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活动。学校的创新教育是通过对学生施教,使作为独立个体的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并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形成相应的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需要创新意识,要"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能言",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独特感悟,独特风格。
我们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唱着教改的高调,却仍然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方法单一
目前的小学教师大多数年龄偏大,他们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嘴里喊着教改的口号,作文依然遵循"教师出题一一学生草稿、习作一一教师统一批改一一教师课堂边读边讲评"这一单一的运行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运转的。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盲目而无可奈何地顺从老师的"指导",搜肠刮肚地拼凑"命题文章"',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习作练习成了语文学习的最大负担,写作个性和创新能力受到遏制,以致学生作文严重脱离个人生活实际,胡编乱造,空话套话连篇,稍好一点的去学着改写,差一点东拼西凑,更有甚者整篇照抄,习作既无真情实感,更无新意可言。
二、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
小学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会被随意调课,语文、数学教学混杂不专一,教学既不连贯也无系统的作文教学计划,甚至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目标,只是随课本上到哪里,就干到哪里,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根本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个性,经历等因素被完全忽视了。教师只是盲目的照本宣科的去操作,学生一味随从。因而导致学生作文要么词不达意,干巴无辞;要么人云亦云没有个性;要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空洞无物。 鉴于以上述情况,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冲破传统教学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作文教学形式,置学生于写作的主体地位,写自己喜欢而熟悉的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世界,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张扬其写作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1、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作文是作者内心积淀的自然凸现,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作文的本质决定了作文的主体是写作中的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须认定作文者、读文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以学生为本就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束缚,打开套在学生脖子上的条条框框,还其作文的真面目。要鼓励学生直抒心意,自由想象,各抒己见,写出有个性,有主见的文章。要千方百计创设写作情境,调动学生写作的情趣。实践证明,只有对学生进行动脑、动情、现才、显智的练习,学生才会表现出极大的说写欲望,而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到了学生的心灵,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智慧的火花一旦点燃,便会闪出夺目的光华。以学生为本位,还要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调动其作文的主观能动性。如作文材料的收集,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做;作文指导要多质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集思广益,力求写出构思新颖,有独特见解的文章;作文修改也要指导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不能由教师越俎代庖,把成人的见解强加给学生。
2、张扬写作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学生知识积累的多少、个人生活习俗、家庭教育不同,对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会不一样,因而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认识能力也就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这些差别,张扬每一位学生的写作个性。因为作文不单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传授,更多的则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引导,或者说是一种自我心路历程回忆加工后的文字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写作人将自己的情感认识外化为语言形式,这必然会打上主观性格的烙印。为此,作文教学必须破除一切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成规陋习,以激发学生解放自我,张扬个性,大胆创新的去写作。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不拘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作文教学要在"活"字上下功夫,要多层面,多角度地指导学生写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尽情地描绘自己所见、所闻,直抒胸臆,用鲜嫩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对于个性鲜明,有新意的文章,一经发现,要倍加赞赏,多加鼓励,激发其创造意识。因为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3、构建多元化作文教学模式 多元化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多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多层面的特征,即具有多元化的信息。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林格伦也指出:"信息的多向性传递教学效果最好。"这就启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教学方式不能单调,要综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多层面,多角度进行作文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感,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逐步摸索出了一条读写结合,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结合,单项练习与综合训练结合,课堂作文与课外练笔结合,命题作文与自由作文结合的新路子,以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1)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结合语文教学,通过朗读、背诵、扩句、复述、谈学习体会等途径,在课堂上加强说的练习,在上课前展开讲新闻、一分钟演讲、朗诵会、故事会、论辩会等语文活动,训练学生说话围绕中心,思路清晰,口齿清楚等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针对学生作文胡编乱造,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要他们当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活书",做到对生活"静观现实,烂熟于心"。把观察得来的东西写在日记中,通过日记训练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做到叙述具体,描写生动细腻,进而把作文和生活衔接起来,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
(3)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以课文精彩语段为范例,结合阅读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等,逐一练笔,掌握其写作技巧。方法上采用"阅读感悟一一写法讨论一一写作实践一一反馈讲评"的程序,用"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的方法来提高作文成功的机率,培养学生成功心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4)作文训练。口头训练、写日记、片段练习都是为写作文做铺垫的。作文是进行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练习的,它主要训练学生如何提炼主题,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如何把握文章的详略,如何开头结尾,如何构思写出新意。在作文指导中要注重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以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 时代呼唤人才,教育要张扬个性,更需要独具慧眼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只要我们大胆得去改革,勇于探索,就能把作文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我们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唱着教改的高调,却仍然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方法单一
目前的小学教师大多数年龄偏大,他们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嘴里喊着教改的口号,作文依然遵循"教师出题一一学生草稿、习作一一教师统一批改一一教师课堂边读边讲评"这一单一的运行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运转的。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盲目而无可奈何地顺从老师的"指导",搜肠刮肚地拼凑"命题文章"',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习作练习成了语文学习的最大负担,写作个性和创新能力受到遏制,以致学生作文严重脱离个人生活实际,胡编乱造,空话套话连篇,稍好一点的去学着改写,差一点东拼西凑,更有甚者整篇照抄,习作既无真情实感,更无新意可言。
二、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
小学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会被随意调课,语文、数学教学混杂不专一,教学既不连贯也无系统的作文教学计划,甚至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目标,只是随课本上到哪里,就干到哪里,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根本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个性,经历等因素被完全忽视了。教师只是盲目的照本宣科的去操作,学生一味随从。因而导致学生作文要么词不达意,干巴无辞;要么人云亦云没有个性;要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空洞无物。 鉴于以上述情况,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冲破传统教学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作文教学形式,置学生于写作的主体地位,写自己喜欢而熟悉的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世界,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张扬其写作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1、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作文是作者内心积淀的自然凸现,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作文的本质决定了作文的主体是写作中的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须认定作文者、读文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以学生为本就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束缚,打开套在学生脖子上的条条框框,还其作文的真面目。要鼓励学生直抒心意,自由想象,各抒己见,写出有个性,有主见的文章。要千方百计创设写作情境,调动学生写作的情趣。实践证明,只有对学生进行动脑、动情、现才、显智的练习,学生才会表现出极大的说写欲望,而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到了学生的心灵,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智慧的火花一旦点燃,便会闪出夺目的光华。以学生为本位,还要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调动其作文的主观能动性。如作文材料的收集,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做;作文指导要多质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集思广益,力求写出构思新颖,有独特见解的文章;作文修改也要指导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不能由教师越俎代庖,把成人的见解强加给学生。
2、张扬写作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学生知识积累的多少、个人生活习俗、家庭教育不同,对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会不一样,因而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认识能力也就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这些差别,张扬每一位学生的写作个性。因为作文不单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传授,更多的则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引导,或者说是一种自我心路历程回忆加工后的文字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写作人将自己的情感认识外化为语言形式,这必然会打上主观性格的烙印。为此,作文教学必须破除一切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成规陋习,以激发学生解放自我,张扬个性,大胆创新的去写作。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不拘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作文教学要在"活"字上下功夫,要多层面,多角度地指导学生写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尽情地描绘自己所见、所闻,直抒胸臆,用鲜嫩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对于个性鲜明,有新意的文章,一经发现,要倍加赞赏,多加鼓励,激发其创造意识。因为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3、构建多元化作文教学模式 多元化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多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多层面的特征,即具有多元化的信息。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林格伦也指出:"信息的多向性传递教学效果最好。"这就启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教学方式不能单调,要综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多层面,多角度进行作文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感,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逐步摸索出了一条读写结合,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结合,单项练习与综合训练结合,课堂作文与课外练笔结合,命题作文与自由作文结合的新路子,以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1)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结合语文教学,通过朗读、背诵、扩句、复述、谈学习体会等途径,在课堂上加强说的练习,在上课前展开讲新闻、一分钟演讲、朗诵会、故事会、论辩会等语文活动,训练学生说话围绕中心,思路清晰,口齿清楚等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针对学生作文胡编乱造,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要他们当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活书",做到对生活"静观现实,烂熟于心"。把观察得来的东西写在日记中,通过日记训练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做到叙述具体,描写生动细腻,进而把作文和生活衔接起来,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
(3)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以课文精彩语段为范例,结合阅读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等,逐一练笔,掌握其写作技巧。方法上采用"阅读感悟一一写法讨论一一写作实践一一反馈讲评"的程序,用"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的方法来提高作文成功的机率,培养学生成功心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4)作文训练。口头训练、写日记、片段练习都是为写作文做铺垫的。作文是进行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练习的,它主要训练学生如何提炼主题,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如何把握文章的详略,如何开头结尾,如何构思写出新意。在作文指导中要注重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以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 时代呼唤人才,教育要张扬个性,更需要独具慧眼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只要我们大胆得去改革,勇于探索,就能把作文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