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61-01
  吉林省的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存在机房设备陈旧,人多机少、课时少的情况。一个学期下来,学生都上不了几次信息技术课,知识也没有连接性,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信息技能的欲望。
  现在城镇上存在较多的网吧,小部分家庭也有了家庭电脑,然而很多人都没有给小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小学生看到的只是用电脑上网聊天、交友、听音乐、打游戏,无意中误导了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向。也导致部分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听音乐,并不是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吉林省开办信息技术课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不高,也可以说是根本没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上信息技术课之前,从不知道电脑是什么样的,更别说引起兴趣。也因此造成小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是在浪费他们写作业的时间,只是被逼着接受。
  吉林省的部分城镇和农村小学,都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部分教师只是应付式教学,所以也造成部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厌倦。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1.导入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是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的反映。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画画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时,笔者选择学生喜欢的“画图”软件进行教学。“画图”中有很强的绘图功能,可以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需求和欲望,也接近学生生活爱好。在开始上课后,笔者先给学生展示一幅事先画好的风景图,让学生观赏并激发他们使用计算机绘画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教师示范,选材贴近生活。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只用语言难尽其意的学科,况且教学对象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因此教师示范尤为重要。以第一次课堂教学为例,笔者给学生讲解的是,如何运用颜料盒和工具箱中的椭圆、刷子、铅笔、颜色填充桶以及橡皮擦,来画一副自己喜欢的大海图。正式进入课题后,笔者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教学。很快的,一幅生动鲜明的大海风景图由始至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画图的方法留下一个直观的表象。正因为选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喜好,所以在课堂中学生表现得很活跃,配合得也很好,同时再次激起学生掌握电脑绘画的强烈愿望。
  3.小组合作,学生动手实践。
  上机实践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发展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条件有限,没能做到一人一机,只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和共同探讨。笔者认为这种方法运用到农村小学是可行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还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及时到各个小组中去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统观全局,对学生具有共性的问题给予提醒。还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讨论、探索,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等。这既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之一。
  4.交流感悟,着眼共同提高。
  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因为相互交流不仅可以引起双方的思考,还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因此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运用评一评、说一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来探讨本节课的收获以及不足。如在教学画图“下雨了”这课时,先让学生评一评谁画得比较好,然后让这个小组的学生说说:你们开始的时候是怎么构思这幅图的?画雨点的时候又应该注意什么呢?接着讨论画得不好的学生应该注意什么地方。最后个别说一说本节课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再说说理由。总之,在这一环节中教師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力争通过交流,全班都能共同提高。
  信息技术课作为新兴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即将成为培养新世纪人才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教师要对这门新兴学科引起重视,更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为培养下一代人才而服务。
其他文献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战争将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息战的形式,信息融合理论的研究必将是未来夺取信息优势的关键。它是数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
【摘要】在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个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59-01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
【摘要】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中注重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应该科学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文章主要探讨分析该问题,并就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发展提出相应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学实际提供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中学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5
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式日益紧张复杂,维护海洋主权,保护领海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的海岸线很长,邻国众多,需要大力发展海洋军事。水面无人艇作为一种新型的水面作战艇,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对铁路信号控制提出了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的要求。近年来,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可靠性和安全性理论的新进展,为微机联锁系统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技
【摘要】高中数学的授课过程中,应该要采用新型创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授课方法,改造陈旧的教学模式来给同学们提供一定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环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62-01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的数学问题,高中时段的数学学习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关键环
利用现有的低压电力线网络进行抄表,不需重新布线,成本优势明显。本文从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方面分析了通信实现的难点。低压电力线上信号衰减严重,噪声干扰大,阻抗特性难以匹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