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癖饮与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采用舒肝理气,宽胸解郁,软坚散结的方法,自制"消癖饮",经十年临床观察,治疗1075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乳腺增生 消癖饮 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 R33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079-01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早在1846年由国外报道了第一例,1883年则将其命名为囊性病、囊性增生、乳腺增殖病等,1972年我国肿瘤办公室定为“乳腺增生病”,1978年又将此病列为乳癌前病变,西医多采用性激素或行切除术治疗,然前者非但疗程长,且伴有副作用,后者却不乏复发之例。本病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我们综此病因采用舒肝理气,宽胸解郁,软坚散结的方法,自制“消癖饮”,经十年临床观察,治疗一千余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历年龄均在20岁以上,其中20-35岁387例,36-50岁682例,50岁以上6例;未婚72例,已婚1003例;单侧乳房516例,其中左侧340例,右侧176例,双侧乳房559例。本组病例均伴有胀疼、烦躁、易怒和月经紊乱症状,其中868例每逢经期疼痛加剧,肿块增大,另有8例曾因本病已行一侧肿块切除术,而另一侧又发生肿块。其中302例曾在外院接受中药及性激素,治疗未显效,所有病例均经X光钼靶拍片或红外乳腺诊断仪诊断。
  2 案例
  刘某,女,49岁,干部。因3年前发现两侧乳房硬块,曾用小金丹、性激素等治疗无效,遂于2010年10月8日来就诊。刻下:左、右乳房肿块为1.5×2、2.5×3cm大小,推之可动,压之疼痛,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讯除烦躁、易怒外,疼痛及大小均不加剧,钼靶拍片报告为两侧乳腺增生,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予消癖饮5剂。
  2诊,药后肿块无明显改变,然压痛明显减轻,苔脉同前,再予消癖饮并加昆布、海藻各12克,5剂。此次服药后,乳腺肿块逐渐缩小,压痛进一步减轻,先后共服原方15剂,双侧乳房肿块及压痛均除,钼靶拍片报告为双乳未见异常,追访至今未复发。
  3 治疗方法
  本病多由思虑恼怒伤肝脾,进一步导致气滞血淤,痰凝成癖,我们综此以柴胡9克,香附9克、佛手915克、文术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三棱9克、川芎10克、延胡索10克、川贝母9克、瓦楞子15克、白芥子12克、牡蛎15克组成“消癖饮”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0剂,间隔3日再服,本组不分疗程,最少服10剂,最多服40剂,服20剂到30剂较多占70%以上。方中柴胡、佛手、香附舒肝理气;文术健脾燥湿;辅佐以当归、赤芍、三棱、川芎、延胡索活血化瘀、止痛;川贝母、瓦楞子、白芥子化痰宽胸,更配用牡蛎以协川贝母,软坚消癖,从而组成此方以达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止痛、软坚散结、消除肿块之功效。肿块坚硬者加昆布、海藻各12克。
  乳腺肿块与疼痛均消失,红外乳腺诊断报告正常为临床治愈,计839例,占78.05%;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为有效,计223例,占20.74%;总有效率为98.8%。肿块与疼痛无变化者为无效,计13例,占1.2%,在服药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
  综上所述,本病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早在清,高锦庭所著《疡科心得集》一书中即称乳癖。“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垂作痛,多由思慮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可见其病因多由思虑,恼怒内伤肝脾所致,并迁延日久,进一步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成癖,所以我们综此而以柴胡、香附、佛手舒肝理气,文术健脾燥湿,辅佐以当归、赤芍、三棱、川芎、延胡索活血化瘀、止痛,川贝母、瓦楞子、白芥子化痰宽胸,更配有牡蛎以协川贝母软坚除癖从而组成“消癖饮”正因为药证相吻,所以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高达78.05%、98.8%。国内中医文献报道治愈率最高为71.2%,总有效率最高为91%,可见该研究疗效显著,在国内属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成杰等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远近期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中医杂志 1987 ⑴ 47
  [2]夏步程 谈谈乳腺肿块的辨证论治 中医药研究 1993 ⑵ 36
  [3]智素娥 止痛消乳汤治疗乳腺增生105例临床疗效观察中西药研究 1994 ⑵ 40
  [4]叶桔全 《实用中药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5]王立恒等《时方新用》 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老年人心力衰竭误诊的常见原因进行探讨,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心力衰竭误诊的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病因和臨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误诊原因,从而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结果:在80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被误诊为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的有42例,被误诊为哮喘的有15例,被误诊为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有9例,被误诊为急性或慢性胃肠炎的有7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以往年收治的80例采取传统开腹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手术及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8.5±9.2)min,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7.5±6.7)m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討肝硬化腹水利尿剂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速尿治疗;研究组给予速尿、白蛋白、螺内酯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29%(P0.05)。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版,由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会联合制定)乙肝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混合行散光的屈光度演变规律,更好的为儿童配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103例患有混合性散光的儿童(4-11岁),根据年龄分为2组,嘱患者每年2次,来我院行扩瞳孔验光,记录其发展状况,分析5年内屈光度演变规律。结果:4-7岁组前三年屈光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8-11岁以后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很小。结论:儿童混合性散光屈光度的变化规律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析Hoffa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Hoffa骨折患者,按患者个人意愿进行分析,其中A组患者22例,实施传统手法复位治疗,B组患者30例,实施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优良率为65.4%,B组患者优良率为88.5%。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知,B组患者优良率更高,差异显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相关性因素,为有效控制切口感染提供較为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对2010年7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45例普外科患者手术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在45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当中,共1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24.44%,其中Ⅰ型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12.50%(1/8);Ⅱ型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19.05%(4/21);Ⅲ
期刊
【摘 要】 目的: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作到早诊断,早防治。方法:总结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及门诊随访的52例104只眼的糖尿病患者。结果:52例104只眼中,眼底镜下有明显病变的有15例19只眼。另有12例可疑阳性患者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4例6眼证实有微血管瘤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占36.5%。结论:高度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眼部
期刊
【摘 要】 目的:针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采用扶正消瘤汤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槐耳颗粒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术后采用扶正消瘤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5.22%,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严重下肢动脉病变与病发糖尿病足及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共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和临床检查结果按重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无病变组划分,分析严重下肢动脉病变与病发糖尿病足及对预后影响的相关性。结果:病发PAD120例,发生率为60%。其中PAD重度50例,占25%。 DF36例,占18%,其中PAD重度20例,占55.7%。无PAD组和轻度P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7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