是要变成显价值即文本实现,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是诗人个人的梦呓。
何为诗歌面目?其实这并非一个难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诗歌传统,是传统就会有告知,有解答。这个传统告诉我们,伟大的诗歌脱离不了宇宙感、历史性和人生感的高度。这就是中国诗歌的根在性。那么,西方诗歌的根在性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神性,如《浮士德》《荒原》等等,尼采本质上是一位哲学诗人。
各个诗人有各个诗人的诗歌面目。具体到我个人,诗歌就是存在的显象,是一个心灵留宿的空间。同时,作为一位汉语诗人,诗人逃避不了家园的宿命。我不同意将家园无限拔高的主流态度,诗歌无论向内还是向外拓展,都必须突破家园的囿限,家园内还有家园,家园外还有家园,诗歌终归是一种无限延展和提升的艺术。世界上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心灵,比心灵更广阔的是诗歌,因为诗歌是心灵的相加、相乘、相融,文本上的心灵产生了异化,诗歌总是比心灵更多。
不少诗人和批评家对我说:写了这么多年,语言关过了。那么,还有一些什么“关”和“非关”呢?“语言关过了”就等于可以“得意忘言”(庄子)了吗?这里我将语言理解为技巧。似乎技巧是一种手艺如木匠裁缝泥瓦匠等。非也!技巧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经验,一种时间的对阵,同样属于诗歌面目。思想通过技巧实现或增殖是常识。在大师那里,以语言暴力或技巧对抗社会是常有的事。对于我来说,技巧是一辈子达不到的远景。你的技巧到家了,你的思想也就到家了,语言本身有一种建构的力量,同样,技巧本身也有一种建构的力量。技巧是更高的思想。因为,思想性强的优秀作品看不出有什么技巧,人们就以为技巧不重要了,其实高度技巧的融入便化为无,即大技巧,只有极少数杰出者才能做到。
看不出技巧的作品便易于进入,当然也有进去难以出来的现象,这说明作品的艺术水准极高,内质与显象达到了统一。
乐冰:作品的内质包括诗人个人的情志,还有社会内容、宇宙观、历史观等,它与语言媒介构成作品的层次,好的作品总会具有多层次。有人说,中国诗歌缺少神性,也就缺少了最深层次,从而影响了中国诗歌的顶级质量即“大诗歌”的产生,同时与西方诗歌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你以为如何?
方文竹:诗歌写作有着它的文化背景,中西诗歌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按照流行观点,西方有宗教,中国则没有,纵使有,也只是伪宗教、准宗教如儒教、道教等。我认为,宗教无非体现了一种偏向和执着,是一种态度,将一种态度进行到底就是深度,就是高度。因此,有无宗教并不是能否产生顶级诗歌的绝对条件。在态度方面,中国诗歌毫不逊色,屈原、陶渊明、杜甫等大诗人就有很强的态度。
中西都有确立宗教式态度的壮举,因此都有出現大诗人的可能。中国有“美育代宗教”说,西方也有“模仿的无神论”或“人文主义的宗教”,那是在尼采宣布“上帝之死”之后,主张用大写的“人”或“理性”取代上帝的位置,作为上帝的替代或补充。
乐冰:你还是多说说二十一世纪汉语诗歌吧。
方文竹:“汉语诗歌”中的“汉语”,好!汉语诗歌是一种宿命,逃避不了她的地理、历史、文化和自身传统。至于说到我们的时代是否出现大诗歌和大师,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量,是一个变数。这是因为处于转型期的当代社会浅态度太多,难以确认和把握其中一个有价值的态度。“挺住便意味着一切!”这也是对当代诗人的严峻考验,既有个人生活方式,也有精神资源的取向问题等。 乐冰:作为百年承续,目前汉语诗歌看起来繁荣,但仍处于摸索阶段,纷争不少,甚至有人怀疑艺术进化论。你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能够找到理路吗?
方文竹:我认为目前有两大突出的问题制约着汉语诗歌的发展。
一是中西认识上的偏差。上世纪国门打开,一时西风劲吹,异域的养料为我所用,似乎不言“西”便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作家。后来,有人提出“中华性”,新左派有了一定的市场,日久便转向,这似乎是一个社会风尚,学术界也不例外,“回归”是一个不约而同的美学态度,几乎在几年间便试仿尽了西方百年的手法。诗歌近年的“母语”波飞浪涌,看起来一边倒,你若反对便遭到攻击,说穿了就是:西方“函授生”走上了歧途,母语是发展汉语诗歌的唯一正道。说到底,担心“诗歌普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投影。流着中国血液的中国诗人不可能“西化”写诗。这里,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清楚:这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吗?我问一下:你的西学西诗學好了吗?可以说,大多在路上,或半途而废。其实,西方诗歌一下子是很难学到家的。我感到困惑的是:学了西方诗歌或学了西方诗歌的一点皮毛就成了西方诗人了吗?既然说,中土是根,那么再怎么学西方,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的。中本西用。这一点不必担心!想一想吧,现代著名诗人哪一位没有受到西诗的艺术熏陶?西方诗歌艺术同样博大精深,现今,我们学得还远远不够!西方诗歌的丰富养料为什么不能为我所用呢?
二是诗歌中的伪抒情、虚假的写作泛滥成灾。不少诗歌所写的内容高大上,但究其写作者人品较差。当然,诗品与人品关系的争论史有多见,评判两者理应分开。常言:“靠作品说话”,当然没有错,但是,诗格最终还是决定于人格、拚的是人格一一道德、情怀、境界。在一点上,目前的很多诗人多让人失望,很多人热衷于获奖、活动和事件、进入文学史等(似乎体制也在刺激这些,如一些地区为了发展文化旅游,将诗歌当作工具利用起来),名利之门出出进进,患得患失,将写诗当作生意,一心想赚、捞实惠等。这种人当然能够成为“诗人”甚至成为“著名诗人”(事实上如今“著名诗人”满天飞),但终究离诗歌的本性还是隔了一层。更有甚者,利己之徒或缺乏生存之痛却悲悯人类、承担人类的命运。在今天,很多庄重、严肃的主题却成为了诗歌消费或消费诗歌。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诗歌成了一门纯粹的技艺,诗人成为工匠,从而阻断了一个诗歌时代能够产生大诗歌和大诗人的可能。
乐冰:没这么严重吧。我和朋友们都对目前的诗歌持乐观的态度。
方文竹:但愿如此。这恐怕跟一个人的立场和视角有关。作为一个三十多年的习作者,一心想着汉语诗歌的合目的性,这里我借用韦伯的社会学概念“理想类型”,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目标,只能靠近,过程最美。在“理想类型”的比照下当然会容易暴露出问题,但是,中国诗歌特别需要这种提醒、敲打、磨砺和补缺。她要榨尽中国诗人的智慧和艰辛,考验中国诗人的耐力。一个“百岁老人”还不成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是一位永葆青春的老人、年轻的老人。
乐冰:说到学习西方和诗歌资源问题,让我想到近年涌现一批知识诗人,指学历高的诗人,你也是九十年代的人大哲学硕士,诗人与学者之间能够平衡吗?
方文竹:写诗与诗人的身份无关,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写诗。当年在北京时,有人对哲学研究生写诗这一现象感到好奇,其实这很正常呀。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有知识背景,虽然宋人严羽有“不涉理路”之说,席勒也有哲学与诗的拉锯,尼采是一位糟糕的诗人,等,但是若处理得好,会产生更佳的效果。理路更多的是一种内力,有了它的支撑会更强大起来。前些日子,我看到一位诗人提出好的诗人同时还是批评家。自觉写作、理性写作往往有一种引导的作用,这也是成就一位大诗人的前提条件。
乐冰:你是多文体写作者并一直爱好广泛的学术,诗歌在其中占有了什么位置?
方文竹:中心位置。毫不犹豫,也并非在诗言诗。“互文性”综合类写作并非众语喧哗,其它文体只是诗歌的放大和变形,同时,诗歌从其它文体中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