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启示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关于知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很多观点对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给高等数学教学以新的思考和启示。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注重学法指导,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等数学 教学启示
  随着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的逐步增强,知识经验的逐步积累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学的成分逐渐增加。客观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这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等核心内容相吻合。建构主义理论内容非常广泛,其很多观点对高等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1.1 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可能较为正确的解释,而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同化,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不能把知识作为绝对正确的东西灌输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理解作为让学生必须接受它的理由,更不能用专家、教师或者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另一方面,尽管我们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图形、符号等载体,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而且这些知识的外在形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会对这些语言、符号有同样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能以他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建构才能完成。外部信息在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和原有知识发生作用以前,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没有任何意义。
  1.2 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发生过程的积极探究者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或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以及新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被动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新信息的理解,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原有知识体系的调整和重组,是新旧知识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建构”只可能由学习者自己完成,其他人是代替不了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尽管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学生却充耳不闻;教师仔细分析、详细解答过的数学习题,学生仍然可能谬误百出。这是因为教师所教的并不就是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学生需要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使其成为自己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才算真正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 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知识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帮助,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有效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的工作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活动情况,通过创设适当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引发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最终主动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同时,由于现实世界的多元性,学生各自的经验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各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提倡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共享群体思维和智慧,从而超越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促成知识的广泛迁移和建构能力的提高。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来说,建构主义的观点与我国数学教育家积极倡导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学习数学”,内在本质是一致的。
  2.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关于知识、课程以及教学的很多观点,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课题,特别是给高等数学教学以新的思考和启示。
  2.1 深入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知识发生过程的积极探究者,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影响学习的重要的因素,教学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管学生的发展呈现出大致相同的阶段性,但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还表现在对相同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不同上,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地区,又有文科、理科之分,学生数学知识基础的差异性较大。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在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在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达到各自所能达到的最佳发展水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2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它要求:一要使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到什么或具备什么能力,诱发学生自觉参与;二要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造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思考并解决问题;三要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确保学生有相关的经验来理解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四是提出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难度要适宜,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要构成适当的跨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可以结合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模拟。比如,为了引出导数的概念,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来创设情境,如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电学中的电流强度等;在讲授函数的最值、随机变量、边际概念等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帮助学生把新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认知结构。   2.3 重视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大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好的知识经验基础,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是进行新的意义建构的基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学方法应逐步由传统的讲授法向指导法转化,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实现教学基点由“教”向“学”的转移:一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二是尽可能地创造机会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思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性;三是妥善利用反馈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探究的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寻找到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完成新知识的内化和新认知体系的建构。
  2.4 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教育媒体,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以及超文本的信息组织方式,创设图文声并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提供形象化、生动化的直观体验。比如:空间解析几何作为多元微积分的直观背景和几何应用,是学习多元微积分学必不可少的预备知识。由于学生受空间想象力的限制,难以获得空间曲线与曲面的直观形象。教学中可以借助计算机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向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动态的视觉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形成一个数形结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知识的本质特征。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再如,线性代数、矩阵等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板书量大,既费时又低效;概率与数理统计部分要想获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必须进行大量重复试验,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而通过计算机进行动态模拟演示和快速计算,既节省了时间,增加了信息量,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效益”,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张治俊主编.新编高等数学[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5.
  [2] 詹明道.建构主义与数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0期.
  [3]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4] 郑毓信,梁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 章建跃,郭丽华.建构观下的数学教学[J].数学通报,2000年第6期.
  [6] 马忠林,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高效课堂的理念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把短短的一节课变得高效,决定其高效的因素很多,但我认为其中之一便是组织好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学生态度端正、听课严谨、秩序井然、聚精会神,这才是高效课堂中比较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高效课堂 组织与效益  高效课堂的理念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
期刊
【摘要】随着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体育教师对此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因为观念保守,目前还是缺乏系统的课程内容。构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内容体系,对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农村 中学 体育与健康  1.研究目的  因为地域差异,农村中学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中学,在实施体育新课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怎样构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
期刊
【摘要】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在充分利用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第一,允许出错,保护自尊心;正确引导,增强自信心。第二,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想想,想想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教学资源 利用“错误”  不少教育专家指出: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
期刊
【摘要】作为学校德育处主任,在落实学校德育工作,抓校风建设,促养成教育,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自己不断学习、探索、总结。下面是我对如何做好当前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①德育教育应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我们的学校德育更富有实效性;②德育教育应注重全方位观念;③德育教育应注重各科教学的渗透;④德育教育应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⑤德育教育应重视社会、家长的有效参与。  【关键词】学校德育工作 开创
期刊
【摘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本身就是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正确判断是非的,控制能力也是不够强的,因此学生经常犯点小错误是再所难免的。我们要用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耐心去关心他们,打动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 宽容错误 感悟学生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本身就是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正确判
期刊
【摘要】本文以唐寺岗村为田野点,通过对村民的语言调查,发现该村的语言特征、发展趋向状况,以及分析和探讨弱势语言的濒危问题。  【关键词】唐寺岗 混合语言 语言发展趋向 濒危状况  1.前言  语言的种种属性,让我们发现语言本身的重要性。在新旧语言的交替发展中,多种语言的接触、碰撞、融合给我们提出了保护和抢救旧语言,记录和学习新语言的新任务,这又促使濒危语言的出现。由于语言对于民族文化、历史、生活起
期刊
【摘要】湘西的故事流淌在湘西的水里,湘西的歌缭绕在湘西的水里,湘西的未来孕育在湘西的水里,让我们携手,擎着可持续发展的旗帜,带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去治理水污染,抚平母亲的伤痛,重现秀美湘西!  【关键词】湘西的故事 治理水污染 保护水资源  这里是世人向往的边城,有见证遥远爱情故事的悠悠沱江,有振奋人心的苗鼓,有依山傍水居住在吊脚楼里的土家人,这里是我的家乡——湘西。  湘西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
期刊
【摘要】引起在农村中学教学质量较低的因素哪些?①学生学习兴趣较低;②学校吸引力较低;③教师奉献自身的精神较弱;④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低的另外一个原因——小学的的影响;⑤学校领导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没有当成学校的核心工作,这也是教学质量低的另一个因素。  【关键词】农村中学 教学质量 较低的因素  靠教育兴旺国家政策的日益普及和《两基》工作的引导下,国家大力投入资金西部教育事业。同时好化乡中学的基本情况。
期刊
【摘要】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现实的迫切需求。语文教师要明确人格教育的内涵,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强化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培植学生的生活力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使之成为“全面的人”。  【关键词】健康人格 人格教育  近年来,在我们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些现象:学生自制力差、责任意识差,破坏公物,不尊重教师,语言粗野不文明,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更为严
期刊
【摘要】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而从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 师生关系  1.前言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