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传承汉字之美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有一物,必有一名;凡有一名,必有一字。前不久,在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教本》一书的出版研讨会上,几名小学生有模有样“训字”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从“书”字的结构,会意该字以笔言事的含义;从“王”字三横一竖的笔画构成,把握中华文明讲究天地人贯通的特质。孩子们在适当的引导下,从造字之理开启学习之旅,在他们眼中,一个个抽象的汉字符号,变成了包罗万象的百科故事。
  各抒己见
   @宇飞:作为音、形、义统一的符号系统,汉字里藏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的密码,是每个中国人学习的起点。追本溯源,让今天的孩子了解每个汉字的“前世今生”,要有一颗静待花开的平常心,积于跬步,至于千里。同时,优秀的启蒙读物和专业的教师指导也必不可少。
   @皮皮:一些辅导机构用“八股化”的教学方法,将作文的起承转合模板化,让学生练习堆砌形容词、生造排比句等,还美其名曰“速成课”。原本潜移默化、陶冶身心的人文之旅,被简化成蹩脚的套路模仿,丢失的是语言之美,破坏的则是孩子们宝贵的好奇心、求知欲。
   @且听风吟:少一些速成课,多一些慢功夫,让孩子们在启蒙阶段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于潜移默化中感受文明的滋养。有了这个根基,無论将来的数字信息如何繁杂,孩子们也能在知识海洋里畅游。
  有感而发
   文字是一个文明璀璨文化的重要表现。
   ①楔形文字是大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刻在石头或泥版(泥砖)上的文字,是我们已知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的时间长达3000年,大约公元前75年开始,楔形文字再也无人知晓。
   ②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是古代埃及的文字,它发源于5200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一直使用到公元5世纪,随后消亡。
   ③甲骨文,主要指我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下启西周文字,我们现代使用的文字就是由它渐渐演变而来。
   ④玛雅文字是中美洲玛雅文明文字系统,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这个文字于西班牙人在公元16~17世纪入侵玛雅后消亡。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作文。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比如,在脱贫攻坚领域,2020年时间紧、任务重,但决不能使脱贫计划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更不能随意降低脱贫标准,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又如,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各地区各部门需要充分考虑區域发展实际和群众生活实际,切忌搞“一刀切”“一阵风”。对困难和挑战作足准备,科学合理地制订计划,实事求是地推进工作,尽力而
期刊
一、增强“一种意识”(即“任务意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高考语文中经多年实践,题型已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2019年的高考命题组精心设计写作要求,指令性增强,任务型写作更为突出。全国卷的命题向来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预计2020年地方卷仍将向全国卷看齐,在给出材料之后添设一项或多项“任务型指令”。由此可见,考生的“任务意识”不可或缺。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是2020年国家的头等大事,
期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岁月之巅回望,我们的先辈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他们的青春年华里充满昂扬的斗志,奋斗是回荡于他们胸怀中永恒不变的乐章。因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年轻人应该将自己的青春汇入到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去,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奋斗的青春书写人生的华章,描绘民族的未来。当然,奋斗不能仅仅依靠
期刊
进入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   立德树人,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其一,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其
期刊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的诞生、繁衍、进化始终离不开他们所处的一方山水,这方水土不仅孕育和滋养了人类的肉体,更塑造和陶冶了人们的精神。家乡会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烙下深深的印记,留下独特的“基因”。正因如此,“乡愁”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故乡倍感亲切,会尽力建设、呵护自己的家园。从这一层面来说,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一方人也在“养育”着一方水土——这种“水土”和“人”之
期刊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在国家出现危难之际,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們称之为英雄。时代呼唤、培育英雄;英雄创造、影响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总有伟大的人格闪耀,在伟大人格的背后,正是英勇无匹的灵魂在作支撑。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楷模。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国家最闪亮的道德坐标。他们身上体现出来
期刊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全国汉语卷高考作文“奥运我最爱”,两道题目都着眼于具体的“人”的品格塑造。前
期刊
作家名片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玉食的生活。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败。经历了生活的大起大落,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虽过着贫困如洗的日子,但
期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创新驱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为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制
期刊
退役军人事务部2021年4月2日正式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烈士寻亲线索,收集烈属信息,发动全社会帮助完善烈士资料,为烈士寻找亲人。同时,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了100位烈士的寻亲线索。  多维解读   1.温暖烈属,告慰英烈。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英烈们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我们的国家、民族才得以昂首走向未来。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