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公安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涉及业务类的课程普遍开设,分为警务英语普选课与专业英语课。作者通过四年的教学尝试,从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特别是听说与英文思维入手,在不同专业开展了公安交通英语的实践教学,涉及驾驶人、交通事故相关表达法、车辆部件及道路设施用语等,让学生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公安执法上都学有收获。本文探讨相关教学方法理论、实践思路及感悟等内容,并在总结上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指导下一步工作。
【关键词】公安交通英语;警察;教学方法;行动研究
【作者简介】王铮,北京警察学院基础理论教研部。
【基金项目】“北京警察学院科研项目” 2018JYB13。
为响应教育部“产学研一体化”要求,契合“英语能力量表”的有关标准,为公安一线提供智力支持,作者在巩固学生基本功的前提下,训练学生日常听说能力,并依托中外出版物、网站以及传统试听媒体等,从交通类案事件处置、交通事故处理及英文询问笔录、车辆管理等案例中选材,对常用语进行模拟演练,重点研究如何将实际案例与语言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满足首都发展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下面从理论依据、案例选取、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法和成效等方面,探讨公安交通英语的教学研究初步成果。
一、原则及理论支撑
笔者所在院校的学生为一般本科院校水平,英语基础总体较弱,但普遍思路开阔,领悟、动手实际能力较强,且通过学校的体验实习等活动,对公安业务具备感性认识。结合上述特点,笔者在八个学期的公共英语教学之余,在有限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本人较为熟悉的公安交通英语内容讲授,创立了“学一门、爱一门”的目标,围绕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形式及方法,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及教学实践理论成果,以澳大利亚教育专家Anne Burns (2010)倡导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以及国际教育界推崇的“互助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为支撑,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
二、案例选取以及安排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本着“温故知新”的思路,在巩固基础上,选取了《交通警察执勤执法英语》以及笔者参编的《涉外交通事故处理使用手册》,夯实学生相关句式的熟记和背诵;在拓展提高上,选取澳大利亚纪录片《Accident Survivors》(车祸幸存儿),以情境对话、事件描述、法规英文表达及书面呈现为切入点,使学生有代入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两部分内容隔周在听说课上交替进行,相得益彰。
三、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在坚持计分机制、小组互助机制下,一是开展夯实基础练习。教师提前将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检查形式告知学生,讲解涉及人、车、路及交通事件等语言和法规知识,让学生把关键句子、对话背好,准备下次课的提问评分。二是情境代入练习,引导学生在课下将语言知识和实际相结合,锻炼英文思维。如在《Accident Survivors》的模拟教学中,学生分别扮演讲述人
(目击者或亲历者)及警察,课下先反复视听原文、模仿和跟读,并通过教师的课下指导用原文或与近似语言复述、情境重现。流程为课前一周安排学生四人一组(共十组),准备教师布置的作业。笔头作业:课前由组长汇总英文手册特别是《Accident Survivors》系列紀录片场景中的表达法,上交教师把关后汇总各组词汇,发给学生提前预习。口头作业:执勤执法英语的固定句式与对话由同学两两背诵。对于《Accident Survivors》系列六集中的各场景,四名同学角色分为警察1人,目击者(the witness/story teller)1人、亲历者(the person involved)1-2人,由组长分工,分别背诵模拟场景的内容,特别是学生要根据情节进行合理想象,对事件的成因及感受进行反思,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述。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口头问题、听写或翻译等测试题。课上随机抽取三组学生进行模拟场景的展示。教师在每组进行展示后,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小结,并随机抽取一到两个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内容为展示组涉及到的语言点, 被抽到的学生成绩为本组成绩;比如三组展示后,随机抽到六组、八组的同学进行口头、笔头提问、测试。展示组的分数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文字准备情况、口语表达评分。另外七个组的分数,分别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文字准备情况、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打分。以上分数均纳入平时成绩。
四、考核方法和教学成效
为加大过程性考核所占比重,笔者将教学和考核分布于课前、课堂与课后,做到理论先期讲授、跟进讲解和实时讲解、测验,设置场景、案例和专题教学。经过两轮实践,以大学英语为基础,在听说课上辅以《公安交通英语》相关内容,所负责的班级学生不仅在四级考试中成绩良好,更是有多人次在全校3E口语大赛等英语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受此尝试启发,在2014级某班中,有7名学生自主创建了双语微信公众号“老炮儿警察与老外”,并在学校首届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研究成果只是开始,望借此能对兄弟院校同行有所启发,同时对本人今后的教学做好指导。
参考文献:
[1]Burns,Ann.(2010).Doing Action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2]吴伟平.语言与法律-司法领域的语言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公安交通英语;警察;教学方法;行动研究
【作者简介】王铮,北京警察学院基础理论教研部。
【基金项目】“北京警察学院科研项目” 2018JYB13。
为响应教育部“产学研一体化”要求,契合“英语能力量表”的有关标准,为公安一线提供智力支持,作者在巩固学生基本功的前提下,训练学生日常听说能力,并依托中外出版物、网站以及传统试听媒体等,从交通类案事件处置、交通事故处理及英文询问笔录、车辆管理等案例中选材,对常用语进行模拟演练,重点研究如何将实际案例与语言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满足首都发展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下面从理论依据、案例选取、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法和成效等方面,探讨公安交通英语的教学研究初步成果。
一、原则及理论支撑
笔者所在院校的学生为一般本科院校水平,英语基础总体较弱,但普遍思路开阔,领悟、动手实际能力较强,且通过学校的体验实习等活动,对公安业务具备感性认识。结合上述特点,笔者在八个学期的公共英语教学之余,在有限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本人较为熟悉的公安交通英语内容讲授,创立了“学一门、爱一门”的目标,围绕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形式及方法,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及教学实践理论成果,以澳大利亚教育专家Anne Burns (2010)倡导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以及国际教育界推崇的“互助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为支撑,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
二、案例选取以及安排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本着“温故知新”的思路,在巩固基础上,选取了《交通警察执勤执法英语》以及笔者参编的《涉外交通事故处理使用手册》,夯实学生相关句式的熟记和背诵;在拓展提高上,选取澳大利亚纪录片《Accident Survivors》(车祸幸存儿),以情境对话、事件描述、法规英文表达及书面呈现为切入点,使学生有代入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两部分内容隔周在听说课上交替进行,相得益彰。
三、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在坚持计分机制、小组互助机制下,一是开展夯实基础练习。教师提前将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检查形式告知学生,讲解涉及人、车、路及交通事件等语言和法规知识,让学生把关键句子、对话背好,准备下次课的提问评分。二是情境代入练习,引导学生在课下将语言知识和实际相结合,锻炼英文思维。如在《Accident Survivors》的模拟教学中,学生分别扮演讲述人
(目击者或亲历者)及警察,课下先反复视听原文、模仿和跟读,并通过教师的课下指导用原文或与近似语言复述、情境重现。流程为课前一周安排学生四人一组(共十组),准备教师布置的作业。笔头作业:课前由组长汇总英文手册特别是《Accident Survivors》系列紀录片场景中的表达法,上交教师把关后汇总各组词汇,发给学生提前预习。口头作业:执勤执法英语的固定句式与对话由同学两两背诵。对于《Accident Survivors》系列六集中的各场景,四名同学角色分为警察1人,目击者(the witness/story teller)1人、亲历者(the person involved)1-2人,由组长分工,分别背诵模拟场景的内容,特别是学生要根据情节进行合理想象,对事件的成因及感受进行反思,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述。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口头问题、听写或翻译等测试题。课上随机抽取三组学生进行模拟场景的展示。教师在每组进行展示后,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小结,并随机抽取一到两个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内容为展示组涉及到的语言点, 被抽到的学生成绩为本组成绩;比如三组展示后,随机抽到六组、八组的同学进行口头、笔头提问、测试。展示组的分数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文字准备情况、口语表达评分。另外七个组的分数,分别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文字准备情况、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打分。以上分数均纳入平时成绩。
四、考核方法和教学成效
为加大过程性考核所占比重,笔者将教学和考核分布于课前、课堂与课后,做到理论先期讲授、跟进讲解和实时讲解、测验,设置场景、案例和专题教学。经过两轮实践,以大学英语为基础,在听说课上辅以《公安交通英语》相关内容,所负责的班级学生不仅在四级考试中成绩良好,更是有多人次在全校3E口语大赛等英语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受此尝试启发,在2014级某班中,有7名学生自主创建了双语微信公众号“老炮儿警察与老外”,并在学校首届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研究成果只是开始,望借此能对兄弟院校同行有所启发,同时对本人今后的教学做好指导。
参考文献:
[1]Burns,Ann.(2010).Doing Action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2]吴伟平.语言与法律-司法领域的语言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