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价探究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 过程评价的方式
  1、数学学习档案
  用数学学习档案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数学过程,可以全程、多样、有效地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学生在收集学习数学记录的过程中,会看到自己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知识,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怎样就是好的,怎样就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久而久之,这种对优劣的判断能力会指导孩子如何学习数学,如何克服不良学习习惯。在实践过程中体验自我充实、自我完善,逐渐树立自信心。
  在建立数学学习档案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辟了一方自我展示区域,供学生办个人数学学习记录展览,如开办“×××个人数学学习成长足迹展”,或“×××学习档案展”等。任何一名同学只要提前向老师提出申请,都可运用那块区域,所展出的学习记录可由自己或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之下设计完成。
  2、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做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或作业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教师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第二次评价。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给学生提供二次评价或延迟判断是保护学生学习信心和热情的有效手段。
  二、过程评价的“五个关注”
  关注过程儿童对数学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 因此,过程评价应从第一学期开始,关注全面,关注全程。过程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眼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1、关注平时
  教师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有学习前的预习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它活动的评价,要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评价过程化要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等。
  2、关注呈现
  过程评价要防止空泛,教师要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形成清晰的评价轨迹。可采用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免试与重试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摆学具推导公式,测量,制作等。让每个人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关注个性
  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对于优等学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对于相对后进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同时,实行“弹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规定。从而引导其参与到学习之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关注发现
  过程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前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后者通过具有一定情境的问题进行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是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过程评价中关注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因为重视文本的感情挖掘,培养学生情感,塑造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才能使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发扬光大。  “情者,文之经”。大凡流芳百代、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无一不是词真意切、饱含深情的。而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可以说是一个情感的大千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
期刊
多年来,作文令老师和同学都头疼不已,它是语文教学中“难啃的骨头”。当前,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深入开展。《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门外汉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不可否认的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忽视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
期刊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
期刊
多媒体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
期刊
语文教学要让课堂“活”起来,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生本互动——主动探索,成为主流  生本互动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的。真正的互动,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得、多角度得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文本是语言
期刊
【摘要】 初中新生是由小学毕业生过渡而来,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还没有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能否尽快适应初中教学至关重要。而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由于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培养自学能力普遍困难。这也是摆在每一位数学老师面前必须探讨的教改课题之一。本文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以期与同仁共勉。  【关键词】 自学能力;预习题纲;预习交流;针对练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
期刊
小学语文大纲规定:低段教学要打好听说基础。可见上好说话课,加强语言训练是题中之义,而看图说话是听说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理解图意,达到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学会说话的目的。如何看图说话,笔者认为“态度自然、讲普通话、声音响亮、表达清楚”应该作为常规训练的四个支撑点。它包括观察、理解、表达三个心理过程。而观察是开端,理解是核心,表达是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下面笔者就此谈点个人
期刊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学生,而是因为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我县新课程改革实施七年以来,我作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有了这样一个深刻认识: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需要教师用
期刊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
期刊
目前数学教学的现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解题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学习数学,还是目前数学教学方法的主旋律,通过大量的模仿性练习,这对提高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演能力以及学生解题能力的确行之有效。但却使得数学教学缺乏创新精神,这说明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重视知识发生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上每一个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