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問是课堂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可活跃学生思维,使教学课堂充满魅力。合理、巧妙地进行追问,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还能开发学生智力,使其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追问这一教学手段,明确其价值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与探索,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追问具体含义是,学生回答教学预设问题之后,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再次提问。追问,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行为。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展示思维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情况,把握时机合理追问,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价值分析
其一,激发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追问,可打破学生固有的认知平衡,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内在学习动力不仅能带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积极作用。其二,展示思维过程。思维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及时、有效的追问,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回顾,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思维反馈,得到新的教学启示;学生之间对比思维过程,逐步养成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其三,提升教学智慧。为确保课堂追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具备强烈的引导意识,迅速捕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判断,组织出新的问题,整个过程都是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智慧。
二、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实施策略
1.在错误处追问
小学教材每个单元乃至每个章节,都有教学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教师应将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分解,由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设计问题时,应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体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予每一位学生参与机会与思考机会,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出一个问题。师:30÷2.8=1.7≈?60÷4.5=13.3≈?师追问1: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及答案?生1:30÷2.8=1.7≈1,60÷4.5=13.3≈14。生2:30÷2.8=1.7≈2,60÷4.5=13.3≈13。师追问2: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谁的答案对。生3:生2的计算答案是对的,因为小数点后1位已经大于5了。应该“入”到个位数上。师追问3:那你能独立计算一次吗?生3:13÷2.4=5.416...6≈5。师追问4:大家总结一下,我们是按照什么原则取的近似值。生:四舍五入原则。教师在学生出现失误时,进行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以达到思路清晰的结果。
2.在矛盾处追问
学生受固有知识经验的限制,在思考某一问题时很容易遇到阻碍或者矛盾,处于循环思维中,不能进一步地思考、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思维冲突及时追问,在问题的引导下,活跃学生思维,开拓思考途径。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一章节中,教师可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相关知识。首先,将一张纸反复进行对折,比如折三次,将其中一部分涂上其他颜色,表示出1/8。其次,再拿一张大小完全不同的纸,这次可进行任意表示。教师可进行提问:同学们,都用纸张表示出1/8了吗?追问1:你表示了几分之一?怎样表示的?生1:我表示的是1/4,我将纸完全对折了两次,每份是它的1/4。生2:我将纸对折了三次,每次是它的1/16。教师可搜集一部分学生折出的1/4,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追问2:大家观察一下,我拿的这些图形大小不一、形状不一,为什么表示的都是1/4呢?生:这些图形都被平均成四份,涂色的只有一份,当然表示的就是1/4。这个环节,教师充分展示了教学智慧,通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理清分数的概念和含义。
3.在因果处追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概念知识是重点知识,也是学生记忆混淆的难点。教师可为学生列出一系列例子,引领学生总结计算规律,在深入探究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追问学生原因,在不断追问中,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概念知识与计算规律。这种追问方式最为常见,它的优点是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教学加法换算律与结合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板书一些相关题目:127 46 73=46 (127 73)203 351 259=203 (351 259)。教师提问:大家仔细对比一些算式的左边与右边,有什么发现吗?师追问1:给你们一个提示,仔细观察括号内的数字,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生1:括号内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整好是整百数,计算起来很方便。师追问2:那么是根据什么原理将数字位置进行调换的呢?生:加法的结合律。通过追问,学生能够发现运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更加简便,也为进一步学习简便计算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追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应巧妙地进行追问,以发挥出追问的价值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作者单位:东海县实验小学 江苏】
追问具体含义是,学生回答教学预设问题之后,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再次提问。追问,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行为。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展示思维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情况,把握时机合理追问,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价值分析
其一,激发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追问,可打破学生固有的认知平衡,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内在学习动力不仅能带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积极作用。其二,展示思维过程。思维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及时、有效的追问,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回顾,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思维反馈,得到新的教学启示;学生之间对比思维过程,逐步养成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其三,提升教学智慧。为确保课堂追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具备强烈的引导意识,迅速捕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判断,组织出新的问题,整个过程都是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智慧。
二、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实施策略
1.在错误处追问
小学教材每个单元乃至每个章节,都有教学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教师应将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分解,由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设计问题时,应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体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予每一位学生参与机会与思考机会,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出一个问题。师:30÷2.8=1.7≈?60÷4.5=13.3≈?师追问1: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及答案?生1:30÷2.8=1.7≈1,60÷4.5=13.3≈14。生2:30÷2.8=1.7≈2,60÷4.5=13.3≈13。师追问2: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谁的答案对。生3:生2的计算答案是对的,因为小数点后1位已经大于5了。应该“入”到个位数上。师追问3:那你能独立计算一次吗?生3:13÷2.4=5.416...6≈5。师追问4:大家总结一下,我们是按照什么原则取的近似值。生:四舍五入原则。教师在学生出现失误时,进行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以达到思路清晰的结果。
2.在矛盾处追问
学生受固有知识经验的限制,在思考某一问题时很容易遇到阻碍或者矛盾,处于循环思维中,不能进一步地思考、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思维冲突及时追问,在问题的引导下,活跃学生思维,开拓思考途径。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一章节中,教师可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相关知识。首先,将一张纸反复进行对折,比如折三次,将其中一部分涂上其他颜色,表示出1/8。其次,再拿一张大小完全不同的纸,这次可进行任意表示。教师可进行提问:同学们,都用纸张表示出1/8了吗?追问1:你表示了几分之一?怎样表示的?生1:我表示的是1/4,我将纸完全对折了两次,每份是它的1/4。生2:我将纸对折了三次,每次是它的1/16。教师可搜集一部分学生折出的1/4,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追问2:大家观察一下,我拿的这些图形大小不一、形状不一,为什么表示的都是1/4呢?生:这些图形都被平均成四份,涂色的只有一份,当然表示的就是1/4。这个环节,教师充分展示了教学智慧,通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理清分数的概念和含义。
3.在因果处追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概念知识是重点知识,也是学生记忆混淆的难点。教师可为学生列出一系列例子,引领学生总结计算规律,在深入探究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追问学生原因,在不断追问中,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概念知识与计算规律。这种追问方式最为常见,它的优点是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教学加法换算律与结合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板书一些相关题目:127 46 73=46 (127 73)203 351 259=203 (351 259)。教师提问:大家仔细对比一些算式的左边与右边,有什么发现吗?师追问1:给你们一个提示,仔细观察括号内的数字,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生1:括号内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整好是整百数,计算起来很方便。师追问2:那么是根据什么原理将数字位置进行调换的呢?生:加法的结合律。通过追问,学生能够发现运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更加简便,也为进一步学习简便计算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追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应巧妙地进行追问,以发挥出追问的价值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作者单位:东海县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