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文小练笔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或仿写迁移,或补白拓展,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精选美文;小练笔;模仿写法
曾读过张志公先生写的《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记忆犹深的是文中指出:“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单靠作文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汪曾祺也说过:“初学写作者,几乎无一例外,要经过模仿的阶段。”儿童是善于模仿的,而部编教材中精选的课文就是儿童写作很好的模仿素材。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其实,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结合重点训练项目,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点拨、指导,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养料,使学生学有榜样。而随文练笔正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或仿写迁移,或补白拓展,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我的阅读教学中,我很关注随文练笔,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巧用小练笔的:
一、借鉴精彩处,迁移创新
我们的教材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这些课文体现了精巧的构思,合理的布局以及多样的表达方法。如果教师能合理地对其进行迁移运用,准确地讲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强化片段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读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写作方法的领悟。
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中这样描述: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篇文章选自《走月亮》这两段文字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一自然段明亮柔和的月光照亮了点仓山、大青树、大道和小路……三个“照亮了”结构相同的句式并列构成排比。
第二自然段我和妈妈走过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四个走过,也是排比。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除此之外,作者和妈妈走月亮,母子之间的那份美好在字里行间都有体现。所以在学完了这两段文字这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练笔:
小朋友,你和妈妈、爸爸、同学、好友等一起出游过吧,你们都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景色美吗?
二、领悟文章内涵,改说改写
习作教学要“激发思维,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情景”。古诗词中的名篇佳作为学生自由想象提供了凭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些古诗词改写成别有情趣的现代文。
比如,《語文园地》中《小儿垂钓》这一首诗,很贴近孩子的生活,诗中的小男孩“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引导孩子们说出理解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成了记叙文,并提出了具体要求:(1)要把握原诗内容;(2)借助想象,把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刻画出来。
有位同学这样改写道:
<<小儿垂钓>>改写
一天,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在一条清清的小河边,有一个长着圆圆脸蛋,头发蓬乱的小男孩正坐在河岸上一心一意地钓鱼。河岸上绿草长得十分茂盛,遮掩住了小男孩的半个身子。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路过此地,他要去北村却不认识路,就请教这位钓鱼的小男孩,只见小男孩急忙向老爷爷摆手示意,原来是怕惊走了水里的鱼儿。
又过了一会儿,小男孩敏捷地把鱼钩往上一拉,“哇,好大一条鱼。”他连忙把鱼放入鱼篓,又热情地为老爷爷指路去了。
三、抓住空白点,想象补白
“补白”即学生对“空白”的再创造。想象补白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言的能力,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阅读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或运用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技法,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所写对象。
例如,《风筝》一文第四自然段在描写我们放风筝时是这样写的:“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我发现这里有空白可补。于是,在学生感悟了作者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后,我让他们对这段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片段描写。要求如下:(1)把玩时时间的长用文字纪录下来。(2)重点描写我们在田野里奔跑的情景。(3)想象并刻画风筝飞高时我们的心情、动作、神态。
有位同学在片段中这样写道:
从早晨8点、9点、10点……中午1点、下午3点,一直玩到下午4点,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放风筝的男孩子们,把空中的风筝当作一只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一会儿紧追不放,一会儿又连连放手,脚步左挪右移着,眼睛却始终盯着属于自己的风筝。小女孩们随着飞翔的风筝,在草地上蹦来蹦去,当风筝飞高时,她们的笑脸像美丽的花朵绽放着,她们的双手不由地拍得啪啪直响,她们的嘴里高呼着:“我的‘幸福鸟’飞到云彩上了。”
这样的片段练习,形式小、活、巧。它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唤醒了他们沉睡的创造潜能。长此以往,必然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充分挖掘部编版教材中的训练点,巧用随文练笔演绎作文中的大精彩。
参考文献
[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用书。
[2]语文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精选美文;小练笔;模仿写法
曾读过张志公先生写的《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记忆犹深的是文中指出:“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单靠作文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汪曾祺也说过:“初学写作者,几乎无一例外,要经过模仿的阶段。”儿童是善于模仿的,而部编教材中精选的课文就是儿童写作很好的模仿素材。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其实,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结合重点训练项目,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点拨、指导,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养料,使学生学有榜样。而随文练笔正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或仿写迁移,或补白拓展,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我的阅读教学中,我很关注随文练笔,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巧用小练笔的:
一、借鉴精彩处,迁移创新
我们的教材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这些课文体现了精巧的构思,合理的布局以及多样的表达方法。如果教师能合理地对其进行迁移运用,准确地讲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强化片段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读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写作方法的领悟。
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文中这样描述: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篇文章选自《走月亮》这两段文字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一自然段明亮柔和的月光照亮了点仓山、大青树、大道和小路……三个“照亮了”结构相同的句式并列构成排比。
第二自然段我和妈妈走过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四个走过,也是排比。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除此之外,作者和妈妈走月亮,母子之间的那份美好在字里行间都有体现。所以在学完了这两段文字这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练笔:
小朋友,你和妈妈、爸爸、同学、好友等一起出游过吧,你们都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景色美吗?
二、领悟文章内涵,改说改写
习作教学要“激发思维,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情景”。古诗词中的名篇佳作为学生自由想象提供了凭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些古诗词改写成别有情趣的现代文。
比如,《語文园地》中《小儿垂钓》这一首诗,很贴近孩子的生活,诗中的小男孩“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引导孩子们说出理解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成了记叙文,并提出了具体要求:(1)要把握原诗内容;(2)借助想象,把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刻画出来。
有位同学这样改写道:
<<小儿垂钓>>改写
一天,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在一条清清的小河边,有一个长着圆圆脸蛋,头发蓬乱的小男孩正坐在河岸上一心一意地钓鱼。河岸上绿草长得十分茂盛,遮掩住了小男孩的半个身子。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路过此地,他要去北村却不认识路,就请教这位钓鱼的小男孩,只见小男孩急忙向老爷爷摆手示意,原来是怕惊走了水里的鱼儿。
又过了一会儿,小男孩敏捷地把鱼钩往上一拉,“哇,好大一条鱼。”他连忙把鱼放入鱼篓,又热情地为老爷爷指路去了。
三、抓住空白点,想象补白
“补白”即学生对“空白”的再创造。想象补白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言的能力,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阅读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或运用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技法,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所写对象。
例如,《风筝》一文第四自然段在描写我们放风筝时是这样写的:“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我发现这里有空白可补。于是,在学生感悟了作者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后,我让他们对这段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片段描写。要求如下:(1)把玩时时间的长用文字纪录下来。(2)重点描写我们在田野里奔跑的情景。(3)想象并刻画风筝飞高时我们的心情、动作、神态。
有位同学在片段中这样写道:
从早晨8点、9点、10点……中午1点、下午3点,一直玩到下午4点,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放风筝的男孩子们,把空中的风筝当作一只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一会儿紧追不放,一会儿又连连放手,脚步左挪右移着,眼睛却始终盯着属于自己的风筝。小女孩们随着飞翔的风筝,在草地上蹦来蹦去,当风筝飞高时,她们的笑脸像美丽的花朵绽放着,她们的双手不由地拍得啪啪直响,她们的嘴里高呼着:“我的‘幸福鸟’飞到云彩上了。”
这样的片段练习,形式小、活、巧。它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唤醒了他们沉睡的创造潜能。长此以往,必然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充分挖掘部编版教材中的训练点,巧用随文练笔演绎作文中的大精彩。
参考文献
[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用书。
[2]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