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经问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你在‘文革’期间,被游街示众,备受欺侮,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张开济先生淡淡一笑,回答了三个字:“不要脸。”这真是一个既匪夷所思又非同凡响的回答,先令我震惊,后令我深思。骂人“不要脸”,在我们这个十分重面子的国度是一句非常重的话,哪有说自己“不要脸”的?但仔细一想,其中蕴意很深。
首先,张先生所说的“不要脸”与一般骂人的“不要脸”含义有所不同。一般骂人“不要脸”是指被骂之人为人行事丧失了人格,且厚颜无耻;张先生所说的“不要脸”是指人在逆境之中,应该像礁石一样豁出去,任凭风浪来袭,以一种淡定与坚持和相信光明终会到来的忍辱负重来支撑自己,不仅没有丧失人格,反而呈现出一种过人的坚强与卓然独立的风骨,与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形成一种映照。
这种当风浪来袭,置个人荣辱于度外的态度,令我想起《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君子素其位,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焉。”大意是说,君子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安之若素,身处富贵就做在富贵地位上应做的事;身处贫贱,就做贫贱地位上应做的事;身处夷狄,就做在夷狄地位上应做的事;身处患难,就做在患难地位上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地位,都能做到坚韧执着,不会感到不安。中华文明数千年,众多圣贤与英雄,一生起伏跌宕,命运多舛,正是这种“君子如水”、“随物赋形”、“忍辱负重”、“柔外刚中”的人格追求,使他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富不骄、败不馁,都能实现一种当下的坚守。
当然,张先生所遭遇的那种逆境是我们一般人不太会遇到的。但一个人行走在世上,总会遇到一些与脸面有关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十分重面子,有些面子必须要,比如涉及人格操守、国家民族、集体荣誉与伦理道德的事情。但有些面子则可要可不要,能要则要不能要就不要,不必过多计较,有的时候对一些别人称之为“脸面”的东西还应该主动放弃,更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下列这些涉及面子的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
受到恭维时你会不会得意洋洋,觉得面上有光?
受到无端的轻视时你会不会愤愤然,非要一争高下?
有人请客没有请你,你会不会觉得没有面子?
人家端起酒杯先敬你,你会不会觉得脸上有光?
别家的孩子高考成功,你家的孩子高考失利,你首先考虑的是父母的面子还是孩子的将来?
假如你是一名平民布衣会不会因为别人对你稍有抬举就受宠若惊?
假如你是一位大学教授,你会不会觉得打扫了一下卫生或修理了一辆自行车就会觉得没有面子?
假如你曾经是一位领导者,你还有没有勇气坦然回归到一名普通的被领导者的位置?
假如你是一位父亲或母亲在孩子面前说了错话,做了错事,你是选择要自己的脸面,还是选择向孩子道歉?
如果有人无端侮辱了你,你会不会因为要挣回所谓的脸面而去恶语还击?
当你的朋友或同事举办了一个豪华的婚礼,你会不会哪怕借贷也要与他一较高低?
当你在决定做一件事之前,会不会总爱去考虑失败后自己没有面子?……
这样的一些问题还可以一直罗列下去,写满几大页,在人生之途上随时都会遇到几个。我想,虽然我们还没有资格像战胜了超常逆境的张先生那样坦然地说自己“不要脸”,但我们应该明白,如果脸面不能成为我们心灵与行为的自然外延,如果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老是患得患失,以致于让各种各样的所谓“面子”成为左右我们言语与行为的一种羁绊,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脸面”不要也罢。
首先,张先生所说的“不要脸”与一般骂人的“不要脸”含义有所不同。一般骂人“不要脸”是指被骂之人为人行事丧失了人格,且厚颜无耻;张先生所说的“不要脸”是指人在逆境之中,应该像礁石一样豁出去,任凭风浪来袭,以一种淡定与坚持和相信光明终会到来的忍辱负重来支撑自己,不仅没有丧失人格,反而呈现出一种过人的坚强与卓然独立的风骨,与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形成一种映照。
这种当风浪来袭,置个人荣辱于度外的态度,令我想起《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君子素其位,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焉。”大意是说,君子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安之若素,身处富贵就做在富贵地位上应做的事;身处贫贱,就做贫贱地位上应做的事;身处夷狄,就做在夷狄地位上应做的事;身处患难,就做在患难地位上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地位,都能做到坚韧执着,不会感到不安。中华文明数千年,众多圣贤与英雄,一生起伏跌宕,命运多舛,正是这种“君子如水”、“随物赋形”、“忍辱负重”、“柔外刚中”的人格追求,使他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富不骄、败不馁,都能实现一种当下的坚守。
当然,张先生所遭遇的那种逆境是我们一般人不太会遇到的。但一个人行走在世上,总会遇到一些与脸面有关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十分重面子,有些面子必须要,比如涉及人格操守、国家民族、集体荣誉与伦理道德的事情。但有些面子则可要可不要,能要则要不能要就不要,不必过多计较,有的时候对一些别人称之为“脸面”的东西还应该主动放弃,更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下列这些涉及面子的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
受到恭维时你会不会得意洋洋,觉得面上有光?
受到无端的轻视时你会不会愤愤然,非要一争高下?
有人请客没有请你,你会不会觉得没有面子?
人家端起酒杯先敬你,你会不会觉得脸上有光?
别家的孩子高考成功,你家的孩子高考失利,你首先考虑的是父母的面子还是孩子的将来?
假如你是一名平民布衣会不会因为别人对你稍有抬举就受宠若惊?
假如你是一位大学教授,你会不会觉得打扫了一下卫生或修理了一辆自行车就会觉得没有面子?
假如你曾经是一位领导者,你还有没有勇气坦然回归到一名普通的被领导者的位置?
假如你是一位父亲或母亲在孩子面前说了错话,做了错事,你是选择要自己的脸面,还是选择向孩子道歉?
如果有人无端侮辱了你,你会不会因为要挣回所谓的脸面而去恶语还击?
当你的朋友或同事举办了一个豪华的婚礼,你会不会哪怕借贷也要与他一较高低?
当你在决定做一件事之前,会不会总爱去考虑失败后自己没有面子?……
这样的一些问题还可以一直罗列下去,写满几大页,在人生之途上随时都会遇到几个。我想,虽然我们还没有资格像战胜了超常逆境的张先生那样坦然地说自己“不要脸”,但我们应该明白,如果脸面不能成为我们心灵与行为的自然外延,如果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老是患得患失,以致于让各种各样的所谓“面子”成为左右我们言语与行为的一种羁绊,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脸面”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