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lian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应是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所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从而,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新路。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以题启思,以思激情,张扬个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说的都是标题对于文章的重要性。好的标题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它能使学生神思飞扬,产生无穷的联想、想象,开启学生创作的思路。作文命题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叶圣陶说过:“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能写的,经过选择才能定下题目来。”另外,题目须求新、求异、求活。出作文题目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笔者在作文课中有时让学生听音乐或歌曲作文,如听歌曲《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真心英雄》等作文;有时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课文进行续写、缩写、改写,如续写《猴王出世》、缩写《草船借箭》、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成记叙文;有时让学生自由作文……在作文形式的不断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要强加给学生一个公式化、千篇一律的固定摸式,而是精心命题,以题启思,以思激情,张扬个性,立意求新,辟奇径、发奇思,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佳作。
  
  二、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激发灵感
  
  只有在浓厚的创造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具有真正创新精神的人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环境启发人,环境养育人,环境造就人。”当然,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上,首先要确定“学为主体”的原则,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讲解须做到“开而弗达,导而弗牵”,使学生学习写作知识做到“探索——转化——再现”。其次,课堂上,还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我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要求学生以此为题,做一篇口头作文。当时临近中秋节,但我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以免限制他们的思维。看着图形,学生慢慢地活跃起来,先后举手发言。最初的几位同学都以“圆月”为题,由“图形”——“圆月”——“中秋佳节”——“思乡”这样的思路顺下来,表达“月圆人也要团圆”这么一个主题。我不停地鼓励、夸奖、启发、追问,可能是学生获得了信心,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有的说这是一段弧线,只不过起点和终点重合,可是中间什么也没有,太空洞了;有的说圆的线条优美、流畅,象征着完美,我喜欢完美;有的说圆太圆滑了,没有棱角和个性、没有风骨,我讨厌它……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同学们也不停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节课下来,我感觉到很成功。总之,要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使课堂形式灵活、多样、有效,气氛活跃、热烈、充满激情,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时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流露出情感的涟漪,使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想象,创作出个性突出、立意新颖的创新作文。
  
  三、集思广益,相互借鉴,丰富素材
  
  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绪、天马行空,打破不必要的限制。学生有了广阔的思路,能够发挥丰富的联想想象。在此基础上再从内容、写法、思路、立意等方面吸取他人之长、集思广益,才能使作文更丰富、更富有创新性。这样,学生的作文就变得内容充实、文意深刻、立意新颖。可见,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有得写、会表达、善修辞”才是关键性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只靠说教是不行的,作文教学中可利用讨论式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其表达能力和修辞水平。因而,作文课便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教师出示作文题目及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问题;(3)小组讨论,各组选出代表综合一两个较完整的写作方案;(4)小组交流,让各组代表登台讲说,互相借鉴;(5)收集资料,自由讨论,相互指点,互相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讲演能力、听讲能力、互助能力、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必将有大的提高,作文自然“有的写”,一定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立意新颖、,富有创新精神。
  
  四、构思成文,反复修改,力求提高
  
  写作应是一项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构思是文章写作成功的关键。笔者上述几点便可以作为构思的基础,以此为根本列好提纲便可,在此,不再赘述。一篇文章写成了,教师一定要时时告诫学生,当新作完成,切莫束之高阁,必须反复修改,才能定稿。“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生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内容的充实、修辞的完善、立意的升华定能使思维更加广阔与深刻,使思维更具独立性与判断性,使文章更富有新颖与创新性。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秀之作,教师进行修改后,向小学生作文刊物投稿,使优秀作品得以发表,从而,使学生懂得修改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写作和修改作文的热情。
  笔者要补充的是,凡事都有个度,在我们提倡“新”的同时,也要注意:创新作文始终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我们要对作文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将作文要求最完整地贯彻,让创新作文最大限度地关怀现实、关怀生活、关怀自我。
其他文献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写随笔,但每每因不堪重负而中途夭折,或被学生同化以致于敷衍应付。随笔,作为一种自由写作,理应受到学生的喜欢,但为什么学生热情不高?我逐渐明白,是我们的反馈环节出现了故障。即使教师作了精批细改,也只是单向反馈,而没有互动交流,更没有全体师生参与的共生对话。反馈的简单化,逐渐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在两个班创办了《陌上花开》,效果颇佳。  具体做法如下: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它也是最能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语文能力,因此,作文教学理应是最受重视、最能见效的教学。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有太多的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充其量只是个花架子;有太多的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就头疼;有太多的学生作文缺乏个性,
期刊
摘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本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把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汲取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改革、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文章阐述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对解决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发展问题具有实质性
期刊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教学的情感过程
期刊
数学,“思维的体操”,理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前沿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注重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那么,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鲁
期刊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要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基于上述认识理念,贯彻和落实《新大纲》的精神,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我觉得应从以下几
期刊
摘 要:口语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很有必要,非常迫切,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口语训练 提升素养    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越来越被重视,一个人口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的社会交际能力的强弱,说得长远一点,可能要影响他的事业前途。而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却远未把培养训练学生的口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在课堂教学时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面结合我的数学课堂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引入要有“激发”性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问题是数学的“开始”,创新
期刊
初中美术课历来不曾作为各类大型考试的“过关门槛”,按照大纲设置的学时仅为每周一个学时。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每一名学生自踏入初中校门之日起便把“我如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作为他们的学习目标,同学们中没有谁把美术这门课的重要性等同于语、数、外,更没有人会下决心在初中阶段要学好美术课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才能,我作为美术老师非常清楚地知道这门课在学生们的心里是“可有可无而没什么价值”的。   要想让孩
期刊
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主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创设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尝试,感觉效果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