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如何适应小学道德法治课的发展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bar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标得到了重新定位,即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可以更好适应课程教学的发展,并助推了课程的健康发展。对此,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适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发展的体现,并提出了传统文化适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发展的建议,以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适应;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但要想真正将学科的育人作用全面展现出来,仅靠老师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还不够,需要老师对更多有效的教学载体进行探寻。其中传统文化作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发展,还能够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践行知识,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正确认识此门学科的学习价值。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融合的研究,以更好让传统文化适应课程教学的发展,将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一、传统文化适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发展的体现
  1、传统文化受到学生的认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从古代流传至今,就表明了它对于人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帮助。小学生从小生活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环境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认可。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能够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达成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比如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孝、义等内容,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内容有密切关联,老师在对传统文化的优质内容解读之时,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家庭美德、个人行为准则和家国情怀有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2、传统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学校教育以社会各行各业优质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文化化人是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借助其批判自省、开拓创新等精神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将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作用发挥出来。
  3、扩大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范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将其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教材中知识,形成课程能力和素养之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进行培养,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综合以上几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适应了该课程的教学发展,对于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帮助。
  二、传统文化适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发展的建议
  1、借助传统文化故事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
  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老师虽然也会设置课程导入,但是导入时的方式比较单一,如开门见山、复习旧知识等,尽管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难以在第一时间引发学生的共鸣,德育教育的效果会受到影响。为此,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将趣味性、创新性的传统文化故事导入新课内容。
  比如在教学《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之时,导课时选择“孟母三迁”故事。为了孟子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孟子的母亲不惜多次搬家,将母亲对孟子的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学生在听完老师讲的故事之后,会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此时老师可以趁机让学生说一说父母平时为自己做的各种事情,可能看似是具体的小事,但是其中蕴含的都是父母对孩子纯纯的爱。在课堂导入借助传统故事引导之后,学生可以将学习的内容与“孟母三迁”的故事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更为透彻,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会更加浓厚。
  2、创设教学情境,让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因为该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深层次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有难度,老师如果仅讲解,不仅无法保证学生的理解,还会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为此,老师可以在对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情境进行有效创设,从而助力学生对文化的吸收效果。
  比如在教学《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课时,课前为学生布置搜集各民族特征的任务,并引导学生从服饰、节日、地理位置、饮食等多个层面入手,课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由老师对各民族资料整理后,设置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扮演不同民族的过程中,感受民族特征以及民族之间的关联。同时,活动结束后,老师将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历史贡献等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介绍,让学生在该过程中对我国民族的多样化进行了解,提高学生对多民族的认可与包容。通过借助情境导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识,最终达成了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
  3、課内外联合,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在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仅靠教材内容的教学必然是不行的,老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推荐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读物,在学生道德知识体系得以拓展之时,学生的道德认知会不断提升,自然思考问题时的维度也会不断提升。
  比如在教学《探寻古代文明》之后,课下鼓励学生阅读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籍,学生在具体阅读中,关于古代天文、服饰、文字等内容会有更全面的了解,在他们知识储备量不断提高时,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具有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了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效果,助推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适应了该课程的发展,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更全面发挥出来。为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的创新路径,以更好提高课程教学的成果。
  标注: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道德与法治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立项编号:214020
  参考文献
  [1] 张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J].学周刊,2019,(31).98.
  [2] 王欣.借道德与法治课堂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86~87.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应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强化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德智融合创新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将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品质,让语文教育能够成为点亮学生人生的明灯,实现新时代教改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 语文教育;教文育人;德智融合;教育形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应积极结合新时代语文学科教育形态发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人格塑造打下温暖的底色。原生家庭中的互动模式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本文通过对指责型沟通模式的探讨,寻求正向积极的沟通模式,从而营造和谐家风,创建阳光的家庭氛围。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责,沟通模式,原生家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生存模式,源自在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互动,习得到的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生存的模式,其目
期刊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育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也拥有了更加多元化、生动化的教学模式。本文着眼于信息化技术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探寻,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突破了人类的构想,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将信息化技术应用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作为核心理论的唯物史观、作为核心思维的时空观念、作为核心能力的历史解释和理解能力以及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家国情怀。通过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康发展的人,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奠定夯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信息技术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适用,教师必须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所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被提了出来,并且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应用的现状以及重要性,并重点论述了有效利用任务驱动法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应用题的组成模式与考查内容主要面向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在识字量、理解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等方面还较为薄弱,教学人员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讲解过程中,应一方面重视应用题的阶梯技巧讲解,另一方面基于学生身心成长特点进行教学引导模式的调整,以此使学生在较好的教学引导下积极进行学习。  关键词:解题技巧;应用题;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应用
期刊
摘要:在开展新课改小学数学教育的路上,要坚定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推导,多问为什么。开展多样化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索欲,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为了更好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新课改孕育而生。作为学生发展阶段初期且关键的一环,小学教育应着
期刊
摘要:从音乐这门学科的性质而言,其娱乐性、休闲性较强,在高中教育阶段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懂得音乐、欣赏音乐、喜欢音乐和展现音乐。因此,要在中学音乐“听唱法”和“视唱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根据多年音乐教学的经验,对中学音乐教育中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谈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教育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堂互动的模式。而课堂提问的方式就是互动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方式,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这样的提问方式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于数学学科逻辑性的理解有更大的作用。而且在小学数学高年段的学生教学过程当中,逻辑思维训练是最重要的,而提问的过程也是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查漏补缺。  關键词:课堂提问;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目前,社会在不断地进步,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我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主要是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来定的,现在是工业革命时期,所以对数字方面比较敏感,几乎所有学科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所以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小学数学是最基础的,所以一定要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