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10余年了,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不难发现,目前课堂上仍有不少老师采用“讲解——提问”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则是对应的“听讲——回答”。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反而成为一种僵化的课堂模式,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
那么,教师如何做才是真正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只有教师真正地从学生出发,还给学生时空,思考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才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小学生学习语文现状分析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四年,同时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如今又一直负责学校教导工作。在平日自己的教学、听课、和老师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上语文课是又爱又恨。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门主要学科,学习语文是有趣味的,极其有用的,但学习课时多、时间长、任务重。特别是上了中段以后,生字、词语、段落、作文等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还有朗读、课外阅读,让学生非常头疼。
再深入观察,当你看到学生作业、期末阅卷等,那意想不到的潦草字迹和那年年相似、毫无新意的作文,深感小学生语文素质整体水平低于《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相应年龄段所应具有的水准。主要表现在:写字只求会写不求写规范,更谈不上整齐美观;阅读教学浅尝辄止,有的甚至内容都读不懂,更不能深度阅读;习作相当一部分学生满篇假话、空话、套话,甚至抄袭,学生作文不能反映真实生活,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课外小学生沉迷于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传统文化古诗词的积累不够;社会实践能力弱,特别是表达沟通的能力,等等。
关注学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拨动学生心弦》一文中曾经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在学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迹,效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于漪老师的话就是提醒教师要教好语文,必须了解学生,关注学情,找到学生起点,才能看清楚学生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全面、艺术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才能创建真实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学习时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时,孩子们学得最好。《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写道:“最好的学习系统是简单的,甚至是充满乐趣的。它们通常有这样的共同之处:它们鼓励你用你所有的‘智力’和感觉——通过音乐、节奏、韵律、图画、情感和动作——使你学得更快。令人惊奇的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和我们在婴儿时使用的方法是相似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才能学得最好。
学习水平 教学过程只有建立在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才能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可引起儿童心理机能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儿童的发展。形象地说,如果知识与技能是“躺着能摘到”,那学生学习起来毫无动力;如果是“坐着能摘到”,那学生还有一点学习的欲望;如果是“站着能摘到”,那此时学生有学习冲动了,愿意学习面前的东西;如果“跳起来能摘到”,那孩子们会马上跃跃欲试了;如果“爬上老师搭建的阶梯能摘到”,那这些孩子会有更高的追求,借助老师的提示他们会学到更多的东西,飞得更高。
学习效率 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是大不相同的。调查表明,目前教师们基本上还是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方式主要是向学生“灌”知识,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效率最低的方法。
为什么转变
教师教学现状 很多老师课前准备就局限在文本解读,在教学策略上选择很简单。因此,课堂上教师往往就是提问、讲解,学生就是听讲、答问。实际上应该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练笔的时间,还有每节课至少10分钟的写字时间,这样才可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与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最核心的行为一定是“教”的行为。因为“学”的行为受“教”的行为制约,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决定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决定什么样的学生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转变了,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卓越课堂的要求 重庆市提出“卓越课堂”建设5年行动计划。“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教师应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是为了“学”
找准学生认知起点,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一。”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孩子们带入“冲突”与“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放低教师的位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是指一种对话的姿势,而是指一种思想。尊重学生,以学生如何学习为自己教的出发点。“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不是一句口号。叶澜教授提出:活动、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努力构筑一个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思考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切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语文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点上,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任务,明确具体要求,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读书、勾画、批注、比较质疑、思考、交流中去读懂内容,发现语言的规律,体会文字的情感,并且能学以致用。这个过程最终形成学生独特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语感。
培养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实儿童是通过问题认识世界的,是最善于提问的。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究,更谈不上创新。学生的头脑里经常有疑问产生,就会促使他去发现,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学习就会变得非常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欲望,敢问、多思、主动创新,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甚至几代人生命质量的系统工程,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和体现。要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就要转变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习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教师正确指导和帮助下,学习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中去经历、体验、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梨园小学校 )
那么,教师如何做才是真正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只有教师真正地从学生出发,还给学生时空,思考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才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小学生学习语文现状分析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四年,同时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如今又一直负责学校教导工作。在平日自己的教学、听课、和老师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上语文课是又爱又恨。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门主要学科,学习语文是有趣味的,极其有用的,但学习课时多、时间长、任务重。特别是上了中段以后,生字、词语、段落、作文等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还有朗读、课外阅读,让学生非常头疼。
再深入观察,当你看到学生作业、期末阅卷等,那意想不到的潦草字迹和那年年相似、毫无新意的作文,深感小学生语文素质整体水平低于《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相应年龄段所应具有的水准。主要表现在:写字只求会写不求写规范,更谈不上整齐美观;阅读教学浅尝辄止,有的甚至内容都读不懂,更不能深度阅读;习作相当一部分学生满篇假话、空话、套话,甚至抄袭,学生作文不能反映真实生活,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课外小学生沉迷于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传统文化古诗词的积累不够;社会实践能力弱,特别是表达沟通的能力,等等。
关注学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拨动学生心弦》一文中曾经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在学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迹,效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于漪老师的话就是提醒教师要教好语文,必须了解学生,关注学情,找到学生起点,才能看清楚学生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全面、艺术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才能创建真实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学习时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时,孩子们学得最好。《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写道:“最好的学习系统是简单的,甚至是充满乐趣的。它们通常有这样的共同之处:它们鼓励你用你所有的‘智力’和感觉——通过音乐、节奏、韵律、图画、情感和动作——使你学得更快。令人惊奇的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和我们在婴儿时使用的方法是相似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才能学得最好。
学习水平 教学过程只有建立在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才能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可引起儿童心理机能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儿童的发展。形象地说,如果知识与技能是“躺着能摘到”,那学生学习起来毫无动力;如果是“坐着能摘到”,那学生还有一点学习的欲望;如果是“站着能摘到”,那此时学生有学习冲动了,愿意学习面前的东西;如果“跳起来能摘到”,那孩子们会马上跃跃欲试了;如果“爬上老师搭建的阶梯能摘到”,那这些孩子会有更高的追求,借助老师的提示他们会学到更多的东西,飞得更高。
学习效率 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是大不相同的。调查表明,目前教师们基本上还是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方式主要是向学生“灌”知识,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效率最低的方法。
为什么转变
教师教学现状 很多老师课前准备就局限在文本解读,在教学策略上选择很简单。因此,课堂上教师往往就是提问、讲解,学生就是听讲、答问。实际上应该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练笔的时间,还有每节课至少10分钟的写字时间,这样才可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与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最核心的行为一定是“教”的行为。因为“学”的行为受“教”的行为制约,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决定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决定什么样的学生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转变了,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卓越课堂的要求 重庆市提出“卓越课堂”建设5年行动计划。“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教师应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是为了“学”
找准学生认知起点,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一。”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孩子们带入“冲突”与“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放低教师的位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是指一种对话的姿势,而是指一种思想。尊重学生,以学生如何学习为自己教的出发点。“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不是一句口号。叶澜教授提出:活动、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努力构筑一个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思考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切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语文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点上,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任务,明确具体要求,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读书、勾画、批注、比较质疑、思考、交流中去读懂内容,发现语言的规律,体会文字的情感,并且能学以致用。这个过程最终形成学生独特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语感。
培养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实儿童是通过问题认识世界的,是最善于提问的。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究,更谈不上创新。学生的头脑里经常有疑问产生,就会促使他去发现,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学习就会变得非常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欲望,敢问、多思、主动创新,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甚至几代人生命质量的系统工程,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和体现。要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就要转变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习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教师正确指导和帮助下,学习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中去经历、体验、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梨园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