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素质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nlei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通俗地讲,就是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探讨的“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亦即语文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问题,
  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础。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一、明确认识学科性质
  
  小学语文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带有基础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教好这门学科的基本前提。教好这门学科,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强语文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的行为特征是语文能力。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他的思想认识,他的知识水平,他的审美倾向,他的人品学问,他的应变能力,都可以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然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与他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式的获取情况、语言技巧、知识素养、认识事物等有关。
  因此,语文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上。能力是不能灌输的,而要靠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所以,语文课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从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在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获得锻炼提高,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袁微子同志讲:“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基本功训练。”
  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1)有明确的训练目标。
  (2)精心设计训练内容。
  (3)训练中重视方法指导,并体现训练的层次性(分层递进,逐步深入)、训练的反复性(多种形式,反复训练)、训练的广泛性(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使之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进而由学会到会学。
  (4)训练要有严格的规范,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5)激发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精神优势。
  
  三、实行开放性的教学
  
  我省曲靖市小学教学研究会从1984年开始进行“着眼能力、三个‘沟通’、训练为主的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实验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整体理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主体教育思想”(学生主体地位)及“和谐教育理论”(确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心理美学效应及和谐教育目标,促进全面发展)为教育思想的三根支柱,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时代育人”为宗旨,着眼于人的教育塑造,着眼于人的能力培养,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
  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
  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三沟通”的实质是强调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展示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
  第二个特征是实行“四维课程”。
  “四维课程”是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板块构成:
  (1)语文的课堂教学。
  (2)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
  (3)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
  (4)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
  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在上述四类课程中既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又发挥着协同作用。由于“四维课程”紧贴现实生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学习语文放在生活大背景上,这就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活力,突出了实践环节。要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中训练学生学习语文,以追求整体优效,这是开放性语文教学在课程结构上的重要特征。
  第三个特征是以训练为主。
  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份量——采取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习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开放性小语教学坚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分层施教,各有提高”的教学原则,这是又一突出特征。要使每个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信心十足地向新的目标努力。开放性小语教学的第五个特征是实行三结合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语文成绩。三结合考试即:开卷与闭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年级、学段考试与平时语文能力考查结合,并实行竞赛成绩分层加分。口试是个难点,可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先测出教学班的水平分,在教学班水平分控制下,测出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考试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教学的情感过程
期刊
数学,“思维的体操”,理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前沿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注重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那么,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
期刊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要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基于上述认识理念,贯彻和落实《新大纲》的精神,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
期刊
摘 要:口语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很有必要,非常迫切,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口语训练 提升素养    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越来越被重视,一个人口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的社会交际能力的强弱,说得长远一点,可能要影响他的事业前途。而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却远未把培养训练学生的口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在课堂教学时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面结合我的数学课堂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引入要有“激发”性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问题是数学的“开始”,创新
期刊
初中美术课历来不曾作为各类大型考试的“过关门槛”,按照大纲设置的学时仅为每周一个学时。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每一名学生自踏入初中校门之日起便把“我如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作为他们的学习目标,同学们中没有谁把美术这门课的重要性等同于语、数、外,更没有人会下决心在初中阶段要学好美术课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才能,我作为美术老师非常清楚地知道这门课在学生们的心里是“可有可无而没什么价值”的。   要想让孩
期刊
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主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创设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尝试,感觉效果良好。   
期刊
当今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应是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所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从而,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新路。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
期刊
摘 要: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从学生抓起,是《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每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中要通过化学知识传授,利用多媒体,联系身边的实际、课外实践向学生渗透环保理念。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渗透 环保理念    3月11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余震未平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和《讲话》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