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育模式的更新即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由“传授型”向“互动型”转变的根本途径。
一、教学方式要转变
在教学理论中,学案方式是指组成教学双向的师生的具体活动和行为。
首先,要精心编制学案。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依据,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本思路。编制学案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学案是“学步车”,能让学生由“学步”到“奔跑”;学案是“翻译”,把逻辑性极强的抽象性的教材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学案编制要实现“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进化、渐进梯度化;学案编制要具备“四性”,即系统性、启发性、层次性、全面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于信心。
其次要学案导学。导学的主要环节有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反馈、达标检测。 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作用,有了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有序,有方向的进行学习。制定学习目标要与教学目标区别开来,一定要体现可操作性,应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上,不要求人人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要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自主学习就是独学阶段。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究、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相对立,是建立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一直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所编制的自主学习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征,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我想学”的动机,要从学生现有的基础出发树立他们“我能行”的信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我会学”的能力。
小组讨论就是对学阶段。这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退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要重点解决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首先在组内进行一对一对论,讨论双方应该是实力相当的两位同学,因为它们之间所讨论的问题无论是从类型还是在难易程度都比较接近,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对一对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向上一层同学请教。小组讨论和学科组长不仅仅要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还要注意控制讨论秩序和时间,进行有效讨论,同时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
展示反馈就是群学阶段,是每个小组把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评议、补充、改进、升华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每一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到黑板上板演所要展示的题目及内容在板演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修改或继续完成导学案,做到所有学生有事可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紧张状态,真正做到动静结合。
达标检测即是检查学习目标的达标情况,又是知识生成的过程。检测根据课堂内容和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到少而精,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书面检查,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及时地、适时地进行检测,但一定要遵循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分层达标的原则。
在以上几个阶段中,教师不是旁观者,应该积极地参加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时刻记住你现在站着的地方不只是讲台,而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引导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效率所必须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即使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手段,也是课程改革本身所希望实现的目标之一。
学习小组是建立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小组的活动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习小组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个性特点、习惯爱好等将全班同学分为六至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形成一个小班。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我把所教的班级化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五至六名小组成员,对每个成员实行的编号,目的是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符合我校现推行的《自主学习+分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小组中的关键人物是小组组长,相当于小组的班长,一个小组的成败与这个组的组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物色好组长人选。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同学。组长要做到以身作则,敢于负责,公平公正,维护大局,发挥好管理、组织、检查的作用;做到了解组内同学的思想和学习动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打造团结合作,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学习小团体;全面负责学习、纪律等方面的组织和管。
学习小组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选出学科组长,学科组长要有某一学科上成绩相对优秀的同学来担任,是小组学科学习委员,是组内同学的“小老师”,也是任课老师的“小帮手”。要协助组长控制组内同学该学科的课堂学习秩序、及时了解学习情况积极帮扶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组织学科课堂内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分层联系和展示的进程,并做好组织分工,明确目标,确保每个学习环节有序进行。当然,在这个共同体里,大家一荣俱荣,一耻惧耻。每个学习小组组员也要大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竭尽全力维护小组的荣辱。
学习小组建设更离不开有效的评价,它可以持续不断地促进学生高效且有愉悦的学习,也可以不断地在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评价要体现立体式、多元化的评论,如自我评论、学生评论、小组评论、教师评论等。主要采取捆绑式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颁发优秀小组奖杯,以此来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引领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合作。
在课堂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互动型”转变的实践中,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开始活跃起来了。以前在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学困生,如今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了,成绩有所提高了。更惊喜的是,每次考试班级平均成绩和及格率都有所提高。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课堂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互动型”转变。
一、教学方式要转变
在教学理论中,学案方式是指组成教学双向的师生的具体活动和行为。
首先,要精心编制学案。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依据,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本思路。编制学案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学案是“学步车”,能让学生由“学步”到“奔跑”;学案是“翻译”,把逻辑性极强的抽象性的教材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学案编制要实现“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进化、渐进梯度化;学案编制要具备“四性”,即系统性、启发性、层次性、全面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于信心。
其次要学案导学。导学的主要环节有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反馈、达标检测。 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作用,有了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有序,有方向的进行学习。制定学习目标要与教学目标区别开来,一定要体现可操作性,应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上,不要求人人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要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自主学习就是独学阶段。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究、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相对立,是建立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一直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所编制的自主学习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征,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我想学”的动机,要从学生现有的基础出发树立他们“我能行”的信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我会学”的能力。
小组讨论就是对学阶段。这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退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要重点解决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首先在组内进行一对一对论,讨论双方应该是实力相当的两位同学,因为它们之间所讨论的问题无论是从类型还是在难易程度都比较接近,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对一对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向上一层同学请教。小组讨论和学科组长不仅仅要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还要注意控制讨论秩序和时间,进行有效讨论,同时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
展示反馈就是群学阶段,是每个小组把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评议、补充、改进、升华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每一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到黑板上板演所要展示的题目及内容在板演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修改或继续完成导学案,做到所有学生有事可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紧张状态,真正做到动静结合。
达标检测即是检查学习目标的达标情况,又是知识生成的过程。检测根据课堂内容和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到少而精,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书面检查,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及时地、适时地进行检测,但一定要遵循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分层达标的原则。
在以上几个阶段中,教师不是旁观者,应该积极地参加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时刻记住你现在站着的地方不只是讲台,而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引导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效率所必须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即使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手段,也是课程改革本身所希望实现的目标之一。
学习小组是建立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小组的活动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习小组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个性特点、习惯爱好等将全班同学分为六至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形成一个小班。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我把所教的班级化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五至六名小组成员,对每个成员实行的编号,目的是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符合我校现推行的《自主学习+分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小组中的关键人物是小组组长,相当于小组的班长,一个小组的成败与这个组的组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物色好组长人选。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同学。组长要做到以身作则,敢于负责,公平公正,维护大局,发挥好管理、组织、检查的作用;做到了解组内同学的思想和学习动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打造团结合作,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学习小团体;全面负责学习、纪律等方面的组织和管。
学习小组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选出学科组长,学科组长要有某一学科上成绩相对优秀的同学来担任,是小组学科学习委员,是组内同学的“小老师”,也是任课老师的“小帮手”。要协助组长控制组内同学该学科的课堂学习秩序、及时了解学习情况积极帮扶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组织学科课堂内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分层联系和展示的进程,并做好组织分工,明确目标,确保每个学习环节有序进行。当然,在这个共同体里,大家一荣俱荣,一耻惧耻。每个学习小组组员也要大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竭尽全力维护小组的荣辱。
学习小组建设更离不开有效的评价,它可以持续不断地促进学生高效且有愉悦的学习,也可以不断地在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评价要体现立体式、多元化的评论,如自我评论、学生评论、小组评论、教师评论等。主要采取捆绑式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颁发优秀小组奖杯,以此来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引领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合作。
在课堂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互动型”转变的实践中,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开始活跃起来了。以前在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学困生,如今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了,成绩有所提高了。更惊喜的是,每次考试班级平均成绩和及格率都有所提高。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课堂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互动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