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106-01
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有90%以上的课文表现了自然景色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形象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为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使学生“披文以人情”,从而受到感染,与之共鸣。那么动情之“点”怎样抓,才能起到激情的作用呢?
1、抓课文题目。题目是课文窗口,通过窗口能窥探文章的主要内容情感、脉络线索,我們可以抓住题目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情感,诱发学生思考。如《荷塘月色》可从题目引入课文借景抒情的手法,再结合景物是靠情感去描绘的,进一步体会贯穿课文始终的淡淡喜悦与淡淡哀愁相交织的复杂情思。
2、抓课文文眼。如果说意境是文章生命的话,文眼就是生命跳动的脉搏。它既可提示文章情感主旨,又是全文脉络的纽结。抓住文眼激发学生,犹如画龙点睛一般,点了睛,整条龙的风韵与神采才能体现。如《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抓住这个文眼,就可以开拓全文意境。由于“心里颇不宁静”,才走出门外,去看月下荷塘;通过欣赏月光下的荷塘,又暗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结尾,他又回到家门口,开始新的不宁静的生活。这种淡淡的意境由淡淡的哀愁产生的,淡淡的哀愁又是由于“心里颇不宁静”造成的。不仅如此,“心里颇不宁静”还是文章脉络的纽结,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抓住它,全文感情基调和结构也是一清二楚的。
3、抓课文难点。常识告诉我们:水从一定的高度开始流,具备了一定的势能,就能顺势而下,通畅快捷。语文教学具有势能的地方那就是教学难点。抓住难点,思前想后,上通下达,思沓如流,不可阻挡。如教《孔乙己》,引入谈话即可抓住课文难点提出:“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了孔乙己这个名字?”启发学生设想下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然后叫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填写导读图。之后,师生可一起讨论“孔乙己处在怎样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最后以“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抓住情感和人物分析理解这个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文。即可收到事半或倍的效果。
4、抓课文高潮。高潮是叙事性作品中基本矛盾冲突发展到最紧张、最尖锐的阶段,也是人物情感和性格表现得最淋漓尽致之时,因此把动情之点选在作品的高潮处,最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5、抓课文点睛之处。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所讲的“居要”之“片言”,即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亦即今之所谓“文眼”。由于文眼是体现全篇主旨和意境的警策之言,所以抓住它来激情是非常有效的。
6、抓学生的疑之处。思源于疑,疑引人思,有了疑问,思维活动才能不断进行,情感才能不断被激发。我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有个学生提出,文中为什么三次写到“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样写是否前后矛盾?针对学生的疑问,我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每次写到“有话可说”和“无话可说”的具体情形和心境;再将几次写到的“有话可说”和“无话可说”加以概括和比较。经过点拨,学生很快体会了作者这种貌似矛盾心境的剖白,从而与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
7、抓学生无疑之处。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宋代张载也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语文教材中有好多地方看似浅显,以为明白了,其实不然。如果细细揣摩,将会品味出其中的深意和妙处,从而受到感染。如鲁迅先生的《自传》一文中写到作者经历中的两次“变计”,原文是这样写的:“不久,分在管轮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舱面了,便走出,又去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毕业,被送往日本留学。但我又变计,改而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这段文字明白如话,一读即懂,可说是“无疑处”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在这“无疑处”抓住“变计”一词,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鲁迅为什么两次“变计”?从两次“变计”的原因中,可以看出鲁迅的学习动机是什么?经过引导和讨论,学生便能从鲁迅求学中的两次“变计”中进一步理解鲁迅忧国忧民,不断求索的伟大情怀。
8、抓学生不经意之处。优秀文章不仅有整体美,而且有细节美。学生容易把握认识整体美,而细节往往为学生所忽略轻视。教师抓住课文一二个有特殊艺术效果的细节,常可启发学生深思,进而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艺术匠心。比如,教《群英会蒋干中计》时可以这样引导:探看敌寨按理应该是偷偷的,而周瑜在三江口之战后探看曹军水寨竟然“鼓乐齐奏”,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理解?与前后文有联系?问题可以引发学生讨论,然后归纳:(1)表现了周瑜年轻气盛和充分自信;(2)迷惑曹操,使人轻看周瑜,也因而使曹操派出盲目自信的无名之辈蒋干来做说客。(3)照应后文宴会时,周瑜既歌且舞,使人不感突兀。这样,以一个学生不经意的细节带动全篇,可收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收到长文短教的效果。
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有90%以上的课文表现了自然景色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形象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为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使学生“披文以人情”,从而受到感染,与之共鸣。那么动情之“点”怎样抓,才能起到激情的作用呢?
1、抓课文题目。题目是课文窗口,通过窗口能窥探文章的主要内容情感、脉络线索,我們可以抓住题目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情感,诱发学生思考。如《荷塘月色》可从题目引入课文借景抒情的手法,再结合景物是靠情感去描绘的,进一步体会贯穿课文始终的淡淡喜悦与淡淡哀愁相交织的复杂情思。
2、抓课文文眼。如果说意境是文章生命的话,文眼就是生命跳动的脉搏。它既可提示文章情感主旨,又是全文脉络的纽结。抓住文眼激发学生,犹如画龙点睛一般,点了睛,整条龙的风韵与神采才能体现。如《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抓住这个文眼,就可以开拓全文意境。由于“心里颇不宁静”,才走出门外,去看月下荷塘;通过欣赏月光下的荷塘,又暗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结尾,他又回到家门口,开始新的不宁静的生活。这种淡淡的意境由淡淡的哀愁产生的,淡淡的哀愁又是由于“心里颇不宁静”造成的。不仅如此,“心里颇不宁静”还是文章脉络的纽结,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抓住它,全文感情基调和结构也是一清二楚的。
3、抓课文难点。常识告诉我们:水从一定的高度开始流,具备了一定的势能,就能顺势而下,通畅快捷。语文教学具有势能的地方那就是教学难点。抓住难点,思前想后,上通下达,思沓如流,不可阻挡。如教《孔乙己》,引入谈话即可抓住课文难点提出:“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了孔乙己这个名字?”启发学生设想下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然后叫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填写导读图。之后,师生可一起讨论“孔乙己处在怎样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最后以“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抓住情感和人物分析理解这个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文。即可收到事半或倍的效果。
4、抓课文高潮。高潮是叙事性作品中基本矛盾冲突发展到最紧张、最尖锐的阶段,也是人物情感和性格表现得最淋漓尽致之时,因此把动情之点选在作品的高潮处,最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5、抓课文点睛之处。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所讲的“居要”之“片言”,即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亦即今之所谓“文眼”。由于文眼是体现全篇主旨和意境的警策之言,所以抓住它来激情是非常有效的。
6、抓学生的疑之处。思源于疑,疑引人思,有了疑问,思维活动才能不断进行,情感才能不断被激发。我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有个学生提出,文中为什么三次写到“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样写是否前后矛盾?针对学生的疑问,我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每次写到“有话可说”和“无话可说”的具体情形和心境;再将几次写到的“有话可说”和“无话可说”加以概括和比较。经过点拨,学生很快体会了作者这种貌似矛盾心境的剖白,从而与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
7、抓学生无疑之处。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宋代张载也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语文教材中有好多地方看似浅显,以为明白了,其实不然。如果细细揣摩,将会品味出其中的深意和妙处,从而受到感染。如鲁迅先生的《自传》一文中写到作者经历中的两次“变计”,原文是这样写的:“不久,分在管轮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舱面了,便走出,又去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毕业,被送往日本留学。但我又变计,改而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这段文字明白如话,一读即懂,可说是“无疑处”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在这“无疑处”抓住“变计”一词,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鲁迅为什么两次“变计”?从两次“变计”的原因中,可以看出鲁迅的学习动机是什么?经过引导和讨论,学生便能从鲁迅求学中的两次“变计”中进一步理解鲁迅忧国忧民,不断求索的伟大情怀。
8、抓学生不经意之处。优秀文章不仅有整体美,而且有细节美。学生容易把握认识整体美,而细节往往为学生所忽略轻视。教师抓住课文一二个有特殊艺术效果的细节,常可启发学生深思,进而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艺术匠心。比如,教《群英会蒋干中计》时可以这样引导:探看敌寨按理应该是偷偷的,而周瑜在三江口之战后探看曹军水寨竟然“鼓乐齐奏”,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理解?与前后文有联系?问题可以引发学生讨论,然后归纳:(1)表现了周瑜年轻气盛和充分自信;(2)迷惑曹操,使人轻看周瑜,也因而使曹操派出盲目自信的无名之辈蒋干来做说客。(3)照应后文宴会时,周瑜既歌且舞,使人不感突兀。这样,以一个学生不经意的细节带动全篇,可收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收到长文短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