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产红土茯苓药材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eic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建立黔产红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对不同产地黔产红土茯苓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方法对黔产红土茯苓药材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好,专属性强,无干扰;初步规定黔产红土茯苓药材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5.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8.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够为黔产红土茯苓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红土茯苓;质量标准;薄层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7-003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preliminary quality standard for Smilax china L.in Guizhou province.Methods Trait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 were used for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samples.According to the approaches list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published in 2015, some testing items includ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total ash and extract were established.Results TLC spots were clear, well-separated without interference and had a strong specificity.The moisture and total ash of samples were no more than 15.0%, 5.0%, respectively; The water-soluble extractives were no less than 8.0%.Conclusion The quality standard is simple, reliable and can provide som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Smilax china L.in Guizhou province.
  Keywords:Smilax china L.; Quality standard; TLC
   红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个小、均匀的,晒干;个大、均匀的,趁鲜切成薄片,干燥。根据《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和《贵州植物志》记载[1-3],确定名称为“红土茯苓”。目前,红土茯苓在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药材品种,民间中医、民族地区使用广泛。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肿、通利关节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疼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疮毒、疥癣、烧烫伤。文献报道该植物中含有菝葜素(smilax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山柰素(kaempferide),薯蓣皂甙(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等[4-5]。由于原有红土茯苓质量标准的不完善,已不能满足中医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该药材被列为《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提升品种进行研究。基于此,本研究组对红土茯苓药材的性状、显微、薄层进行鉴定[6-9],对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并确定了检查限度[10]。建立的红土茯苓药材质量标准,可为该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光学生物显微镜(德国徕卡仪器公司,型号:DM2500);图像分析系统(德国徕卡仪器公司,型号:DFC500),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型号:FW80),梅特勒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型号:MS204-TS)。以及常规显微制片的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水合氯醛、间苯三酚、浓盐酸、稀甘油等。
  1.2 药物与试剂 红土茯苓原植物及样品均由遵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提供,分别采集于贵州各地,详见表1。经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生药实验室的孙庆文教授鉴定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干燥根茎,凭证标本存放于遵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薯蓣皂苷元(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539-200001),环己烷、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无水乙醇、甲醇均为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20160715、20170509、20170302、20180312、20180617),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有限公司,批号20170818)。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植物鉴别 红土茯苓为攀援灌木植物;耐旱、喜光,稍耐阴,耐瘠薄,生长力极强。生于海拔2000 m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根状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状,粗2~3 cm。茎长1~3 m,少数可达5 m,疏生刺。叶薄革质或坚纸质,干燥后通常红褐色或近古铜色,圆形、卵形或其他形状,长3~10 cm,宽1.5~10 cm,下面通常淡绿色,较少苍白色;叶柄长5~15 mm,约占全长的1/2~2/3,一侧具宽0.5~1 mm的鞘,几乎都有卷须,少有例外,脱落点位于靠近卷须处。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几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总花梗长1~2 cm;花序托稍膨大,近球形,较少稍延长,具小苞片;花绿黄色,外花被片长3.5~4.5 mm,宽1.5~2 mm,内花被片稍狭;雄花中花藥比花丝稍宽,常弯曲;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有6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15 mm,熟时红色,有粉霜。该种果实有两种类型,一为直径12~15 mm,干后果皮较易破裂,一为直径7~8 mm,干后果皮不易破裂。花期2~5月,果期9~11月。   2.2 药材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弯曲扁圆柱形,有结节状隆起,长2~8 cm,直径1~3 cm。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凹凸不平,具有圆锥状突起的茎基痕,并残留坚硬的刺状须根残基或细根,有的外表皮可见不规则裂纹。质坚硬,难折断,切面呈棕黄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切片厚4~6 mm,直径3~6 cm,外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可见残留刺状须根残基或细根。切面棕黄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可见点状维管束。质硬,折断时有粉末飞扬。气微,味微苦、涩。
  2.3 显微鉴别 粉末呈红棕色,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直径5~30 μm,脐点不明显,少数可见裂缝状或人字状,复粉粒较少,由2~4分粒组成。石细胞成群或单个散落,淡黄色或红棕色,呈类圆形、长椭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状,具明显分枝状孔沟,胞腔中含红棕色物。孔纹或梯纹导管,偶见螺纹。如图1所示。
  2.4 薄层鉴别 根据文献调研红土茯苓所含成分,现以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对其进行薄层鉴别。分别取各不同产地的红土茯苓药材粉末约5.0 g,依次加乙醇5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加盐酸5 mL,加热回流2 h,放冷,用40% 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中性,蒸至无醇味,残渣加热水40 mL使溶解,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40 mL、30 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 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 1)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如图2所示。
  2.5 检查
  2.5.1 水分测定 按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2第二法测定,10批红土茯苓药材水分测定结果在10.08 %~12.54 %之间,平均值11.30 %,测定结果详见表2,暂定水分不得过15.0 %。
  2.5.2 总灰测定分 按灰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302)测定,10批红土茯苓药材测定结果在1.63 %~2.82 %之间,平均值2.13%,测定结果详见表2,暂定总灰分不得过5.0 %。
  2.6 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 按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2201)冷浸法,依次测定了10批样品,样品测定结果在9.06 %~10.34 %之间,平均值9.54 %,测定结果见表2。根据测定结果,暂定水溶性浸出物标准不得少于8.0 %。
  
  3 讨论
   红土茯苓为贵州省常用民族药材,本研究对不同产地的黔产红土茯苓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探索了TLC条件,分别以环己烷-乙酸乙酯(4∶ 1)、环己烷-乙酸乙酯(3∶ 1)、环己烷-乙酸乙酯(2∶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其中环己烷-乙酸乙酯(2∶ 1)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明显、无干扰、专属性强,并按照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方法学耐用性考察,重现性好。分别用乙醇、稀乙醇、水作溶剂,采用冷浸法和热浸法依次测定红土茯苓浸出物含量。根据测定结果,以水为溶剂,冷法效果最佳,初步确定浸出物限量。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方法对水分、总灰分进行测定,初步确定各限量标准。综上所述,本研究采集的样本分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验数据详实,准确,能够为黔产红土茯苓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笔者将继续对该药材质量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后期可收录在新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以规范黔产红土茯苓药材的生产。参考文献
  [1]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 (2003年版)[M].贵阳:贵州科学出版社,2003:182.
  [2]何顺志,徐文芬.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3]贵州植物志编辑委员會.贵州植物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
  [4]罗艳琴,马云,宋路瑶,等.菝葜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中药材,2013,36(3):502-504.
  [5]徐燕,梁敬钰,邹忠梅.菝葜的化学成分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1):2497-2499.
  [6]张肖冲,李明慧,高岩,等.薯蓣皂苷元提取方法及研究进展 [J].吉林农业,2018(7):68-69.
  [7]李天敏,秦雪.中药饮片土茯苓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研究[J].健康必读,2019(21):188.
  [8]严铸云.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9]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1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03,202,204.
  (收稿日期:2020-01-02 编辑:程鹏飞)
其他文献
【摘 要】 胃息肉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中西医治疗效果均有待提高。文章试从“水寒土湿木郁”理论探讨胃息肉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胃息肉;水寒土湿木郁;病机  【中图分类号】R256.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7-0004-03   胃息肉是指胃黏
期刊
【摘 要】 中医学是以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经验医学,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指导思想,但由于人体本身的生理病理机制极其复杂,故采用现代分析医学方法难以探究其诊治本质。近年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再一次为智慧中医发展带来契机,文章通过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文献并借助中医学、中医工程学、中医信息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理论来简要介绍中医四诊客观量化
期刊
【摘 要】 滋阴除湿汤出自于《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为治疗阴虚湿蕴证型的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用方。临床中,王丽芬老师四诊合参,辨证为主,用滋阴除湿汤加减治疗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1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滋阴除湿汤;阴虚湿蕴证;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7-0078-02   滋阴除湿汤出自于《朱仁
期刊
【摘 要】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小脑萎缩而致的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其与中医伏邪学说有着相似之处。文章主要从伏邪理论探讨遗传性共济失调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以拓展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遗传性共济失调;伏邪学说;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7-0010-03  Abstract:Heredit
期刊
【摘 要】 “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工作办公室强调了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包括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势在必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推陈出新,提倡多模式传播传承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文化的活力和魅力,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从而提高国家软实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中医药文化;传播;传承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天花粉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用四氧嘧啶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大鼠筛选后,随机分为二甲双胍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天花粉大剂量组(2.25g/kg)、天花粉小剂量组(1.12g/kg),8只/组,用天花粉原液治疗两周,测定体重、尿量及空腹血糖。结果:模型对照组空腹血糖升高至(21.09±1.62)mmol/L,与
期刊
【摘 要】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是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高胚胎着床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曾倩教授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期论治的诊疗思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不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受精-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饮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提高养血饮颗粒质量标准,为养血饮颗粒制剂评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蒸发光检测器(低温型);以乙腈-水(38∶ 6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空气发生器为0.4 MPa;漂移管温度为50 ℃对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芪甲苷在0.66~6.6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
期刊
【摘 要】 目的:考察复方仙草颗粒的急性毒性,评价复方仙草颗粒的安全性。方法:预实验:9只SPF级昆明种小白鼠,禁食12h,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只。第一组按照0.4mL/10g一次性灌胃给药,第二组按照0.4mL/10g 灌胃给药2次;第三组按照0.4mL/10g灌胃给药3次,24h后,观察小鼠死亡情况。正式实验:40只SPF级昆明种小白鼠,禁食12h,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雄性组、空白对照组雌性组
期刊
【摘 要】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美白复方中药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方法:筛选具有美白活性的5种中药甘草、桑白皮、怀山药、白芍和芦荟,以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以酪氨酸酶抑制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综合指标评价复方中药提取物的美白功效。结果:该中药复方具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正交设计确定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